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炳強2025詳解!(小編推薦)

其後,主審法官及陪審團到跑馬地現場,再實地示範,整個過程約二十分鐘,吸引不少途人。 其他證物:燒焊器、士巴拿、電線、鐵鋸、帳卌;另外有二三十個白色小盒,裝著頭髮、燒焦的恥毛、衣物纖維。 歐陽炳強 這些證物亦被拍下彩色圖片呈堂,是科學鑑證中的環境證物,用作間接證明一個犯罪者在沒有目擊證人的情況下所觸犯的刑事罪。

【本報訊】經歷了二十八年牢獄生涯的跑馬地紙盒藏屍案重犯歐陽炳強,在獲赦兩年半後成功覓得第二春,並於前日舉行婚禮,告別三十年的「寡佬」日子。 據瞭解,歐陽炳強在早前更宣誓改名換姓,希望重新做人,低調展開新生活。 1.歐陽炳強新婚,夫妻恩愛;任政府文員,職業穩定;最重要的,是他個子矮小,體力不足以應付藏屍滅跡。 因死者死時握有一張「未修」的紙條,與該工場另一「修妥」紙條上的字跡脗合。

歐陽炳強: 案發經過

歐陽炳強一案,是本港第一宗引用科學鑑證來判罪,胡鴻烈對此一直存疑。 大律師胡鴻烈回首一生,認為是此案是冤案,指出一生處理4000多宗案件只有此案遺憾終身。 歐陽炳強最終被最高法院裁定謀殺罪名成立,判處死刑,位上訴至上訴法院、高院全議廷、英國樞密院,仍維持判決。 1977年2月9日歐陽炳強獲港督會同行政局按英國慣例赦免死刑,改為終身監禁,而當時這意味在牢中終老永不得出獄。

  • 因爲歐陽炳強在獄中表現良好,香港懲教署的刑期複檢委員會批准其提前出獄,但仍需在警方指定的地點住兩年,以接受監管。
  • 調查分析指紙盒底部經過拖拉但損毀輕微,認為兇案的第一現場就在跑馬地區內,當時有「光頭神探」之稱的貝亞鎖定雪糕店職員歐陽炳強為兇手。
  • 堅稱無辜的歐陽炳強亦踏上屢戰屢敗的上訴之路,終極被定罪為殺人犯。
  • 但歐陽炳強的證供不獲陪審團信納,至1975年11月3日,陪審團經過約3.5小時的商議後,一致裁定歐陽炳強謀殺罪成,法官依例判處死刑,因英國已廢除死刑,故當時港督將他特赦為終身監禁。
  • 檢察官引導陪審團:此案依賴許多環境證據,若綜合證據後沒有合理懷疑,便可判被告有罪。
  • 此外,死者外出當晚是要上夜校,可惜當晚的點名簿竟然不知所終,警方未有調查是否與謀殺案有關。

警方推測當時16歲少女卞玉英乘搭電車到達香港島跑馬地後前往安美雪糕公司借用電話之後被殺害。 1975年3月,皇家香港警察拘捕案發時在雪糕公司工作的歐陽炳強,控告他謀殺卞玉英。 此乃是香港開埠而來首宗無目擊證人、無認罪口供、單憑科學鑑證而定罪的謀殺案。 跑馬地紙盒藏屍案是發生於1974年12月10日在香港的一宗謀殺案件。 一名當時16歲少女卞玉英乘搭電車到達香港島跑馬地後前往安美雪糕公司借用電話,之後被殺害。 翌日,清潔女工“林嫂”在街上發現卞玉英的裸屍被藏於電視機包裝紙盒內,兩個乳頭被割去,恥毛被燒焦,處女膜仍完整。

歐陽炳強: 歐陽柄強真實案情

當年在認罪書上籤字的時候他還說:“我雖然簽了字,但是不代表是我做的。 這個案件的看點在於,“紙盒藏屍案”是香港首宗紙盒藏屍案;其案情峯迴路轉轟動全港;亦是香港歷史上首宗在沒有目擊證人的情況下,利用鑑證科技成功入罪的案件。 3.歐陽炳強一案,是本港第一宗引用科學鑑證來判罪,結果值得商榷。

