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咀島位於西貢海,在西貢碼頭乘街渡只需十多分鐘,來回收費約$30。 島上大部分地方都已劃入香港地質公園範圍,當中最著名的是一條長約200米的天然沙堤,將橋咀島與附近的橋頭島連接。 橋咀泳灘的另一邊是一個天然沙灘,橫過沙洲就可以到達橋咀島香港地質公園範圍,不過要欣賞及橫過「連島沙洲」要把握退潮的時機,退潮時可途步橫過沙洲,到達橋咀島香港地質公園範圍。 流浮山的下白泥,出曬名有靚景又浪漫,而且還是一個摸蟶子的熱點,在近黃昏的時分,斜陽映照泛金的泥灘,絕對令你驚喜。 不過要留意沙灘附近的士多平日大多數唔開,所以要預備好水等補給品及自攜 海星灣摸蜆2025 摸蜆 工具。
渡頭灣村是馬鞍山唯一一條漁村,亦是個天然避風港,停泊了大大小小的漁船和快艇。
為了收集介貝類樣本檢測重金屬含量,記者到過小欖沙灘、水口及東湧灣視察,分別在小欖沙灘取得小量沙白、沙蜆;在水口取得三角蜆、沙白及沙螺;在東湧灣獲得沙蜆及紅樹蜆(俗稱馬蹄蛤)。
前往方法:在小西灣乘14號新巴或314號城巴,或柴灣港鐡站乘16M小巴,在龜背灣下車,沿馬路旁的樓梯下山即可到達。
羣組「馬鞍山之友」發文,並上載大批市民在海星灣掘蜆的相片,形容「你掘我掘個個都掘」。
有3名大媽就被拍到在海邊大肆撈捕海星,當中不乏是BB級海星,網民不禁怒斥,「這些人的質素就是這樣,她們感覺所有野生的就可抓來喫,而且也無節制」。
邊個話露營係秋冬活動,熱辣辣一樣可以去Camping,遇上西園今年的「Green Summer 綠活之夏」,哥哥同呀芊又可以夏日炎炎玩個夠。
只有我自己一個同個4歲囡囡, 係5係mission impossible … 回程:高流灣碼頭乘渡輪(平日 $8、假日 $12)返回黃石碼頭,再轉94號巴士( $5.5)回西貢市中心。 Facebook專頁「海洋拾荒者Kitti」上載兩張圖片,一張圖顯示一名中年婦人戴上勞工手套,在海中俯身撈海星,數量之多幾乎塞滿整個;另一張圖則是另外兩名中年婦人站在海中,其中一人手執的網內裝了數十隻海星。
海星灣摸蜆: 市民假期湧到馬鞍山海星灣掘蜆 恐釀生態災難
Bistrocana 裝潢以藍白簡約及開揚為主,令人猶如置身歐洲路邊小店享受假期。 餐廳內更設有能代表香港人生活態度的掛牌,室外露天茶座有「Fabulous food, Good vibes」配搭綠葉外牆。 從港鐵鑽石山站C2出口的巴士總站,搭乘92或96R號(96R只於週日及公眾假期行駛)巴士至西貢市中心; 然後再轉乘7號綠色小巴至海下村即達。 海下灣是海岸公園之一,位於西貢以北,以優良的水質而聞名。 路徑大部份沿海而行,途中能遠眺塔門、高流灣及蚺蛇尖一帶,景色相當優美。
VIDEO
來到泥灘,平日並不多人,但下白泥的景色確實一流,沙灘和近海的泥灘融合,水流在岸邊形成一條河,中間又有一個小小的綠洲,屬影相的熱點。 沿着泥灘行出去摸蜆,收穫比水口少好多,但只要留意泥灘中的一個個小孔,被水覆蓋時候孔內會有水泡冒起,就證明孔內有蟶子。 流浮山的下白泥,是香港數一數二擁有最漂亮日落景色的地方,同時亦是一個摸蟶子的熱點。 從元朗乘33號小巴,去到鴨仔坑下車,沿着海灘方向行,大約15分鐘左右便到達,不過要留意沙灘附近的士多於平日不會開門,所以要預備好水及食物等補給品,亦要自備摸蜆工具。 生態平衡|過去一連4日復活節假期,不少市民外出到郊外遊玩。 馬鞍山海星灣為近年打卡熱點,曾吸引不少人前往該處撈海星。
海星灣摸蜆: 西貢沙灘4:浪茄灣 水清沙幼
另外,亦可效法外國的做法,限制掘蜆的數量,讓蜆有足夠時間成長。 位於西貢區的三星灣是香港的一級水質公眾泳灘,由康文署管理,泳灘有小食亭、燒烤區、洗手間、更衣室、淋浴設備甚至遊樂場等設施。 前往三星灣可由西貢白沙灣碼頭乘街渡前往,需時約10分鐘,來回費用約$10-$20。 想摸蜆但又嫌大嶼山太遠的話,原來沙田區內亦有2個出名兼交通較方便的摸蜆地方。
今晨(18日)7時19分,有行山人士途經大帽山道近禾塘崗時,在路邊發現一批財物,包括外套、平板電腦、充電線及食物等,擔心有人山野活動期間遇事墮山,於是報案求助。
事實上直至去年最新紀錄,保護區內已錄得251種鳥類物種、兩棲類和爬行類動物39種、蝴蝶162種等,小小香港有這麼一個生態樂園,難得!
