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退燒藥水2025詳細懶人包!(小編貼心推薦)

A︰家長們對服用退燒藥的做法兩極化,有父母讓孩子過度服藥,有些爸媽則堅持孩子再燒都不給藥,這是因爲對退燒時間不瞭解所致。 我想,即便說了這麼多,還是會有爸媽一遇到孩子發燒,就想給他喫退燒藥。 兒童退燒藥水2025 甚至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就是會忍不住口頭勸導,甚至身體力行要給孩子餵藥。 臺北榮總兒童醫學部主治醫師陳俊仁說,部分家長對於幼兒退燒藥物有著錯誤迷思,有些認為藥物傷肝傷胃,或是導致免疫功能下降,堅持只用物理性退燒方式。 2022年6月6日 — 通常口服乙醯胺酚口服退燒藥之後,至少要等3小時,若體溫仍然高於39℃而且小孩仍處於不舒服時,可以給二線的退燒藥如異布洛芬(Ibuprofen)或退燒肛門塞劑 …

  • 但原來坊間出現很多對小朋友發燒的謬誤,有時太敏感、緊張,反而弄巧反拙。
  • 口服補液鹽Ⅲ是低滲口服補液鹽,能預防和治療輕中度脫水,減少嘔吐率,在孩子剛腹瀉時就能服用。
  • 其實不單純只是抵抗力的關係讓孩子們容易發燒,嬰幼兒比較容易感染病毒也是主因之一,一般大人遇到病毒可以產生白血球與抗體來對抗,但當孩子第一次碰到這樣的狀況,身體沒有足夠的抗衡因素,就很容易引起發燒。
  • 通常口服退燒藥,作用時間大概要1-2個小時,家長千萬別過度緊張頻繁使用退燒藥,強制讓體溫降到正常溫度並非好事。
  • 早前,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指,輕症或無徵狀感染者多喝水及可考慮服食必理痛,進行居家隔離治療,瑪嘉烈醫院兒童傳染病科顧問醫生關日華亦指兒童若病徵輕微可服用必理痛紓緩。
  • 另外,可考慮使用退熱貼、冰袋,有助紓緩孩子不適。
  • 另外,沒有證據顯示塞肛的撲熱息痛及高劑量的塞肛撲熱息痛,有效為兒童退燒;相反,塞肛的撲熱息痛在血液中最高水平較難預測,往往難達到治療水平。

許多用以治療疼痛,發燒,傷風感冒症狀的藥物,以及安眠藥,均含撲熱息痛。 本網站所提供 兒童退燒藥水 內容僅為諮詢參考之用,無法取代醫師面對面的診斷。 建議您如有身體狀況之問題,請尋求醫師進行醫療診治。 作為醫院藥劑師並不是隻在藥劑部工作,我們是整個醫療團隊的一員,也常在病房中協助醫生護士處理關於藥物的問題。 最後崔俊明提醒市民,去「RX」標誌的藥房購買藥物時,一定要諮詢當值藥劑師意見,搞清楚服用的劑量和詳情,即使店內售貨員已聲稱可解答你的問題,亦不應盡信。

兒童退燒藥水: 兒童常用退燒藥有哪些?

說到這裡,你或者會問,那麼我們就任何情況之下都不用給孩子退燒了嗎? 兒童退燒藥水 這也不對,一般來說體溫在39℃以下又沒有特別不適的話,退燒藥不是必要的。 兒童退燒藥水2025 但如果體溫過高,也會有可能讓部分身體細胞遭到破壞,所以這時候就要注意了。 所以如果寶包發燒時使用退燒藥水,中間要間隔四至六小時再服用。

發燒時只需穿著平常的家居服,以長袖鬆身為主,容易穿上的單件衣服為佳。 有專家建議輕症患者可服用必理痛紓緩症狀,家長為求安心紛紛搶購藥物。 TOPick為此訪問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成員、兒科專科醫生趙長成及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瞭解家長購藥前須注意的事項。 食品藥物管理署特邀臺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過敏感染科約聘主治醫師、親子診所院長陳俊仁醫師說明,家長們對服用退燒藥的做法兩極化,有父母讓孩子過度服藥,有些爸媽則堅持孩子再燒都不給藥,這是因爲對退燒時間不瞭解所致。

