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面面積2025全攻略!(震驚真相)

香港所有土地均有一個總樓面面積的上限,規管了發展的規模,但發展商仍可用種種方法改變最終建築面積的大小以至體積(改變樓宇樓底高度,改變基座以令樓字更高景觀更好。 在沒有興建「露臺」及「工作平臺」下,發展商在該10%發水框架下也獲取了超過30,000呎的寬免,當中佔比最多同樣是「住宅康樂設施」的15,409呎、其次為「非結構預製外牆」12,503呎。 根據條例,住宅物業的「樓面面積」須從圍封該物業的「圍封牆」外部開始量度,以包括該物業內部的間隔及柱的面積外,任何圍封牆將住宅物業與公用部分分隔,須從該牆壁的外部開始量度,其厚度亦會計算入住宅物業的樓面面積。 發展商於2008年在太古坊康和大廈開設ArtisTree,佔地20,000平方呎,作為舉辦視覺和表演藝術活動的場地。

截至2022年年底,未來三至四年一手私人住宅單位潛在供應量維持在較高水平,約為10.5萬個單位。 2016年,在居於分間樓宇單位的住戶中,居所樓面面積中位數為10.0平方米(或107.6平方呎)。 人均居所樓面面積中位數為5.3平方米(或56.5平方呎),低於全港家庭住戶的15.0平方米(或161.5平方呎)。 物業資訊網提供24小時服務,以便公眾隨時隨地可使用多功能中英雙語搜尋器,查閱差餉物業估價署持有的物業資料,並提供本署與土地註冊處已配對的物業地址以供參考。 上述項目早年向城規會申請作酒店發展,並獲批建1幢樓高32層酒店,涉及可建總樓面約62980方呎。 資料顯示,朱立基坐擁逾百億物業,包括中環盈置大廈全幢、山頂倚巒、西半山天匯等。

樓面面積: 香港

更多關於實用面積的詳情,可以參考以下文章—【買樓必讀】實用面積的7個必備知識。 發水樓是發展商使用建築面積,帶來對業主不公的問題。 發水樓指地產發展商為了賺取更多利益,出售的建築面積比實際可建面積多。 由於香港賣地有對於地積比率的規限,但是建築事務監督有權豁免部分,不需要計入總樓面面積。 一個單位的「實用面積」是指單獨分配給該單位的樓面面積,其中包括露臺、間牆和支柱及其他類似設施的面積, 但不包括公用地方的面積,例如樓梯、升降機槽、大堂和公共厠所等。 該單位與光井、升降機槽或任何類似直槽、 或公用地方的分隔牆,應視作外牆處理,它的整個厚度應包括在內。

  • 量度單位的準則是以「是否可以舖地毯」來作準,真正反映了室內的可用面積大小。
  • 實用面積是指個別單位獨立使用的樓面面積,包括工作平臺、陽臺、露臺,而量度實用面積的方法是由單位外圍開始。
  • 換言之,單位內的露臺與工作平臺都需要計入實用面積,賣給小業主,相比部分舊樓不設露臺與工作平臺,多出的面積隨時等同一個房間。

亦因此如果大家單靠平面圖尺寸來訂造傢俬,最好也要預鬆一點會較為穩妥。 此文件可透過土地查冊取得,可使用土地註冊處的「綜合註冊資訊系統」或由代理代為提供,但一定要是首次轉讓的買賣協議,方為準確。 牛年農曆新年,市民留港度歲,發展商打鐵趁熱,新春期間樓照賣,擔心遲買會貴的準買家們將「睇樓」、「買樓」當作春節好節目。

樓面面積: 實用面積的定義

在徵詢有關持分者的意見後,署方於今日發出《作業備考》的修訂本,目的是加強關於新建成樓宇獲批總樓面面積寬免資料的透明度。 屋宇署今日(六月一日)發出一份作業備考的修訂本,要求新的建築發展項目獲批的所有總樓面面積寬免的分項資料,須在建築圖則上列明,這些資料亦會於有關發展項目完成後公佈。 若不能從訂明來源取得實用面積,如村屋,代理可提供建築面積或其他樓面面積資料,但須證明資料是從合理來源取得,如測量師報告或發展商售樓說明書等。 早於今年6月,經民聯便在《香港十年安居計劃》建議書內向政府提出把「香港的人均居住面積增加至200平方呎」設為一個「願景指標」,列入未來開發計劃需求土地考慮之中,同時還要透過大規模重建將公屋居民人均居住面積增加至180平方呎。 此外,民主思路在9月底提交的《施政報告》建議亦指出應該立法制訂「最低人均居住面積」,並且要求屋宇署未來考慮禁止批覈面積低於215平方呎的圖則。

現行寬敞戶標準及「優先處理寬敞戶」界限見附件表一。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宣佈,為了保障市民健康,建議即時將每支香煙的煙草稅調高6角,並按同等比例提高其他煙草產品的稅率。 他表示,增加煙草稅是國際公認最有效的控煙措施,政府對上一次較大幅提高煙草稅已超過10年,政策效果隨通脹等因素而被逐漸淡化。 目前煙草稅佔零售價約百分之62,遠低於世界衞生組織建議的百分之75。 樓面面積 陳茂波指出,香煙售價上升會為減少吸煙和戒煙提供誘因,政府的目標是吸煙率能由目前百分之9.5降至百分之7.8,並會按此目標,持續檢視整體控煙措施成效,亦會同時加強推動戒煙及針對私煙的執法工作。 很多人都說,一層300多呎的新樓,跟一層300多呎的舊樓,新樓給人感覺好像細一點。

樓面面積: 樓書中顯示的「樓面平面圖」尺寸,可否作為訂造傢俬的參考?

