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生活忙碌而缺乏運動,飲食脂肪含量也偏高,不少人可能患有高膽固醇亦不自知。 在香港,高膽固醇已經成為冠心病和中風的主要成因之一,冠心病更是僅次於癌症的第二號殺手。 今次Bowtie團隊帶大家一起了解何謂高膽固醇,以及高膽固醇患者的飲食及生活注意事項。
- 飽和脂肪會令血液更易凝結,引致血管硬化、中風及心臟病等疾病, 促進肝臟產生膽固醇,令血液的壞膽固醇水平上升,其不良影響比過量攝取膳食膽固醇更大。
- 當中又分為容易積聚於血管內壁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所以稱為「壞」膽固醇;及幫助收集和運送血液內壞膽固醇回肝臟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又稱為「好」膽固醇。
- 以遺傳為例,素食人士亦可能有偏高的膽固醇而引致心血管病。
- 建議成年人每天約食用5至8兩肉類,1兩肉類相等約1個乒乓球大小的肉類或1隻雞蛋(連蛋黃計算)。
- 飽和脂肪的主要來源是動物性脂肪,部份來自植物性脂肪。
- 例如家用油品方面,可選用魚油、海藻油、雞蛋黃油、魷魚油、磷蝦油、沙棘果油、亞麻籽油、車前葉藍薊油、南美印加果油、大麻籽油等含較多的ω−3脂肪酸。
- 此外,高血壓會加速糖尿病腎病或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 而患有某些疾病,如糖尿病、腎臟病變、肝臟病變、甲狀腺功能異常、高血壓、膽道阻塞或肥胖症等,也較容易引發高膽固醇症。
三酸甘油酯是存在於血液和脂肪組織的脂肪,既是主要的能量來源,也是體內最常見的一種脂肪。 進食後,如有多餘的卡路里未能即時耗用的話,便會轉化成三酸甘油酯,儲存於脂肪細胞內備用。 正常水平的三酸甘油酯(20mmol/L 以下)對健康不可或缺。 不過,血液中的三酸甘油酯過多(20mmol/L 或以上)與動脈粥樣硬化(動脈變硬和變窄)、高血壓、高血糖、腰圍增加、HDL(好膽固醇)水平低有關,繼而令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上升。
正常膽固醇度數: 膽固醇參考值
王宗道指出,如有心血管疾病,例如頸動脈已增厚或有斑塊、置放心血管支架、曾心肌梗塞或中風者,動脈硬化指數應採取嚴格標準,理想值應為3以下,顯示血管健康,風險較低。 若無心血管病史,動脈硬化指數理想值可放寬到4,一旦超過4,就必須更積極的調整生活型態及藥物控制。 還有皮膚中的膽固醇經陽光的紫外線照射後,可轉化成所需的維他命 D,亦可變為膽酸,幫助人體消化脂肪。 成年人理想的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為 5.2 mmol/L 以下。
- 臺灣外科醫師江坤俊在《江P醫件事》說明,味精的全名為「麩胺酸鈉」,在1907年被發現,後續也廣泛應用在許多東西上;而味精本身是從天然食材被提煉而成。
- 而反式脂肪則在植物油的氫化程序中形成,不但會令血液的壞膽固醇水平上升,亦會降低好膽固醇水平,增加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 人體需要一定水平的膽固醇,以形成細胞膜和製造部分賀爾蒙及維他命D。
- 至於膳食膽固醇,其參考攝入量與能量需要量(即膳食中的千卡數量)無關,因為膳食膽固醇不會令人體產生能量。
-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身體內的膽固醇主要由LDL運送至全身各部位,過多會對人體不利,因而被稱為「壞」膽固醇,是造成血管阻塞和硬化的元兇。
膽固醇低時膽固醇低於120mg/dl以下時,必須調查家族的病歷,檢查肝臟等。 正常膽固醇度數 植物油等較多的不飽和脂肪酸,可抑制血液中的膽固醇。 過高的人,要注意蝦子、牛肉、奶油、乳酪等含有較多飽和脂肪酸的食品,並減少脂肪的攝取量。 為心臟健康着想,除了膳食膽固醇外,我們更應留意飽和脂肪及反式脂肪的攝入量。
正常膽固醇度數: 膽固醇是什麼?
