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子宮按摩2025懶人包!專家建議咁做…

究竟產後24小時必做哪些事,可幫助產後復原,就讓產後病房護理長分享臨牀實務經驗,幫助媽媽在痛並快樂著的狀態下,依然可安心度過產後24小時。 疲乏,就會影響子宮復舊情形;換句話說,胎次次數越多、恢復的時間就會越久,且子宮收縮也會比較痛。 產後子宮按摩 另外,產程遲滯狀況、胎盤殘留情形、產後有無子宮感染、產後有無提早下牀活動等因素,都會影響子宮復舊情形。 所以陳建廷醫師呼籲,雖然剛生產完的媽咪,生理狀況較為疲憊,但仍要提早下牀活動,對於子宮復舊會有很大的幫助。 臺大醫院新竹分院產後病房護理長楊宜芬表示,產程進行時間、生產次數、胎兒大小都會影響會陰傷口的疼痛程度。 產後子宮按摩2025 如果產後24小時會陰痛得很厲害,可以局部冰敷,1~2小時一次,一次15~20分鐘。

  • 「產後24小時必須讓子宮維持在『硬棒球』的狀態。只要感覺子宮又變得軟趴趴,就要按摩。」楊宜芬表示,指腹的神經較敏感,較容易感覺到子宮的變化,按摩時最好用指腹施力;過程中須固定子宮下緣,避免讓子宮滑動。
  • 但強力收縮會導致血壓上升,假使媽咪有高血壓的問題,就不適合使用。
  • 關於產後按摩,除了全身整體雕塑外,針對子宮和乳房特別加強,子宮是女人獨天的器官,孕育新生命之地,產後透過環形按摩等手法,幫助子宮收縮,排出惡露。
  • 月經未恢復前仍有受孕的可能,因此勿忽略避孕措施,建議可先使用保險套避孕。
  • 但要避開毛豆、牛奶、地瓜、韭菜等產氣食物,以免脹氣不適。
  • 產後6-8星期,會陰傷口無不適且無惡露即可開始性生活。
  • 產後24小時除了多喝水,也要多補充蔬果促進腸胃蠕動。

現今的剖腹產手術不大會出現傷口感染的後遺症,產後只要護理得當、保持傷口清潔乾燥,通常不致有問題。 產後子宮按摩2025 有些產婦一生完就迫不及待下牀,要去看寶寶,卻忽略產後身體尚未完全恢復,動作太快太大容易頭暈跌倒。 產後第1次下牀一定要採取漸進的方式,先緩慢坐起,移至牀緣等待幾分鐘,確定沒有暈眩的感覺再起身。 站起來以後,一樣先等待幾分鐘,沒有虛弱不適再邁步。 產後子宮按摩2025 許多產婦有便祕的問題,卻因為傷口疼痛不敢用力解便,導致便祕情況越來越嚴重。

產後子宮按摩: 產後按摩的好處3:舒緩產後不適

流質食物喫得不錯,再嘗試軟質食物,最後恢復正常飲食。 懷孕過程的辛苦是每一位媽媽的必經之路,為了讓孕產婦更瞭解的自己的身體,在悉心孕育腹中胎兒的同時也能照顧好自己的健康,花蓮慈院婦產部與中醫部醫師透過這次課程上的經驗分享,讓媽媽們都滿載收穫而歸。 ▲懷孕時全身的水量會增加六至七公升以上,多集中在乳房跟血液裡,加上變大的子宮壓迫到下肢,易產生下肢水腫,陳盈希醫師表示可以抬高下肢或穿寬鬆鞋襪以改善水腫情形。 再來是找尋正確位置,於下腹摸索到如拳頭大小的部位之後,即可開始以螺旋按摩。 按摩過程觀察按摩部位是否變硬,如果有則表示按到正確位置,確實幫助收縮。 廣州一名媽媽在去年12月7日剖腹產下一對龍鳳胎,及後到當地一間月子中心調理身體。

下牀活動不僅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幫助傷口癒合,也有助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排氣。 當麻醉退了以後,只要精神狀況不錯,就可以穿上束腹帶下牀活動。 無論自然產或剖腹產,對於子宮復舊的過程是無差異性的! 陳建廷婦產專科診所院長陳建廷醫師表示,剛生產完時,子宮底(子宮最上方)約位於肚臍與恥骨聯合線上之中點,在那點可摸到堅實的子宮;大約12小時後,子宮底便升高至與肚臍同高,或稍高於肚臍的位置。

產後子宮按摩: 生產後24小時纔是關鍵!產婦必做「這9件事」加速產後恢復期

產婦分娩時,為了避免會陰形成不規則的撕裂傷,醫師通常會預先剪開會陰,待生產完畢再縫合傷口,因此,會陰部在產後24小時多半會紅腫疼痛。 本港註冊中醫馬琦傑接受TOPick訪問表示,剛產後的媽媽不可以接受按摩,因身體需要多休息,而臟器亦需時間復元。 產後子宮按摩2025 至於多久後才能接受按摩,他表示,如媽媽順產而身體沒有其他不適,一般是產後6周或以上。

