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住醫院的情景又歷歷在目,由於癌細胞擴散,切除左肺原發性3cm的腫瘤已變得毫無意義,一切待有了正電子掃描報告後才決定治療的方案。 由於是重症,不妨諮詢超過一位醫生,令自己在治療過程中不要走冤枉路。 他是瑪嘉烈醫院內科及老人科部門主管兼腎科醫生,與其他名醫的路線圖不同,他除了大學畢業後在伊利沙伯醫院做過兩年急症室醫生,之後三十三年都留守瑪嘉烈,相當專一。 「餘醫生(餘宇康)曾經叫過我出去,但當時腎科中心剛成立,不能一走了之。」他之後還有三次外闖機會,人工高幾倍,但他還是選擇留低,堪稱世外高人。 瑪嘉烈醫院腫瘤科好唔好2025 親切的服務態度,希望減輕到訪者的壓力,安心進行各種諮詢和診斷。
- 癌魔來勢洶洶,癌症病人確診後,腦海中滿是疑慮和擔憂,排山倒海的壓力更隨時會令病人和家屬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置於崩潰邊緣。
- 九龍西聯網醫院的眼科穩定新症輪候時間(中位數)最長,需要等超過2年半,當中10%九龍東醫院聯網嘅病人要等超過3年。
- 張醫生認為,侵蝕沒超過50%,沒即時危險性,可以一邊做化療,一邊等基因測試結果,看是否適合服食標靶藥。
- 本院復康及療養大樓設於荔景大樓,距瑪嘉烈醫院約五分鐘車程。
- 他慶幸聽我的話,否則平白無故接受化療,令自己身心疲憊,那就非常不值得。
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除了使用藥物治療病人,還需要向有需要的病人提供電療服務。 曾聽聞不少醫生訴説,應付門診的工作已經佔據他們的大部分的工作時間,加上醫管局盛行開會文化,進一步剝奪他們實際為病人進行治療的時間,唯有利用公餘時間,為每位需要電療的病人規劃電療方案。 公立醫院乳癌新症,先安排到外科做手術切除腫瘤,再轉介腫瘤科接受電療或化療,清除體內隱藏的癌細胞。
瑪嘉烈醫院腫瘤科好唔好: 癌症資訊
瑪麗醫院主診醫生認為,雖然手術很複雜,但有信心可以切除,不用做化療。 說起化療,每位病者都聞風色變,擔心承受不了嚴重的負作用,結果一幕幕悲慘哀傷的畫面會自動在自己腦海中上演。 他慶幸聽我的話,否則平白無故接受化療,令自己身心疲憊,那就非常不值得。 我對於他的不幸感同身受,但也替他高興,起碼他做了手術,往後的日子只需要小心觀察,而不需要像我一樣要展開漫長的抗癌之路。 我以過來人的經驗向他建議,不妨再看一位醫生,聽聽其他醫生的意見。 他選擇到了瑪麗醫院,排公立症要等超過一個月,看私家症只需十天左右,在分秒必爭下,最後選擇了私家症。
- 瑪嘉烈醫院毗鄰葵涌醫院,由醫院管理局管理,屬於九龍西聯網,主要為荔枝角、新界西南(包括荔景、葵涌、青衣及荃灣)以至東湧和大嶼山的居民提供服務。
- 一間座落旺角的臨牀腫瘤科專科診所,為大眾市民提供專業的癌症診治服務。
- 醫院一向重視社區為本的服務,會繼續配合醫社合作的方向發展醫療服務。
-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香港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 具經驗的專科醫生離職,令臨牀腫瘤科出現經驗斷層的局面。
- 立法會議員要求醫管局正視情況,避免再有醫生抱「返工」心態對待病人。
- 香港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 。
2013年的世界腎臟日,主題是「防止急性腎損傷」,那是指腎功能在短時間內受到損害,例如長期服用非類固醇的止痛藥及消炎藥;一些中藥材如澤瀉、鯇魚膽及水銀等。 有關藥物可影響腎臟血液循環,導致破壞腎功能,造成急性腎損傷。 唐國隆醫生提醒大家,隱性的疾病來得無聲無息,應當做到防患於未然,應定期量度血壓、做包括血糖、腎功能等身體檢查,以及不可胡亂服用非醫生處方的藥物。 該受影響病人是肺癌患者,診症醫生只點擊預覽,在此模式下沒有顯示病人出現EGFR基因突變,醫生因而處方化療治療。
瑪嘉烈醫院腫瘤科好唔好: 堅信新治療能創造抗癌奇蹟 腫瘤科張寬耀醫生:病人由…