40出頭的阿雯(化名)飲食均衡、規律運動,例行健檢總膽固醇卻是紅字。 醫師檢視健檢報告發現,她高密度膽固醇及總膽固醇數據換算成「動脈硬化指數」在正常範圍,但低密度膽固醇還有降低空間,恐與家族遺傳有關,若飲食及運動控制無效,應考慮服藥。 而反式脂肪則在植物油的氫化程序中形成,不但會令血液的壞膽固醇水平上升,亦會降低好膽固醇水平,增加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正常膽固醇度數2025 膽固醇廣泛存在於動物體的細胞膜,同時也是合成幾種重要荷爾蒙及膽酸(膽汁的重要成分)的材料。 若血液中膽固醇的總含量過高,則發生心血管疾病的概率會提高。
高 密 度 脂 蛋 白 俗 稱 為 有 益 的 膽 固 醇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一般在醫院接受健康檢查時,大多都有「血脂肪」抽血檢查,常看到「總膽固醇」、「三酸甘油酯」等4項指標出現紅字,讓人看得霧煞煞! 烏日林新醫院家庭醫學科古育瑄醫師表示,常遇到民眾拿著健檢報告詢問,分不清楚好膽固醇和壞膽固醇。 其實只要總膽固醇、三酸甘油脂或低密度脂蛋白超過正常值,就代表您患有三高中的「高血脂」。 食物中的膳食膽固醇是複合脂類,不能區分為”好”和”壞”,而我們常指在人體內的血膽固醇則是脂類與蛋白質合成的脂蛋白。 脂蛋白把脂類由肝臟輸送到細胞,又或由細胞輸送到肝臟。
正常膽固醇度數: 膽固醇過高不能喫什麼水果
膽固醇指數標準與心血管健康有密切關係,而藉由認識血膽固醇檢測的數字,亦可提早做疾病預防,尤其指心臟病和中風。 今次探討膽固醇度數的定義,以及其測量之參考值,在此也提醒大家,建議20歲以上人士每4至6年做一次膽固醇檢查,針對心臟疾患者,或須更頻繁地檢測。 多元不飽和脂肪中的亞麻油酸及次亞麻油酸是人體必需脂肪酸,必須從食物吸收。 它們可以稀釋血液濃度、降血壓及改善免疫系統功能,同時,降低血液中的總膽固醇(包括壞膽固醇及好膽固醇)水平。 因後天因素而患上高膽固醇血癥人士,應在飲食中適當的節制或吸收膽固醇和脂肪,尤其是飽和脂肪及糖份,注重其他有利營養素的攝取,以及保持理想體重,都有助減低冠心病及中風發生的機會。 如經醫生診斷,需要持續使用藥物降低膽固醇,應遵從指示定時服藥及定期覆診。
正常膽固醇度數: 正常值
膽固醇的飲食來源為蛋黃、肉類、海鮮,愛喫肉、油炸、高熱量食物者要減少攝取,多喫高纖的麥片、蔬果等,持續兩、三個月,能讓膽固醇下降。 他汀類藥物會影響肝功能,病人需要在開始服用之前和之後定期接受肝功能測試。 常見的副作用還有輕微腸胃不適、肌肉腫痛及肌肉無力等。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身體內的膽固醇主要由LDL運送至全身各部位,過多會對人體不利,因而被稱為「壞」膽固醇,是造成血管阻塞和硬化的元兇。 避免高膽固醇的飲食外,日常飲食多攝取『黃豆、燕麥、深海魚、茶、大蒜』,可以幫助降低有害的膽固醇。 飲食控制輔以戒菸、減重及規律運動,可有效改善膽固醇過高的情形。
正常膽固醇度數: 食物安全焦點(二零零九年四月第三十三期)- 食物安全平臺
如果總膽固醇值介乎 5.2 至6.2mmol/L 之間,便屬於偏高,6.2 或以上便視為高危。 如你的膽固醇高出理想水平,應同時量度好膽固醇(HDL)和壞膽固醇(LDL),以便清楚瞭解你所面臨的風險。 正常膽固醇度數2025 若你的高密度脂蛋白與總膽固醇的比例正常,即使總膽固醇值在 5.2mmol/L以上,也未必屬於偏高。 膽固醇過高可以喫水果,酪梨及芭樂甚至可以控制膽固醇,並有益於預防心血管疾病。 水果中的果糖不會影響膽固醇數值,但如果攝取過量,又少運動就容易使三酸甘油酯偏高,許多膽固醇過高患者同時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在水果的攝取上就需控制份量。
正常膽固醇度數: 血脂
您不妨考慮限制進食脂肪、糖類和酒精,亦可增加運動量。 對超重者而言,減輕體重可能是最有效降低三酸甘油酯的方法。 正常膽固醇度數2025 膽固醇由肝臟製造,亦可從肉類、貝穀類、蛋類或乳製食品等攝取。 人體需要一定水平的膽固醇,以形成細胞膜和製造部分賀爾蒙及維他命D。 不過,膽固醇過高對身體有害,會增加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
正常膽固醇度數: 膽固醇指數正常值是多少?過高須避喫這些食物!
江坤俊解釋,原因是裡頭含有鈉,喫多就是容易口渴。 換言之,味精跟食鹽一樣,但後者氯化鈉因為本身含有鹹味,可意識到不能加太多,但味精的反應是鮮味,為了讓湯好喝一點,就會不自覺加入較多味精,也因此喫進許多鈉。 醫師說,過去曾有一種症狀稱為「中國餐館症候羣」,來由是有外國人每每在中國餐館喫飽後,就會感覺不舒服,便認為是因為加入了味精的關係,因而導致味精被污名化。 媽媽常說,喫味精對身體健康不好,買外食還會特地要求不加味精。
正常膽固醇度數: 味精冷知識|味精有害健康?醫生平反拆解不適之謎1食材更不安全
因此,LDL 指數以 2.0 mmol/L 以下為理想水平。 正常膽固醇度數 正常膽固醇度數2025 除了動脈硬化指數要降到3或4以下,根據2017年臺灣高風險病人血脂異常臨牀治療指引,家族性高血脂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數值應小於100mg/dl,心血管疾病者更應控制在70mg/dl以下。 倘若動脈硬化指數高過理想值,王宗道建議,無心血管病史者,可先嘗試三至六個月的的飲食控制和運動改善,若指數不能變正常,應該要就醫服藥;若有心血管問題的人,則生活型態調整和藥物要雙管齊下,直到達標為止。 膽固醇是一種脂質分子,是組成細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製造賀爾蒙及維生素D的重要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