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證人若未獲該成員地區的預先審批,他們必須遵守該地區的入境規定,包括出示有效的護照及有效的簽證(如適用)。 商務旅遊證是以塑膠製造,大小如一張信用卡。 旅遊證的有效期一般為五年註一,持證人每次前往參與計劃的成員地區時,若已獲得有關成員地區的預先審批,可免簽證逗留兩至三個月註二。 2022年2月,Dcard推出實名制,要求使用者必須上傳身份證正本照片,纔可以擁有在Dcard全站討論的權限。 這個政策引發不少用戶不滿,認為用戶註冊時都有填寫信箱,官方也能查到IP位置,質疑「為何還要身分證?」,認為自己的言論自由受到平臺限制。 在另一個臺灣論壇PTT上,網友也將Dcard與中國網站對比,諷刺說「還以為是在辦貸款」。
劉志遠,公衆號:遠哥聊產品,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 《電商產品經理寶典》作者,起點學院產品導師。 維爾滋dcard2025 維爾滋dcard2025 關注電商領域,包括電商中臺、產品增長、商業模式、跨境出海等方面。 維爾滋dcard2025 我注意到男女比例也從2012年的6:4,變成了2016年的4:6,發文和參與交流的女生比例也逐步增多,美妝、穿搭等類別成爲了熱門類別。 這點與大陸的社羣恰好相反,我們的社交應用幾乎都是男多女少,而且失調比例會持續擴大,這也是很值得深思的一點。 維爾滋dcard2025 抽卡就類似漂流瓶,不過每天只能抽一張,卡上寫的是對方的學校、愛好、個人介紹等詳細資料,可能是提倡真實社交,所有資料都會經過審覈。
維爾滋dcard: 亞太經合組織商務旅遊證計劃
佢哋喺大學嘅創意創業學程,架設名叫「Dcard」社羣網站嘅課程作品,因為有感於大多同學只喺生活圈交友,冇機會接觸更多人脈,就討論網站嘅發展可行性。 2011年,Dcard喺網上推出服務時,僅開放畀臺大、政大學生註冊,後來陸續開放畀其餘大學註冊,而家係超過百萬會員嘅大型論壇,亦係資本額高達四千萬同埋攞到上億融資嘅公司。 如申請人在申請時一併遞交「選擇領取臨時的商務旅遊證」表格,當申請人所選擇的成員地區完成預先審批程序,本處將自動發出商務旅遊證並會發信通知申請人相關領證及繳費時宜。
- 我們看到網站提供了近40個左右的話題來進行討論以及有專門的學校版,供用戶在相應的話題下進行討論。
- 它展現了社會的多元性,有這個缺口在,所以這個網站纔會竄紅得很快。
- 現在回頭看,這可能是個bad idea,沒有聚焦。
- 換證手續商務旅遊證的最長有效期為簽發日起計五年。
- 2021年起,開放非大學生一般民眾憑身份證件、透過手機號碼註冊。
- 我注意到男女比例也從2012年的6:4,變成了2016年的4:6,發文和參與交流的女生比例也逐步增多,美妝、穿搭等類別成爲了熱門類別。
對於註冊數纔是存疑的,因爲在Dcard上有帖子在2015年提到註冊號(UserID)纔到5w+。 不過對於人口只有2369w左右的臺灣,Dcard已經算是比較成功的社交應用了。 認真分析了Dcard產品,Dcard的產品結構如上圖所示,類似新聞資訊網站的結構,唯一不同點是增加了抽卡(隨機交友)。 維爾滋dcard2025 讓這個網站火起來的很大特色,是「午夜12點抽卡」。
維爾滋dcard: 用戶