  • 至於極具爭議的衣物纖維,在死者指甲找到的269條纖維中只有7條跟歐陽炳強所穿的西裝纖維吻合。
  • 由於法證被電視劇或電影形容得很神奇,大家以為看到一點點線索就能猜得到全部。
  • 他告訴記者在前兩日外出時所遇到之笑話,首先是乘搭捷運時,雖然之前有社工教其用「八達通」,但仍然在入閘時,一連三次無法通過,後面已排了很多人,令他面紅。
  • 在1974年12月17日晚上,16歲少女卞玉英失蹤一夜後,被發現置於跑馬地電車總站路邊的紙盒內,全身赤裸及有多處瘀傷,乳頭被割及陰毛遭燒焦,處女膜仍完好,當時相信是被勒斃,而她死前曾被虐打。
  • 90年代初由於法例修改,終身監禁犯可有條件假釋,歐陽炳強終於在1997年承認並申請假釋,終於在入獄28年後的2002年獲假釋出獄。

例如在死者卞玉英身上發現的269條纖維,只有其中7條與歐陽炳強衣服的纖維吻合。 歐陽炳強當時平靜地說:「這個案子已劃了句號,我有生之年都不想再提。」他表示,案件已發生多年,他被定罪的事實無法改寫,只希望社會給予鼓勵、原諒及支持。 至於此次獲釋,他表示:「不是每一個終身監禁的犯人都能出來,感謝當局恩賜,我會好珍惜。」出獄後,歐陽炳強終與多年來對他不離不棄的姐姐團聚,但案發時支持他的妻女已不知去向。

歐陽炳強: 歐陽柄強律師談案件

警方到場調查,發現一具裸女屍體蜷縮在盒內,兩手彎曲,兩個乳頭遭到割去,陰毛亦被燒焦,身體有多處瘀傷,生前疑被虐打;而其頭上有紅膠片,左肘上有「未旱」字眼的字條,盒內有其他鐵線。 驗屍報告顯示死者處女膜仍然完整,死前約3小時曾經進食,失蹤當晚遭人勒斃,其陰毛燒焦位置由電焊造成,而乳頭是死後才被割走。 1974年,他曾殺害16歲女學生卞玉英,並把其屍體藏於紙盒內,成為了轟動一時的“跑馬地紙盒藏屍案”,其後經科學鑑證,證明瞭兇手是歐陽… 據說當時警察為了破案還在半夜打電話去他家冒充死者亡靈,結果他居然一點反應也沒有。

歐陽炳強: 歐陽炳強易名 再婚展新章

有人質疑歐陽炳強身形矮小,未必有足夠力氣勒斃死者。 但歐陽在案件重組時,被與身形與死者相似的女警要求示範用手臂箍著她,歐陽炳強竟然迅速走上閣樓的幾級樓梯,從後勒住女警,使警方人員嘩然。 通過高梯級的借力,足以令矮小的疑犯有足夠的氣力勒死人。

歐陽炳強: 出獄後兩人再相遇  歐陽炳強仍堅稱清白

其後於1981年,歐陽炳強髮妻張金鳳宣佈與他離婚,據說已攜女改嫁。 質疑為何死亡時間會提早,是否為了遷就歐陽炳強犯案的可能? 據知,由於死者是被勒死,死者體溫下降的速度會減低,因此擴大對死亡時間的推斷是有根據的。

歐陽炳強: 跑馬地紙盒藏屍案疑點︰

發生於1974年的跑馬地紙盒藏屍案震驚全港,相隔48年,仍然有很多人經常提起。 J2節目《逝者代言人》邀請了全球首位華人齒科法醫梁家駒醫生,解構這宗全港首宗憑科學鑒證而定罪的謀殺案、當中離奇的案情及多個疑點。 警方調查後確定卞女的身份,更發出1萬元懸紅緝兇,但未有重大突破。

歐陽炳強: 歐陽柄強

也因此警方找不到多少肯做證的證人,而法官也習慣按警方一面之詞判案。 直到有十二月底編號為「1725」的探員,偶然到當年26歲的華裔男子歐陽炳強工作的雪糕店借用電話,案情纔有了突破。 探員「1725」走上安美雪糕店的閣樓後發現,裏面放有不少工程器材和紙盒,儼然一個小工廠。 最後,梁法醫問到大家可知道「CSI效應」是什麼。 由於法證被電視劇或電影形容得很神奇,大家以為看到一點點線索就能猜得到全部。