生產後第一天子宮維持在肚臍高度,然後每天下降一橫指,大約在生產 10 天之後,便無法在腹部觸摸到子宮底,於 6 星期後回復到懷孕前的大小和形狀。 組合內容更全面地舒緩孕婦懷孕期間的身心不適,舒解孕婦身體痠痛,及保持母嬰舒適安寧。 改善血液循環、淋巴循環、調整免疫系統、提高抵抗力,並可緩解孕期種種不適,例如孕吐、腿抽筋、肩頸僵硬、四肢水腫,坐骨神經痛、腰痠背痛等不適症狀。 長期接受按摩的孕婦,研究也顯示會較少有情緒抑鬱、焦慮和痛苦的情況,且生產時的痛楚及嚴重性也相對減少。

產後子宮按摩: 按摩乳頭幫助子宮收縮

子宮收縮不僅是待產與生產時纔有的疼痛,產後宮縮造成的痛楚也讓許多媽咪印象深刻。 胎兒娩出後,胎盤剝離在子宮內留下傷口,必須藉由強力收縮才能幫助傷口止血,因此應重視促進產後宮縮的方法。 產下寶寶的那一刻,肯定讓不少媽媽如釋負重,但經歷10個月的懷胎過程,卻不是1天就能讓身體恢復到產前狀況,而是需要漸進式的恢復期,才能重拾產前的身體狀態與元氣。 自然產的產婦在經歷生產後,難免會在產道留下程度不一的傷口,其症狀也只有自己最瞭解,因此,新手媽媽需認識產後照護的要點,以儘快恢復孕前的健康狀態。 寶寶出生後並不是宮縮的結束,因為子宮傷口的復原與子宮內殘留物的排出,還必須藉由子宮收縮來完成,若產後宮縮不良,可能造成產後大出血的致命危險。 孕婦的孕期和產後該如何調養身體、緩解孕期的不適症狀?

產後子宮按摩: 減輕產道撕裂 孕期就可以開始按摩會陰

產後24小時除了多喝水,也要多補充蔬果促進腸胃蠕動。 許多人都以為胎兒、胎盤娩出之後,子宮就清潔溜溜,其實產後的子宮還會有一些殘餘物,包括胎盤碎片、胎膜、蛻膜、胎盤與子宮交接處的分泌物等。 為了避免感染與大出血,產後必須積極按摩子宮促進收縮,讓殘留的物體排出體外。 身兼中醫師與年輕爸爸雙重身分的盧昱竹醫師,以中醫師陪伴妻子懷孕、生產與產後照顧的角度,向在座的爸爸媽媽們分享心路歷程與方法。

產後子宮按摩: 產後按摩注意事項統整

若然產後立即按摩,有機會因為子宮收縮,加上惡露尚未排清,在按摩增加血液循環的情況下,令下體出現大量出血。 媽媽們進行產後按摩,可以幫助改善身體和情緒上的各種不適,而且隨著產後照顧寶寶的時間增加,媽媽的身體疲勞和精神壓力一定與日俱增! 所以越早進行產後按摩對媽媽也可以有更好的紓緩作用。

產後子宮按摩: 產後按摩的好處1:舒緩痠痛

胎盤從子宮壁剝離以後,子宮會開始強烈收縮排出剩餘的血液、海綿層以及蛻膜,這些分泌物俗稱「惡露」。 產後3~4天會排出大量的惡露,同時排出孕期累積在體內的水分。 惡露完全排淨約需3~4週,會陰傷口完全癒合則需要一週左右,這段期間子宮頸會逐漸消腫閉合,陰道也會逐漸縮小。 產後子宮按摩2025 總的來說,自然產必須經過4~6週才能完全恢復到懷孕前的狀態。

產後子宮按摩: 促進產後子宮收縮:藥物與按摩

如果觸摸發現子宮「硬硬的」,代表子宮收縮良好,可以暫時休息,不必再按摩。 產後初期的惡露通常是深紅色的小血塊,會發出濃濃的血腥味,但不會臭。 如果惡露散發不尋常的臭味、量多到佈滿整片產褥墊,或是出現大血塊,必須馬上告知護理人員。 護理會陰傷口時,可以自備或請護理師提供冰袋;先拿一條乾淨毛巾包起冰袋,再順著會陰部曲線輕輕貼合傷口;每次冰敷15分鐘,每隔1~2小時冰敷一次,即可有效舒緩腫痛感。 產後一小時,上升至肚臍,大約維持這種高度24小時。

產後子宮按摩: 孕婦按摩好處多

懷孕中期,孕婦容易因坐骨神經受壓,背部痛症問題備受困擾,部分孕婦下身也會開始水腫;所以按摩時應集中在舒解背部痠痛,下肢疼痛及肌肉繃緊等問題。 但確實有些媽媽會因為子宮收縮時出現不適的感覺,有點類似月經來的宮縮有些類似,甚至有些媽媽會腰痠,陳俐瑾提到:「只是因為現在子宮變大,所以疼痛的感覺也會放大,通常第一胎還好,第二胎會比較痛。 產後子宮按摩2025 正確觀察惡露的好與壞,有助於及早發現狀況,並及時就醫檢查,「觀察惡露的狀態,需注意其出血量、顏色與味道。若惡露的出血量比月經量還多,如同水龍頭關不起來時,可能是產後大出血的徵兆。

