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醫療救護人員11大好處2025!(持續更新)

加上醫院對食物衛生的要求非常高,在煮食的過程中,廚師要仔細檢查食物的品質和確保煮食環境的衛生,稍有差池,喫壞了病人或醫生的肚子就大件事了。 若你對食物危害及食物衛生方面有相關的認識,會獲優先考慮。 病房內有PCA幫忙照顧病人,病房外的就靠一班運作助理衝鋒陷陣。 運作助理是一個大範疇,每個部門也有一定數目的運作助理,協助該部門運作,為前線醫護準備一切所需,工作內容多變繁瑣。

各級別救護員訓練及繼續教育課程之師資,以實際從事緊急醫療救護工作三年以上之醫師、護理人員或高級、中級救護員為限。 完成高級救護員訓練課程合格之人員,應由訓練機關(構)或團體報經中央衛生主管機關委託之專業團體甄試通過後,應由該專業團體發給證書。 3.負責操作心導管設備,須穿鉛衣,手術臺上協助醫師進行心導管檢查與治療。 緊急醫療救護人員 8.與其他心導管室人員輪值班(24小時值班制度) 9.值班期間可不再醫院內,但為因應責任急救醫院評鑑,需於通知後30分鐘內到達醫院。

緊急醫療救護人員: 健康網》花椰菜如何清洗? 北農授3步驟:菜蟲都掉出來

依行政院衛生署(現改制衛生福利部)發布之救護技術員管理辦法之規定:申請參加初級救護技術員訓練,應具備相當初級中等以上學校畢業(國中以上畢業)或具同等學歷證明。 一聽到NGO三個英文字母,有人就會話那是人工低又責任大的工作,不少人更認為做NGO等於中伏,可一不可再;但亦有人話NGO除了帶來工作之外,更多的還有人生的意義,甚至可以改變自己及社會。 對於加入NGO的反應如此兩極,小編就找來幾位現職不同NGO的打工仔為大家現身說法,深入瞭解NGO的工作日常、薪酬福利,甚至針對負評作出回應,看下去就知道這究竟是伏工還是好工。 不少人都認為這類工作令人敬而遠之,綜合不同網民的看法,普遍認為NGO有三大伏位: 網民數NGO的三大伏位 行內人又點睇 …

實際上,精神病人急性發作時,自己也是感到茫然且無助,急需精神專業醫療資源的介入,護送就醫對病人而言也是一種幫助。 諶立中援引實際臨牀病例指出,曾有一位思覺失調症病人原本病情控制得宜,可以出國旅遊,沒想到出國兩星期後,他在國外機場突然思覺失調症急性發作。 本局分隊數自84年33個、88年35個、93年41個,96年42個,99年43個,101年44個,102年再增加1個分隊達到45個分隊,以縮短反應時間,使民眾能即時接受急救照護,提高生命安全保障。

緊急醫療救護人員: 醫療機構因應COVID-19商店街工作人員管理原則

A1 原則上,只要是相關科系(工科),喜歡動手排除問題,覺得自己學習能力不差的人,都會安排教育訓練,訓練考覈過後才會安排輪班或是比較高難度的作業。 工作風險的部分,任何工作都有其風險,確實通過教育訓練,並按照安全作業指示正確作業、不擅自判斷/操作,能夠預期的風險都會降低很多。 Q2 我不想永遠當助理工程師/薪水升遷 A2 現場就是靠實力/工作態度說話,若得獲得業主與同僚的肯定,當然能升。 〈為了激勵你創造未來,從艱苦環境長大的人會較有成就〉 2.不完善的成長空間。 〈要學什麼自己提,公司出錢,〉 4.不具競爭力的薪資。

  • 有關申請病人支援服務職位,有興趣者可參考已獲得本局認可「醫護支援人員(臨牀病人服務)課程」或「健康服務助理課程」的課程名單。
  • 救護技術員及其他參與緊急醫療救護業務之機關(構)所屬人員,因業務而知悉或持有他人之祕密,不得無故洩漏。
  • 平時管工亦要在醫院進行巡邏,上至跟進維修工程,下至打理醫院內的花花草草,都由管工去監督。
  • 在求職廣告中,通常都會寫明該運作助理是屬於那一個部門的招聘,例如「運作助理(行政部)」或者「運作助理(病房服務)」,求職者可以根據個人的意願去應徵。
  • 其他日常職務還包括為公務員及其他大型機構的員工教授急救技巧和知識,學員修畢課程後可獲本隊頒發認可的急救證書。
  • 課程內容包括:根據香港法例第 509A 章《職業安全及健康規例》第 17 條 2 認可之「職業急救課程」(30 小時)、「緊急醫療應變人員課程」(60 小時)、步操、無線電通訊、救護器材使用、拯救技術等。

