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麥當主食2025介紹!(小編推薦)

不同燕麥製品中β-葡聚醣的含量分別是:燕麥麩皮5.5% 至23.0%、大燕麥片約4%,全燕麥穀粉約4%。 燕麥在西方食品中主要用來做麥片粥,或和果汁香料等混合一起焙製成一種乾燥食品,泡在牛奶中做早餐。 俄羅斯人非常欣賞燕麥做的黑麪包,現代由於認爲燕麥是低熱量的健康食品,需求量大產量又低,價格要比小麥高。 對於從事中高強度運動的人,燕麥棒與其他種類的能量棒,是很好的補給食物;但如果是運動量少的人甚至久坐族,建議最好不要太常喫,以免攝取不必要的熱量。 至於看似健康的「燕麥棒」,主要由糖漿、油脂組成,一般人以為可以攝取到的纖維也少得可憐,每100公克僅有2 克,喫下一根燕麥棒形同「喫下半碗飯淋上一湯匙的油,」鄭欣宜說,還容易引起血糖快速飆高、囤積脂肪。 但食用燕麥產品時必須注意,越是液狀的燕麥產品,如燕麥奶、燕麥漿,飲用雖然方便,但其升糖指數越高;而若為了追求口感再去添加過多的糖分與配料,就容易使血糖不降反升,同時導致體重與膽固醇飆升。

  • 乳糜瀉是對麩質蛋白質持續性不耐受的疾病,和個人基因有關,在已開發國家的盛行率約為1%。
  • 而除了燕麥,五穀米、十穀米、薏仁等都是不錯的膳食纖維來源,也是很好的低GI食物。
  • 燕麥β-葡聚醣是高黏度的多醣,由單醣D-葡萄糖所組合而成。
  • 推出後反應非常熱烈,許多粉絲私訊想要知道燕麥到底該怎麼喫,有沒有相關的菜單、食譜。

對於很多飲食無節製或容易暴飲暴食的朋友,小米是很溫和的雜糧選擇,不像雜豆有外面一層豆皮需要煮爛,喝下去,腸胃的負擔比較小。 其實,它們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不低,完全可以用來替代主食。 青菜蘿蔔各有所好,全家人一起喫飯時,不見得每個人都能接受燕麥,但婆婆媽媽們別為它傷腦筋,以為得煮2鍋飯。 「燕麥質量比較輕,和白米一起煮它會浮在上層,要喫的時候,只要把浮在上層的燕麥颳起來就可以了。」癌症關懷基金會執行長黃翠華說出輕鬆解決之道。 不習慣全喫燕麥的人,可以嘗試從白米和燕麥3:1開始喫,習慣後再慢慢調整至1:1。 根據你的情況,可以嘗試在燕麥的基礎上增加其他堅果、穀物雜糧混著喫,水果選擇當季輪換喫也是一樣的道理。

燕麥當主食: 燕麥製品及衍生產品

尤其是,採取減醣飲食者,如果用燕麥取代白飯,喫的分量更要少一點。 趙函穎營養師表示,在開始討論是否推薦有減肥需求者,完全以燕麥替代白飯當主食之前,首先要先讚賞鄧紫棋將減少鹽分攝取、多喝水,把蔬菜當主食、澱粉和肉類變配菜的飲食習慣。 同樣要提醒的是麥片20公克=1份主食,所以喫的時候要留意麥片的用量。 另外,由於麥片本身沒味道,很多人在喫麥片時習慣以牛奶或豆漿做基底,或加入堅果、芝麻、榖粉等來增添風味、加入蜂蜜來調味….這些麥片以外的食材都含有熱量,需要做體重管理者若選擇以麥片當早餐的話,務必要留意總熱量的攝取。 醫師解釋,精製的食物會讓血糖突然飆高,容易導致人體產生飢餓感,而燕麥片纖維較多,類似糙米飯,相同分量的熱量比白飯再少一點,很適合做為減重期間的主食。 市售產品中有燕麥(粒),也有即食的燕麥片,它們是否有所差別?