從沙田新城市廣場乘299號或從西貢坐94/299號可到,從站傍小路下石灘近水邊約十零廿尺就有,可到超市或花店買種花 用小鐵鏟作工具。
為瞭解泥灘蜆的食用安全,記者在3個摸蜆熱點,包括東湧灣、馬鞍山烏溪沙白石泥灘、屯門蝴蝶灣取樣化驗重金屬含量。
爸爸媽媽可由西貢市中心搭的士到西灣亭,車費約$80;或由西貢市 (西貢麥當勞門外)乘NR29專線小巴往西灣亭。
學者警告,潮水威力不容忽視,更可能突然潮漲,將走避不及的人吞噬。
如果真的嫌路程遙遠的話,其實也有很多人是租用遊艇前往浪茄灣、大浪西灣、鹹田灣,如果有機會可以約定船家順道來這些沙灘走走。
另外,布心排村對出的泥灘上,有小童在離岸約二百米之處嬉戲及奔跑,亦有中年漢全身浸在水中,拿着膠桶「掏寶」。 綠蛋島,原名「爛排」,是清水灣半島東面海濱的一排石礁排,其島形極像一塊煎蛋,故稱綠蛋島,是近年浮潛熱點之一。 另一個隱世沙灘是與露營灣相連的白水碗,前往白水碗需要由科技大學起步,在巴士站旁的山徑直落西貢海岸,白水碗海沙灘遊人稀少,之上為科技大學建築物,海天一色,海灣寧靜優美。 爸爸媽媽可由西貢市中心搭的士到西灣亭,車費約$80;或由西貢市 (西貢麥當勞門外)乘NR29專線小巴往西灣亭。
海星灣摸蜆: 需經行山路線前往的 沙灘
東網記者於假日到熱門摸蜆地點之一東湧河口視察,現場不乏一家大細於河口摸蜆,更見到專業摸蜆團隊,將一桶又一桶的蜆掘走。 生態教育及資源中心科學事務經理張瑪珊博士指,一日曾經有500至600人於東湧河口摸蜆,蜆被大量掘走,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 其他摸蜆的熱門地點包括大嶼山水口、欣澳、東湧河口、大埔汀角、龍尾、西貢橋咀、元朗下白泥 及馬鞍山海星灣等,人羣亦一浪接一浪。 下長沙泳灘位於新界大嶼山南部的長沙,遊人不算多,沙灘有齊更衣室、淋浴設備和洗手間,附近亦有一間士多,可以買到基本所需的物品。 前往方法兩種,一:中環6號碼頭乘船到梅窩,在梅窩碼頭巴士站乘1號或2號巴士,在長沙泳灘下車;二:在東湧港鐵站的巴士站,乘大嶼山11、23、A35號巴士在長沙泳灘下車。 馬鞍山海星灣為近年打卡熱點,吸引不少人到此一遊,但亦曾有人去撈海星。
海星灣摸蜆: 西貢沙灘8大推介:浮潛/露營/睇日落/放狗|白沙灣+三星灣+半月灣+浪茄灣|附交通設施
每年暑假,不少家長都會帶同子女親近大自然,屯門小欖沙灘、下白泥、烏溪沙海星灣,以及大嶼山水口、東湧灣等湧現摸蜆人潮。 為了收集介貝類樣本檢測重金屬含量,記者到過小欖沙灘、水口及東湧灣視察,分別在小欖沙灘取得小量沙白、沙蜆;在水口取得三角蜆、沙白及沙螺;在東湧灣獲得沙蜆及紅樹蜆(俗稱馬蹄蛤)。 出走到戶外約60公頃濕地保護區時,沿探索徑穿過小溪、沼澤、泥灘,步步尋找濕地動物:時而站在紅樹林浮橋上大叫發現招潮蟹、彈塗魚;另一刻則可以走到不同觀鳥屋去希望找出更多雀鳥。 事實上直至去年最新紀錄,保護區內已錄得251種鳥類物種、兩棲類和爬行類動物39種、蝴蝶162種等,小小香港有這麼一個生態樂園,難得! 2022年10月14日 — 大嶼山的水口村、元朗的下白泥、馬鞍山的白石及泥涌都是人氣摸蜆地點,工具簡單,只需帶一個泥耙、一個水桶就可以出發,再懶一點的話,更可以到附近的 …
海星灣摸蜆: 前往石灘方法
雖然三星灣的面積比半月灣小,但在夏日,泳客與沙灘面積的比例一定比半月灣少人,可能出發的地點是在白沙灣,而不是西貢碼頭吧。 坐在這片白色的 香港沙灘 ,悠閒地吹著海風,可算是人生一大樂事。 【明報專訊】「摸蜆」近年成了甚流行的閤家歡活動,但不少泥灘水質成疑,本報化驗3個熱門泥灘的蜆發現,雖然蜆所含重金屬只屬微量,但東湧灣蜆樣本的鎘含量仍超出內地安全標準,不宜多喫。
海星灣摸蜆: 復活節|市民復活節假湧馬鞍山「海星灣」掘蜆、網民:真係夠膽食?