持牌緊急醫療技術員必須要每隔2年重新註冊一次,才能維持其有效性。 要重新註冊的人,不但需要擔任緊急醫療技術員的工作,還要滿足持續教育的規定。 而本隊所有駐場急救醫療服務均會由一名緊急醫療技術員 、註冊護士 緊急醫療救護人員2025 或醫生擔任當值主管,並按風險評估及活動性質派出相應數量之各級資歷人員及安排男女隊員當值。

緊急醫療救護人員: 醫療機構因應COVID-19清潔人員管理原則

通常一般轉診是由緊急救護技術員負責,當遇到病情嚴重之急重症轉診,則改為特別護理師隨車照護。 ﹝1﹞直轄市及縣(市)衛生主管機關應設緊急醫療救護諮詢委員會,就有關其轄區內緊急醫療救護業務提供諮詢。 ﹝1﹞遇緊急傷病或大量傷病患救護,或為協助其轉診服務,救災救護指揮中心得派遣當地醫院救護車及救護人員出勤,醫院不得無故拒絕。

緊急醫療救護人員: 相關連結

香港緊急醫療服務團的義務醫療人員(包括但不限於醫生、註冊護士、緊急醫療技術員、緊急醫療應變員)全年無休為公眾人士於大型公眾活動、運動賽事等提供國際認可之駐場醫療服務,並支援常規部門之緊急醫療服務。 我們接受任何類別的駐場醫療服務申請(包括但不限於一次性或長期進行的公眾活動、運動賽事、越野賽、長跑、嘉年華、展覽、演唱會等),亦會應相關單位或機構要求派出醫療隊為突發事故或災難提供緊急醫療服務,為任何有需要的市民提供醫療服務。 香港緊急醫療服務團所有當值人員均會穿著整齊行動制服,為任何有需要的人提供醫療服務。 醫院收治前項傳染病或疑似傳染病之病人,於一定傳染病,經依傳染病防治法規定報告該管主管機關並經其證實後,應通知運送救護車所屬之機關(構),採行必要措施;其一定傳染病之範圍,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考量控制疫情與保護救護人員及第三人安全之需要公告之。 前二項必要之緊急救護設備之項目、設置方式、管理、使用訓練及其他有關事項之辦法,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定之。 江宏倫攝新北消防局執勤員黃國安表示,現在的民眾會比較配合救護人員給的建議,但有不少第一線的救護人員,還是會遇到家屬想指定送醫的案件,有可能病人的狀況,只需要送往地區醫院就可以處理,但家屬卻執意要送往車程一個小時的醫學中心等級醫院。

緊急醫療救護人員: 南市登革熱境外移入累計2例 衛生局籲落實「巡、倒、清、刷」

患者躺上擔架之前,緊急醫療技術員會使用特殊設備,例如脊板,來固定傷患,並且將患者牢牢地固地在救護車上,然後將患者送到醫院接受治療。 行動上,通常是由一位緊急醫療技術員駕車,而另一位緊急醫療技術員剛負責監測患者的生命徵象,必要時亦需提供其他照顧。 甚至乎有個別之緊急醫療技術員隸屬於直升飛機的機組人員,他們負責將重病病患者或傷者送到醫院創傷中心接受治療。 當緊急醫療技術員護送傷者送到醫院急症室後,會向急症室人員報告他們所觀察到的情況以及所採取之醫療措施。

緊急醫療救護人員: 相關網站

例如在藥房的運作助理就要處理藥物倉庫,幫忙運送藥物;在門診的要負責清潔和送遞文件;被服房的就要運送被單和病人衣服到病房。 在求職廣告中,通常都會寫明該運作助理是屬於那一個部門的招聘,例如「運作助理(行政部)」或者「運作助理(病房服務)」,求職者可以根據個人的意願去應徵。 緊急醫療救護人員 病人抵達醫院,在醫院內的「運送」工作就交給一班運送員。 行內人士稱運送員為Porter,主要負責運送病人到醫院各個部門,例如有病人要上病房、照超聲波、做手術,都要靠Porter去做運送,所以他們絕對是醫院日常運作的中流砥柱,在醫生護士進行救援工作前,將病人安全地送到合適的地方。 緊急醫療救護人員2025 本隊定期舉辦新隊員訓練課程,讓新加入隊員一方面學習基本急救技巧和,另一方面認識醫療輔助隊的要求,從而成為合資格的急救員。