  • 而且燕麥製品在採收、運送、貯存及處理的過程也常受到其他含麩質穀類的交叉污染。
  • 因此,營養師很建議減少精緻白米份量,選擇糙米、紫米等,也能再加上無調味的即食燕麥片煮成燕麥粥,能增加飽足感,也讓我們不會餓了就隨手抓餅乾麵包果腹,也有足量的膳食纖維,幫助調節肝臟膽固醇的代謝,減少膽固醇、三酸甘油酯。
  • 趙強說,胃的功能就是「液化」食物,待食物變成泥狀,才進入小腸,比起燕麥、燕麥片,燕麥奶停留在胃的時間變短,小腸吸收速度快,血糖上升速度也快。
  • 雜豆是指非黃豆、青豆、黑豆之外的澱粉豆,比如紅豆、綠豆、菜豆,鷹嘴豆等等。
  • 趕快跟著菜單並掌握上面這些重要觀念,讓大家一起甩甩肉,擁抱健康與享受輕盈的夏日時光。
  • 「燕麥質量比較輕,和白米一起煮它會浮在上層,要喫的時候,只要把浮在上層的燕麥颳起來就可以了。」癌症關懷基金會執行長黃翠華說出輕鬆解決之道。
  • 因此,我們可別以為燕麥片的好處多多,認為一份燕麥的膳食纖維是一份白飯的30倍,就毫無節制的增加攝取。

燕麥是醫護人員經常建議糖尿病、血糖偏高、血脂肪高的人,尤其是壞膽固醇高的人,可以作為飲食調理的重點食物之一。 臺北榮總營養師舒宜芳說,燕麥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羣、E及鐵、鋅、鎂等礦物質,富含人體必需的亞麻油酸、次亞麻油酸及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尤其燕麥中的β-聚葡萄醣的膳食纖維,能夠降低血膽固醇,減少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 燕麥(學名:Avena sativa)別稱皮燕麥,為禾本科早熟禾亞科燕麥屬植物,是人類的主食之一,常製成燕麥片、大燕麥片販售,大燕麥片也常作為家畜的飼料。 燕麥是高營養成份的食物,定期食用時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 燕麥當主食2025 燕麥中所含的燕麥球蛋白(Avenin,是類似小麥中麥膠蛋白的成份)會讓少部份人有乳糜瀉症狀。 而燕麥在製造過程也常會混合到少量含有麩質的穀類,例如小麥及大麥。

燕麥當主食: 燕麥健康價值高 食用方式及分量仍需注意

燕麥含有植酸攝取過量會影響鈣、鐵、鎂的吸收,為骨質疏鬆症、貧血患者應注意的產品,加工製品單位熱量遠高於米飯,糊化後升糖指數(GI值)亦會增加。 麥類(包括小麥、燕麥、大麥等)因為一般僅經過去殼等簡單處理,所以保留相當多的纖維,即便壓製成麥片每百公克所含纖維仍超過糙米(圖三)…..這意味著改以麥片當早餐就可輕鬆增加主食類食物的纖維攝取。 此外,因為胚芽也屬於高纖的食物,所以我們也可在牛奶或麥片中加入小麥胚芽來增加口感和纖維。

對大部分來說,每日熱量需求在1500~2200大卡間,若依「每日飲食指南」的均衡營養原則分配,「全榖雜糧類」(以下將簡稱為主食類)的攝取量為2.5~3.5碗,也就是10~14份主食類。 張斯蘭以市售燕麥奶為例,一杯240cc約等於1.5份主食,大約是三分之一碗飯。 她說,飲料好入口,很容易輕忽飲用量,若喝得多,又沒有減少三餐主食,額外喫下肚的澱粉,反而會讓血糖、三酸甘油脂和體重上升,成為身體負擔。 不同於一粒粒燕麥嚼起來QQ的,經「整形」壓成扁平狀的燕麥片,不只外觀改變,即使沒添加任何東西,口感也會變得軟軟糊糊,有人接受度低,卻也有不少人迷信比較營養,馬偕醫院營養師趙強說,那是水溶性纖維釋出所致。

