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和墟是由粉嶺、沙頭角、打鼓嶺和部分大埔區等地的鄉民集資成立的墟市,建墟主要原因是與上水的石湖墟競爭。 早於1940年代香港政府鼓勵鄉村籌建墟市,經歷二次世紀大戰後及香港重光,1948年由鄉紳成立「聯和置業公司」,當中的「聯和」含有「聯合」、「和睦」之意思。 聯和置業公司於1949年12月22日註冊為有限公司,公司地址為安樂村瑞勝書樓,法定資本為五十萬港元;分三次招股,共集資超過二百萬元。 聯和墟於1951年1月20日開幕營運,開市初期墟期定為一、四、七日。 墟市佔地61萬平方米,中央是一座白色三合土建築的「聯和市場」,是墟市的核心部份,設有六十個檔位,檔位有肉枱、魚檔、菜檔及雞鴨檔等。
- 北面與廣東省深圳市以深圳河、沙頭角河及中英街作邊界,香港和內地的其中三條邊境過境通道(文錦渡、羅湖、沙頭角)都位於北區,西面與新界元朗區,南面和大埔區相連。
- 明朝萬曆年間因鄧族遷入龍山建村立圍,彭氏族人遂遷至粉壁嶺開村立圍定居,分別建立正圍、北圍及南圍三圍村,統稱粉嶺圍。
- 港府抗疫不力,一場新冠疫情令本港經濟衰退,民不聊生,不少打工仔不單止被裁員或放無薪假,即使保得住飯碗,每月強迫供款的強積金亦蝕入肉,去年人均帳面虧蝕逾4萬元。
- 1911年九廣鐵路落成,並先後設立粉嶺站、上水站和羅湖站,直到今天仍爲北區居民來往香港市區的最重要交通工具,同時也是香港市民經陸路進出內地的主要交通方法,並促成上水和粉嶺一帶發展成北區實質性的地區中心。
- 洗手間方面粉嶺的設施真算不錯,粉嶺正圍後設有粉嶺圍遊樂場,遊樂場內設有供傷健人士使用的洗手間,鄰近思德書室的粉嶺圍(南)公廁亦有。
- 粉嶺第48區工業用地(現何家樓村一帶)正進行公營房屋發展研究,初步估計可興建提供超過4000個單位的大型公共屋邨。
- 太平清醮每十年一醮,最近一屆已於2010年舉行。
而且北區位處香港最北面,鄰近中國內地,設有多個邊境管制站,包括羅湖、文錦渡、沙頭角及香園圍。 為數不少的跨境貨車及私家車亦會途經北區前往香港各地,使北區交通更為繁忙。 上水存在的矛盾也成爲2010年後越演越烈的香港與內地矛盾的其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中對水貨活動的不滿情緒引發了2012年的「光復上水站」事件,上水與元朗及屯門等地出現的性質相近的社會矛盾也是日後的「香港本土化運動」乃至「香港獨立運動」的一個社會背景因素。 北區原屬大埔區,1980年才從大埔區分拆成北區。 1978年政府在北區發展第二代的香港新市鎮,名爲粉嶺/上水新市鎮。 粉嶺天光墟 從1980年代到2000年代的20年間,上水和粉嶺迅速建立起現代化的社區和商業中心,高樓林立,不過其建築密度和人口密度仍然較大部分新市鎮爲低。
粉嶺天光墟: 主要交通總站
氣候方面,打鼓嶺地處新界內陸受地形影響,冬天低溫時常有結霜的現象,農作物結霜令農民有所損失,此現象亦常為冬季時香港傳媒所報導,而因應農作物結霜的情況,香港天文臺亦監察新界打鼓嶺草溫;而夏季時打鼓嶺亦常較其他地區炎熱。 上述三類商販多年來在聯和墟謀生,經營了18至50多年之久,衛生情況惡劣,街市更不時發生大小火警,令經營環境更為艱辛。 1989年,沿用了30多年的天光墟遷往安樂村安居街、毗鄰龍躍頭的北區臨時農產品批發市場,而聯和新村在90年代被收購及重建為現今的海聯廣場。
大體而言上水市中心的商業活動更發達,而粉嶺則爲行政中心和工業中心。 政府亦計劃興建北環線接駁西鐵線與東鐵線以至建設支線到粉嶺北及坪輋∕打鼓嶺新發展區。 落馬洲支線亦已因應規劃預留位置,以便日後於古洞設站。 發展局表示,除了《新界東北發展計劃》外,新界北部仍然有大片未被開發的土地(包括從邊境禁區釋放出來的土地)可以考慮作為應付香港土地供應需要;特首梁振英在《2013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中更提出,規劃署將會就新界北部的進一步發展進行規劃研究。
粉嶺天光墟: 主要私人屋苑
開初墟期定為一、四、七日,即係每月黃曆初一、初四、初七、十一、十四、十七、廿一、廿四同埋廿七。 粉嶺天光墟 個期同石湖墟完全一樣,後尾個墟越做越旺,就唔再跟墟期開。 天都未光,就有農民響街市對出空地,賣新鮮割落來嘅菜,即係天光墟。
