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潑水節,在當地叫做「Songkran(宋幹節)」,宋幹在梵文裡指的就是春分,所以宋幹節就是為了慶祝新的一年到來,期望有個好的開始。 在這一天男女老幼都會穿著新衣,並帶着食物供品前往寺廟供奉和尚。 宋幹是梵文,意為“太陽運行到白羊座,即新的太陽年開始”。 節日當天要到寺廟中堆沙塔,插彩旗獻花,祈求五穀豐登。 晚上將浸有花瓣的香水灑在長輩的手臂上、背上,表示對長輩的美好祝福;此後長輩再將水淋在晚輩的頭上,表示來自長輩的賜福。 作為一個全民族的節日,體驗潑水節未必非去清邁不可,就像看風箏不一定就要去濰坊,天安門廣場、上海人民廣場就有相當不錯的風箏可看。
“宋乾”一詞起源於梵文,意指“跨越”或“向前邁進”,與農曆時間一致。 4月13日是“瑪哈宋乾日”也是泰國新年,太陽由雙魚宮轉到牡羊宮,此時地球以正角度穿過太陽,使得白天和晚間的時間一樣長。 泰國潑水節習俗2025 雖說是新年菜餚,但其實平常在泰北料理餐廳或是一般喜事慶典中也都會見到它。
泰國潑水節習俗: 泰國潑水節習俗大解密:為何要「潑水」?
On flickr)大家可能在慶典上看過一種白色的泥膏,那其實是泥灰岩,抹在對方身上是希望將過去一年的壞運都去除,代表為對方消災祈福。 On flickr)潑水節在小孩眼裡可能只是一場好玩的水槍大戰,但潑水其實有清洗身體和精神的意義在裡面,所以有時候也會在水裡面加入爽身粉。 宋乾節 宋乾節也稱作潑水節,是泰國、寮國,中國傣族聚族區,高棉的傳統節日。 自古以來宋乾節就是慶祝泰國新年的重要節日,象徵與家人、社會及宗教之間的關心、愛及緊密結合。 這個節慶可以溫暖家人關係,尤其是小孩子們,泰國新年是最好的時間,父母會對他們奇怪的要求讓步,又可以拿著五顏六色的水槍向任何人潑水不會被制止,年輕男女羣聚在人羣中不斷的向他人潑水玩樂。
- 所使用的水按照傣族的習俗應該是最清潔的水,第一天清晨打的水,可以用緬桂樹枝從銀碗沾水點到對方肩上;要是在景洪等城市,則可以找一切裝水的容器(如高壓水槍),灌上自來水猛烈的潑,潑的水越多祝福越多。
- 甜菜紅蟻蛋料理 แกงผักหวานใส่ไข่มดแดง。
- 除了潑水以清除厄運和罪惡外,在潑水節這天還會舉行「浴佛」典禮以及向僧侶「獻水」的儀式。
- On flickr)泰國潑水節是當地人為慶祝新年和祈求來年順利的節日,就像是我們的過年。
泰國的東海岸的島嶼位於泰國海灣即暹邏灣,而南部另一側的島嶼位於印度洋。 潑水節的根本意義在於其清理和淨化的過程——清除所有的邪惡、不幸和罪惡,並懷著一切美好和純淨開始新的一年。 在這一天男女老幼都會穿着新衣,並帶着食物供品前往寺廟供奉和尚。 在新年中最忙的還是家庭主婦,在新年前夕忙着打掃住家內外的環境,家中的舊衣物或舊東西則放火焚燬,因為根據傳統,若不將舊東西或無用的物品丟掉的話則會帶來壞運氣。
泰國潑水節習俗: 臺灣升學懶人包2020:臺灣大學收生要求、報名方法、臺灣讀書學費/生活費
泰國2700公里長的海岸線上有著幾百個熱帶小島等待人們的探索。 最知名的三個島嶼,以大小來分,是普吉島,象島,蘇梅島。 但是還有很多象PhiPhi島,沙美島,道島和希美蘭島已成為遊客們非常流行的觀光地,因為他們依然保持原始自然的美麗。
- 也有人認為潑水節最早起源於公元5世紀的波斯,當時命名為「潑寒胡戲」(又名「乞寒胡戲」),在此之後「潑寒胡戲」由波斯經印度傳入緬甸、泰國和雲南西雙版納等地。
- 泰國2700公里長的海岸線上有著幾百個熱帶小島等待人們的探索。
- 在沒有信仰佛教的傣-泰民族文化圈中,沒有過潑水節的習俗。
- 現在的潑水節則是趣味的成分居多,所以此時到泰國,若被潑的全身濕淋淋的,千萬可別生氣喔!
