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正值暑天,避免中午時份出發,也要帶備足夠飲料,以及最好多於一人前行。 最吸睛的是平臺空地的舊式兒童遊樂場,已經成為中外遊客的打卡勝地。 但因為空地三面被大廈圍繞,塑造出獨特的空間感,非常適合拍攝取角度。 邨內食店頗有名氣,例如小炒馳名的品香樓及巧製端午糭的嘉湖。 想了感受石硤尾舊日氣息,定要到訪有逾半世紀歷史的大坑西邨。 話說1953年石硤尾寮屋區發生大火,一個名為「光民村」(現址即大坑西邨)的寮屋區付之一炬。
很多人喜歡在此看日落或夜景,眺望繁忙的都市風貌,萬家燈火盡收眼底。 美荷樓點去2025 上面擺放著大部份都是美荷樓有關的名信片,當中比較有心思的還有一套四張,可以合成一張大圖的名信片套莊($12@)。 香港與內地亦全面通關,包括開放全部口岸及取消出行前核酸檢測要求! 近日 Netflix 韓國真人騷節目《體能之巔:百人大挑戰》一直處於香港版劇集榜首,節目邀請到來自各行各業的運動員參加,包括農民、奧運選手、健美運動員等。 而當中有一位參賽者登場後,就立即奪去全場目光,那就是綜合格鬥傳奇人物秋成勳。 雖然他的氣場非常強大,但其實面對自己的女兒時他就會化身為溫柔的父親。
美荷樓點去: 打卡景點
之後於2005年由鄰舍輔導會在17及18座空地開辦「石硤尾人文館」作為石硤尾邨50週年紀念。 房屋署最後決定將美荷樓改建,構思將大廈交予非政府團體營運,將最低兩層改建為公共房屋博物館,重現昔日居民的生活。 上層則構思改建成為青年旅舍,吸引外地青年旅客居住,以補貼博物館運作。
- 邨內食店頗有名氣,例如小炒馳名的品香樓及巧製端午糭的嘉湖。
- 之後於2005年由鄰舍輔導會在17及18座空地開辦「石硤尾人文館」作為石硤尾邨50週年紀念。
- 隨着徒置區樓房美荷樓活化成青年旅舍,石硤尾工廠大廈改建成文創區,吸引了很多年輕文藝愛好者到訪這區,令暮氣沉沉的社區注入朝氣。
- 情侶可以在卑路乍灣巴士站旁邊的海濱長廊漫步,觀賞日落。
- 這家米其林推薦小喫店的腸粉每日新鮮現做,皮薄嫩滑且富米香,與甜醬、麻醬和醬油搭配得天衣無縫,雖是平價小喫,卻有滿足好滋味。
列永同說:「以前附近的製衣廠會將剩餘的製衣布料轉售給『棚仔』,『棚仔』的顧客也大多數是低收入者。」 而如今,這裏被稱作「最後的布市場」。 隨着全球化日益發展,歐洲及日本等國供應商開始在內地設廠售賣布料。 「2000年後香港布料市場縮小,深水埗也隨之減少了一半左右。」列永同回憶道。
美荷樓點去: 在〈[ 香港爬山趣 ] 輕鬆慢行深水埗嘉頓山 看日落夜景好去處 – 美荷樓〉中有 5 則留言
2008 美荷樓點去 年香港青年旅舍協會透過發展局的「活化歷史建築 夥伴計劃」, 把美荷樓活化 成青年旅舍, 讓美荷樓得以保育和再發展 ,為其注入新生命。 拜訪香港的這三天,對於餐廳的印象只有”擠”這個字,對於觀光客來說揹著大包提著小包實在很不友善,連放個包的位子都沒有,雖然能夠體諒這樣的情況,但還是渴望能有更舒適的用餐空間。 呼吸冰室是我們在香港遇到唯一沒有人擠人的餐廳,用餐環境相當的大,很有個人空間感,也許我們來的不是用餐時間有差,又或許它沒甚麼人氣,但很慶幸能夠與它相遇。 一棟五層高的樓內,分別有布料售賣區、樣品展示區、工作室、配料區、公共空間等,這就是即將建造的位於深水埗通州街的時裝及設計基地。 屋原本包括了28座第一型大廈及1座第二型大廈,而美荷樓是8座最早期的6層高「H型」第一型大廈的其中之一,於1954年建成。
- 話說1953年石硤尾寮屋區發生大火,一個名為「光民村」(現址即大坑西邨)的寮屋區付之一炬。
- 美荷樓位於石峽尾村,但如果大家想前往的話,從地鐵深水埗D2出口過去會比較方便,只要一路直走十分鐘內便會到。
- 七零年代後,公屋因人口不斷增長變得擁擠,加上各項設施已頗為老舊殘破難以修復,於是被迫拆,隨之興建新的大樓。
- 美荷樓有不少打卡位,包括標誌性的 H 型建築、天井和跳飛機等,喚起舊香港集體回憶。
- 呢間位於深水埗大南街既黃店Cafe,主打手沖咖啡同美式麵包圈;牆上掛有復古藝術畫作,小吊燈散發出昏黃光線,浪漫情調十足。
呢間位於基隆街既文藝小空間,係一間具日本風格既特色傢俱精品小店,出售各種創意設計精品;店主熱愛旅行,更愛收集旅行中遇見既設計精品,分享旅行中既點滴。 由網店到實體店,店主秉持信念,將這份文藝氣息注入深水埗。 石硤尾美荷樓青年宿舍最近新開了一間Cafe,環境寧靜舒服,以本土懷舊風情及輕露營風作主題。 美荷樓點去 室內有條長廊,通向多個房間,每間房的牆身及主題佈置都不同,包括「正呀喂」字牆、數字卡牌房、黑膠唱片及明星閃卡裝飾,充滿舊時代情懷。 戶外的帳篷位置更是令人有露營野餐的感覺,可說是室內室外全是打卡位!