填妥的申請表格及選擇領取臨時的商務旅遊證表格(如適用)可郵寄或親自遞交香港灣仔告士打道七號入境事務大樓七樓入境事務處其他簽證及入境許可組。 本網頁旨在為有意根據亞太經合組織商務旅遊證計劃申請亞太經合組織商務旅遊證,在亞太經合組織成員地區內自由進出的經商人士,概述有關的安排。 網站嘅用戶喺每個午夜12點,會收到一張系統配對嘅匿名邀請卡(就係Dcard),若有興趣同對方認識嘅話就可以送出交友邀請,收到交友邀請嘅人喺當日午夜前必須同意邀請,雙方至可以做到朋友。 錯過咗,呢兩位用戶就唔會再收到或抽到彼此嘅Dcard。
既然Dcard的定位在於社羣娛樂,聚集的當然是這樣的話題,它不能夠代表全體大學生,只能是臺灣大學生很鮮明的某部分而已。 它展現了社會的多元性,有這個缺口在,所以這個網站纔會竄紅得很快。 註二:此安排並不適用於香港特別行政區中國公民前往內地,他們應繼續使用《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俗稱回鄉證)前往內地。 維爾滋dcard2025 此外,此安排亦不適用於中國香港的商務旅遊證持有人前往臺灣。
維爾滋dcard: 申請手續
當雙方都發出好友邀請後,才能成爲好友,進行交流。 在Dcard每天午夜一到,就會出現一位你從沒遇過的人,如果在24小時之內,你們對彼此發出好友邀請時,就會成爲朋友,未能成爲朋友的話,午夜一過他就會永遠消失,再也不會出現。 真正的經商人士是指參與貨物貿易、提供服務或進行投資活動的人士。
維爾滋dcard: 申請後
用Dcard的時候,我想到了2013年想做的一個產品,但是想着在大學生羣體中做一個同城換物 + 二手線下交易 + 論壇,把用戶限制在大學生羣體中,起因是因爲當時在58同城上交易被騙。 論壇主要是解決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問題,易可提供交友空間。 現在有閒魚已經可以滿足這個需求了,裏面的魚塘問答也和我當初的論壇異曲同工之妙。 現在回頭看,這可能是個bad idea,沒有聚焦。
維爾滋dcard: 申請後
發帖討論類似百度貼吧,用戶發帖(Po主),後面用戶可以回帖。 唯一不同的是tag別人(@)時,在Dcard上面是“B4”(代表@4樓),可以通過“B7 B9 B11”這種方式tag多個用戶。 維爾滋dcard Dcard是臺灣大學生的匿名論壇,用戶需要大學生相關證件資料才能註冊。 通過設置大學生的門檻來篩選用戶,將用戶羣固定在“大學生”這一羣體中。
維爾滋dcard: 亞太經合組織商務旅遊證計劃
商務旅遊證持有人亦可在加拿大的主要國際機場入境時,可使用機場內的特別服務通道辦理入境手續。 商務旅遊證持有人可依照印有亞太經合組織標誌的指示牌,前往特別服務通道辦理入境手續。 但他們仍須一如其他旅客,通過一般的入境檢查程序,包括出示有效的護照及加拿大簽證(如適用)。 持證人前往參與此計劃的成員地區,不論有否獲得該成員地區的預先審批,可在指定管制站特別通道過關。
維爾滋dcard: 用戶
但是從另一方面講,產品定位又決定了它發展空間有限。 在大學生畢業之後,最多三年,上面的內容就會失去對這批用戶的吸引力,造成老用戶流失。 用戶一批又一批更新,而且用戶基數就是臺灣50w左右大學生中,就算20%的大學生使用,也就只有10w穩定用戶。 Dcard的產品架構很簡單,最難的是對用戶內容的引導和管控。 我們看到網站提供了近40個左右的話題來進行討論以及有專門的學校版,供用戶在相應的話題下進行討論。 這種方式也限制了話題的可擴展性和自定義性,有很大的改進空間,例如增加內容標籤。
維爾滋dcard: 申請手續