兒童退燒藥水: 健康雲

●退燒塞劑(塞進肛門裡)的時機,建議超過39度以上再使用,因為它透過直腸黏膜吸收,多半能在半小時內會退燒。 家長真正該注意、瞭解的是,孩子為什麼發燒,有無出現意識不清、呼吸困難、心跳不規則、是不是無法正常活動、皮膚有無出現紫斑和嘴脣、手指、腳趾有無發黑等危險病徵,若有出現這些症狀,應儘速帶去就醫。 安佳熱的成分是Acetaminophen,就是我們常聽到的普拿疼,這個藥除了有錠劑也有糖漿,尤其嬰幼兒打完疫苗之後,醫師給的退燒藥成分大概就是這種。

  • 他強調,新冠病毒與其他病毒感染一樣,都有機會令兒童出現併發症,當中最嚴重要是腦炎、呼吸系統發炎,以及可致器官衰竭的多系統發炎綜合症,一旦出現這些情況應盡早求醫接受治療,例如以類固醇及免疫球蛋白控制炎症。
  • 另外,如已知患者的肝臟、腎臟或心臟存在病況,又或是貧血患者,須徵詢醫生意見,不宜自行服用。
  • 「發燒」在兒童中極為常見,每年有40-60% 曾試過體溫上升。
  • 孩子半夜哭鬧,一量溫度,超過38度,許多家長都有過類似的驚險經驗,兒科醫師建議家長,家裡應備妥幼兒退燒藥物,適時適量用藥,千萬不要在短時間重複用藥,以免讓體溫下降太多。
  • TOPick為此訪問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成員、兒科專科醫生趙長成及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瞭解家長購藥前須注意的事項。
  • 2022年10月14日 — 常用的退燒藥水有兩種,分別是乙醯氨基酚(Acetaminophen)及異丁苯乙酸(Ibuprofen),後者除了止痛退燒,還具有消炎的作用。

放入採樣棒時切忌用力向上「撩」,有機會碰到小朋友鼻骨致疼痛。 其實就是電視廣告上常出現的普拿疼,這個藥除了有錠劑也有糖漿,常見商品名是「安佳熱」。 它的藥性較溫和,不含阿斯匹靈、不傷胃,但高燒比較不容易退下來。 成年人常用、氣味刺鼻、俗稱「馬尿」的咳水,具排痰作用,但不宜給予小朋友使用。

兒童退燒藥水: 小孩發燒怎麼辦?幾度該用退燒藥水或塞劑?兒科醫師教發燒5大處理原則

建議服用時空腹,如需服用其他藥物,應與蒙脫石散間隔1-2小時。 兒童退燒藥水2025 一旦孩子大便恢復正常,就應停用,否則可能導致便祕。 一、兒童退燒藥發燒是兒童生病最常見的症狀,目前,國內外公認的、兒童安全性最高的退燒藥只有兩種——布洛芬和對乙氨基酚。 幾年前美國兒科醫學會,有發表過關於兒童發燒的指引,其中一項,就是針對晚上已經睡著了,不用再叫他起來,特地喫退燒藥的說明。

兒童退燒藥水: 不要給小孩穿太多

要辛苦爸爸媽媽,大概每四小時便要檢查小朋友體溫一次,即使晚上睡覺都一樣。 當孩子的體溫漸漸下降後,爸媽仍不能掉以輕心,還是要繼續觀察孩子身體及精神各方面的表現,因為退燒只是症狀的緩解,而非疾病的痊癒。 我希望每個孩子都不需要用到這些藥物,但也希望爸媽別因為太害怕藥物而讓孩子因為發燒而受苦,病症若未改善就要盡早就醫。 目前常用於孩子的退燒藥物有兩類,一類是口服藥水(或是錠劑),另一類是肛門塞劑,因為使用後退燒效果出現時間不一,請爸媽們務必要注意使用的原則。 Omicron傳染力強,家有還未接種疫苗的孩子,令家長相當憂心。