燕麥當主食: 專家的養胃建議:早晚餐內容、時間「反著喫」

除此之外,每天建議攝取量為75克,可以達到30%的膳食纖維建議量,也才能具有減少體脂肪合成的功效喔! 燕麥當主食 趕快跟著菜單並掌握上面這些重要觀念,讓大家一起甩甩肉,擁抱健康與享受輕盈的夏日時光。 其實「即食燕麥片」、「燕麥奶」「燕麥棒」不是不能喫,而是要喫對方法。 侯玟伊建議,依每人工作量及活動量不同,全穀根莖主食類食物每天建議的攝取量為1.5~4碗,若當天喫了燕麥製品,主食就要減量,或是直接將燕麥替代三餐中一餐主食。 燕麥為六大類食物中的全穀根莖類食物,雖然100克的生燕麥熱量約393大卡,與100克的生米354大卡相去不遠。

燕麥當主食: 白飯、糙米熱量一樣?高敏敏揭真相 建議喫4種米取代白米,降低代謝疾病與癌症機率

主食類食物中也有許多豆科食物,例如最常見的紅豆、綠豆或近年來很夯的鷹嘴豆。 燕麥當主食2025 豆類食物因為屬於原型食物,故保留了相當豐富的營養,包括今天的主角~纖維。 圖四中有常見、屬於主食類的豆類食物,它們或常見於甜湯、甜點,或和其他食材料理成為一道菜,或加入米飯中一起煮。

燕麥當主食: 燕麥可當作減肥主食 但不建議頓頓主食都是燕麥

而除了燕麥,五穀米、十穀米、薏仁等都是不錯的膳食纖維來源,也是很好的低GI食物。 第四,市售的燕麥產品種類很多,但並不是每一種都能降低三酸甘油酯,而攝取的時間與種類都很重要,此外,對於麩質食物過敏,也不宜食用燕麥,以免造成腸道疾病,而燕麥富含磷,容易對腎臟造成負擔,所以腎臟病患者應儘量避免使用。 不過這碗煮熟燕麥,指的是純天然、無添加物的燕麥,纔是健康的澱粉。 如果是市面上那種一包沖泡式的「麥片」,或是「燕麥片」,通常有添加玉米澱粉、麥芽糊精等變性澱粉,這些都屬於快速消化的澱粉,喫下去後大約只需要20分鐘就會變成葡萄糖,容易儲存成脂肪,達不到減肥的效果。

燕麥當主食: 自煮防疫,免費試用 21 天,看看「燕麥」的零失敗食譜

雜豆是指非黃豆、青豆、黑豆之外的澱粉豆,比如紅豆、綠豆、菜豆,鷹嘴豆等等。 燕麥當主食 燕麥當主食2025 趙函穎營養師補充,在自己多年的門診經驗也發現,「不好喫」、「味道不好」、「缺乏變化性」,都是導致減肥過程難以持久、失敗的關鍵原因。 燕麥當主食 再加上,不論再好的食材,大家一定要有一個概念,就是日常生活飲食中,沒有絕對的單一食物可以帶來健康。

燕麥當主食: 燕麥片是個好東西,但千萬別這樣喫法

它的膳食纖維能增加腸胃道黏度,減緩腸道對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速度,即減少葡萄糖的吸收率,延長葡萄糖在體內的消化和利用,並降低對胰島素的刺激,有助於穩定血糖。 簡單解釋一下,就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個性一樣,每一種食物所含有的營養成分是不同的,所以只有多種類地喫,我們攝入的營養才能達到均衡。 燕麥當主食 喫飽飽,營養充足,就給了身體足夠的能量去燃脂,去減肥。 簡單地說,同樣1碗飯(4份主食),選擇麵條所獲得的纖維為白飯的2~3倍或更高。 對於那些無法自己準備食物的人,只要直接將”喫飯”換成”喫麵”就可提升主食類食物的纖維攝取量。