緊急醫療救護人員: 因應社區發生COVID-19廣泛流行期間衛生福利機構(住宿型)內出現確定病例之應變處置建議

﹝1﹞救護技術員及其他參與緊急醫療救護業務之機關(構)所屬人員,因業務而知悉或持有他人之祕密,不得無故洩漏。 緊急醫療救護人員2025 ﹝1﹞直轄市、縣(市)衛生主管機關對所轄救護車之人員配置、設備及救護業務,應每年定期檢查;必要時,得不定期為之。 緊急醫療技術員會在戶內及戶外工作,而且他們也會在任何天氣狀況下工作。 他們的工作通常需要經常跪著、彎腰以及抬舉重物,容易導致背部受傷。 除此之外,緊急醫療技術員可能有被感染某些疾病的危險性,例如乙型肝炎(Hepatitis-B)等,任務行動不但要耗費大量的體力,而且也會面臨很大的壓力,工作人員必須面對生死的情境以及飽受痛苦折磨的患者。

緊急醫療救護人員: 緊急醫療應變員 (Emergency Medical Responders)

當專線中的精神醫療專業人員接到撥打專線者的諮詢電話,便會用「高風險檢傷評分量表」進行標準化評估,並根據評分結果給予建議方案。 在上述案件中,精神醫療專業人員評估後,認為這位精神病人的再犯機率很高,當警察離開後,母親可能還是繼續承受暴力攻擊,因此建議緊急護送就醫,以保護母親的人身安全。 除建立各項標準作業流程作為救護人員執行救護任務及參考依據外,並與醫療機構合作辦理各項專業救護訓練、定期舉辦救護技術操作評比及不定期勤(業)務抽測。

緊急醫療救護人員: 病人服務助理

在每次任務完成後,緊急醫療技術員會增補使用過的供應品並且檢查設備。 如果所運送的患者患有傳染病,那麼緊急醫療技術員就會消毒救護車內部,並且向適當的管理當局報告這些病例。 因冠狀動脈疾病、車禍、意外傷害造成不少人突然死亡,現場急救的問題日益突顯,為加強緊急救護系統,訓練院前救護之專業人員需具備緊急醫療技術,從而挽救傷病者之生命及避免病情進一步惡化。 現代緊急醫療之方向,著重院前救護人員之能力,所以緊急醫療技術員必須接受正式的訓練及認證。 訓練有素的緊急醫療技術員,可以執行由醫生訂立之院前醫療程序。

緊急醫療救護人員: 因應社區發生COVID-19廣泛流行期間產後護理之家出現確定病例之應變處置建議

前項緊急醫療資源不足地區之認定、獎勵措施之項目、方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定之。 遇大量傷病患或野外緊急救護,參與現場急救救護人員及救護運輸工具設置機關(構),均應依現場指揮協調系統之指揮,施行救護。 中央衛生主管機關為整合緊急醫療救護資源,強化緊急應變機制,應建立緊急醫療救護區域協調指揮體系,並每年公佈緊急醫療品質相關統計報告。 《緊急醫療救護法》第 20 條規定,救護車執行勤務,依所在地直轄市、縣(市)衛生主管機關訂定之收費標準收費。 《 Heho 編輯部》表示,目前在臺灣不論是 119 救護車、民間救護車等因目的需求不同,各有不同主掌業務,119 的救護車主要是救護救災優先,同時救護技術員(EMT)都會以把人救活為最優先考量,並配合規定採取「就近適當」的原則。 若病情穩定後,家屬若希望到平常就診的醫院,也可以再由醫院端進行轉院(醫院救護車、或醫院配合的民間救護車進行此業務),不論是哪一種救護車,國家都有規定要有合格的緊急救護技術員隨車,所以民眾可以放心,並且相信他們的專業。