歐陽炳強: [2002-09-17] 歐陽炳強重歸都市情更怯

在監獄中渡過28年,歐陽炳強不但增值自己,亦教化不少囚犯。 有出獄的囚友表示歐陽炳強愛讀書亦不與人爭執,與其他自以為沒機會的囚犯不同,歐陽炳強表現積極,又向懲教署職員瞭解外面情況,部分長期囚犯被其精神感染,紛紛詢問改善表現的方法,以為自己帶來一絲希望。 於另一名著名釋囚文錦棠的訪問中,曾提及有次獄中對話,當時有另一死囚問他:“強哥,你真係唔抵囉,如果你將紙箱揹多幾間舖就抓唔到啦。 ”(強哥,真替你感到不值,如果你把紙箱多拿遠幾個鋪位的話就不會抓到你了。)而他的反應是:“咁重,點搬啊。 ”(這麼重,怎麼搬得動啊。)這反應使各人相信他曾嘗試搬動屍體但不成功,確實是兇手。 歐陽炳強夫妻恩愛、有一女,妻子懷孕;任職政府文員,職業穩定;與受害人不相識,找不到確切的殺人動機。

歐陽炳強: 【香港奇案】涉跑馬地紙盒藏屍案謀殺罪成 歐陽炳強由喊冤變認罪

時至今日,仍有人積極研究該案的細節及疏忽地方,認為當中仍有甚多疑團未解,案件更多次寫成書及拍成電視劇及電影。 此案之所以名列香港十大奇案之一,除了死者是中學生外,還因爲嫌犯歐陽炳強從頭到尾都不承認有罪,作案動機和過程始終成謎。 歐陽炳強的妻子也相信丈夫是無辜的,先後4次爲他上訴,官司一度打到了倫敦樞密院。

歐陽炳強: 【香港奇案】Netflix播港劇 跑馬地紙盒藏屍案 少女被殺割乳頭

案中僅憑7條纖維將被告歐陽炳強入罪,而被告由審訊至上訴、由罪成至入獄,長達二十多年來均自稱無辜,令外界對是否冤案存疑。 警方翻查雪糕店的記錄,發現當晚只有歐陽炳強在店內工作。 而政府化驗所在死者指甲中找到269條纖維,有7條與歐陽炳強身穿的衣服屬同色同款。 在缺乏人證之下,科學鑑證成為唯一證據,而歐陽炳強亦因此被裁定謀殺罪成,被判死刑,這亦成為香港首宗以科學鑑證定罪的案件。 跑馬地紙盒藏屍案引用科學鑑證,為兇案舉證揭開新的一頁,在欠缺人證之下,客觀的科學鑑證就成為了唯一有力的證據,但當中不能有絲毫差錯。

歐陽炳強: 歐陽炳強

警方經過3個月的偵查,懷疑案件與當晚在附近雪糕店當班的店員歐陽炳強有關,並發現卞玉英指甲中的衣物纖維與歐陽炳強的西裝吻合,最終以科學鑑證技術成功將歐陽炳強定罪。 這是香港司法史上首宗法庭接納在沒有目擊證人的情況下,以“科學鑑證”將兇徒定罪的案件。 基於案件的種種疑點,歐陽炳強第一次被判死刑後,妻子張金鳳不斷為丈夫尋求法律協助,希望洗刷他的冤情,可以盡早一家團聚。 歐陽炳強 至1976年,案件獲法庭受理發還重審,但同年5月19日及8月7日先後維持原判,歐陽炳強一度在法庭大呼「法庭雖判我有罪,但我內心是無罪,這件事是警方冤枉我」。

本港法例規定,謀殺罪成唯一的定罪就是終身監禁,但政府於90年初修訂法例,終身監禁犯亦可有條件假釋,歐陽炳強入獄近28年後,於2002年獲假釋出獄。 歐陽炳強在庭上供稱「我無殺過人,我唔知道,望法官查明此事及准以保釋」,但遭拒絕保釋之餘,更由於表證成立,案件將於同年10月15日在高等法院審訊,由5男2女組成陪審團。 警方在庭上呈上至少200件證物,打破當時法庭呈上證物的數量,更透過科學鑑證試圖令被告入罪,控辯雙方展開激烈交鋒,更安排女警扮演「死屍」返回棄屍現場「案情重組」。 至1997年,歐陽炳強透過認罪知錯申請有條件假釋,至2002年獲假釋出獄,當時他已坐監近28年。