燕麥當主食: 燕麥

「市面上常見的三合一燕麥片、燕麥奶、燕麥棒會額外添加精製糖,建議可選擇減糖配方,避免增加過多的熱量,」鄭欣宜表示。 以「即食燕麥片」、「燕麥奶」來說,雖然燕麥裡的β聚葡萄糖加工後會更好吸收,但100公克熱量就有約390~418大卡,喝一杯等同於喫下約一碗半的飯。 否則在喫完正餐後才喫燕麥片,反而會讓澱粉攝取過量,讓體重增加,達不到減重的效果。 所以國健署一天的建議量是男女分別為35、27公克,大約等於1~2碗燕麥片的量,可以替換1~2餐的主食,但不要喫太多。 【華人健康網記者洪毓琪/臺北報導】有「鐵肺天后」之稱的鄧紫棋,除了歌手身份,近期也玩起YouTube,開立了「GEM鄧紫棋」頻道,拍攝VLOG和粉絲們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 而她日前在影片中更公開了自己的懶人早餐「咖啡豆奶+雞蛋燕麥粥+1根香蕉」,讓網友直呼女神會瘦,果然是有原因的。

燕麥當主食: 「燕麥」的相關搜尋

自從燕麥片被證實可以降低膽固醇之後,「喫燕麥保健康、喫燕麥減肥」就成為一股風潮,許多食物都要強調自己有添加燕麥、很養生,也有人把燕麥當成正餐天天喫。 最後趙函穎營養師也提醒,民眾想要瘦身成功,除了從飲食下功夫外,搭配適度的運動,同時學會保持心情愉悅,讓自己有向健康的飲食和生活習慣邁進、持續下去動力也很重要。 第2個原因,則是因為燕麥缺乏風味、口感,如果沒有足夠的毅力,每天照三餐喫,一定會喫膩、喫到怕。 而且如果民眾仔細觀察鄧紫棋的生活動態,就會發現鄧紫棋並非完全每日三餐都以燕麥取代白飯,同時也會用蒟蒻麵等食物替換。 當外食不想喫太多澱粉的時候,他們是不錯的好選擇,畢竟和米飯麵條這些主食比起來,麵皮就是個配角,澱粉總量少了許多。 尤其是在沒有打算那麼努力完全不喫澱粉的時候(並沒有要減醣,只是想調整攝取量),很適合。

燕麥當主食: 燕麥優酪乳

燕麥浸泡幾小時,加入煮沸的牛奶中,燜上20 分鐘左右,還按照個人口味喜好,可以加一勺枸杞、葡萄乾、果仁碎一起喫。 蕎麥麵的原料是不去殼的蕎麥,富含更完整的膳食纖維和其他營養素,如維生素B1,能改善血糖、血脂,也是減肥的好伴侶。 總之,不要像餐廳的肉醬義大利麵一樣,一份餐裡面只有醬和麵。 但好在,很少有人天天只抱著玉米啃,日常飲食中的其他食物,能夠填補這兩種氨基酸的空白。 我們整理了下面這份優質主食榜單,下面10款推薦主食,按推薦度從低到高排序,讓你能喫得有滋味的同時,更健康更營養。

燕麥當主食: 燕麥奶=1/3碗飯!營養師一招降燕麥奶升糖指數

當然,若使用的是纖維含量更高的雜糧麵粉、全麥麵粉或摻雜蕎麥粉所製成的麵條或麵食,所獲得的纖維還會更多。 燕麥當主食 每天喫適量的燕麥片,有助於降低「血中的總膽固醇」與「低密度膽固醇-LDL」。 美國FDA建議,每日至少攝取3公克的水溶性纖維「β-聚葡萄糖」,相當於60公克的生燕麥片,即可發揮降低血中總膽固醇的作用。 燕麥當主食2025 燕麥含豐富的水溶性纖維「β-聚葡萄糖」(β-glucan),依大量科學研究證實,每日攝取超過3公克以上β-聚葡萄糖(約60公克重的生燕麥片),可以降低「血中總膽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風險。 所以要提醒粉絲,選擇燕麥片時,看清包裝上的營養標示,不加糖、有健康食品認證,清楚標示膳食纖維和β-聚葡萄糖含量,才能讓減脂(體脂與血脂)事半功倍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