兒童退燒藥水: 退燒藥水紫色

五度,又或是體溫三十八度、而且已經出現很疲憊、且不舒服的狀態時,其實就可以考慮使用退燒藥物。 養和醫院兒童呼吸科專科醫生吳國強醫生提醒家長,若小朋友確診新冠,發燒及影響睡眠和食慾等,可讓孩子適量服用「撲熱息痛」,不應服用非類固醇類藥物布洛芬及雙氯芬酸等,因副作用相對較多,兒童不宜使用。 本港疫情幾近失控,每日數千人確診令人不寒而慄,其中不少嬰幼兒在家中快速驗出陽性,而公立醫院輪候時間頗長,一旦子女發燒,家長往往手足無措。 兒科醫生歐陽卓倫指,從兒科角度看,37.5度就算是發燒,但一般只需觀察,若體溫持續上升至38度或以上,才需要使用藥物。 兒童必理痛退燒藥亦被家長搶購一空,崔俊明表示,市民可前往有「RX」標誌的藥房,即有專業藥劑師當值的藥房,購買含布洛芬(Ibuprofen)成分的藥物用作退燒。

兒童退燒藥水: 臺灣隊救人為先不邀功 搜救第一視角曝光

最後一點,雪櫃內的藥,可能是因應之前不同症狀而配發的,加上不知道過期了沒,故不代表今次一定有用啊! ◆ 使用劑量:劑量算法是體重除以2(例如體重為10公斤,一次服用的劑量為5 C.C.),4-6小時一次。 若小朋友出現流鼻水、打噴嚏、鼻塞的徵狀,家長可配「抗組織胺藥」處理。 崔俊明建議家長到具有「Rx」標誌的藥房,向藥劑師查詢,勿只叫店員推介藥物。 服用劑量是按兒童本身的體重而計算的:每次10-15mg∕kg(撲熱息痛∕體重),即每一公斤體重每次需服用10至15毫克撲熱息痛。

兒童退燒藥水: 退燒塞劑藥局

因為小孩,尤其是嬰幼兒,無法明確表達不舒服的症狀,也因為不舒服,往往哭鬧不休無法配合醫師的診治(例如量體溫、聽心律等),如果加上父母的意見不一,甚或阿公阿嬤一起前來,可能更要花費時間處理。 若是使用肛門塞劑,也是要間隔四至六小時,但建議超過三十九度再使用,因為藥物是透過直腸黏膜吸收,大多在三十分鐘內就能出現退燒效果。 治療發燒的寶寶,如果決定要降低寶寶的體溫,直接使用退燒藥,不但退燒效果好,而且方便使用,並不建議常規單獨使用物理性退燒法;只有在退燒藥的退燒效果不好的時候,才考慮合併使用物理性退燒法。 吳醫生強調,大部分兒童確診後情況輕微及穩定,通常於三數天內會好轉,若蜂湧入院只會加重醫療系統負擔,有需要或疑問可透過遙距診症向醫生求助。

兒童退燒藥水: 寶寶的感冒藥水,怎麼選怎麼用?

2019年6月20日 — 常見商品名是「依普芬」、「舒抑痛」、「炎熱消」,這一類的藥物退燒跟止痛效果比較好,不過比較會有腸胃道的副作用。 發燒確實不一定要給退燒藥,但也絕非| 嬰兒與母親. 的製造與心肺功能的需求,這些對於健康兒童的影響可能有限,然而對於有心肺功能障礙、慢性貧血、先天性代謝 … 最近流行性感冒大規模流行,門診跟急診常常碰到發燒40度以上的小朋友,家長對於發燒應該感到非常困擾,今天幫大家介紹退燒藥的使用方法, … 撲熱息痛(Paracetamol)或對乙醯氨基酚(Acetaminophen),常用於退熱或止痛,但不慎使用可容易導致中毒,當中尤以兒童更要提防。 首先在處方藥物給小童時,必須小心計算劑量,不可輕視常用藥物的安全性,因為過量的藥物,可能導致病人肝中毒。

