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鐵是一個區域性運輸系統,以應付新界西北部居民的區內運輸需求。 現時輕鐵全長約36.2公里,共設有68個車站,在2021年,每天載客約38萬7千9百人次。 港鐵南港島線2025 此外,港鐵公司更提供接駁巴士服務,來往多個位於新界西北的輕鐵車站,以方便乘客轉乘輕鐵及屯馬線。 1970年,英國費爾文霍士顧問工程公司完成對興建地下鐵路系統的進一步研究,發表《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具體提出建造鐵路的建議。
-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在施政報告介紹該計劃時指,港鐵南港島線(東段)開通後,黃竹坑、香港仔、鴨脷洲等地區對外聯繫有所加強。
- 2005年6月30號,政府批准地鐵起港島綫西延,由港島綫上環站向西延伸,經西營盤、香港大學兩個車站,去到堅尼地城總站。
- 大部份港鐵站內的大堂都設有街道圖,指示出港鐵站鄰近的酒店、文娛設施、購物中心、主要大廈及其最近港鐵站出入口。
- 2007年6月,港鐵公司提交港鐵南港島線修訂項目的建議,南港島線由金鐘站開出,穿過隧道後到達南區的香港仔隧道收費廣場附近,轉往高架橋,再經過海洋公園站、黃竹坑站,越過香港仔海峽大橋後轉向地底,到達海怡半島站。
- 本週日起,乘客可以按照月臺的灰色標示排隊,標示以「先藍後灰」形式標記,乘客跟隨藍色標示候車,當更換新停泊位置後,則需按灰色標示候車。
現時,南港島綫(東段)黃竹坑已預留條件供南港島綫(西段)接入,並可共用黃竹坑車廠設施。 另外,由於香港仔、田灣、赤柱、淺水灣等地仍未有鐵路服務,通車早期不少乘客改為乘搭途經黃竹坑站、海洋公園站的巴士、小巴,再轉乘南港島綫,以避開香港仔隧道塞車,原來直達市區的巴士路線因此客量減少。 但隨著早期香港仔隧道塞車問題改善,當區乘客已改為乘搭比南港島線更直接的巴士服務。 由於南區過往一直缺乏可靠的公共交通工具服務,南港島綫將可促進使以上地區的繁榮。 南港島綫有助正在擴建的海洋公園和香港仔的可持續發展(例如香港仔漁人碼頭及黃竹坑的重建計劃),促進香港旅遊業。 有經營17年的餐廳指因為業主不續租,半個月後將會結業,街坊失去地方聚腳。
港鐵南港島線: 港島鐵路站上蓋 南區生活圈 海景高尚住宅
聯想集團公佈,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第3財季純利為4.37億美元,按年下跌32%,每股盈利3.65美仙,經營表現受到個人電腦需求疲弱的影響。 期內收入按年跌24%至152.67億美元,其中,僅貨幣兌換已產生6%的負面影響。 集團淨現金同比增長5億美元,達到5.81億美元,現金周轉週期縮短13天。 截至2019年10月,港鐵港島線全長約16千米,共設置17座車站,其中15座地下站、1座高架站、1座地面站,列車採用8節編組。 港鐵南港島線 港鐵港島線(MTR Island Line),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境內的城市軌道交通線路,因運營香港島而得名,於1985年5月31日開通運營,代表色為藍色。
公司說,利園區組合的續約、租金檢討及新出租物業的平均租金水平仍然向下。 期內,住宅業務營業額近2.4億元,按年跌8%,是表現第2差業務,主要由於宏觀經濟狀況以及旅遊限制,導致外藉人士需求進一步萎縮。 至去年底,出租率跌10個百分點至61%,相關續約、租金檢討與新訂立租約的平均租金水平亦都下跌。 不過,希慎去年商舖業務組合營業額升1.4%,至16.4億元,因為疫情漸穩,以及強勁勞工市場表現,為整體消費需求帶來支撐。
