以上期新居屋為例,7000幾個家有長者申請,有大概650個額優先㨂樓,機會是10%左右。 至於仍未解除破產令,或是信貸紀錄極差,於多家銀行皆有撇帳紀錄,是否便沒有方法呢? 白表長者機會2025 近日我們有這類個案,客戶是綠表買家,而公屋戶主本人仍未解除破產令,如由戶主做新居屋業主,將無法批出按揭,因此我們建議……
- 假如公屋名冊上留下的其他家庭成員仍符合公屋租戶資格,他們將可繼續居住於公屋。
- 而房協回覆《香港01》查詢時指,現階段未有計劃調整轄下與長者相關的房屋計劃的申請年齡門檻。
- 成功遞交網上申請的綠表申請者,申請者及名列申請表上所有家庭成員仍須於申請表上簽署作實綠表身分。
- 設定的配額只適用於居屋及房協資助出售單位,當有關申請類別的居屋及房協資助出售單位的配額用盡後,房委會便會邀請下一個申請類別的申請者選樓(其他一人申請者類別除外)。
- 青衣青富苑價單中最便宜單位為B座1樓27室,實用面積187平方呎,售價為817,700元,平均呎價為4,373元。
- 香港打工仔畢生志願就是上車置業,可是現時樓價高企,公屋的輪候時間長,月賺$17,000又「高不成,低不就」。
近年出售的居屋項目大多以市價約6-7折定價,例如2022年以市價51折發售,2020年居屋將會以市價6折發售,但要留意折扣率會因應推盤時的市況而異。 其中北角驥華苑位於港島臨海地段,交通方便,不過只有284個單位供應,呎價相對較貴。 MoneyHero將持續更新居屋2022申請資訊、白表綠表申請資格等。 白表長者機會2025 房委會委員柯創盛表示,超額認購27倍在預期之內,即使今期居屋夥數增加,但相應申請人數亦同樣上升,反映本港樓市發展不健康,認為房委會亦需想辦法幫助市民完「置業夢」。 但他預計,未來居屋或未能再有如此多夥數作推售,期望下屆政府上場後,可積極覓地建屋,在不影響公屋供應情況下推售更多資助房屋。 「綠表資格證明書」有效期為一年,期間將暫緩編配公屋,而申請人於購入單位前,必須仍符合有關資助自置居所計劃申請資格的所有準則。
白表長者機會: 申請居屋按揭需要壓力測試嗎?
獲配額的成功申請者須在「批准信」發出日期起計6個星期內,因應其欲購買的單位類別,向房委會及/或房協繳付費用申領白表資格「購買資格證明書」後,纔可購買房委會居屋計劃第二市場或房協的「住宅發售計劃」第二市場未補價的單位。 白表居屋第二市場計劃(白居二)讓合資格人士,可免補地價購入二手居屋自住,是白表、綠表以外,第三類合資格購買居屋的人士。 新居屋和白居二同樣是未補地價的居屋單位,一樣享有樓價折讓,但兩者最大的差異在於按揭批覈年期。 一手居屋有政府30年擔保,因此白表申請人一般不難申請最高25年的按揭。
參考去年比例5比5,但就被人批評,綠表申請人數遠低於白表申請人數,變相削弱白表申請者的上車機會。 而在中轉清拆戶名單內的兩位一人申請人,相信會歸納在綠表一人申請人的配額內,並優先於整個一人申請人選樓次序。 假如這兩位清拆戶都揀樓的話,綠表一人申請人實際上有358個配額,而白表一人申請人將有540個配額。
白表長者機會: 新居屋2022丨白表單人中頭籌未必揀到心頭好 有個組別頭16粒珠都得有揀!
