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比較具有潛力治療難治性分化型甲狀腺癌的小分子標靶藥物為Vandetanib (商品名Zactima),其可抑制血管上皮生長因子受體,RET/PTC蛋白及表皮生長因子受體。 在一項第三期臨牀試驗中,服用Vandetanib病人較服用安慰劑的病人疾病無惡化期從5.9個月進步至11.1個月,惡化風險降低37%,然而其腫瘤反應率僅8%,因此想以此藥來縮小腫瘤藉以緩解症狀並不恰當。 Sorafenib的商品名為蕾莎瓦,原本是使用來治療肝癌及腎臟癌的藥物,在2013年被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覈准可使用治療難治性分化型甲狀腺癌。 它是一種口服的小分子藥物,主要作用的標靶是第1、2、3型血管上皮生長因子之受體,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受體,RET/PTC蛋白質,C-Kit蛋白及BRAF蛋白。 在上市前第三期臨牀試驗中,使用蕾莎瓦藥物治療的病人比對照組使用安慰劑的病人其疾病無惡化期從5.8個月改善至10.8個月,服藥比不服藥疾病惡化之風險降低41%,但也有19%的病人因副作用而必須永久停藥,有54%的病人在服藥半年時仍可得到控制。
- 甚至有1.5%的病人腫瘤完全消失,但也有14.2%的病人因副作用而停藥。
- 有可能由乳頭狀癌演變而成,所以建議乳頭狀癌患者及時進行適當治療。
- 另外,多發性內分泌腫瘤、遺傳性大腸瘜肉亦會提高甲狀腺癌的發病風險。
- 約1/3的病人在診斷是已有遠處的器官轉移(如肺部、骨頭),但僅有約10%的病人有淋巴結轉移。
化療導致病患身體虛弱,大大影響生活品質,去年底,美國國際乳癌研討發表最新臨牀研究成果,更證實口服標靶藥物搭配賀爾蒙治療,可避免或延遲患者對聯合化療的需求。 在進行碘-131(I-131)掃描或治療前兩週,需要做低碘飲食控制,宜避免高碘(Iodine)的食物或藥物,以減少其幹擾放射性碘的吸收和治療效果。 濾泡癌:佔10~20%,通常為單一顆,發現時其癌症的進展度常比乳突癌高,更常浸潤到週邊的肌肉和血管構造。 約1/3的病人在診斷是已有遠處的器官轉移(如肺部、骨頭),但僅有約10%的病人有淋巴結轉移。
甲狀腺標靶藥物: 診斷
由於甲狀腺負責產生荷爾蒙,以調節人體的心跳、體溫、血壓、維持體重、促進新陳代謝等功能,切除甲狀腺後,的確會對身體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例如導致甲狀腺功能減退。 由於甲狀腺素有助人體吸收鈣及平衡骨骼鈣含量的作用,因此切除甲狀腺後,有機會影響身體對鈣的吸收,患者可按醫生建議,透過服用鈣片或維他命D補充劑,以補充鈣質。 放射同位素碘治療多用於手術後用來清除殘餘的癌細胞,包括仍存在於甲狀腺內以及擴散至其他部位的癌細胞。 由於正常的甲狀腺組織和甲狀腺以外部位的癌細胞能夠吸收碘物質,因此放射性物質可以快速消滅殘餘的癌細胞。 切除甲狀腺後,患者需要終生服用抑制「促甲狀腺素」分泌的藥物,以控制TSH在穩定水平,否則有可能引致復發。 至於退行發育癌一律會被歸類為第4期,因為其癌細胞擴散速度快,即使癌腫瘤只生長在甲狀腺內,以及沒有擴散情況,都會被歸類為晚期,退行發育癌的預後發展亦會較差。
- 一般來說,若腫瘤擴散至附近淋巴組織或腫瘤已侵蝕甲狀腺外膜,都需要術後電療。
- 「撒瑪利亞基金」及「關愛基金」兩個資助計劃,只要是香港居民,符合臨牀條件,並經資產審查便可申請,惟資助方式及項目各有不同。
- 由於大部分的病人診斷時已有癌轉移,因此使用多種藥物組合的化學治療和放射線治療佔有重要角色,但效果仍不理想。
