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保留手術後再接受電療,以清除乳房內的隱性腫瘤,減低復發機會。 無論醫生建議全乳或局部切除,病人都要仔細衡量利弊,因為一旦下了刀,便不能回頭,所以給自已一點時間,想清楚。 醫生會將病人整個乳房切除,範圍包括乳頭及腫瘤之上的皮膚等,亦會切除淋巴結,一般應用於腫瘤較大或癌細胞散佈乳房多處的情況。 由於全乳房切除術在早期乳癌治療多數不需配合電療,對於同時患有自體免疫疾病的早期乳癌病人,例如結締組織疾病、硬皮症病人,亦可藉此避免由電療產生的嚴重併發症。 「乳房保留手術」在醫學上稱為「局部乳房腫瘤切除術」(Lumpectomy),顧名思義,只需把主要腫瘤和周邊組織除之而後快,讓患者在更短時間內康復,而且還可以保留或重塑乳房外觀,將患病至康復後對身心的影響減至最低。 乳房內視鏡微創手術藉由腋下傷口導入內視鏡輔助,進行乳腺與胸大肌的剝離,之後從乳暈切開進行皮下乳腺切除,將傷口減到最小,只在腋下及乳暈各留下一個2公分左右不明顯的傷口,以減少術後明顯的疤痕。
- 其中在「導管癌」之中就有一種比較罕見,但觀望很好的乳癌,稱為「黏液癌」,因為腫瘤內大部分都是黏液,癌細胞則於黏液內生長,而此類型的腫瘤擴散機會亦比較低,故後期需要接受化療的機會亦較少。
- 臨牀上遇過不少患者極之憂慮乳房的外觀轉變,例如擔心失去乳房會對自己的女性身分感到動搖、在伴侶面前吸引力大減、自信低落等。
- 以全乳切除手術為例,手術後癌症出現於皮膚或胸腔的風險通常約為1%至3%。
並非所有乳癌患者均適合接受前哨淋巴結切片檢查,當中以乳癌腫瘤較細小及只有一個主要腫瘤的患者最為適合,以及接受身體檢驗或其他造影診斷顯示於乳房的淋巴區,已沒有任何可疑淋巴結的患者。 如病人本身對療程方式有特別需要,亦應主動提出與醫生商量,讓醫生可作出最切合病人需要的建議,令外觀上及治療效果上的最佳效果,同時減低復發機會,一舉三得。 正常的局部切除很少會用到填充物或皮瓣,很多時候是用自身的乳房組織。
全乳乳癌切除: 乳癌治療最想問
新光醫院乳癌中心主任鄭翠芬說,一旦選擇全切,將使得未來面臨許多壓力,像不敢和伴侶共浴、出國泡湯、去健身房運動等等;反觀部分切除、或有乳房重建者,不僅回診意願高,洗澡時更會積極觸診、一旦復發便能及早發現。 47歲的王小姐,前年底在健檢發現自己確診乳癌2期,面臨乳房要全切或部分切的抉擇,儘管有名全切病友勸她全切,但仍在醫師建議下選擇部分切除,術後恢復良好,。 醫師指出,部分切除和乳房重建,是現今乳癌手術的趨勢,不僅復發率相同,更能讓患者術後維持良好生活品質,減輕心理壓力。 乳房切除術有不同種類型,患者決定使用那一種要根據各種因素(或是他或她是否要決定進行乳房腫瘤切除術來代替),例如:大小、部位、腫瘤的變化(如果有一個)、手術是否有預防性、以及病人是否打算接受再復發切術手術。 英醫生:這類型的手術相對起傳統局部切除或全乳切除大很多,時間大約需要六、七小時,而做普通局部切除或全乳切除手術則只需兩、三小時。 相對危險性其實不大,風險包括全身麻醉的風險、傷口較多所以復元和住院的時間會較長,但大部份情況都是全身麻醉的考慮,如果到某個程度我們覺得全身麻醉會有問題,或甚至全身麻醉無法支撐六至七小時的手術,我們便會另有考慮。
皮瓣位置會有手術傷口,但乳房位置的傷口則可以做到很小。 當然,傷口的大小並非我們的首要考慮,重點是要清除乳房的腫瘤,所以傷口大小可能會有調整,但比對起傳統的長傷口已經相差很遠。 但由於大家的意識有所提高,很少像以往般等到很後期才求醫,所以現時乳癌陷入皮膚的情況愈來愈少。 全乳乳癌切除 若腫瘤侵蝕到皮膚,很多時候已經是第四期的腫瘤,那時候別說要保留乳房,便連手術切除的機會也受到影響。