緊急醫療救護人員: 救護技術員管理辦法

所以為應付院前、院後醫療照顧及運送任務,本會於2010年9月14日於美國一專門訓練緊急醫療技術員之學府簽定了合作協議,於香港發展緊急醫療技術員訓練。 全球性,獨一無二,首次批准香港之學員可在港參予美國國家緊急醫療註冊處註冊考試,成為認證緊急醫療技術員。 其資歷亦得到緊急醫療註冊處認可為「可引用的資格」,即成功完成課程者可以在其名片上加上這項殊榮。 【民眾網葉柏成新北報導】為維護消防救護人員出勤安全,國際獅子會300A2區臺北市安和獅子會今〈22〉日捐贈救護器材提升緊急救護品質,於消防局第一救災救護大隊板橋區莒光分隊舉行捐贈典禮,所捐贈之物資將規劃配發至板橋區各執勤救護車上,以維護救護人員執勤安全提升板橋地區醫療品質。 丁碩彥解釋,評估精神病人是否需護送就醫,需要很專業的判斷,除了運用評估表,症狀表現與症狀嚴重度等也都要納入考量,現在警察、社工可以透過線上諮詢獲得專業建議,並加以執行,處置效能可明顯提升。 另一方面,線上精神醫療專業人員接受諮詢電話後,也可即時連結相關資料庫,查詢個案是否受列冊追蹤保護,如果為列冊保護追蹤個案,便能瞭解其過去病史、是否曾使用毒品,或者服藥、接受治療的狀況,給予建議時就有更多資訊可供參考。

緊急醫療救護人員: 救護車當計程車用?去年有 1 萬 8 千多件的「家屬指定送醫案件數」

本隊持有相關資歷而獲授權之緊急醫療技術員 及註冊護士 將能夠在本隊醫務總監委員會監督下按指引提供部份急救藥物 (安桃樂鎮痛器、腎上腺素過敏急救筆‎、哮喘定量噴霧劑、靜脈輸液) 及進行部份進階醫療程序 (插入靜脈導管、使用高級氣道、進行12導程心電圖監察、創傷超聲波重點評估)。 本港第五波疫情嚴峻,昨日(14日)新增1619宗新冠病毒確診個案,並有5400宗初步確診。 緊急醫療救護人員2025 醫管局轄下「非緊急救護運送服務」救護車亦須協助運送與疫情有關個案。 香港非緊急救護服務員工協會接獲不同醫院聯網車隊投訴,指有確診人員被上級要求繼續工作,作為「帶菌者」竟要負責消毒車廂;未被通知接載過的一般病人被列為密切接觸者;甚至多名被列密切接觸者人員被要求繼續上班並運送病人。 衛福部草屯療養院的副院長丁碩彥,是衛福部「精神醫療緊急處置線上諮詢與留觀服務計畫」(簡稱Call Center計畫)的重要領航員。 根據丁碩彥的觀察,「精神醫療緊急處置線上諮詢服務專線」上線後,撥打專線者的求助類型主要可分為兩大類:第一以精神病人家屬、社工為主,由於常接觸精神病人,已經對精神疾病有一定的認識,但經常碰上精神病人急性發作時不願就醫的難題,因此需要尋求專業協助。

緊急醫療救護人員: 緊急醫療救護人員載運COVID-19病人感染管制措施指引

本隊所有駐場急救醫療服務均配備基本急救及創傷處理用品、氣道處理工具、生命表徵及診斷器材、去顫器、感染控制裝備等,並按風險評估配備相應裝備(如:輪椅、救護車擔架、醫療氧氣、脊椎制動器材、運輸車輛、自動心外壓機、心臟監察儀、手提超聲波儀、急救藥物等)。 本隊所有醫療器材及儀器均採用信譽良好及全球業界經常使用之產品。 靜脈注射研習工作坊課程由雲林虎尾若瑟醫院主任侯鐘閎及臺南市政府消防局新營高救隊教官沈宥延擔任講師,靜脈注射技術交流賽由大林慈濟醫院部長李宜恭、臺中榮總嘉義分院副院長蔡政翰及雲嘉嘉消防局救護教官擔任評審,來自雲林縣、嘉義縣、嘉義市、臺南市共70名緊急救護技術員參加。 為了有效提供高雄地區軍民一個完整良好的緊急救護醫療網絡,建立更全面性的合作平臺,23日國防部軍醫局與高雄市消防局於國軍高雄總醫院簽署「緊急救護合作備忘錄」,跨單位建立合作平臺,讓國軍具EMT證照人員透過與消防局實務結合,提供高雄市民完整緊急救護網絡。 緊急醫療救護人員 吳又指,九龍西醫院聯網瑪嘉烈醫院一輛非緊急救護車於上月19日接載一名普通長期病患,惟當晚控制室得悉該病人被列為密切接觸者,翌日安排涉事車輛進行消毒,但未通知該車組3人,更將他們分拆兩隊繼續工作。 及至一名助理要求取回車上物品時遭上級拒絕,幾經追問下才事件原由。