- 但是要注意,近年因為不少女性表示受到騷擾,泰國官方已經規定像是考山路的一級戰區是禁止使用泥灰岩的,怕的就是有人以塗抹粉之名行性騷擾之實。
- 在認識泰國的十幾年後,暫時窩在泰北清邁,以臺灣人的角度在分享在清邁 > 泰國的見聞與生活碎念。
上桌前,依店家或烹調方式選擇配上越南香菜、泰國薄荷、烤乾鳥眼椒、蒜片或是黃酸果以及一種梁王茶屬(เล็บครุฑ)的嫩葉、炸豬皮等一起盛盤食用。 潑水節的傳說:在遙遠的年代,西雙版納的人民生活富足安寧,有一天來了一個魔王危害百姓,他讓土地變得乾旱,農民無法種植糧食。 從此,版納的人民又回到了原來的生活,為了紀念和感謝七個公主的作為,將潑水作為風俗流傳至今。 曼谷的皇家田廣場以民主紀念碑出名,是為了紀念第一部君主立憲憲法法制的誕生所建立的紀念牌,節慶時會有大批民眾聚集在紀念碑附近。
泰國潑水節習俗: 潑水節不只是潑水
清邁的潑水節從浴佛儀式開始,眾人從Wat Prah Singh寺廟中把佛像請出來,然後由德高望重的僧人為佛像淋上第一碗水,宣告潑水節的正式開始。 遠遠就看見一隊遊行車隊在人羣中緩緩前行,橫穿過整個清邁市區。 首先是開路的豪華汽車,裝飾一新的大象,繁花錦簇的花車,花車上高高端坐的美女吸引了眾人的目光。 大家一定會好奇,慶祝新年為何要用「潑水」的方式呢?
泰國潑水節習俗: 潑水節
七位宋乾神指的是瑪哈宋乾的七個女兒,她們負責照料父親置於王伐神柱的頭顱,由於之前他無法正確解答達瑪庫摩(印度神Dhamma Kumar)的問題,因而被斬首。 臨死之前,瑪哈宋乾要求七個女兒將頭顱放在熱的源地 – 也就是王伐神柱。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 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 拌炒版的波羅蜜 ตำขนุน 在此補充另一道同樣以波羅蜜為主角的「ตำขนุน」,常見於清邁許多供應湯水料理的自助餐店或市集熟食攤。
泰國潑水節習俗: 泰國潑水節預備備起:
白象灣潑水節 潑水節是傣族最隆重的節日,一般持續3至7天。 第一天傣語叫“麥日”,與農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語叫“惱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網瑪”,竟為歲首,… 臺灣人新年春節喫蘿蔔糕、長年菜、煎白鯧魚還要有全雞上桌加煮一鍋白飯等,有年年有餘的吉祥也有圍爐的豐盛。 很久以前問過泰國導遊,泰國人的新年有沒有什麼年菜,不知道是被敷衍了還是怎麼的,得到的答案是沒有特別。
泰國潑水節習俗: 泰國喫大麻越聊越嗨!YouTuber超強Soya竟是「師生戀」、黑熊自爆童星出身
「堆沙塔」習俗源自於泰國人認為,平日進出寺廟時來回行走而帶走寺廟的沙子,因此,到了泰國宋幹節時,大家會到寺廟堆沙塔,並以旗幟、香、花等插在沙塔上,象徵回饋與祈福。 大城的潑水節就相對起來比較平和一點,會與大象互相噴水祝福,也會按造傳統進行浴佛跟獻水式,也會穿著傳統服飾以及傳統遊行。 曼谷考山路是許多青年旅館、按摩、酒吧的聚集處,也是最多年輕人聚集地方,潑水節期間考山路上有超級多外國人跟泰國人會拿水互潑對方,可說是曼谷最激烈的潑水區域。 泰國潑水節習俗2025 大城是舊時大城王朝的首都,風景優美,水天一色,古色古香。