全乳乳癌切除: 乳腺外科醫生:乳房細胞失控地不停增生,成惡性腫瘤
在全乳切除手術中,主診的外科醫生會將病人的乳房整個切除,範圍包括乳頭及在腫瘤之上的皮膚等 (圖1)。 外觀上術後會有兩處傷口【圖三】,除非腫瘤位子長在乳房外上方且 接近腋下時,才採取一處傷口延伸至腋下。 張醫生表示,在乳腺的放射治療方面,國際性研究 檢討一些早期乳癌的病人、風險較低相對年紀較大的病人進行局部的乳房放射治療。 與全乳房放射治療相比,乳腺近距離放射治療的主要優點之一是可以精確提高輻射劑量,同時對乳房、肋骨和肺部周圍的組織造成較小的傷害。 研究證明局部復發無差異;局部乳房照射的病人,長期嚴重皮膚影響3.2%,比較全乳房放射治療5.7%;放射治療的短期徵狀評分在局部的乳房電療也非常滿意。 張天怡醫生表示,比較後期的腫瘤,例如出現淋巴轉移的病人,需視乎 TNM 系統、腫瘤的大小和侵蝕的範圍 、淋巴結受影響的幅度 、是否有轉移至其他器官 等考慮情況,決定是否做術後的放射治療,從而減低局部復發的機會,提升存活率。
- 如果能將多餘的影像檢查費用省下來,拿來補乳房重建這部分的需求,應是綽綽有餘。
- 電療係可能會有你以上所講的副作用,不過所有野都係暫時性,並唔係想像中咁辛苦。
- 病人都知道這些變化是人性,但還是感到受傷,有時候會忍不住對醫師透露心裡的矛盾和憂鬱。
- 試想若你活在五十年前不幸患上乳癌,手術是要把整個乳房、乳房後的肌肉和腋下淋巴腺一併切除,病人除要承受傷口太大的痛楚,外觀亦非常難看,日後心理創傷自然不輕。
- 英醫生:檢查相對十分簡單,完成切除和整形的一邊乳房的狀態基本上和全乳切除是一樣的。
要確定有否出現轉移,一般會用上正電子計算機掃描(PET-CT),檢查身體其它部位有否腫瘤;本港近年引入正電子磁力共振掃描(PET-MR),輻射量較前者爲低,能更清晰地觀察軟組織,並可在可疑位置馬上進行磁力共振,進一步提高準確度。 周醫生指出,乳癌期數較高的患者出現轉移的機會也較大,可與醫生商量應否接受掃描。 與其他大多數國家一樣,乳腺癌也成爲了中國女性最常見的癌症,每年中國乳腺癌新發數量和死亡數量分別佔全世界的12.2%和9.6%。
全乳乳癌切除: 香港綜合腫瘤中心 ( 九龍 )
與乳房保留手術比較 時,此種改良型乳房根除術其局部復發率比較低而且 術後需接受輔助性放射線治療可能性比乳房保留手術 來得低,不過就長期存活率而言兩者間相似。 但是不管施行改良型乳房根除術或乳房保留手術,手術時若 接受傳統腋淋巴腺清除術則術後患側可能產生上肢淋巴水腫,肩關節活動受限等情形。 筆者遇過不少乳癌患者,部分堅決要求保留乳房;有害怕復發的要求全乳房切除;有的在全乳手術後懊悔沒有保留乳房……暫且勿論,現今乳癌手術治療發展趨向成熟,即使要全乳切除並進行重建,其創傷性逐漸降低,對乳癌患者來説是好消息。
全乳乳癌切除: 乳癌容易早逝嗎? 醫師分析原因
「有病人的腫瘤與乳頭太近,因乳頭已受感染,切除腫瘤後仍須切除乳頭,外觀上與全乳房切除分別不大,但卻不夠徹底;亦有患者的乳房出現多於一個病竈,則有風險割得不乾淨,或較適合做全乳切除。」周醫生解釋。 全乳乳癌切除2025 全乳乳癌切除 莊淨為說,面對「乳房切除後疼痛症候羣」,除藥物與復健治療,還可以合併超音波導引介入性治療,進行神經阻斷術及脈衝式神經熱凝術,來延長止痛效果,有時在注射治療當下,疼痛立即得到緩解,效果十分顯著。 剛做完乳房重建,身體不太適應,常覺得有胸悶、不透氣感;但術後每日認真按摩,使胸部變柔軟。
全乳乳癌切除: 醫療團隊