產後子宮按摩: 懷孕不同時期,按摩要注意的地方

產後多久可以按摩,這個問題的解答需要依照不同生產方式而定,生產方式分為自然產與剖腹產,以下將針對這2種情況分別給予建議。 當媽咪的奶水分泌過多,但未即時排出奶水時,容易出現堵塞問題,使得乳房變硬、產生不適,此時就能利用按摩乳房舒緩堵塞問題,幫助胸部變軟、維持暢通,預防乳汁積聚問題。 4產後42天以內,子宮處於修復創面及恢復正常功能的時間,要注意補充營養,禁止夫妻生活;並注意外陰清潔,每日用溫水清洗陰部,勤換衛生棉與內褲,以防生殖道炎症,不利於子宮復舊。 3產後,避免長時間臥牀,以免惡露排出不暢,不利於子宮收縮;順產者,在產後第2日可在室內,稍微活動、走動下;施行剖宮產的產婦可適當推遲活動時間。 當然,坐月子期間,不宜做重體力活動、提重物,以防子宮脫垂。 日夜都哺乳的母親,月經都沒來,且沒有讓寶寶喫除了母乳以外的食物,完全符合以上三種條件者,有 98 % 的避孕效果。

產後子宮按摩: 產後.持續性給藥

建議媽媽可以使用便盆或便盆椅,或請家人攙扶至廁所嘗試解尿。 產後24小時除了觀察惡露、努力按摩子宮,還要積極上廁所! 楊宜芬解釋,因為膀胱位於子宮前面,脹尿時會推擠子宮,要讓子宮順利收縮排出殘餘物,產後4~6小時必須儘速排尿。 新竹臺大分院產後病房護理長楊宜芬表示,子宮按摩聽起來不難,只是眉角很多。 要有效促進子宮收縮,必須把握「找到正確位置」、「托住下緣固定」、「確實按壓」3大原則。 終於「卸貨」了,對很多產婦來說,耗盡精神與體力,整個人虛脫到宛如歷劫歸來,只想好好休息。

不過媽媽在分娩後都會元氣大傷,媽媽最好待體力稍為恢復,才進行產後按摩。 產後子宮按摩 一般來說,自然分娩的媽媽可以比剖腹生產的媽媽早些進行按摩,因為剖腹生產的媽媽腹部有傷口,最好待傷口完全癒合才進行按摩為佳。 當然進行產後按摩前要先諮詢醫生及專業人士意見,確保身體狀況適合進行按摩。 楊宜芬表示,自然產、剖腹產的產婦均要注意產後大出血,剖腹產另外要留意傷口感染。 如果心跳變快、惡露變多、突然頭暈嗜睡或臉色蒼白,應馬上通知護理人員。

的確,休息是必要的,只是有些事情也不能放著不管,因為攸關產後復原大事,特別是在產後24小時! 主要是產後初期為容易發生合併症的關鍵時刻,為了健康,再疲累也要多加註意纔是。 每天早晚各按摩1次即可,過度按摩可能造成按摩部位肌肉疲乏,若沒有搭配按摩油、乳液則有可能造成腹部瘀青,不利於產後恢復。

由於膀胱沒有及時排尿會推擠子宮影響收縮,增加尿道感染的風險,自然產後6~8小時必須積極解尿。 產後子宮按摩 用溫水沖洗會陰、聽流水聲、變換姿勢、下牀如廁都可以激發尿意。 如果順利解尿但膀胱的尿還是很多,儘量多解幾次,務必讓膀胱完全排空。 自此子宮體逐漸縮小,觸診子宮底會發現每天約由肚臍開始下降1公分,約產後10〜14天左右,子宮便會下降至骨盆腔內,而無法觸診到子宮底。 產後子宮按摩 產後按摩雖然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快新陳代謝,令產後媽媽修身的效果更明顯,不過並不是所有產後媽媽都可以接受產後按摩,產後亦不應立即按摩。

產後媽媽因為分娩時元氣大傷,照顧新生寶寶又會非常大壓力,尤其很多媽媽在懷孕期間和產後都會大量進補,令身材比未懷孕前「走樣」了很多,很多產後媽媽看到都會心情變差,希望回復產前的美好身段。 產後各器官的恢復時間都有些許差異,以最常討論的子宮而言,欲恢復成產前的子宮大小,需花5~6週的時間。 對於自然產的產婦而言,產道撕裂傷是無可避免的,由於胎兒經產道娩出時,所需擴張的程度較大,才得以順利出生,因此,容易造成程度不一的產道撕裂傷。 月子期間,媽咪也應學會觀察惡露與子宮位置,瞭解子宮收縮及復原的狀況,如果有其他異常的現象也能及時發覺。 催生之所以使用間斷性藥物,最主要原因是收縮會減少胎盤的血流,若持續收縮便會導致血流不足,造成胎兒缺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