兒童退燒藥水: 小朋友發燒誤解 1:以為發燒是一種病

2022年9月19日 — 安佳熱是兒童最常使用的退燒藥物,成份為乙醯胺酚,與成人常用的普拿疼主要成分相同。 乙醯胺酚主要效果為退燒,連帶有些微止痛效果,屬於較為安全的藥物; … 2022年10月6日 — 為何醫師給的藥水劑量不一樣? 安佳熱的成分是acetaminophen(乙醯胺酚),也就是大家常見且安全的退燒用藥-普拿安全的退燒用藥 …

兒童退燒藥水: 退燒藥水間隔

最大的原因是他們的免疫系統未及大人成熟,所以一有病菌入侵,就要出盡全力打仗。 而相對地成人如果遇上輕微病菌入侵身體,很快便已經可以打敗病菌,所以發燒的情況就不需要出現了。 對於小朋友來說,除了發燒的數字,最重要就是還是留意小朋友的精神及胃口,如果只是比平常差少少還是可以放心的,但要注意的是情況會否越來越差。 例如 即使平時很喜歡喫的也完全沒有進食意欲、完全沒有興趣玩耍,甚至有抽搐情況等,那麼他的病情就好可能是比較嚴重一點。 但是如果已經燒到39.5到40度,一般小朋友都會看起來不舒服,病懨懨、頭痛、情緒不好、翻來翻去、呼吸顯得比較費力,這樣高的溫度,就要考慮要使用退燒藥了。 正確來說,以體溫和活動力、症狀、本身疾病史有沒有熱痙攣病史、家族史、心臟疾病、本身免疫系統狀況和發燒可能的原因綜合來判斷,不是單單以「活動力」來判斷。

服藥時,根據說明書進行配比,盡量在4小時內喝完,實在喝不完可以少量多次。 不會使用的藥物,備著只是擺在家裡讓它過期而已;爸媽若敢用,但不知道用法,這麼用下去孩子可能會有風險… 的確,發燒是人體發炎或感染時自然抵禦的反應,適度發燒可以提升免疫系統的效能,加強對疾病的抵抗力。

5.若服用完退燒藥水2個小時後,體溫仍維持39度,也可考慮退燒塞劑,因這時口服退燒藥效果也差不多沒了。 隔2小時也可避免太密集使用退燒藥物,當多種藥物效果加乘起來,反而會讓體溫降太低。 疫情持續至今已有4名兒童不幸離世,而截至2月累計1,939名17歲以下兒童及青少年確診並入院診治,49人需入住深切治療部留醫。 兒科醫生陳欣永指出近幾星期以來,病人都甚少前往診所,以遙距診症為主,當中有95%以上是感染新冠肺炎,年紀最細為十幾日大的初生嬰兒。 喉嚨痛是比較多途徑處理的,崔俊明指在喉痛初期,使用含火酒或消毒成分的漱口水效果便很足夠,這也不是甚麼處方藥物,常見超市有售的「李斯德林」便是其中一個例子。 喉糖方面可以選擇含檸檬、蜜糖成分的去滋潤喉嚨,但謹記由於蜜糖可能引致嬰兒過敏,因此含有蜜糖成分的喉糖不適宜用在一歲或以下小童。

常見商品名是「依普芬」、「舒抑痛」、「炎熱消」,這一類的藥物退燒跟止痛效果比較好,不過比較會有腸胃道的副作用。 依普芬會過敏的還是少數,臺灣成人的資料是0.6-2.5%,兒童沒有相關資料,不過大概100個不到1 … 退燒藥需1-1.5小時左右才開始作用,並非15-30分鐘。 兒童退燒藥水2025 兒童退燒藥水 」此外,並非退到37度以下,纔算有作用,很多時候在急性期,喫了退燒藥,可能只有降溫一些些,隔一兩個小時後,又會開始燒上來,反反覆覆。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多喝水,太小的小朋友有時候也會因為水分攝取不足,發「脫水熱」的狀況,只要能好好多補充水分,建議每天每公斤體重要補充120~150cc的水,就不需要去打營養針。