鄭解釋,免疫治療是用作消除癌細胞對免疫細胞的抑製作用,重啟免疫功能,並激活T細胞消滅癌細胞。 由於以手術切除腫瘤癌細胞,一些隱藏的癌細胞可能產生抗菌性仍然存活,因此免疫治療料可將「漏網」癌細胞殺清。 髓質癌(Medullary Carcinoma):由濾泡旁的C細胞癌變產生,佔所有甲狀腺癌的5~7%,其中20~25%的病人有家族病史(含有RET致癌基因突變,多發性內分泌瘤),惡性度較其它分化型甲狀腺癌高,有時轉移至肝、肺和骨頭。 此癌症會分泌降鈣素(calcitonin)及癌胚抗原(CEA),可作為腫瘤追蹤的標記。 標準的手術術式為甲狀腺全切除術+頸部中間分區的淋巴結廓清術。
甲狀腺標靶藥物: 治療方法
甲狀腺癌患者以女性居多,位列本港常見女性癌症第五位、年輕女性癌病發病率第二位,僅次於乳癌。 一名女網友不滿表示,朋友因罹患乳癌切除一邊的乳房,接受藥物治療導致頭髮掉光。 沒想到在醫院上廁所時,竟被清潔人員以會「嚇到別人」為由,拒絕讓她使用女廁。
不論病人屬於哪類癌症,只要在基因檢測中找出特定的突變基因,便可配對相應的標靶藥物,用藥不再受腫瘤的生長位置所限制。 甲狀腺標靶藥物 當然,若基因檢測未能找出合適的「靶點」,或醫學界尚未研發出應對該突變基因的藥物,病人便需考慮其他治療方案。 李女士(79歲) 於2014年發現患上甲狀腺髓質癌,手術切除甲狀腺和腫瘤後,接受放射治療。 不幸地,於2017年復發,並擴散至肺部、骨和肝臟;起初病情較慢,李女士只需定期觀察,但到2019年,病情變化得較快,骨轉移令她需要拐杖輔助步行,決定開始接受標靶治療。
甲狀腺標靶藥物: 健康網》咳嗽咳不停? 醫曝「這病毒」發威:大人小孩都要注意
而復發性腫瘤中,大多數會轉移擴散至其他器官,使病情更難控制。 鄭又指,過去20年的治療技術,早期肺癌以手術切除為主,再採用化療作為術後輔助治療,卻只能提高患者5年存活率僅4至5%。 為多重酪胺酸激酶抑制劑,可阻斷訊息傳遞來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並抑制周邊血管新生來抑制腫瘤的生長及擴散。 甲狀腺標靶藥物2025 第三期臨牀試驗(DECISION 研究)證實,Sorafenib用於放射碘治療無效之甲狀腺癌患者,可顯著延長無惡化存活期,並改善疾病控制率。
甲狀腺標靶藥物: 常見的標靶治療副作用
由於此藥物仍具可觀的副作用,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仍只覈准特定醫療機構才能開立處方。 髓質型甲狀腺癌是一種神經內分泌腫瘤,由於其並不會吸收碘,故以放射性碘治療是無效的,傳統的治療包括手術切除及放射治療,治療失敗後便會以化學治療作為救援。 同樣地,小分子標靶藥物在近年來有突出的表現,因此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目前已覈准以下兩種藥物可以使用。 不過,有部分患者的癌細胞會有突變產生不吸收放射碘的現象(又稱為腫瘤去分化現象),因此也就對於放射碘的治療無效,一旦無效,則死亡率偏高。 而另一種無效的情形則是部分癌細胞會雖有吸收放射碘但對輻射相對具有抗性,因此放射碘無法控制腫瘤細胞的生長與擴散,過去對此種情形醫界並無有效藥物治療。
甲狀腺標靶藥物: 甲狀腺癌檢查及診斷方法
事實上,全球的甲狀腺癌個案似乎也有上升的趨勢,估計這現象與近年越來越多大眾接受造影檢查,以致發現了不少早期、無症狀的甲狀腺癌有密切關係。 答:針對晚期甲狀腺髓質癌,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已覈准兩種標靶藥:凡德他尼(vandetanib) 和卡博替尼(cabozantinib)。 臨牀研究顯示,兩種藥物可延長腫瘤無惡化存活率和整體腫瘤控制率。 凡德他尼副作用包括腹瀉、皮疹、惡心、高血壓、食慾降低、肝功能異常等。 而卡博替尼常見副作用包括腹瀉、口腔黏膜炎、手足症候羣、高血壓,另外較少見但嚴重副作用為廔管形成及下顎骨壞死。
甲狀腺標靶藥物: 甲狀腺癌成因
