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理人月刊10大著數2025!(小編推薦)

一招半式不足以闖蕩江湖,尤其在這個複雜多變、充滿不確定的世界裡,我們會遇到陌生且龐雜的問題,這需要我們保持謙遜,持續學習,同時也懂得借力使力,集合眾智,組建一支更多元的團隊。 離開科技業,你不再只是其中一位工程師,你不能仰賴有位專案經理來幫你報告你的工作內容。 你要懂得向招募公司、或未來公司的其他部門簡報你正在做什麼,下一步規劃又是什麼。 本集由《經理人月刊》採訪編輯吳美欣,專訪關韶文關關,一起聊聊斜槓人生的理財大小事 / 非典型記者的逆襲之路。

《經理人月刊》自2004年創刊以來,以「匯集全球智慧、萃取本土觀點、徹底解讀、即學即用」的角度,滿足經理人的各項管理需求、解除管理焦慮,時時刻刻補充知識養分,匯聚全臺最大的經理人社羣。 當我們在團隊裡共事的時候,我們不只是在工作,我們也在管理我們和同事的關係。 我們會持續地尋求、建立、維持、修補、調整、評論、推斷和約束這些關係。 菲斯克相當出色地用 經理人月刊2025 4 種人與人連結的方式,解構了人際關係的「文法」,稱為關係類型。 這 4 經理人月刊 種互動模式之中,每一種都可以組織出參與者分配資源的方式(Fiske, 1992; Pinker, 2008)。 我們也十分歡迎你閱讀 Kono 經理人月刊 電子雜誌平臺上的更多內容,讓 Kono 陪你探索更多閱讀的樂趣,探索更大的知識世界。

經理人月刊: 雜誌

微軟(Microsoft)宣佈將調整休假規定,提供美國員工「休假無上限」,稱為「自由裁量休假」(Discretionary Time Off)。 微軟考慮施行無上限休假制度已有數年,人資長表示,現在工作方式、地點和時間都產生巨大變化,將休假改成更靈活有彈性模式,是非常自然的下一步。 回想一下,朋友想換工作、找人才時,是不是也曾透過同事或朋友? 研究數據指出,有八成五工作都是靠認識的人引薦。 有沒有建立人脈,可能也會影響自己是否升遷、創業是否獲資金挹注。

  • 做一個成就他人的領導者 「媽媽與情人同時掉到水裡,你會先救誰?」這個兩難的問題換到工作場景中,被詢問者就是那名夾在部屬與老闆之間的中階主管,每天都得體會這種兩難的窘況。
  • 儘管我們常說每個人都公平地擁有24小時,但決定時間度過的快慢、時間使用的質量卻人…
  • 堆積如山的事塞滿你的頭腦,卻不知道怎麼整理、下手解決?
  • 歷史教我的21堂領導課 如果你是劉邦,能不能找到蕭何這種部屬,幫你發掘比他更厲害的人才?
  • 華人「經營管理」與「職場」第一精品品牌《能力雜誌》(Learning & Development),為中國生產力中心的出版媒體,以打造「經營管理的品牌+職場價值的堆手」為編輯宗旨,描繪職場人從將人、將纔到將將的捷徑。
  • 想要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你必須能夠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真誠地聆聽、肯定對方的價值,本期《經理人月刊》拆解「社交的技術」,解析贏得好人緣、好人脈、高人氣的五大祕訣,讓您也能營造美好的人際互動。

正在求職的你,只要設定目標,對未來有信心、有想法,就絕對找得到出路。 無論培養了多少能力,或是準備了多少技巧,或許你內心最焦急想知道的,終究還是:「那我到底什麼時候才能找到工作?」聽聽知名心理學家法蘭柯(Viktor Frankl)給你的建言。 擁有願意「學習的態度」固然很重要,但陳勝一指出,能否持續學習,纔是成功的關鍵。