於元朗市中心的泰豐街乘綠色33號專線小巴,過了流浮山迴旋處,於鴨仔坑下車,沿海灘方向走十五分鐘左右到達。 烏溪沙掘蜆事件已非首次發生,有網民表示,曾見過有人特意帶備水桶來放蜆。 另有網民指,30多年前有馬鞍山居民掘蜆售賣,「一斤斤賣」,但現時泥灘已被污染,又黑又臭。 有街坊昨日(18日)在facebook羣組「馬鞍山之友」發文並展示大批人在烏溪沙海星灣掘蜆的相片,指「你掘我掘個個都掘」。 2020年4月19日 海星灣摸蜆 — 經常聽沙田友話烏溪沙好多人摸到一大桶,於是筆者又親身入去考證下。
海星灣摸蜆: 香港最美日落--下白泥
2021年8月3日— 而且白石交通方便,由烏溪沙地鐵站步行過去只需幾分鐘,連轉車都不用! 網民在社交媒體Facebook羣組「馬鞍山之友」發文,並上載大批市民在烏溪沙海星灣掘蜆的相片,指「你掘我掘個個都掘」。 從相片可見,泥灘至少有數十人在掘蜆,三五成羣,有長者有小童,很多人是一家大細前往。 馬鞍山公園佔地達5.5公頃,園內除了有美麗的花草樹木外,更有西式建築的休憩亭、以藍白色主調的海洋廣場,讓人猶如置身外國。 園內更有大型迷宮、草坪、兒童遊樂場、健身設施等,適合一家大小在此野餐和遊玩。
海星灣摸蜆: 沙灘 好去處|13大水清見底隱世 香港沙灘 / 泥灘
回程:高流灣碼頭乘渡輪(平日 $20、假日 海星灣摸蜆 $30)返回黃石碼頭,再轉94號巴士( $7.2)回西貢市中心。 交通:彩虹港鐵站乘搭1號或1A號小巴或港鐵站乘搭101M小巴到白沙灣,再轉乘街渡(約10分鐘)到三星灣。 大枕蓋是西貢其中一條甚受歡迎的行山路徑,除了在大枕蓋山上可遠眺全港最大的萬宜水庫,以及西貢、斬竹灣等一帶外,在每年春節前後到大枕蓋行山,更有機會可賞著名的吊鐘花! 其中上斜一段較多碎石,有少許難度,而路段長一點,適合精力充沛及有遠足經驗人士。
海星灣摸蜆: 香港常見沙蜆、沙白
8.這是摸蜆達人的戰利品,蜆精,豉椒炒蜆,白汁蜆肉意粉最惹味。 摸蜆是夏天最好的活動,一家大小假日到東湧灣摸蜆滿載而歸。 7.出了樹林,就是泥灘地段,可以眺望整個東湧、東湧遊泳池、昂平360纜車總站,再望遠一些,機場貨運站AAT,來往屯門、東湧、沙螺灣、大澳的渡輪,偶爾也有快艇在此出沒,海歐隨著快艇盤旋,等待時機捕捉小魚兒。 泥涌的淺水泥灘在夕陽和天空的映照下,形成絕美的天空之鏡,是攝影打卡的好去處,也是情侶或準新人拍攝婚紗照的勝地。
海星灣摸蜆: 網民:真係夠膽食?