在簽訂所購單位的轉讓契據/轉讓契約後,與其他綠表申請者一樣,這類綠表申請者必須把其公屋/出租單位交回房委會/房協。 白表長者機會2025 根據房委會的指引,申請居屋的入息限額,是以扣除法定強積金供款之後而定,但自願性供款則不被豁免,須一併計算到入息。 另外,申請人於申請日期截止前24個月都不能持有任何物業的權益,包括簽訂物業的臨時買賣合約(即使最終取消交易,也不符合資格),也不符合資格申請。 申請人可按房委會發出的確認書編號最後兩個數字,對應攪珠號碼,以估計中籤機會。 中籤的申請人預計明年5月或6月揀樓,屆時合資格的白居二計劃申請者將獲發批准信。 每次居屋計劃推出的單位,都會以特定比例分配予綠表及白表申請者,據悉新一批居屋的綠、白表比例定為4比6,未用盡的綠表配額將會撥歸予白表申請者。
至於單身配額有五百個,綠白表各佔一半,白表單身有十六萬三千份申請,即抽中首號碼亦只有極少數機會揀樓;綠表單身申請有一萬份,即首兩個號碼人士有機會買樓。 參加「家有長者優先選樓計劃」的家庭申請者會較其他家庭類別的申請者優先,他們將獲預留2 700個單位的配額,綠表和白表申請者分別佔40%和60%。 「家有長者優先選樓計劃」為白表申請者中最優先揀樓,然後才以攪珠抽出的號碼決定揀樓次序,所以就出現即使是抽中第一個揀樓號碼的核心家庭申請人,揀樓次序都有可能比「家有長者優先選樓計劃」第二、三個號碼的申請者還要後。 有中籤經驗人士表示,通常面積大及座向靚的單位,都會一早被「家有長者」組別的申請者選購了。 房屋委員會今早(15日)首次為「出售居者有其屋計劃單位2020」及「白表居屋第二市場計劃2020」的申請,在網上舉行居屋攪珠儀式,以決定詳細審核申請人資格的先後次序和合資格居屋申請者最終優先選樓次序。 其中「出售居者有其屋計劃單位2020」首10個號碼為18、79、07、11、51、08、17、02、97、00。
白表長者機會: 入息和資產要求
至於白表單人,今年有效申請為127,511份,但白表單人單位只預留540夥,換言之揀樓機率只有0.4%,基本上「WS000540」以內的隨機編號都有樓可揀,但相信只剩餘細單位(啟欣苑都有哦)可供選擇。 至於今期白居二共收到11.7萬份申請表,頭十個攪珠結果依次為67、83、25、54、28、12、68、30、90、23,成功申請者會在第四季收到房委會發出的批准信。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香港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 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
白表長者機會: 推薦文章:2.45% 按揭、轉按現金回贈,誰與爭鋒!
業主須在無需繳付補價的情況下,在居屋第二市場以不高於列於首次轉讓契據的原來買價出售單位予房委會提名的人。 註一: 適用於居住在白田邨第9、第10、第11及第13座的家庭申請者或一人申請者。 任何申請者透過2018年特別出租安排租住白田邨第13座空置單位則不會享有選購單位的絕對優先資格。 白表長者機會 政府向新居屋買家提供按揭擔保,不過綠白表可獲按揭成數則有不同,綠表買家最高可獲9成半按揭,白表買家最高則可獲9成按揭,較綠表買家低。
白表長者機會: 物業轉名然後抽新居屋,以「家有長者」優先㨂樓的可行性