歐陽炳強: 歐陽柄強調查經過

1974年,警方拘捕案發時在雪糕公司工作的中國籍男子歐陽炳強,並控告他謀殺。 這是香港首宗沒有人證,純粹以科學鑑證定罪的謀殺案,嫌犯歐陽炳強從頭到尾都強調“我沒殺人,我是冤枉的”。 歐陽炳強2025 調查分析指紙盒底部經過拖拉但損毀輕微,認為兇案的第一現場就在跑馬地區內,當時有「光頭神探」之稱的貝亞鎖定雪糕店職員歐陽炳強為兇手。 其後一名探員到雪糕店,發現死者身上有兩塊電線膠布及紙屑,與雪糕店的物件相同,懷疑死者在店內遭毒手。

歐陽炳強: 調查過程及控方論點

他告訴記者在前兩日外出時所遇到之笑話,首先是乘搭地鐵時,雖然之前有社工教其用「八達通」,但仍然在入閘時,一連三次無法通過,後面已排了很多人,令他面紅。 歐陽炳強2025 2、胡鴻烈記得,當年曾探監力勸歐陽,叫他承認誤殺,然後代他求情減刑。 “我對他説,誤殺罪最多判監兩年;謀殺罪會判終身監禁。 74年12月16日下午五時半:卞玉英離家外出同日下午六時半:致電女同學陳彬彬,相約在跑馬地電車總站見面。 12月17日清晨7時許:一間獸醫診所的職員胡永康發現門外行人路旁放著一個紙盒,內藏死者赤裸的屍體。

歐陽炳強: 假釋出獄

這是香港司法史上首宗法庭接納在沒有目擊證人的情況下,以“科學鑑證”將兇徒定罪的案件。 46年前轟動全港的跑馬地紙盒藏屍案,案中被告歐陽炳強於翌年因謀殺罪成被判死刑,此案是香港開埠而來首宗無目擊證人、無認罪口供、單憑科學鑑證而定罪的謀殺案。 直至獲假釋後,歐陽炳強仍堅稱自己無罪,亦是這宗案能成為香港十大奇案的關鍵之一。 當時初出茅廬的大律師湯家驊在機緣巧合下,成為協助歐陽炳強的上訴律師,但最終仍未能成功助他脫罪。 46年後,湯家驊再憶述當年案中的細節及過程,他透露此案後因抵受不住壓力,自此不再接刑事案件,而當年法庭書記的一句話,更令他一直耿耿於懷至今…

歐陽炳強: 案發經過

其實法醫在犯罪現場找到的證據非常有限,因為很多時候都找不到完全、完整的證據,所以需要很多其他不同的調查方案。 有時候個別陪審員或大眾的想法是先入為主,令他們認為被告有罪。 案件發生了接近50年,今時今日未必會接受這麼小的證據。 現今科學進步了,能做的比以前多,而DNA亦是非常有力的證據,閉路電視亦是非常有利的環境證據。 但歐陽炳強的證供不獲陪審團信納,至1975年11月3日,陪審團經過約3.5小時的商議後,一致裁定歐陽炳強謀殺罪成,法官依例判處死刑,因英國已廢除死刑,故當時港督將他特赦為終身監禁。

盒中死者為16歲少女卞玉英,當時她全身赤裸於盒內,經驗屍後證實死因是被人勒斃,身上有多處瘀痕,生前懷疑遭人虐打,其一對乳頭更被割去。 兇徒以麻繩將屍體屈曲綑綁,放在紙盒內再棄屍街頭。 這一個獨家訪問令案件再度受關注,「跑馬地紙盒藏屍案」不少疑團至今仍然未解,到底歐陽炳強是演技高超的殺人真兇,還是本港其中一宗冤案,外界至今仍有不同看法。 在歐陽炳強一案後,湯家驊自此沒有再接刑事案件,他坦言是因為抵受不住龐大壓力,「我事後不斷在想,係咪我做得唔好,導致他被判定罪及坐監,壓力真係好大」。