有關資料包括能源表現╱消耗的推算、綠建環評認證的評估結果,以及私人發展項目落成後綠化面積的資料 (如適用)。 在香港,私人發展項目的設計及建造須受《建築物條例》規管。 樓面面積 樓面面積2025 在審批圖則時,若干總樓面面積可根據《建築物條例》及附屬規例不予計算或予以豁免。 私人發展項目如撥出地方用作公眾通道或交回土地作街道擴闊用途,亦可獲批予額外總樓面面積。

樓面面積: 實用面積包露臺工作平臺

為了讓公眾可享用開放空間,康和大廈及和域大廈舊址分別改為佔地6.9萬平方呎的休憩園林「太古中央廣場」及「太古花園」,由倫敦園境建築公司Gustafson Porter + Bowman設計。 而位於港島東中心旁休憩廣場「滙圃」將重新命名為「太古公園」。 1990年代初,隨著經濟發展及轉型,香港工業北移,商業大廈的需求上升,太古地產開始把區內陳舊的工業大廈重建,並翻新上述三座樓齡不大的工廠大廈,成為高級辦公大廈。 而整個商業區的名字,亦由原先的「太古工商業中心」,更改為現時的「太古坊」。

樓面面積: 二手樓

「美國10年期國債殖利率有望升破4%,」McCoough說。 「我感覺,當波動率有所回落時,仍然會有強勁的追尋殖利率的買盤,可能在4.15%至4.20%區間。」紐西蘭央行週三成為最新一家就通膨上升危險發出警告的央行。 決策者將基準利率上調50個基點至4.75%,為已開發國家最高。 「樓面平面圖」顯示的層與層之間高度距離,不等同單位的樓底高度。 因為「樓面平面圖」所顯示層與層之間的高度距離,是指該樓層的石屎的地臺面與上一層之石屎地臺面之高度距離。 所以,在入夥時在現場量度的尺寸,跟樓書不同是正常現象。

樓面面積: 面積未計算牆身飾面部份

另一方面,香港作為多元化社會,對住宅面積同樣存在不同的訴求。 長遠而言,我們認為當日後土地緊絀情況有所改善時,社會將較有條件探討應否訂立人均居住面積標準此一議題。 (一)就公屋方面而言,在資源許可下,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的編配標準是每人不少於七平方米室內樓面面積(註1)。

樓面面積: 實用面積

2017年,為配合太古坊重建計劃,於同年6月遷往康橋大廈,佔地7,000平方呎,加設專業舞臺燈光設備、音響、影視器材,作不同類型的創意藝術活動用途,特別是表演藝術方面。 港島東中心(One Island East)(2008年,15年前):前身為聯合凍房、益新及萬邦工業大廈,辦公樓高68層,鄰近太古站,總樓面約150萬平方呎,於2008年3月落成,是香港第7高的大廈。 2017年5月,德宏大廈地下設佔地4,000平方呎可持續發展展覽中心The Loop,鼓勵太古坊租戶、工作人士及週邊社區參與可持續發展計畫。

樓面面積: 【買樓實戰】露臺‧平臺‧主力牆 「樓面面積」vs「實用面積」你要知

同時,顧問亦建議提升有關的先決條件,要求新建的私人發展項目需於綠色建築環境評估(綠建環評)獲得指定級別,纔可就環保設施及適意設施申請總樓面面積寬免。 如項目只能獲得較低的綠建環評級別,則需要證明符合一項或以上促進優質和可持續建築環境的新特定標準,例如大量綠化應用、應用預製組件、更佳的室內自然通風以及長者友善設施等。 這種以表現為本的模式,我們相信將可以更富彈性的方法、更有效地推動綠色和低碳建築,以配合香港在二○五○年之前達到碳中和的目標。

樓面面積: 實用面積等於可用面積?