今晨(18日)7時19分,有行山人士途經大帽山道近禾塘崗時,在路邊發現一批財物,包括外套、平板電腦、充電線及食物等,擔心有人山野活動期間遇事墮山,於是報案求助。 海星灣摸蜆 消防、飛行服務隊及民安隊先後到場,在現場一帶山坡展開搜索。 泥灘暗藏危機處處,近年發生多宗摸蜆喪命慘劇,一二年更有至少五人因摸蜆死亡的紀錄,其中東湧河口對出的海灣於同年六月,十日內連奪兩命,有老翁在摸蜆期間未有留意潮漲,結果未能及時走回岸邊一去不返。 要到浪茄除了循陸路,不少人也會乘快艇,不過爸爸媽媽要注意相關的風險及安全問題,要注意泳灘沒有救生員當值。 前往方法:在小西灣乘14號新巴 或314號城巴,或柴灣港鐡站乘16M小巴,在龜背灣下車,沿馬路旁的樓梯下山即可到達。 為瞭解泥灘蜆的食用安全,記者在3個摸蜆熱點,包括東湧灣、馬鞍山烏溪沙白石泥灘、屯門蝴蝶灣取樣化驗重金屬含量。
他指,不少人一家大細、三五成羣掘蜆,違反二人禁聚令,加上不少人在掘蜆或進食時除口罩,恐釀成播疫風險。 另外,有讀者亦指,昨日大嶼山水口灣亦有不少市民到場掘蜆。 兩地均有市民「滿載而歸」,裝滿一桶桶的蜆離開,或成生態災難。 海星灣摸蜆 她慨嘆,「生態旅遊90年代已經出現,2000年到依家政府都係話搞。香港有40%土地係郊野公園,不過大家都係去完就算,無咩教育資訊可以接收到。」她認為,政府應該出一分力,加強生態教育及推廣。
烏溪沙有兩個地方有得摸蜆,一個就係白石,一個就係泥涌。 2021年8月3日 — 據說白石的砂蜆數量亦不錯,不用太費力就可以摸到相當不錯的砂蜆,喜歡喫砂蜆的朋友可考慮到白石摸蜆。 而且白石交通方便,由烏溪沙地鐵站步行過去只需幾 …
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 香港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 。 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 不少人前來泥涌摸蜆,但與其他摸蜆的地方,如水口、白石、下白泥相比,泥涌蜆的數目不是很多,而且因為泥涌泥灘上有較多蠔殼及碎石,所以都要特別小心。
Baby Kingdom – 親子王國 香港 討論區› 首頁 › 自由講場› 摸蜆 – 不要去東湧灣、馬鞍山烏溪沙白石泥灘、屯門蝴蝶 … 據悉,過往政府有定期舉行海岸清潔日聯同協辦團體(義工)包括學校、非政府組織及商業公司一同保持海岸清潔。 至2017年起,馬鞍山海星灣成為其中一個清潔地點,並在2017年和2019年的海岸清潔日中,各拾得103.8和93.3公斤的垃圾。 涼風送爽, 立即諗到秋天係一個放風箏既好時節; 泥涌一向都係放風箏既熱門地方, 行到石灘既中段部份已經見到好多專業玩家坐定定, 擔定把太陽傘係度放風箏。 水口摸蜆是有規則的,小的蜆埋回泥中,不要帶走,保持生態平衡。 以下是水口村村民的告示,希望大家都為水口保育出一分力。
海星灣摸蜆: 西貢沙灘6:白沙洲私家沙灘
泥涌泥灘是個紅樹林,可發掘到朝潮蟹及彈塗魚等自然生態,更有不少人前來摸蜆,但請勿過份掘蜆,破壞生態環境。 馬鞍山鐵礦場是香港歷史上唯一進行過大規模機械開發的鐵礦場,自1906年起已有開採鐵礦紀錄,高峯時期礦工人數達3,000人。 礦場於1976年已結業,昔日的鐵礦場經活化翻新成「鞍山探索館」,以「工業遺產」、「礦村遺產」、「宗教遺產」與「自然價值」為主題,讓大家探索和認識馬鞍山的故事。 位於西貢蚺蛇尖西北,除了蚺蛇坳有山徑通落沙灘外,也可由流灣咀南走至蛋家灣,越灣後之山坳循山腰之小徑前往,十分清靜,水清沙白。
海星灣摸蜆: 香港遊車河 Facebook Page