港鐵南港島線: 車站數目
政府在2005年6月30日宣佈批准地鐵興建「西港島綫」(現稱港島綫西延)時表示,南港島綫的建議要待規劃署2006年底完成的南區旅遊及商業發展規劃,以及海洋公園重建計劃的審議結果,才作決定。 惟此定綫忽略了香港仔居民的需要,故地鐵於2004年提出修訂方案,將南港島綫一分為二,並將拆出來的西段與當時建議的「西港島綫」(現稱港島綫西延)合併,西段的終點站為西營盤,服務數碼港至黃竹坑。 東段仍稱為南港島綫,終點站則延長到金鐘,服務香港海洋公園至鴨脷洲。 2002年,香港政府邀請地鐵公司(今港鐵公司)進一步研究南港島綫的發展方案。
- 鐵路不但提供快捷的交通服務,也紓緩路面交通,減少市民乘搭交通工具所需時間。
- 不過當時正在籌備重建計劃的海洋公園卻大唱反調,形容不少前來海洋公園遊覽的遊客均因為交通嚴重擠塞,而需要在路上經過一番折騰才能抵達海洋公園。
- 東段仍稱為南港島綫,終點站則延長到金鐘,服務香港海洋公園至鴨脷洲。
- 有關項目將為港島南區及紅磡與黃埔這些尚未接駁鐵路網的地區提供便捷的鐵路服務。
- 2009年7月23日,南港島綫(東段)設計方案刊登憲報,同時港鐵宣佈會於赤柱舂坎山設置臨時的爆炸儲存倉庫。
- 早上5時55分,頭班車在海怡半島站順利開出,只花約10分鐘就到達另一總站金鐘站,比預計的11分鐘短。
港鐵將會訂購10列列車,每列有3卡車廂,耗資5.41億港元。 列車由法國公司設計,中國北車集團屬下長春鐵路車輛公司製造,有關設計的概念是休閒及有趣味,例如會在列車車廂頂部裝飾水波花紋等等。 港鐵南港島線2025 有港鐵工程師於8月中曾提出補救方案,建議降低標準、更改限界,又警告若不更改限界,將需重新設計有關系統,影響列車生產,可令整個南港島綫東段項目拖延一年。
港鐵南港島線: 設計問題
有關項目將為港島南區及紅磡與黃埔這些尚未接駁鐵路網的地區提供便捷的鐵路服務。 港鐵去年底向政府提交「南港島綫(西段)」項目建議書,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稱,當局正在研究,會因應華富邨一帶發展及重建時間表等因素,考慮項目未來路向。 港鐵南港島線2025 港鐵南港島線2025 政府預計,有待華富邨居民遷移至接收屋邨,騰空邨內空間作為鐵路工地後,才開展南港島線(西段)相關工程。 港鐵是使用率高的鐵路網絡,包括9條本地鐵路線,分別為觀塘線、荃灣線、港島線、南港島線、東湧線、將軍澳線、迪士尼線、東鐵線及屯馬線。 東鐵線過海段於2022年5月15日正式通車,紅磡站東鐵線新月臺、會展站及金鐘站擴建部份亦已投入服務。
港鐵南港島線: 南港島綫分為東西兩段
據2020年7月17日港鐵官網顯示,港鐵港島線堅尼地城站、香港大學站、西營盤站、上環站、中環站、金鐘站、灣仔站、銅鑼灣站、天后站、炮臺山、北角站、鰂魚湧站、太古站、西灣河站、筲箕灣站、杏花邨站、柴灣站設有無障礙廁所。 港鐵南港島線 據2020年7月17日港鐵官網顯示,港鐵港島線中環站通往J出口和K出口的車站大堂、通往香港站的行人隧道附近設有還書箱。 據2020年7月17日港鐵官網顯示,港鐵港島線沿線車站均設有客務中心,為乘客提供發售八達通、八達通增值及處理、更換失效車票、處理補票、兌換零錢服務。 港鐵港島線全線採用M-train(英國都城嘉慕)電動列車。
港鐵南港島線: 南港車站