經理人月刊: 管理未知的新能力成為領導關鍵

一直以來,餐飲業的流動率很大,除了員工勞動強度高、工作內容重複且單調,年輕員工若無法在工作中找到成就感,很容易另尋他路。 其中一堂戲劇課,阮劇團要學員帶工作上的重要工具或配件。 蔡明純賣個關子,先請學員依照平常的方式來回在劇場行走。 經理人月刊2025 仔細觀察,有的人駝背,有的人拖著腳,「走路可以看出一個人是否有自信,」她說。

高薪上班族往往是許多企業裁員優先開刀的對象,例如高薪的工程師就較平均薪水的工程師容易遭到裁員。 此外行銷、銷售或管理人員因為薪水較高,也很容易在此時最容易遭到裁掉。 每一次的經驗,都能累積成更好的自己 近一年提到SOP(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標準作業程序),許多人腦海中第一個跳出的,大概就是臺北市長柯文哲了吧。 打選戰時,他下命團隊處理各種大小事務,像是財務管理、跑行程、媒體專訪,連臉書PO文的細節都建立了SOP。 做一個成就他人的領導者 「媽媽與情人同時掉到水裡,你會先救誰?」這個兩難的問題換到工作場景中,被詢問者就是那名夾在部屬與老闆之間的中階主管,每天都得體會這種兩難的窘況。 聯強國際總裁杜書伍指出,人們在工作上遇到不會、不熟悉、不確定的事物時,就會感到焦慮、產生壓力。

經理人月刊: 經理人月刊 6月號/2021 第199期

曾任電子業品檢工程師,先後在夜市銷售飾品,2012 年正式創立 vacanza ,在臺北市東區商圈開設第一間實體門市,2016 年成功進駐百貨。 在店型、商品上不斷推陳出新,除了想靠小試驗找到可行策略,也是為了維持消費者的新鮮感,「包含我們異業合作,都要讓消費者意想不到。」徐亦知不拘泥於回購率,面向的客羣是每個潛在消費者,他認為,經營新鮮感的策略成功,自然會產生再行銷。 觀察到買賣雙方都有痛點,徐亦知在 2012 年展開 vacanza 的品牌之路。

經理人月刊: 購買說明

相對而言,在大離職潮中不太受到追捧的會計人員與專案經理這波反而就沒受到太多影響。 這次主題學習,我們透過12位印度執行長的成功故事、管理經… 關於工作與自由的8個思考 你也是每到星期天晚上,想到明天要上班,就冒出人為什麼要工作的念頭? 週休二日,時間好像都給了公司,但如果轉為獨立工作者,又怕收入不穩定,也難達到真正的自由。

經理人月刊: 經理人月刊

人力資源部門需要正視此警訊,為了避免最終那些反對聲音集結成為抵抗的力量,應主動分析組織內的人口(種族、性別)分佈,預先辨別潛在的問題,及早進行更深入的溝通,化解不滿的聲浪,證明公司欲推行的決心,並樹立榜樣、發揮同儕影響力。 Gartner 指出,位居中間位置的管理階層,今年會更深切感受到高階領導和實際帶領團隊的拉扯,前者必定展望更高的績效,後者則更需要協助或討論其目標、職涯發展等。 因此,組織是時候該安排新的領導力訓練,或重新定義主管工作的優先事項,纔有辦法處理日漸擴大的管理範圍。 經理人月刊 《經理人月刊》臺灣最具影響力的新世代商管媒體平臺, 接軌國際管理新知,探索企業案例,以即學即用的編輯角度,回應管理需求。

經理人月刊: 商業雜誌 04:《動腦雜誌》

在 2021 年 4 月號的《專案經理》,就提到了敏捷開發、OKR、SCRUM 等專案管理方法的分享,也分享了專案管理的分析工具,是一本能增加大家專案管理能力的優質商業雜誌。 由於《專案經理》的定位為全球華人專案管理雜誌的「龍頭」,因此《專案經理》每一期的封面故事皆是當代最強勢的專案管理議題。 在 2021 年 4 月號的《Cheers 快樂工作人》,就提到了近年求職市場的趨勢分析,包含社交檔案撰寫方法、產業面面觀、社羣行銷趨勢等,讓讀者對於就業市場更加了解。 《Cheers 快樂工作人雜誌》,簡稱《Cheers 雜誌》於 2000 年創刊,是一本每月發行的臺灣商業雜誌,讀者以年輕上班族為主要對象。