緊急醫療救護人員: 醫療應變重要訊息傳遞網絡運作原則

第二則以警消人員為主,因無法確認眼前的民眾是否為精神病人,或是否需要緊急護送就醫,需透過專線電話進行確認。 諶立中進一步解釋,設立這支專線的目的,主要是希望透過24小時醫療專業服務專線的設置,及時協助評估疑似精神疾病個案或已確診精神病人是否需緊急護送就醫,另像民政單位的村長、裏長,若對精神疾病相關健康識能不熟悉,又臨時需要面對急性發作病人,也可撥打專線詢問,尋求專業建議。 本局於84年7月10日改制,前身為臺北市政府警察局消防警察大隊,當時以機動性強、據點較多之便,擔負全市傷病患緊急送醫之任務,惟囿於救護車配備簡窳,消防人員急救技能不足,鮮能作現場急救處置工作。 救護人員於執行救護緊急傷病患時,應依衛生主管機關所定之救護項目範圍及救護作業程序,施行必要之緊急救護措施。 緊急醫療救護人員2025 緊急傷病患身分不及查明時,由救護人員先行填具救護紀錄表,運送至急救責任醫院或就近適當醫療機構先行救治,並向當地警察機關查明身分後,依前項規定辦理。 各級救護員於證書效期三年內,完成下列繼續教育課程者,得由第四條第一項及第五條第二項所定之機關(構)或團體辦理各該級別救護員證書效期之展延,並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備查。

緊急醫療救護人員: 醫療支援隊 (Medical Support Team)

形形色色的意外事件,包括車禍、心臟病發、山野搶救、緊急分娩、槍傷,都需要立即的醫療照顧,而負責護送傷病者到醫院急症室的醫療技術員,必須是受過專業訓練,體格強健及頭腦冷靜的精英。 我們為所有義務醫療人員提供製服、裝備及專業訓練,並確保每一位隊員均持有國際及本地認可之專業資格。 香港緊急醫療服務團之 緊急醫療救護人員2025 150 小時 (約為半年) 新隊員訓練課程 緊急醫療救護人員2025 —「輔助部隊基本訓練文憑課程(民防及緊急醫療服務)」已獲英國資歷培訓 認可為資歷第四級課程。 所有隊員除必須持有有效急救證書 、去顫法 證書外,更須考獲緊急醫療應變員 證書或持有更高專業資格 (如:緊急醫療技術員、註冊護士、醫生) 並每年通過週年考覈,方獲考慮續任。 依「職業安全衛生教育訓練規則」第16條規定,僱主對工作場所急救人員,應使其接受急救人員訓練課程。 但醫護人員及緊急醫療救護法所定之救護技術員,不在此限。

輔助醫療救護員(EMT-Paramedic)可以讓患者服用口服藥物,以及為患者靜脈注射藥物,解讀心電圖檢查結果,進行氣管內插管,以及使用監測器和其他的複雜設備。 2017年12月7日起 香港專業護理學會以下之課程被認可為Training Qualifications UK 英國特許資歷培訓處第五級認可 之資歷。 2018年1月10日起 香港專業護理學會以下之課程被認可為Training Qualifications UK 英國特許資歷培訓處第三及第四級認可 之資歷。 社會中心/林昀萱報導前美職大聯盟球星王建民目前擔任臺灣隊投手教練、為3月即將開打的世界棒球經典賽(WBC)備戰中,卻爆出遭臺南知名醫美醫師蕭嘉蓉丈夫提告介入婚姻、求償1000萬元。