而且腫瘤有好有壞,壞的先係癌,所以醫生一定會抽組織驗過,才肯定你媽是否患癌。 之前我都有講,唔好亂聽人講,第一,你媽的癌擴散到邊都未知,第二,如果已經影響個肝,仲唔可以亂食中藥或藥饍,因為仲會影響肝臟,如果進一步影響肝臟的話,到做手術或化療時,肝「考」素唔合格,係唔做得,咁仲會延遲醫治。 如果人地話你知果隻食物可以醫到癌症咁勁,一早賣斷市,唔好人講你就信。 瑪嘉烈醫院腫瘤科好唔好 瑪嘉烈醫院腫瘤科好唔好 去醫院癌症資源中心問下,應該有幾款唔同牌子,既營養奶既試用裝可供索取,睇下邊隻口味媽媽比較接受。。 本港近日接連錄得兒童感染新冠肺炎後,出現嘶哮症的重症個案,有兒科醫生形容數目只是「冰山一角」。
診所職員警告他肺部陰影極可能是癌症,令他再次向瑪嘉烈醫院爭取進行更詳細檢查,至本月才獲安排進行電腦掃描及抽取肺組織化驗,終在中秋節當日診斷出患肺癌。 他引述醫生指出,極可能患上罕有的「Lymphoepithelioma-like carcinoma of lung」,即肺淋巴上皮瘤樣癌,患者存活率僅五成,醫生指他可能已第三期,癌細胞或已擴散。 「疑難排解」服務由多位專科醫生義務提供,為正在抗癌路上的大眾提供免費初步醫療、營養、復康等參考資訊。 「癌症資訊網」會不定期揀選部分提問,邀請個別醫生作一次回覆。 「疑難排解」服務並非為病人網上診症,您不能期望醫生會通過此服務為您即時提供深入之醫療意見。
瑪嘉烈醫院腫瘤科好唔好: 經濟不停學
「剩低老婆同個3歲仔仔,唔知點算好」,現時他每天用錄音筆錄下自己的一字一句,讓兒子將來可以憑聲音懷念離去的爸爸。 由12月尾到現在,鏢靶藥還未食夠一個月,還未能判斷它的成效。 你媽媽嘅血色素,白血球和血小版偏低,有機會係鏢靶藥嘅副作用,當然醫生亦需要排除其他原因例如骨髓的問題。 如果係因為鏢靶藥嘅副作用,到血球情況恢復正常後,可以考慮減鏢靶藥劑量再重試。
瑪嘉烈醫院腫瘤科好唔好: 支援癌症病人社福機構
另外,也需要見外科醫生去排除其他便祕的原因,例如駁口收窄、癌症復發等。 彭醫生於1992年在香港大學醫學院畢業,之後主要在香港的廣華醫院及瑪嘉烈醫院 接受神經外科訓練。 2001年,彭醫生遠赴美國波士頓的麻省總醫院、哈佛醫學院及 鳳凰城聖約瑟夫醫院的貝洛神經醫學中心深造,專門研究顱底、血管及脊椎手術。 曾有30多歲男病人極度害怕化療,一踏入治療中心就開始不斷嘔吐,蔡燕萍決定破例安排男病人在臨牀心理學家的辦公室內化療,心理學家一邊協助病人做放鬆練習和聽音樂,病人最後順利完成化療療程。
瑪嘉烈醫院腫瘤科好唔好: 專科醫生
開學在即,關日華認為每日上學前須做快速測試的措施恆之有效,能減低染疫學生和教職員把病毒帶入校園的機會。 他又提醒,如兒童出現任何一個新冠肺炎徵狀,家長須即時帶他們到醫院,爭分奪秒盡快接受治療,而非只留家休息。 政府專家顧問、港大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講座教授劉宇隆昨引述醫管局數據指,過去一個月約有30宗確診因嘶哮症入院,部分因已接種疫苗而病情較輕。 瑪嘉烈醫院兒童傳染病科顧問醫生關日華亦形容,大眾已知的兒童嘶哮症個案乃「冰山一角」,因公佈的個案只涵蓋須入PICU的嚴重病例,而未包括只需要用藥的個案。 他指,以往每個季度只會接到一至兩宗個案,但近月幾乎每日或隔日便有一宗,料與兒童早前未符合資格打針,又因未接觸過新冠病毒而未有抗體,導致較易患上重症。 末期腎衰竭的病人,大家稱為「腎友」,等候腎臟移植者近一千八百人,可能出於傳統的禁忌,市民死後捐腎的個案每年僅得數十宗,遠遠達不到需求,腎友經過每天三至四次繁複的洗肚或每星期二至三次的洗血治療,體質亦因貧血而轉差。
瑪嘉烈醫院腫瘤科好唔好: 醫院聯網、醫院及醫療機構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香港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 瑪嘉烈醫院腫瘤科好唔好2025 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 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
瑪嘉烈醫院腫瘤科好唔好: 醫生,您好。我媽媽完成乳房切除手術後,醫生建議做六次化療,現在剛完成第四次化療,但不幸感染covid-19,無病徵,沒有出現併發症。請問是否一定要中斷化療?