在泥涌過了美好的時光後,又到醫肚的時間,在泥灘旁的泥涌村內有間西沙茶座,是間泰國餐廳,設有室內及戶外的座位,門口放了發光椰樹,很有東南亞特色。 惟本港水質一直為人詬病,早前記者於多個泥灘,檢取介貝類海產樣本委託專家檢驗重金屬含量,發現全部樣本均超標,其中東湧灣樣本汞(水銀)超標最嚴重,較法定安全上限超出二十倍,砷亦超標八倍。 專家指介貝類海產屬濾食性生物,過濾海水吸取食物和養分時,把受污染的海水吸入體內,人類食用後重金屬恐積聚體內,甚至會有致癌風險;醫生亦擔心進食未經徹底煮熟的受污染介貝類海產恐致腸胃炎。
有區內網民表示,近日又有大批市民前往海星灣掘蜆,高峯時期甚至逾百人同一時間聚集,嚴重破壞生態平衡。 位於沙田馬鞍山海星灣是個鮮為人知的自然海灣,只有附近居民和和特意發掘隱世好去處的人才知道它的存在。 但隨著近年附近的工程、發展和被沖上岸灘的海上雜物污染下,使海星灣慢慢成為垃圾集散地,不但固有生態受到影響,更使這裡被例入優先處理海上垃圾地點。 有見及此,政府擬在海星灣設立360攝錄機來解決這個問題。 泥涌非常易去,搭乘巴士99或299號在西沙公路泥涌站下車,沿石徑小路步行約5分鐘已抵達泥灘。
有一個仲用穿窿膠袋,搞到個座位附近濕曬」,亦有人質疑「掘完真係夠膽食?」不過有網民就認為不用太在意,「放鬆啲啦香港人!好少事姐」。 帖文引起網民批評,指掘蜆行為破壞生態平衡,涉事人士缺乏環保意識,「破壞生態平衡,毀掉乾淨海洋」、「捉魚捉蟹嗰啲貪得意,捉番去做乜?破壞生態!」、「一啲環保意識都冇,自私鬼冇文化」,甚至有人形容是「生態災難」。 羣組「馬鞍山之友」發文,並上載大批市民在海星灣掘蜆的相片,形容「你掘我掘個個都掘」。
雖然各樣本重金屬含量均低於香港食物安全法例的上限,即未有超標,但若採用更嚴格的內地海洋生物標準,那麼東湧灣蜆的鎘含量(0.3ppm),是內地標準(0.05ppm)的6倍。 鎘常見於工業污水,未知東湧灣蜆的鎘會否與珠三角工業廢水有關。 香港雖小,但擁有極豐富的自然生態,特別是泥灘濕地的海岸生態。 想真正瞭解泥地箇中故事,不妨走入濕地公園,上一課認識濕地生態、自然保育。 不同於龍尾的郵輪和渡假風情,下白泥的泥灘的色彩真的很泥黃,因日落而聞名全港,浪漫極了! 沿岸的泥灘有著紅樹林和蠔田,大人小朋友更可輕易地在泥灘找到蟹仔、彈塗魚。
新娘潭位於香港新界大埔與船灣郊野公園之間,新娘潭瀑布為著名的景點,瀑布高度達15米,水清見底。 新娘潭鄰近有自然教育徑、燒烤場、野餐檯,因此是個郊遊遠足的熱門地方。 前往新娘潭可於大埔墟火車站乘275R巴士在總站下車,或20R小巴在新娘潭下車。
水口摸蜆除了蜆穫豐富,也會看到水口泥灘常見的史前生物。 水口摸蜆越摸越起勁,不知不覺日落西山,magic moment倒影下的水口天空之鏡,是絕美的景色。 夏日來臨,不少人都會到海邊玩樂,不過有人卻以撈捕海洋生物為樂,甚至採取滅絕式手法。 有3名大媽就被拍到在海邊大肆撈捕海星,當中不乏是BB級海星,網民不禁怒斥,「這些人的質素就是這樣,她們感覺所有野生的就可抓來喫,而且也無節制」。 #豉椒炒蜆惹味,一句講曬,#老廣的味道.食過番尋味。 #東湧灣交通:東湧站B出口東通巴士總站,乘38號新大嶼山巴士,在逸東邨巴士總站下車,步行約10-15分鐘即到東湧灣泥灘摸蜆曬太陽及看夕陽的美好時光,更有機會同昂平360纜車近距離接觸影靚相,捕捉精彩時刻。
不過NR29班次稀疏,而且只有二十八座,如果想坐小巴最好就於半小時前排隊。 西沙的泥涌,又名海星灣,每逢退潮就會露出一大片泥灘,是不少人掘蜆及放風箏的勝地。 每逢七月及八月,這個泥灘是海星的集中地,以往這兒的海星數量很多,泥灘上會有星形的印記,小朋友很易便會發現牠們的蹤影,不過現在海星已愈來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