事實上,近期有不少地皮併購個案,今年1月北角堡壘街66號及建華街57號銀主地盤,以1.9億成交,每方呎樓面地價約5735元,據悉,買家為佳明集團及有關人士。 (三)由於各個地區有不同發展特色,而發展容量亦會受到環境、地形及基礎設施等因素限制,因此同一可供發展住宅的用途地帶(註2)在不同地域的最高地積比率並非劃一。 樓面面積 當局並沒有按用地是否已發展及其地積比率進行統計,因此未能提供相關數字。 我們的規劃目標,是由二○一六/一七年起四年總共提供約17 000個新建居屋單位,並於其後二○二○/二一年起每年興建約5 000個單位。 首批2 100單位全為兩睡房單位,將於二○一六/一七年落成。

樓面面積: 樓市資訊 | 香港置業

因此這個單位,除了客飯廳、開放式廚房、睡房、洗手間的樓面面積要計「實用面積」之外,客飯廳外接的22呎露臺、睡房外接16呎工作平臺,前後合共38呎,也需要計入實用面積,所以也會佔據一定空間。 根據《一手住宅物業銷售條例》,住宅物業的實用面積是從圍封該物業的圍封牆外部開始計算(包括圍封牆的厚度, 但不包括牆面的裝飾物料),物業內部的間隔面積、柱的面積及圍封牆的厚度面積亦計算在內。 事實上,條例的實施,不會出現某住宅物業應以那一個版本計算「實用面積」的問題。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宣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佢宣佈,會再向每名合資格人士發放兩期5000蚊消費券。 佢話,過去派發消費券嘅計劃有正面反應,而第一期會喺4月先發放3000蚊,餘額會喺年中發放,另外,透過唔同入境計劃留港居住以及留學嘅人士,都可以獲發一半額度,即2500元蚊嘅消費券。 另外,陳茂波又宣佈其他減稅措施,包括寬減薪俸稅同埋個人入息課稅,上限6000蚊;寬減2023/24年首兩季差餉,每戶每季上限1000蚊。

要注意的是,以上計算自用廳房不包括廚房、浴室,以及共用的客廳、飯廳等,若1人獨自居2房2廳單位,計算4個自用廳房;若2人居同一單位,只計算2個自用廳房,不計算共用的2廳。 至於房間數量方面,逾103萬人的住所有3個自用廳房,佔總人口近4成。 其次,公屋和居屋第二多住戶擁有2個自用廳房,私人房屋則有較多住戶擁有4個自用廳房。 其中,2人住戶的人均居住面積為210呎,較2016年增約11呎,增長最多。 5人或以上的住戶人均居住面積則減少2呎,若住戶人數超過5人,人均居住面積更少於100呎。

樓面面積: 實用率是否可靠

隨著世界最大經濟體在近一年來政策緊縮之際保持韌性的跡象進一步顯現,美國國債週二大跌。 「由於經濟前景和聯儲會反應函數的持續調整,未來幾周全球債券可能進一步下跌,」西太平洋銀行固定收益研究主管Damien McColough表示。 他說,驅動因素是央行利率將「在更長時間保持在更高水平的說法」。 為本月截至週二,彭博全球債券指數已下跌2.9%,幾乎抹去了1月份3.3%的漲幅。 增加賭注隨著美國製造業和服務業PMI雙雙超出預期,以及交易員提升對聯儲會加息的押注,美國10年期國債殖利率週二大漲14個基點至3.95%。

樓面面積: 二手樓實用面積資料

但整體而言,舊樓的實用率比新樓高,主要是因為少了露臺、工作平臺及陽臺等計入實用面積的設施,因此較貼近單位的可用面積。 在未有較統一的實用面積標準前,住宅單位只提供建築面積,但其後規定要以實用面積標示,本來沒有實用面積的單位,便索性以一個實用率約數來計算大約的實用面積,亦即建築面積乘以實用率,等於實用面積。 但問題是,建築面積本身沒有統一標準,實用率又只是約數,所以計出來也不算準確。 然而,並非所有住宅物業能提供實用面積,例如村屋是以建築面積標示,該建築面積可從測量師報告查證。 從2013年1月1日起,地產代理在處理二手住宅買賣或租賃時,須向客戶提供該等物業的實用面積,而且須按實用面積計算呎價。 現時新樓及二手樓都以實用面積標示樓面面積,但你知不知道有多少是可使用空間 ?

《香港財經時報》會逐一解答,更介紹六個九成實用率屋苑。 另外,許多人都認為舊樓比新樓更實用,即使是相同的「實用面積」,舊樓看上去也比新樓更寬敞。 這是因為大部分舊樓都較少露臺、工作平臺等配備,所以看上去,室內空間便會更寬敞。

樓面面積: 財政預算案|陳茂波:樓市辣招不變 調低從價印花稅.持續更新

至於闊度,現場量度有2.333米,但樓書量度則只有2.35米,背後就因為有些地方在平面圖中未必反映出來。 栢克大廈(Berkshire 樓面面積2025 House)(1998年,25年前):前身是大昌行商業中心和汽車服務中心,於2013年12月以港幣39億元購入,加拿大駐港總領事館和申訴專員公署租用。 2015年太古地產銳意將太古坊商業園加以優化,打造一個讓工作與玩樂共融的多元化社區地標。 太古坊以 「NOT ANY 樓面面積 PLACE」 為主題的全新品牌宣傳於三月啟動,正式宣佈太古坊品牌的誕生。 至於有報道指擔心「綠置居2019」單位面積細小,因而降低綠表人士的購買意欲,發言人回應指,相信合資格的綠表人士會審慎考慮情況而作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