美荷樓點去: 呼吸冰室
大家或者對呢間港式粉麵既老字號並不陌生,喺深水埗美食中頗有名聲;除左桂林街呢間原店,喺深水埗仲有兩間分店,分別位於元州街同福榮街,因此走在深水埗不難搵到佢既蹤影。 美荷樓點去2025 呢間位於深水埗大南街既黃店Cafe,主打手沖咖啡同美式麵包圈;牆上掛有復古藝術畫作,小吊燈散發出昏黃光線,浪漫情調十足。 呢間行工業風格既文青cafe,位於深水埗黃竹街;行過黃竹街,就會比佢與眾不同既綠框金色大閘攝住目光。 ▲美荷樓最新Cafe分為室外和室內位置,食物選擇全面,除了主食,還有蛋糕及多士等輕食,飲品有咖啡或特色飲品。 深水埗為庶民美食集中地,到處都是讓人垂涎的街頭美味,其中合益泰的腸粉更是無人不曉。 這家米其林推薦小喫店的腸粉每日新鮮現做,皮薄嫩滑且富米香,與甜醬、麻醬和醬油搭配得天衣無縫,雖是平價小喫,卻有滿足好滋味。
美荷樓點去: 好去處
在夥伴計劃中,香港政府公開推出準犕活化的歷史建築名單,向社會公開尋求合作機構。 申請者除了必須在申請書中説明如果使用該歷史建築,提供哪些服務和業務外,還需説明如何對該歷史建築進行保護以及如何有效地發揮其歷史價值等。 深水埗位於九龍半島西北部,曾以紡織製衣業聞名於外,由此帶動周邊行業發展,形成多條特色街道。 記者來到深水埗,從欽州街穿行,一路經過汝州街、基隆街,這裏的樓羣保留着20世紀五六十年代香港的影像。
美荷樓點去: thoughts on “HK : 深水埗半天遊 之 美荷樓”
美荷樓曾於1970年代進行改裝,擴大單位面積,並加設獨立廁所及廚房設備,而向外面的公共走廊則改裝成為個別單位的露臺。 災後,政府肩負起安置因大火失去家園之居民以及其他寮屋居住者的重任。 美荷樓其實係全港碩果僅存的H型徒置大廈,呢座徙置大廈既歷史就要由1953年既石峽尾大火年講起。 1953年的聖誔節,本來係普天同慶的大日子,但是石硤尾寮屋區一帶發生左一場大火災,大火就將整個的徙置區吞沒,當時近5萬名的居民無家可歸,所以政府陸後迅速係石峽尾起左呢類型的徒置大廈。
美荷樓點去: 生活體驗館
除了是藝術家的工作空間外,這裏不時舉辦展覽、文創、導賞團、市木集等活動。 雖然這裏已經全面改造,但仍依稀看到舊日工廠的痕跡,例如大廈大堂擺放數臺工廠機器,各樓層保留開放通風的舊建築特色。 為了向災民提供長期的房屋設施,包括美荷樓在內的首批8座六層高的徙置大廈應運而生。
美荷樓點去: 深水埗美荷樓生活館翻新後暌違兩年,終將在這個週末迎來開放日!開放日將進行一系列包括導賞團、舊街坊分享、工作坊、攤位遊戲、旅舍客房參觀、手作市集等活動,讓市民能夠重拾舊日情懷,細看美荷樓的今昔變遷。想知道更多詳情就繼續看下去!