)用於患者作術後輔助治療或醫治複發/轉移性甲狀腺癌 ,而RAI是一種無味的膠囊或液體。 服食後,放射性碘被體內剩餘的甲狀腺細胞吸收,然後輻射會集中於這些細胞內,把細胞清除。 用細針插入頸部的硬塊並抽取細胞,然後在顯微鏡下檢查是否有癌細胞。
甲狀腺標靶藥物: 健康網》注意「嘉明」的顏色 醫:出現這6種快就醫
只要完成治療後,確保體內的放射性物質完全排走,以及遵從醫生的指示,誘發其他癌症的機率極低。 甲狀腺標靶藥物2025 家族有甲狀腺癌病史,特別是有親人患上甲狀腺髓質癌的話,家屬亦有較高患癌風險。 甲狀腺標靶藥物2025 另外,多發性內分泌腫瘤、遺傳性大腸瘜肉亦會提高甲狀腺癌的發病風險。 服用4星期後,陳女士覺得後背疼痛減少;3個月後,電腦掃描顯示肺部腫瘤縮小。 病情穩定下來,她和家人心情也放鬆不少,並準備9月去美國旅遊。
甲狀腺標靶藥物: 甲狀腺未分化癌 標靶治療新契機
淋巴擴散風險雖比乳頭狀癌較低,但擴散至肺部及骨骼的風險則較高。 Braf抑制劑 (維羅非尼,達拉菲尼,LGX818)用以治療帶有BRAF V600E突變的轉移性黑色素瘤。 甲狀腺標靶藥物2025 Mark Greene在1985年報告,確切的實驗(在體內和體外環境用單株抗體處理Her2/neu軟化細胞)表明標靶治療會逆轉腫瘤細胞惡性表型。 化療副作用包括脫髮、腹瀉、口腔和喉嚨痛、噁心和嘔吐、白血球/血小板數量低及皮膚問題如皮膚乾燥和痕癢。
甲狀腺標靶藥物: 甲狀腺癌的成因、症狀及治療方法
低風險性的分化型癌,可施行「內視鏡影像系統輔助甲狀腺切除微創手術(MIVAT)」來治療。 未分化癌(Anaplastic Carcinoma):僅佔1~2%,較常發生於有長期甲腺腫(goiter)的老年人,為最快速惡化、致命的癌症之一,癌症發現時常已無法做根除性的手術,呼吸道窘迫的病患,則需兼做氣管造口術以保護呼吸道。 化學藥物治療和放射線治療也被應用來嘗試,但不幸地,往往療效不佳。 退行發育癌一律會被歸類為第4期,因為其癌細胞擴散速度快,即使癌腫瘤只生長在甲狀腺內,以及未開始擴散至其他器官,都會被歸類為晚期。 任何大小的腫瘤,並已蔓延至甲狀腺以外的組織,包括聲帶、氣管、食道,有可能擴散至附近的淋巴結,並未出現遠端擴散。 根據2015年美國甲狀腺協會發表的治療指引及專家建議,甲狀腺癌若符合以下條件,應考慮適當的全身性治療方式 12-15個月追蹤期內,病竈最大徑增加20%以上; 出現明顯新轉移病竈; 出現疾病相關症狀。
甲狀腺標靶藥物: 健康網》面對甲狀腺癌 請先戰勝恐慌
建議病友定時檢查身體,抽血驗癌指數(CEA、Calcitonin、超聲波檢查頸部確定沒有淋巴轉移,以及照肺。 甲狀腺標靶藥物 本人同意所提交之個人資料會交予香港綜合腫瘤中心作聯絡及跟進用途。 如日後有合適或同類產品/服務、活動或由醫護人員提供的最新專業健康及癌症資訊,本人同意香港綜合腫瘤中心可以電郵通知本人。 甲狀腺標靶藥物 雖然出現以上症狀不一定代表患上甲狀腺癌,但越早發現甲狀腺癌,治癒的機會越高,因此如持續出現以上症狀,宜及早求醫接受檢查。 甲狀腺標靶藥物 濾泡狀癌患者多屬年長人士,男女比例相近,淋巴擴散風險雖比乳頭狀癌較低,但其遠端擴散的風險則較高,肺部及骨骼擴散的情況佔多數。
甲狀腺標靶藥物: 甲狀腺癌女性風險較高
有些癌細胞會在訊號傳遞的過程中受到刺激而生長,訊號傳達抑制劑則透過阻斷這些不恰當的訊號傳遞,令癌細胞在不受刺激的情況下無法繼續分裂 。 當腫瘤生長至某個大小時,就會生長出血管,以提供氧氣及養分給癌細胞,而血管新生抑制劑則透過阻止腫瘤生長出新血管,令腫瘤無法透過血管輸送養分至癌細胞,從而令癌細胞死亡 。 常用的血管新生抑制劑包括用於治療非小細胞肺癌、大腸癌的貝伐珠單抗。 馬天慧醫生建議,倘若RRDTC患者能夠早在病徵出現之先便開始用藥,一般可獲得較理想的療效。 故此分化型甲狀腺癌患者完成放射碘治療後,建議繼續接受定期監察,倘若發現腫瘤數目增多、增大,或者在短時間內病情出現惡化的話,也可及時作出跟進及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