隨住將軍澳綫通車,北角站同鰂魚湧站喺2002年8月4號改做同將軍澳綫嘅轉車站。 跟著觀塘綫嘅服務喺1989年10月1號伸延到香港島,鰂魚湧站成為港島綫同觀塘綫嘅轉車站。 為咗進一步紓緩鰂魚湧站轉車嘅擠迫情況,政府提出「紓緩鰂魚湧站乘客擠塞工程」,決定擴建北角站,令佢成為當時第二個接駁觀塘綫嘅港島綫車站。 新起嘅北角轉車月臺喺2001年9月27號正式啟用,証實跨月臺轉乘設計非常有效,本身喺鰂魚湧站轉車需要4分鐘,而喺北角站大幅縮短到唔使1分鐘。 港鐵南港島線 )係港鐵營運嘅路線之一,服務香港島北岸,由中西區嘅堅尼地城開始,去到東區嘅柴灣為止。 呢條綫喺1985年5月31號分段通車,到1986年5月23號全線正式通車,至於其後規劃嘅港島綫西延(堅尼地城-柴灣)亦都終於喺2015年3月29號完全通車。
港鐵南港島線: 南港島線(截至2020年12月31日)
早期站址位於東南街底,曾以日治時代留存下來的老式木造建築作為站房,設有側式月臺及島式月臺各1座,無地下道與天橋,列車進站或通過時以響鈴警告旅客;車站外的東南街過去為南港最繁榮的市集所在。 咁樣的話,只要目的地是銅鑼灣一帶,來自將軍澳線,東湧線,交椅洲線的乘客可以直達,而來自東鐡及屯馬線的乘客也可轉乘東湧線,毋須迫入港島線,大大紓緩天后至銅鑼灣的樽頸。 而將軍澳線(油塘,將軍澳至康城/137),東湧線(會展,香港,九龍,奧運至青衣/東湧),港島線(炮臺山,太古至柴灣)同交椅洲線(洪水橋,前海至內地),可以在一程轉乘內互相通行,可望減低其他市區線的壓力。
港鐵南港島線: Along MTR Routes Travel Guide 港鐵沿線 旅遊指南
全自動列車控制系統(Fully Automatic Operation,簡稱 FAO)以自動化方式控制及操作列車,行車時毋須司機親自操控。 港鐵南港島線2025 大部份港鐵站內的大堂都設有街道圖,指示出港鐵站鄰近的酒店、文娛設施、購物中心、主要大廈及其最近港鐵站出入口。 2020年10月13日,中華民國交通部長林佳龍與臺北市長柯文哲、新北市長侯友宜、基隆市長林右昌展開「北北基軌道路網政策溝通平臺」起始會議。 共同討論後,達成基隆輕軌升級成中運量捷運、基隆捷運臺北端地下延伸至南港等5大共識。
港鐵南港島線: 列車班次
在此計劃下,寶翠園站會充當西港島綫與南港島綫間之轉綫站,灣仔站則是港島綫與南港島綫的另一個轉綫站。 但原定建議不能服務港島南區的市中心香港仔,同時以灣仔站作為轉綫站對前往九龍的乘客而言有欠方便。 2007年12月18日,行政會議批准港鐵就南港島綫(東段)展開初步規劃和設計工作,路綫全長約七公里,以海怡半島為起點,途經利東、黃竹坑、海洋公園至金鐘站,全程約需9分鐘,造價超過70億港元。 港鐵公司建議採用「鐵路和物業綜合發展模式」以填補項目資金差額,政府預留了前黃竹坑邨用地,以興建車廠連上蓋私人物業,以及海洋公園站以北用地,作私人物業發展及設置泊車轉乘設施。 2011年6月19日:有一位居住海怡半島居民申請司法覆核,希望叫停南港島綫(東段)工程。 入稟狀指,興建鐵路會造成環境污染,路面會滿布灰塵,樹木也會枯萎,甚至連建築物都會被破壞。
港鐵南港島線: — 港鐵巴士(西鐵線/輕鐵)
港鐵總建築師楊思偉指出,無人駕駛系統設有多重安全保障,一旦訊號系統接收有欠清晰,系統會假設前方有列車尚未駛出,列車將會自動減速甚至停駛。 系統備有自動修復功能,若遇上突發事故,乘客按下車廂內警報可直接與車務控制中心聯絡,控制中心職員能實時瞭解列車運作及車廂內情況,即時直接與車廂乘客溝通,亦可以遙距指令列車重新啟動及恢復正常運作。 有需要時,在車廂負責解答乘客查詢的車站職員,亦可以親身駕駛。 至於南港島綫(西段)會否採用無人駕駛系統,他相信新綫路應該會採用新信號系統。 根據政府與港鐵公司簽訂的協議,南港島綫(東段)目標通車日期為2015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