當中可能是申請人失敗幾次後,年紀漸長並趕上了長者資格,也可能是越來越多家庭客明白遊戲規則,把長者加到名單內以增加勝算。 核心家庭的揀樓優先於非核心家庭,舉例,申請人與父母一同申請,較與兄弟姊妹一同申請優先,前者符合核心家庭定義,後者為非核心家庭申請。 申請人以家庭組合申請,表內家庭成員為夫妻、父母與子女、祖父母與孫兒 (如孫兒父母均去世) 關係,即屬「核心家庭」。 白表長者機會2025 白表長者機會 雖然白表的比例已增加,但《香港01》計算後,白表單身者抽中第一個號碼(18號),也未必等於「中獎」,僅得34%機會有得揀樓,而綠表單身者的競爭相對較少,抽中頭四個號碼仍有機會揀樓。
白表長者機會: 兔年轉工兼買樓 打工仔「防炒車」3大貼士【星之谷專欄 – 香港01】
他們資產一定不過,但已經退休,沒有工作,假設是他們抽中,可否買到居屋和做按揭? 【居屋/白居二/驥華苑/冠山苑/安秀苑/啟欣苑/裕雅苑/愉德苑/昭明苑】今期居屋推售七個新盤,包括北角驥華苑、啟德啟欣苑、馬頭角冠山苑、觀塘安秀苑、將軍澳昭明苑、沙田愉德苑及東湧裕雅苑,合共提供8,926個單位。 房委會合共收到逾25萬份申請,並於今日早上(13日)完成攪珠程序,中籤者預料將會於第四季開始揀樓。 房委會於2017年11月通過恆常化「臨時計劃」為「白表居屋第二市場計劃」(白居二)。 房委於2019年首次接受「電子申請」,但申請人要緊記只可以填寫「電子申請表」或「紙本申請表」,不可重複申請,否則申請作癈。 遞交申請時毋須提交任何文件,但房委會有可能在日後向申請人索取身份證明文件副本、所申報收入及資產分項的證明以作審查。
白表長者機會: 最新白表申請入息及資產限額
另外還有一種叫「綠表資格證明書」,給正在輪候公屋的申請人申請。 在道德上,既然本身已有層供完的樓,筆者不太贊成去爭取政府房屋福利,應把福利留給有需要的市民。 因應上述措施,絕大部分的危殆或嚴重新冠病人都可獲安排入院接受治療。 由於新冠病牀數目顯著增加,病人等候入院的時間逐漸縮短,令醫護團隊更早救治有病情不穩定或有機會轉壞的病人。
白表長者機會: 申請居屋要繳付什麼費用?
如果長者把供完的私樓轉名給兒子,兒子就不能作為家庭成員和父親一起參力「核心家庭家有長者」優先計劃。 如果長者自己一個人去抽新居屋,便不符合「核心家庭」資格,也不能優先㨂樓。 白表長者機會 如不能優先㨂樓,只是單身長者身份去入白表排新居屋,只是大抽獎的一份子,抽中的機會很微,不值付印花稅及過冷河去搞轉名。
白表長者機會: 新居屋攪珠結果揭盅 白表家庭抽中首4個號碼才獲揀樓機會
對於好多首置人士,可能不是很清楚居屋攪珠的原理,即使抽中頭4至5個號碼,其實最終能夠揀樓的機會都很低,而單人申請者即使是首個號碼,最終能夠揀樓機會亦不高。 單身申請佔總申請約56%,超過17萬份,惟分配予綠白兩表單身人士的可售單位僅共500個。 雖然2020年居屋出售單位較2019年增加2,176夥,但分配予單身人士的單位只有700個,比例上較2019年更少,可見單身人士要成功購置居屋確實困難。
白表長者機會: 按揭不可不看詳解
不過要留意,有意參加「家有長者優先選樓計劃」的長者抽中居屋就必須要成為聯名業主,並需要簽署聲明一同居住於購買的居屋內。 家有長者優先選樓計劃只提供予自置居所計劃,包括出售居屋計劃 (新居屋)及綠表置居計劃 (綠置居)。 以綠置居2021為例,將會預留800個配額給「家有長者優先選樓計劃」的家庭申請者,雖然在揀樓上可優先,但跟抽居屋一樣,最優先的揀樓次序給予受公屋清拆計劃影響的申請者 (白田邨第9、10、11、13座;石籬中轉房屋第10、11座)。 而「家有長者」組別的申請者,即使未能在該申請類別的配額下揀樓,稍後亦可在「其他核心家庭」的類別再獲揀樓機會。 所以如果能在申請中加入在居屋申請截止日期前,年滿 60 歲的家庭成員,然後以「家有長者優先選樓計劃」類別申請,抽中機會會提高。 惟記住:申請人中不能有人以前已經曾抽中居屋,同時該名長者日後需與申請人同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