歐陽炳強: 出獄後兩人再相遇  歐陽炳強仍堅稱清白

湯又說,若客人在民事案件中敗訴,最多只需要賠償,「我的客人若要賠幾十億,聽日都可以搵得番,但刑事案件若敗訴,被告坐監要坐一世,我負不起這個責任」。 曾為歐陽炳強上訴而奔走的資深大律師、現任行政會議成員湯家驊回憶,當年上訴失敗,最後一次見歐陽炳強時,歐陽炳強流淚對他說「我係無辜」,令他感到很難過,最後決定不再處理刑事案。 質疑死者身上找到的纖維有可能在很多同款衣服卻不一定是同一件衣服。 事實上,兩件同款衣服經過不同方式的處理後(如使用柔順劑),纖維便會經顯微鏡在數千倍的放大後有不同。 警察兇殺組分析後認為,藏屍紙盒底部雖然經過拖拉但損毀輕微,初步鎖定兇殺案的第一現場在跑馬地附近,但他們盤查了將近800人仍無線索、包括調問附近750多個電器行店員。

歐陽炳強: [2002-09-17] 歐陽炳強重歸都市情更怯

可是「光頭神探」貝亞堅持歐陽炳強是案中兇手,鎖定調查前後三個月。 其後,警方按科學鑑證,發現屍體上的銅碎與工場內發現的相同,卞玉英指甲中的衣物纖維與歐陽炳強的西裝類同,另西裝上有兩條不知來源的綠色纖維與死者身上發現的兩條綠色纖維相類。 在死者長髮上的兩小塊電線膠皮及手臂上的紙屑與雪糕店工廠的物件的膠質、紙質相同。 警方據此懷疑卞玉英是到雪糕店買雪糕及借電話時,被人侵犯後反抗而遭毒手,這亦成為了警方懷疑歐陽炳強的合情理犯案動機。 此外,死者外出當晚是要上夜校,可惜當晚的點名簿竟然不知所終,警方未有調查是否與謀殺案有關。

直到1997年,歐陽炳強一改常態承認殺人,其後於2002年獲得有條件釋放。 歐陽炳強在赤柱監獄服刑期間表現良好,曾報讀香港公開大學並努力讀書,出獄前十多年來每年均參加公開考試,獲得不少合格證書,成為獄中的模範囚犯。 他更多次申請假釋,但因堅稱自己是清白,委員認為他沒有悔意而未獲批准。 貝亞的調查非常細心及認真,並非如質疑者所指沒有足夠調查便一口咬定歐陽是兇手。 在當時市民對警隊的觀感、案件缺乏關鍵佐證、當時民眾對科學鑑證定不認識、以及疑犯的懷孕妻子及女兒一直現身法院支持,令當時的不少輿論均支持歐陽炳強。 但案件之所以在陪審團一致通過之下入罪,全因強大的環境證供及科學鑑證結果支持。

歐陽炳強: 歐陽柄強調查經過

從安美飲品公司經理及上班打卡機證實:歐陽炳強是12月16日當晚唯一當值人。 2003年9月16日,歐陽炳強在懲教署人員陪同下,首次公開露面,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及的士,並向傳媒講述出獄感受。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香港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 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 歐陽炳強2025 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1974年,他曾殺害16歲女學生卞玉英,並把其屍體藏於紙盒內,成為了轟動一時的“跑馬地紙盒藏屍案”,其後經科學鑑證,證明瞭兇手是歐陽本人,並將其拘捕,被判終身監禁。 事發前一日,即12月16日,當時16歲的少女卞玉英用電話相約友人到跑馬地電車總站見面,但友人抵埗後未見其身影。 翌日清晨卞玉英就被發現倒斃於紙盒內,警方猜測她曾經到獸醫診所毗鄰的「安美雪糕公司」借用電話後被殺害,調查方向隨即指向該公司的職員。 質疑雪糕店亦可能有其他員工,且有其他人持有鎖匙。 貝亞經過深入的調查,有足夠證據證明晚上6時至12時,亦即是女死者的死亡時間的範圍內,兇案現場僅有歐陽炳強一人,且只有他當值和持有鎖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