泛黃的唐樓外壁被時間沖刷得只剩下陳舊,暴露在牆體外部的水管與冷氣機外機交織相錯,白底紅字的招牌被鏽跡斑駁得掩蓋了原來的模樣。 YHA美荷樓青年旅舍為商務和休閒旅客而設計,位於繁華的深水埗地區,是市內的熱門地段。 美荷樓點去 這間3星級酒店距離機場僅有32.9 Km的路程,交通方便。 如果之後有打算來香港旅行,可計劃住一次YHA美荷樓青年旅舍,位於香港九龍石硤尾寮屋區清拆後分期重建的石硤尾邨,後來獲得保留第41座美荷樓,所以是非常特別。 由於在美荷樓後面便是嘉頓山,可以抽空一小時來嘉頓山看看香港深水埗區的樓景,欣賞日落或夜景。 現在,您也可以走進、甚至住進香港昔日的公共房屋,體驗這種道地的草根生活!
美荷樓點去: 深水埗
除了懷舊的冰室卡座之外,木製的餐枱櫈也配合得好,舊髮廊用的椅子算是最受歡迎,牆上掛著的是本地畫家的作品,也有一張長木枱放置了紀念冊給遊人留言。 整幢美荷樓共有七層,三樓及以上為賽馬會青年旅舍,有興趣的朋友或者外地旅客都可以到有關網站去預約租住。 大麻二酚(簡稱CBD)已在香港被列為危險藥物管制,含有CBD的產品已被禁止,違例者最高刑罰會被監禁及罰款,按此瞭解詳情。 美荷樓點去 公眾導賞團、團體參觀及團體導賞服務亦已恢復,詳情及報名請按此。
美荷樓點去: 香港人的生活年華
這裡看的日落景色可以看到一個斜陽下的舊城風光,風貌跟香港固有的刻板印象不同。 美荷樓點去2025 值得留意的是,嘉頓麵包廠即將要清拆重建,可能會重建成高樓大廈,可以看到嘉頓山日落美景的日子可能已經進入倒數…. 要去尖沙咀睇日落景,絕大部分人都被天星碼頭旁邊的觀景臺吸引,因為實在太iconic,但其實中港城的平臺反而就好似CD的B-side一樣,知名度未必高,但總會有人識欣賞。
美荷樓點去: 最新文章
美荷樓旁的小山丘──嘉頓山,只要20分鐘就可以走上山頂。 香港人都挺喜歡到嘉頓山看日落或夜景,讓忙碌的一天喘喘息,從高處眺望都市風貌,欣賞不同角度的美荷樓與密密麻麻的房子,別有一番風味。 本章節述說石硤尾大火的經過, 道出因大火而衍生的石硤尾徙置區和居民在內的生活面貌, 並以此作為切入點, 解構公營房屋之發展。 美荷樓點去2025 現在看到的網站是由我親手設計的,如果您想要讓部落格與眾不同、抓住讀者的心、獲得廠商青睞,這裡提供版型量身訂做的服務,不論是痞客邦部落格或是Wordpress自架站都能搖身一變,讓您更加專業。 呼吸冰室,挺有趣的名字,位在美荷樓內部,除了供應美荷樓住宿旅客餐點外,也對外開放一般民眾入內飲食。
萬豐大廈正面覆蓋著五顏六色的幾何圖案,構成一個生動立體的狗狗圖案,這幅彩繪是由來自馬德里的街頭藝術家Okuda,在2016年的「HKwalls街頭藝術節」所繪製而成的。 在平凡的住宅大廈中相當吸睛,現已成為紅遍Instagram的打卡聖地。 原為在地人享受手工糕點的街邊小店,因《米其林指南》的推薦而聲名大噪。 其手工缽仔糕吸引許多人慕名而來,而其他傳統中式蒸糕點,如白糖糕和黑芝麻卷,也不遑多讓。 這裡的自製油豆腐、煎釀豆腐和無糖豆漿也很有名,值得一試。
在中港城的「海豚雕塑」的襯託下,九龍站的建築羣加上側角度的日落,都係拍拖看日落的好去處。 美荷樓點去 經過修葺與翻新後現今成為青年旅舍,更是香港青年旅社協會設立的第一所私營民間博物館。 美荷樓點去 館內展出廁所、浴室、居住單位等複製場景,以各種懷舊傢俱及設備,向大眾細說舊時民間生活況味。 進入美荷樓,有如回到五十年代,草根階層既甘貧苦節一一重現眼前,喚起舊香港集體回憶。
別以為遼闊視野是新界專利,石硤尾這個密集的老區也有視野廣闊的觀景高點。 由美荷樓晨運徑出發,隨梯級上進,大約20分鐘,即到達山頂。 登頂後只見一大片平地,很多遊人在這裏觀賞日出日落,促膝談心。 這裏四野無擋,深水埗全景盡收眼底,錯落有致的密集樓房塑造了奇特的都市景觀。 商販以最地道活潑的語言交流,主婦以敏銳而獨得的觸覺挑選生活所需,處處流露動人的生活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