「疑難排解」之回覆為醫生個人意見,並不代表其內容為本公司及本網站立場。 瑪嘉烈醫院腫瘤科好唔好 一五年三月三十一日,瑪嘉烈醫院有一千五百七十張病牀(其中二百六十八張位於荔景大樓)及四千二百九十二名員工,是本港傳染病科、腎科及泌尿科的專科轉介中心。 此外,瑪嘉烈醫院設聯網腫瘤科中心、嚴重創傷中心、腎臟移植及透析中心、聯網碎石中心、聯網胸肺內科及肺結核治療、聯網高危產科、兒童及初生嬰兒深切治療服務等等。 在一個多小時的解答過程中,雖然我們問了大量的問題,但對我來說,那一刻的腦袋似乎凝固了,根本不懂得思考。 當晚漏夜趕到張醫生的診所,用了一個半小時聽取他的專業意見。 2021年7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全港共有約182,041個外科預約新症。
瑪嘉烈醫院腫瘤科好唔好: 癌症資助機構及藥物資助計劃
IgA腎小球腎炎(IgA Nephropathy)為最常見的種類,那是由於體內的A型免疫球蛋白沉積在腎小球,逐步損害腎功能,並很可能迅速轉化成末期腎衰竭。 人體會在尿液中排出微量尿蛋白,份量約一天30至300毫克,故此若發現尿液中的蛋白超過300毫克時,便須正視及請醫生跟進治療,如不作檢驗,那是察覺不到的。 政府外判工蛇王成風,工作時間瞓覺做運動,街道垃圾無人清,主責部門卻放任懶理,任由公帑被浪費。
瑪嘉烈醫院腫瘤科好唔好: 新界西聯網
至於QE和瑪嘉烈,各有好壞,但通常都係選擇排期快果間,而且你媽要住院,佢地仲要睇邊間有牀位。 再想問一問大家,今日明愛醫生同媽媽講,今天沒有瑪嘉烈腫瘤科醫生到啦,而家轉為伊利沙伯腫瘤科睇佢,但要等到9月2日,冇講原因點解要等咁耐,可能媽媽又唔識追問,而大腸其他既部分又唔照住啦,因都知道已擴散話暫 … 我明白好多人聽到患癌會好擔心,想做D咩黎令自己或家人舒服些,但其實正面D面對就得。
瑪嘉烈醫院腫瘤科好唔好: 服務範圍
提供服務:由同路人和照顧者角度出發的互動資訊網站,搜羅與癌症相關的最新消息、報導及科研報告,並邀請不同界別的專業人士撰寫文章,設有討論區讓公眾互動交流,歡迎同路人和照顧者互相分享親身經驗、抗病點滴。 瑪嘉烈醫院腫瘤科好唔好 提供服務:提供資助給有經濟困難的癌症,例如資助他們購買假髮、義乳或額外營養品等,幫助改善他們的生活質素。 瑪嘉烈醫院腫瘤科好唔好 患上癌症,治療的過程短則半年,長則數年,甚至可長達一輩子,因應病情的變化,病人隨時無法工作,導致收入驟減,對「手停口停」的病人來說更會完全失去收入,即使康復後,病人也會擔心工作能力受影響,令往後的生活出現經濟困難。 癌魔來勢洶洶,癌症病人確診後,腦海中滿是疑慮和擔憂,排山倒海的壓力更隨時會令病人和家屬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置於崩潰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