緊急醫療救護人員: 緊急醫療救護法、救護車管理等相關業務

反而同分隊的弟兄姊妹,因為大家生活喫飯都在一起,會因為其中一人確診而導致分隊有人被隔離的機會反而比較高。 建議各消防隊參考持續營運計畫指引,平常在分隊生活時,盡量避免同時間用餐,於閉密空間開會應配套口罩,平日距離2公尺以上,避免面對面談話超過15分鐘。 養成擴大社交距離,一旦有同仁被確診感染,纔不至於對分隊勤務調配造成壓力。 不少打工仔默默耕耘,長年努力付出,卻仍是得不到回報,反而愈勤力就愈被當是「老奉」,理所當然地獲分派更多工作,工作量有增無減,人工卻絲毫未變。 近日就有網民於討論區投稿,分享類似的「加辛不加薪」經歷。 樓主遂問網民:「比着係你會點做?」 普遍網民都表示早走早着,但不會裸辭: 「走係正常,不過可以搵到先走。」 …

為配合新的訓練計劃,香港專業護理學會在2010至2012先後派員往美國之輔助醫療學院接受訓練,吸取外國最先進的輔助醫療訓練模式和技巧,以及災難管理的方法。 他們把學到的新知識加入香港專業護理學會的訓練課程內,並把課程有系統地編排,內容由淺入深。 緊急醫療應變人員訓練課程及緊急醫療技術員訓練課程就是職業急救之延續高級急救訓練。 香港緊急醫療服務團為根據香港法例《稅務條例》第88條註冊之非牟利慈善機構,主要依賴熱心市民或機構捐款、贊助服務、捐贈救護車或醫療物資以維持義務醫療服務及健康教育工作。 為確保服務得以被公平使用,商業活動之急救服務申請可能會被收取合理費用,所得收益將全數用作維持本隊日常運作及支援其他義務醫療服務及健康教育工作。

救護車抵達後,沒多久雲梯車就來了,沒有火警為何出動雲梯車,只見其緩緩靠近透天厝二樓,婦人被搬上雲梯後,順利從二樓運送到一樓,並就近送往醫院治療。 15日早上7時許,雲梯車出任務「即刻救援」,高雄市消防局接獲民眾報案指出,住在左營區蓮潭路的母親(約74歲)於家中二樓房間昏迷,需要協助,左營分隊救護車前往後,發現現場為3層樓透天厝,不易搬運患者,因而加派雲梯車協助。 協會質疑醫管局對病人服務助理疫下工作指引不足,漠視人員的安全,認為醫管局「需要我哋做嘢,唔需要我哋安全」,更擔心車隊淪為播毒者,形成傳播鏈。 此外,也有警察接到精神病人家屬報案,陳述精神病人正在毆打自己的母親,但警方趕至現場時,看到的卻是精神病人看似正常、神態穩定,並宣稱自己已恢復神智,不會再毆打母親,然而警察並不清楚這種情況是否要將病人緊急護送就醫,便撥打「精神醫療緊急處置線上諮詢服務專線」進行諮詢。 海巡署艦隊分署表示,未來將透過海上遠距智慧醫療系統,輔助艦上醫官即時進行緊急救護及醫療處置,象徵海巡署積極投入國際人道救援工作,為海上行動醫院寫新頁。 直轄市、縣(市)消防機關受理緊急傷病事故之申請或知悉有緊急事故發生時,應確認該事故之發生場所、緊急傷病患之人數及程度等,並立即出動所需之救護隊前往救護。

緊急醫療救護人員: 救護車隨車人員(正職護理師)

完成基本訓練課程後,他們須被派駐各分隊接受深造訓練,纔可成為災難醫療助理。 本隊應急計劃之一環,是於各政府醫院及診所貯存應急物料,地點分別位於市區及郊外逾 30處,方便隊員在執行應急任務時取用。 貯存的物料種類齊全,由急救用的普通繃帶,以至手術室內甚為複雜的儀器,還有病人用的簡單食具,以至可將一所學校改裝成為急症醫院的大型設備等。 備註:自110年1月16日起兒童及少年安置及教養機構適用「衛生福利機構(住宿型)因應COVID-19感染管制措施指引」。

八、遇緊急傷病、大量傷病患或野外地區救護時,派遣當地救護運輸工具設置機關(構)之救護車及救護人員出勤,並通知直轄市、縣(市)衛生主管機關。 要成為緊急醫療技術員或輔助醫療救護員,必須接受正式訓練並且取得認證。 要進入正式的訓練課程就讀通常都必須先擁有香港中學文憑。 所有認證程序,都將在香港進行,學員可參加國家緊急醫療技術員註冊處的筆試及實習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