他表示,通常塞藥後,30至45分鐘後,就會開始退燒。 以上只可以算是敘述一個現象,可以觀察香港醫生處方的習慣。 但用藥首要是根據病人本身情況,例如布洛芬,對本身有哮喘、蕁麻疹,或對非類固醇止痛消炎藥 敏感的小朋友,並不適用,所以千萬不要一概而論。 崔俊明表示,乾咳可以檸檬或蜜糖味潤喉糖紓緩,不過要注意1歲以下幼童不宜飲蜜糖,怕引致敏感,家長亦要小心幼童喫糖時噎到。 他指小朋友出現輕微頭痛及發燒,可留在家中休息,並補充水份及電解質;若服藥後48小時內無退燒,病情惡化的話,便要前往求醫。 此藥物含第一代抗組織胺,所以比較會有嗜睡的副作用喔!

兒童退燒藥水: 媽媽育兒百科 整理

更多人則是過度用藥,例如,體溫超過38度的小朋友,喫了退燒藥,體溫降回37至38度之間,其實已經退燒,但家長卻心急,擔心持續發燒,小孩腦子會燒壞、變傻,而持續讓小孩喫藥。 兒童退燒藥水2025 2022年12月10日 — 除了單次劑量之外,兒童退燒藥水單日的最大劑量是一天5次,每次之間間隔至少要4小時。 如果遇到單種退燒藥效果不佳,醫師則會再評估是否另外再搭配依普芬或 … 2020年7月5日 — 徐嘉賢醫師解釋:「退燒的原則是讓孩子舒服一些,不要讓他太難受,不是要把溫度數字降到37度以下,纔算是完成任務。我們要治療孩子的疾病,不是要看漂亮的 … 最後給大家一個小知識,大家有沒有發覺小朋友一丁點事就會發燒?

若家長或小朋友確診而暫未獲送院,須在家等候安排的話,趙醫生提醒患者要喝充足水份,可安排少食多餐,緊記切勿外出,以減低傳播風險。 確診者最好留在自己的房間,若與家人共用廁所,只蓋上廁板沖廁並不足夠,下一位人士使用前須消毒廁板,才能減低傳播風險。 「發燒」在兒童中極為常見,每年有40-60% 曾試過體溫上升。

兒童退燒藥水: 發燒絕對不會燒壞腦袋

臺北榮民總醫院小兒過敏感染科主治醫師陳俊仁撰文指出,兒童常見的退燒藥主要有兩種,分別是安佳熱以及消熱炎(又稱伊普芬、疏抑痛)。 記得在學校及醫院學習時,師長總愛說:醫學是門藝術! 但在自己執醫後認為:醫學是門科學,醫療纔是門藝術。 兒童退燒藥水 兒童退燒藥水2025 當父母獲取網路或是書本的資訊後,常常還是一頭霧水,因為該如何應用在“寶寶”身上,纔是醫療的重點,也是醫師珍貴之處。 醫療就是把醫學知識應用在人身上,一但牽扯到人,就有溝通的狀況。 良好的溝通,才能帶來信任感,讓醫病關係和諧,令家長安心。

兒童退燒藥水: 發燒|孩子藥丸藥水喫不完該怎處理?別放雪櫃儲存 丟棄也要技巧

他續指外國常用另一種藥物「布洛芬」(Ibuprofen),同樣有退燒、止痛的功效。 此藥物在香港須由藥劑師出售,家長可到具「Rx」標誌的藥房向註冊藥劑師查詢。 至於自行配藥方面,TOPick詢問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的意見,他強調市民用成藥治療輕微病徵並非「亂食藥」,鼓勵家長購買三類藥物「傍身」。 最根本的,還是平時就要幫孩子建立起良好的抵抗力,平常就要養成良好作息習慣,多運動,飲食均衡,早睡早起,才能減少感冒的機率與頻率。 就算感冒了,平常養好的抵抗力,也能縮短感冒的療程,讓孩子早早恢復活力。

若小朋友開始已經上學,則要注意藥品的副作用影響學習的專注力喔。 王伯有心律不正,一直於公立醫院門診覆診,服用多種藥物。 上週因為腳腫再次入院,這次他住進了有藥劑師提供藥物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