泰國潑水節習俗: 曼谷
這僅是北部常見做法,到了泰國東北又是另一番滋味,但不管是什麼肉品、什麼口味,糯米飯一直是最佳拍檔。 目前在「女子@清邁—ในเชียงใหม่」臉書專頁擔任說故事一角。 在認識泰國的十幾年後,暫時窩在泰北清邁,以臺灣人的角度在分享在清邁 泰國潑水節習俗2025 > 泰國的見聞與生活碎念。 泰國潑水節習俗2025 成為充滿微笑的國度 – 泰國潑水節習俗 泰國的首都已經200多年的歷史了,泰國人稱它為“天使之城”。 公元1782年成立的節基王朝拉瑪一世將曼谷定為首都,傳至今日已是拉瑪九世皇。
泰國潑水節習俗: FLY 旅遊保終於登場!即睇保險熱門Q&A
潑水早先是來自於向長輩的灑水禮,發展到現在應該有變化了,可如今的潑水節到底是誰潑誰? 我觀察了半天感覺是非常地隨意,可以説全民平等,似乎已演變成一個非常有平等意識的一個民俗。 你想潑誰就潑誰,逮着誰想潑就潑,無論是誰,不分派別,沒有官大官小,也不論是男是女。 所使用的水按照傣族的習俗應該是最清潔的水,第一天清晨打的水,可以用緬桂樹枝從銀碗沾水點到對方肩上;要是在景洪等城市,則可以找一切裝水的容器(如高壓水槍),灌上自來水猛烈的潑,潑的水越多祝福越多。 4月14日,也就是泰國的家庭日,向家裡長輩進行「獻水式」,晚輩會以銀盆盛著芳香淨水輕灑在長輩手中,以示尊敬及為所犯過錯表示歉意,並希望獲長輩祝福。 宋乾神依每年宋乾節落在哪一天而有不同名稱,在星期日稱為Tungsa、星期一稱為Koraka、星期二稱為Raksos、星期三稱為Mondha、星期四稱為Kirinee、星期五稱為Kimina、星期六稱為Mahotorn。
泰國潑水節習俗: 看見泰國專訪泡泡哥Pope:《天生一對》太成功被定型?從新作品一路聊到感情與生涯
鞋子的部分則建議穿防水的包鞋,畢竟夾腳拖比較滑,涼鞋則是人多怕被踩到。 前往撥水節建議穿著輕便、快乾的衣物,因為大部份潑水節場所會進行交通管制,民眾都是搭乘大眾運輸前往。 On flickr)前往撥水節建議穿著輕便、快乾的衣物,因為大部份潑水節場所會進行交通管制,民眾都是搭乘大眾運輸前往。 潑水的傳統習俗意謂著可以洗去過去一年的不順利,重新出發新的一年。 如今的潑水節則是趣味的成分居多,所以此時到泰國,若被潑的全身濕淋淋的,千萬可別生氣喔! 像是鄰近的國家如:緬甸與高棉等,也都同時慶祝這個節日。
泰國潑水節習俗: 泰國“華富里府”是昔日的“羅斛國” 這個寶藏地方可不只有猴子
2、遊客在潑水時,不可任意向泰國老人潑灑,在潑的水中放入不潔之物與輕易碰觸到陌生女性,都是很不禮貌的。 宋幹神依每年宋幹節落在哪一天而有不同名稱,在星期日稱為Tungsa、星期一稱為Koraka、星期二稱為Raksos、星期三稱為Mondha、星期四稱為Kirinee、星期五稱為Kimina、星期六稱為Mahotorn。 泰國潑水節習俗2025 七位宋幹神指的是瑪哈宋乾的七個女兒,她們負責照料父親置於王伐神柱的頭顱,由於之前他無法正確解答達瑪庫摩(印度神Dhamma 泰國潑水節習俗2025 Kumar)的問題,因而被斬首。
泰國潑水節習俗: 泰國潑水節的習俗由來