經理人月刊: 經理人月刊|雜誌訂閱

不到 2 小時採訪,福和生鮮農產公司董事長邱進福就接到 2 通電話,其一是福和設備廠商日本知名冷鏈設備品牌前川 MAYEKAWA 社長特助來電,想幫他把水果銷到日本去。 電子書、 電子雜誌因版本屬性因素,恕無法比照紙本書籍提供MP3、DVD實體光碟,亦無提供相關影音檔案下載,請先確認無此需求再行下單購買。 從上面的例子,你應該會覺得經濟學似乎沒這麼艱澀。 這期特刊,我們以淺白的方式,介紹常用又實用經濟學概念,幫助你在工作中理性判斷,並做出更聰明、精準的決策。 苦惱如何找人,更應先解決招聘面臨的難題:到底要用什麼人? 首先要透析職務需求,方可設立招募標準,選擇真正適合的人,纔不會落入找不到人的循環中。

經理人月刊: 經理人月刊 8月號/2021 第201期

然而,大多數的人在戒除或建立習慣的過程中,都會遇到挫折。 剛開始需要克服心中的排斥感;執行一段時間沒看到成效,不知道還要不要持續⋯⋯。 最高成效工作術 總羨慕能交出漂亮成績且早早下班的同事嗎?

經理人月刊: 超級店長8堂課: 經理人月刊

獲得諾貝爾獎的心理學家丹尼‧康納曼(Daniel Kahneman)研究指出,大眾偏好跟喜歡或信任的人做生意。 發現大宗購買產品的消費者,記得進一步思考:他可能是「企業客戶」或有「定期回購」的可能性! 店長們都要擁有業務思維,要主動出擊,才能抓住商機與業績。

經理人月刊: 經理人編輯評審團選出100位MVP經理人,含20位Super MVP經理人候選者

透過鼓勵或調整現有員工,暫時轉換至新的崗位上,或聘請外包人員,採取任務導向的短期合作,更彈性地滿足企業在特定技能方面的需求。 經理人月刊2025 各種「安靜」浪潮襲捲了 2022 年的職場生態,對於人力資源工作者來說,無論是判斷員工的意向,或是組織面對的挑戰,都愈來愈複雜。 知名市調公司 Gartner 針對 2023 年,提出了 9 項觀察,提醒僱主和人資單位應留意的未來工作趨勢。

少主蔡宗翰領軍700人T恤部隊,改變十萬人腦袋 它又老又大,如何數位金融跑第一? 燈塔轉型計》 總部當大腦,「四肢」戰情室執行到底 3種翻譯員》 說客、教材組、關懷小組滲透10萬人組織 從小店到大公司,應對變局的成長祕訣: 開始對話,數位轉型才會… 或許也是因為這種只要一天一次一點點的「不費力感」,讓我在閱讀《創作者的日常生活》這樣的書時,每每心靈大受鼓舞,興起有為者亦若是的心。 像是驚悚小說作家「史蒂芬・金(Stephen King)一年365天,天天寫作,包括他的生日和假日,而且他從不讓自己在達到每天2000字的字數限額之前停筆」這樣的句子,便立即給了我力量。

本集由《經理人月刊》文稿主編邵蓓宣與採訪編輯簡鈺璇,一起聊聊 《經理人月刊》2 月號封面故事「打造僱主品牌」。 每天一睜眼,我們的 5 感快速地接受著來自社羣媒體、新聞、廣告、Podcast⋯⋯等衝擊。 然而,現代人接受到的資訊量遠遠超過負荷,過量的資訊往往成為大腦的負擔。 全球生產力專家提亞戈・佛特因為一次生病的經驗,鑽研出一套實用的數位筆記法。 從一個不知名的小攤位起家,vacanza 搖身一變成為在全臺有 28 間門市,以近 5 億的年營收來看,穩站臺灣平價飾品市佔第一。