第二期的乳癌裡面,假使乳房腫瘤大於兩公分,那腋下淋巴結要「沒有轉移」才能符合條件。 如果乳房腫瘤小於五公分,且腋下淋巴結轉移數目為1-3顆,那也是第二期乳癌。 乳癌手術依據切除範圍可概分為部分切除與全切除,衛福部健保署統計,國內108年度共有1萬4245人接受健保給付的乳癌手術,其中8122名(56%)患者接受部分切除術,又稱作乳房保留術,另6566名(44%)患者接受全乳切除術。 全乳乳癌切除 全乳乳癌切除 全乳乳癌切除 當乳癌腫瘤走到第四期,也就是惡性腫瘤轉移至骨骼、肝臟、肺臟和腦部等遠處部位時,開刀就不是首選,而會針對癌細胞特性給予化療,但同時也以延後或減少化療使用為目標,以維持患者的生活品質。
全乳乳癌切除: 乳房切除術
至於你提及到乳頭的憂慮,由於乳頭沒有表皮,所以如果有任何輕微變化很多時候通過普通檢查和超聲波檢查便能簡單看得到,以及如果選擇了合適的治療,乳頭在及後出現問題的機會十分低,所以重點反而是沒有做手術的一邊乳房會否有癌症的風險。 英醫生:其實真的要視乎病人的意願,以治療的角度,我們會希望盡量第一次手術便能將病治好,不會有「若有事再全乳切除」的想法。 全乳乳癌切除 雖然技術上是可行的,但若第一次進行局部切除手術未能取清腫瘤,或會影響到治癒的成數,那我們便不建議。
全乳乳癌切除: 英偉亮醫生 — 全乳或局部切除考慮不一 乳房重建助減心理負擔
適用於治療 全乳乳癌切除2025 1) 原位乳癌 2) 早期 侵襲型乳癌 3) 高危險族羣預防性乳房切除。 部分乳房切除常用於治療單一併竈的早期侵襲型 乳癌,也用於治療小而非粉刺型 (non-comedo type) 的原位乳管癌。 若腫瘤較大且高惡性核分化的粉刺型 原位乳管癌採用此局部乳房切除式,一般宜輔助加上 放射線治療。 乳房保留手術後 ( 除非低復發風險的原 位乳管癌 ) 都須輔以 5~6 週放射線治療以降低局部復 發率或增加長期存活率;適用於第I、II期及部份 III期的乳癌患者。 在國外新的研究報告約有 50% ~ 80% 的早期乳癌病例適合乳房保留 手術。 對於重視乳房美觀而又畏懼因放置人工矽膠義 乳而產生副作用的乳癌罹患者,實不失為值得採用之法。
全乳乳癌切除: 乳癌全乳切除後的自由!陳鬱如:美有很多種,覺得舒服就很好
義乳是一種人造的乳房, 主要用於取代因手術而被切除的整個或局部乳房。 義乳多由醫學用的軟矽膠製成, 它們的形狀、質感和重量均與女性的乳房相似, 從而為乳癌康復者提供心靈和生理上的彌補。 義乳有不同的大小, 重量和形狀, 故此量度及配戴義乳的過程必須由專業人員進行。 全乳乳癌切除2025 換個方式說明,如果乳癌部分切除手術會造成病人的雙側乳房明顯大小不一,但是又希望手術範圍能儘量維持在胸部,那麼切除的同時,做立即性局部乳房重建是個很好的選擇。 總括而言,乳頭保留全乳切除術並非適用於所有病例,病人須先由外科醫生作詳細評估及診斷,纔可確定是否適合接受此手術。
全乳乳癌切除: 患者さんの「人生の目標」を大切にしたい
按時進行乳房健康檢查有助及早發現乳房病變,亦是預防性乳房切除手術的替代預防方案。 葉慧玲表示,針對低復發風險的早期乳癌病人,提供加速部份乳房放療新選擇,適用於45歲以上、種瘤3公分以下、荷爾蒙受體陽性、手術無腫瘤殘留及無淋巴轉移者。 因此醫師可以先打染劑或用同位素方式找到患者淋巴引流的「前幾顆淋巴結」,再把這幾顆淋巴結拿去化驗,看這些淋巴結有沒有癌症轉移的證據。 「乳癌真的沒有那麼可怕!」臺灣乳癌治療權威、現任高雄醫學大學外科教授侯明鋒說,早期乳癌患者如能好好接受治療,五年存活率可達九成以上。 即使是最惡性的HER2陽性乳癌,只要接受HER2標靶治療,就能降低三至四成復發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