這並不包括表演者、音樂家、藝術家或同類行業的人士。 維爾滋dcard2025 匿名也是Dcard很有特色的亮點,可以選擇“淡江大學”這類的title來做社交,也可以增進相互之間的信任度,同時還能保護營私。
維爾滋dcard: 申請手續
10萬個訂閱Dcard(別名:狄卡),是臺灣的社羣網路服務網站,開放給臺灣與國外部分大學學生註冊。 2021年起,開放非大學生一般民眾憑身份證件、透過手機號碼註冊。 2011年,Dcard於網路推出服務時,只開放臺大、政大學生註冊,後來陸續開放其他大學註冊,現在是超過百萬會員的大型論壇,也是資本額高達四千萬並拿到上億融資的公司。 商務旅遊證持有人前往參與此計劃的成員地區,如已獲得該成員地區的預先審批,可出示其商務旅遊證及有效的國民護照在指定管制站特別通道過關及只需辦理簡化的入出境手續。 來港的商務旅遊證持有人可在已設置的「本港居民」櫃位過關。
維爾滋dcard: 申請後
換證手續商務旅遊證的最長有效期為簽發日起計五年。 維爾滋dcard 商務旅遊證不設續期申請,如申請人的商務旅遊證五年有效期將屆滿或已屆滿,便需要申請新證,手續與全新申請完全一樣。 另外,如申請人的護照有效期不足五年,其商務旅遊證的有效期或會相應縮短。
維爾滋dcard: 亞太經合組織商務旅遊證計劃
Dcard創立初期,儘有開放臺大與政大的同學進行註冊與使用,並且會員須提供真實姓名、個人照片及學校信箱認證註冊。 後來在使用者反應熱烈的情況下開始籌畫建立公司的事項,並且逐步開放更多學校學生進行註冊與使用。 臺灣和大陸年輕人在許多愛好上差別並不大,娛樂至上。 很難說Dcard對我們做社交產品有多大的參考性,也就是貼吧的很小一部分,但是內容與功能的純淨確實是國內缺乏的。 在逛了幾天之後,總結上面的內容趨向年輕化、娛樂化、兩性化。
申請人可於遞交申請時,選擇不多於五個申請人需優先前往的成員地區,所選擇的成員地區會盡可能加快處理申請人的申請。 如欲選擇成員地區,請填寫選擇領取臨時的商務旅遊證表格(SF/IM/1609),並與申請書一併遞交。 維爾滋dcard2025 商務旅遊證持有人經各國際機場入境美國時,可使用機場內的特設機組人員通道辦理入境手續,但他們仍須一如其他旅客,通過一般的入境檢查程序,包括出示有效的護照及美國簽證(如適用)。 若商務旅遊證持有人急需簽證到美國作商務旅遊,但未能預約在下一個工作天辦理手續,可傳真至美國總領事館辦事處,要求作出特別預約安排。 Dcard的隱私與匿名特性,成爲Dcard能一路成長的核心關鍵。
這些內容註定很受年輕羣體的歡迎,另外大學生門檻又決定了用戶之間幾乎沒有代溝,互相評論時也不會出現太大的價值觀差距。 出於對這款年輕人喜愛的產品的興趣,這幾天我就翻牆體驗了Dcard。 下面從產品的角度分析下這款臺灣年輕人中火爆的匿名論壇。 註一:二零一五年九月一日或以後遞交的申請,將會獲發有效期一般為五年的旅遊證。 而二零一五年八月三十一日或以前遞交的申請,則會獲發有效期一般為三年的旅遊證。 從Dcard官方公佈的數據,目前已經發展成每月不重複訪客800w以上,註冊用戶百萬以上,用戶累計抽出超過1.5億張卡(6年)、每10s就有一篇新文章發佈。
立志成爲“全臺灣最大的匿名社羣”的Dcard,會被拿來與臺灣最大的論壇PTT來進行比較,通過匿名營造了與PTT完全不同的自由與正向的討論氛圍。 ”卡稱”(我們常見的暱稱)讓作者可以選擇匿名、或是顯示學校,還可以設定自己的獨特名稱,擁有自己的標記。 這些特殊的功能都讓Dcard得以存活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