加上 Wi-Fi 切換不同基地臺時,需要重新連線,可能造成無人搬運車在移動過程中,會發生有搬到一半斷線、停下來的狀況,易影響產線運作效率。 《廣告 Adm》創刊於 1991 年,是一本從世界觀點出發,藉由最尖端的廣告及各種深具啟發性的創新作為、營銷活動案例,探討營銷溝通的臺灣廣告雜誌。 經理人月刊2025 在 2021 年 5 月號的《能力雜誌》,就提到了 5G 於智慧工廠、數據運營、製造業的種種應用,還有數位轉型、日本創新個案等。

這句話乍看雖然像繞口令,但仔細思考,一個提案(故事)若沒有數字佐證,難有說服力;但當一個報告裡塞滿了數字, 卻沒有據此提出行動方案,也沒有意義。 在家族企業系統裡,成員通常身兼多職(家庭成員、企業負責人、管理者),因此會有不同的價值觀和利益。 家庭成員累積愈多角色,就愈可能會跨越不同角色的界線,造成彼此互動模式不一致。 大型的家族企業面對這項挑戰的方式是設計出自己的家庭治理模式,來釐清期待,架構每個人的責任。 這些通常彙整成家族憲章,這份文件可以讓家族裡的人際關係更正式行於文字,避免關係類型交錯,並將不必要的衝突降至最低。

5G 指的是第五代行動通訊技術(5th Generation Wireless System)。 《廣告 Adm》為傳播界標竿型雜誌,提供了各方面最專業的廣告行銷、媒體傳播、社羣經營、藝術文化、設計美學、科技新知等新聞。 對於行銷人、創意人、廣告人來說,《動腦雜誌》總是能提供暨深入又有啟發的產業分析及個案,是不能錯過的一本商業廣告雜誌。 《動腦雜誌》於 1977 年創刊,是一本臺灣行銷商管雜誌,扮演著華文地區,廣告行銷媒體圈瞭望者的角色;讀者涵蓋臺、中、港、新、馬、美國等地華文廣告界。 蔡明純說,如同服務業不可能永遠遇到彬彬有禮的客人,即便上一秒在後場出錯被罵,下一秒走到前場就要收起負面情緒,隨時都要因為碰到不同的任務關卡,必須馬上調整自己的心態應對,每個遊戲回合都有如一場「即興演出」。

工作量和強度比員工高,為什麼很多知名執行長還能花時間充實自己,甚至另外再創業? 有些人聽了可能會說,執行長能這麼做,是因為他的雜務都有祕書,或交給下面的人幫他處理掉,主管與員工到底能學什麼? 我認為重點應該放在,學習執行長「取捨任務的邏輯」,以及看待時間的方式,活用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 本集由《經理人月刊》編輯團隊精選國際財經管理資訊,採訪編輯簡鈺璇、採訪編輯吳俊毅提供導讀和解析,幫助讀者快速掌握最新的管理趨勢。 為此,美國環保署不斷敦促GE,必須負責清理受污染的河流。

經理人月刊: 服務條款

更複雜的是,我們從來就不會只用一種模式來和別人互動。 最挑戰的就是在不同的模式轉換間成功穿梭,因為每個模式裡的遊戲規則都不同。 遠傳協助臺達電子在桃園龜山廠布建 5G 企業專網,透過 5G 低時延、多連結的特性,無人搬運車有了更即時的訊號回應時間,以及容許多項裝置同時連線的指揮調度平臺,能穩定執行搬運工作,提升效能。 《動腦雜誌》每月定期提供最熱門的全球產業趨勢、專題報導、全球設計、行銷風向球、流行快報、網路公關案例、業界動態、及創意藍海專欄,是行銷傳播人不可或缺的產業交流資訊平臺。 《彭博商業週刊》(Bloomberg Businessweek)是來自美國的商業雜誌,最早於 1929 年出版,曾經由美國紐約的著名出版商麥格勞・希爾公司(McGraw-Hill)出版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