潑水節的根本意義在於其清理和淨化的過程——清除所有的邪惡、不幸和罪惡,並懷着一切美好和純淨開始新的一年。 泰國潑水節習俗 (梵語:saṃkrānti),全名為Meṣa saṃkrānti,意為太陽進入白羊宮,時間約在每年公曆4月14日左右,即太陽進入白羊座的時期。 傣語稱此節日為「比邁」,意即「新年」;西雙版納和德宏地區的傣族又分別稱此節日為「尚罕」、「尚鍵」,兩詞均來源於梵語「saṃkrānti」,意為「周轉」、「變更」、「轉移」,指太陽已經在黃道十二宮運轉一週開始向新的一年過渡。 曼谷:在全世界揹包客最愛的拷參路,在泰國新年這段期間,這整區都有年輕泰國人和外國人拿水互潑對方,你有可能被張嘴大笑的陌生人用水和麵粉撒的全身又濕又髒。
泰國潑水節習俗: #6 泰國美食展
泰國潑水節代表着清除所有的邪惡、不幸和罪惡,並懷着一切美好和純淨開始新的一年。 傣-泰民族分為信仰佛教,以及信仰原始民族信仰的兩類羣體。 潑水節是信仰佛教的傣-泰民族羣體所過的重要節日,和上座部佛教傳入東南亞有密切關係。 除了潑水以清除厄運和罪惡外,在潑水節這天還會舉行「浴佛」典禮以及向僧侶「獻水」的儀式。
潑水節之所以命名為宋幹,是因為東南亞居民相信,太陽轉入黃道星座中的第一宮——牡羊宮(來自印度占星術),當天代表新一年開始。 由於歲差,在21世紀太陽轉入牡羊宮的時間大致在四月中旬,並且仍然在不斷向後移動。 現時泰國採用公曆,把潑水節固定於介乎每年公曆4月13日至4月16日間。 (Photo byJanon 泰國潑水節習俗2025 flickr)泰國潑水節是當地人為慶祝新年和祈求來年順利的節日,就像是我們的過年。 On flickr)泰國潑水節是當地人為慶祝新年和祈求來年順利的節日,就像是我們的過年。
而在清邁則會舉辦選美和遊行等活動,在泰國慎終追遠是很重要的,所以此時人們也會攜帶祖先的骨灰罈前往寺廟裏舉行祭拜儀式祈福。 根據清邁大學藍納傳統文化網站資料,泰北人會在潑水節的第三天(應為新年的第二天)稱為 วันพญาวัน,意指新年開始的日子,都會準備 ลาบ 來喫,說是喫了這道菜就會有整年好運。 而 ลาบ 和泰語中「好運」(ลาภ) 同音,喫進好運的吉祥菜不僅出現在新年,舉凡佛寺重要儀典、婚宴、喬遷之喜等宴客菜都會有它在桌上。 在清邁,每年潑水節前一週還會舉辦「ลาบเมือง」泰北口味的 ลาบ 烹飪比賽,是應景也是宣告新年即將來臨。 在芭達雅每一年都會在此時舉辦一些慶祝活動,像是食品展和花車遊行、選美比賽及各式各樣的煙火表演等。
泰國潑水節習俗: 泰國潑水節節慶價值
至於冰飯(ข้าวแช่)其實並非北部地方味,據說是源自孟族(มอญ)在新年期間為了宗教儀式而製作的餐點,多半拿來獻神拜佛、佈施僧侶,並分送長輩、和家族共享。 料理主要是浸在茉莉花水、冰塊的白飯,配上鹹甜口味的炸物、配料一起食用。 可能因清邁保留了泰國眾多的傳統儀式,也可能因為在清邁古護城河邊的打水仗的熱鬧和氣勢是曼谷不能比擬的,所以到泰國過潑水節,一定要選擇清邁。 時下的潑水節則是趣味的成分居多,所以此時到泰國,若被潑的全身濕淋淋的,千萬可別生氣喔! 潑水節的起源有不同說法,除了上述的祈雨儀式說,有一種說法認為潑水節是從印度的灑紅節和到恆河沐浴的習俗衍變而來,因在灑紅節會互相投擲彩色粉末和有顏色的水祝福對方,並以此慶祝春天的到來。 也有人認為潑水節最早起源於公元5世紀的波斯,當時命名為「潑寒胡戲」(又名「乞寒胡戲」),在此之後「潑寒胡戲」由波斯經印度傳入緬甸、泰國和雲南西雙版納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