太平洪朝是粉嶺圍在每年正月十五和十六日舉行的大型宗族性祭祀活動,可理解為彭氏的新年節日。 儀式分兩日進行,第一日有祝願添丁的點燈、貼平安符、虔拜、搶雞毛和划船等項目,晚上會祭煞、迎神登位、貼人緣榜及唱麻歌等。 粉嶺天光墟 粉嶺天光墟 粉嶺天光墟2025 第二日舉行誦奏文和發送奏文、問杯、劈五方和劈沙羅、朝首送燈和化榜文,最後送神歸位及大放爆竹。 太平洪朝是新界圍村中很有特色及獨特的傳統節慶,在別的圍村很少見有這種能保留這麼豐富而又傳統的祭祀項目,是很值得一看的。
粉嶺天光墟: 巴士
1940年代香港政府鼓勵鄉村籌建墟市,1948年由當地鄉紳成立「聯和置業公司」,當中的「聯和」含有「聯合」、「和睦」之意思。 公司地址為安樂村瑞勝書樓,於1949年12月22日註冊為有限公司,負責人為李仲莊(董事長)、馮奇焯(副董事長)、彭富華(總經理)、李毓棠(協理)、鄧勳臣及劉維香(司庫)。 法定資本為50萬港元,合共5萬股,每股10元,分500股為「創辦股」及49,500股為「普通股」。 分三次招股,累計總數為21,918股,集資2,191,800元。 「創辦股」由來自粉嶺、打鼓嶺、沙頭角及大埔頭的鄉村認購,而「普通股」則由個人、祖堂或公司購入。 北區臨時農產品批發市場是香港唯一一個由政府直接管理的農產品批發市場,位於新界粉嶺安樂村安居街 。
粉嶺天光墟: 粉嶺天光墟市埸工業意外 工人遭搬土機倒車撞倒昏迷送院命危
現年44歲嘅陳鍵鋒(Sammul)當年斯文靚仔及身材高大,風靡萬千少女,更被封為「少女殺手」。 陳鍵鋒喺2010年約滿離開TVB後,選擇轉戰內地市場,近日佢主演嘅網絡電影《新包青天之冰魄》終於上映,不過佢嘅身型及面形明顯發脹咗唔少,變咗油膩大叔,文弱書生形象不再。 粉嶺天光墟 設立這些區域的目的是為地方行政計劃訂出分區及方便行政,並不設立「區政府」之類政權組織,無獨立立法權、司法權,政府部門也未必完全按照以上分區而分工。 由於車龍停滯不前,不少已上車的乘客甚至要求下車,冒險沿公路路肩自行徒步離開。 漁業方面,沙頭角曾是漁業重鎮,為昔日「香港八大漁港」之一。 目前沙頭角、鴨洲、吉澳、澳背塘、西流江以及往灣州均為海魚魚類養殖區。
粉嶺天光墟: 巴士站
營業時間:每天清晨四、五時開始開店直到早上七點,因食環署的人員開始工作了,所以要必須在七點清場,避免被檢控。 產品:擺賣貨品一般是拾荒拾回來的東西、二手物品、也有他人捐贈等。 天光墟是在省港流行的一種市集,每天清晨或半夜開始開店,天亮就會打烊的墟,故名(粵語「天光」即「天亮」)。 北京也有類似的市場,在潘傢園附近,專門轉售古董或仿製品,稱爲鬼市。 2014年有政黨研究如何活化聯和墟、大埔墟和石湖墟;建議為活化聯和市場為文創產業展銷中心、在旁邊興建有蓋露天劇場為區內的新地標,後方則綠化為跳蚤市場。 讓各遊客在香港都可置身於紫色的薰衣草包圍內,就已經值回票價。
粉嶺天光墟: 發展與變遷
1965年,賽馬會石湖墟醫療所,位於新界上水,由香港賽馬會捐款67萬港元興建。 醫療所樓高三層,設有藥房、產房、診所及員工宿舍,為北區的居民服務。 蓮麻坑昔日曾有鉛礦開採,蓮麻坑鉛礦場於19世紀末已有葡萄牙人經營開採,為香港最早採礦的地方,曾開採出產鉛、鋅、黃鐵礦、黃銅礦等礦產。 北區部分地方劃入林村郊野公園、船灣郊野公園和八仙嶺郊野公園,而紅花嶺郊野公園亦在規劃。
粉嶺天光墟: 皇后山公營房屋發展區
北區亦為香港少數仍保存農田的地區,其中最著名的有主要種植通菜和西洋菜的濕農田塱原。 除此以外,北區亦保留了不少傳統村落、寺廟以及其他歷史建築,其中包括建於1751年的法定古蹟全港最大的祠堂廖萬石堂、同為法定古蹟,建卡1762年的居石侯公祠以及香港目前保存最好的客家圍村松柏塱。 石湖墟和聯合墟皆爲仍然保存五六十年代建築的傳統墟市且仍爲區內商業活動中心之一。 踏入1990年代,聯和墟有蓋市場的清拆計劃亦提上了日程表,而新的街市將位於現今聯和墟街市的東北面的一幢住宅與市政設施混合樓宇,提供有空氣調節的街市及熟食中心。 新街市設有356個攤檔,提供不同類型的貨品及食品。
粉嶺天光墟: 新市鎮
”原廣州市委書記歐初在1950年代初期,就曾經到天光墟買用來隔音的舊地毯,為佈置廣東省委辦公樓內電話會議室用。 廣州到千禧年時,最繁盛的天光墟有六處,分別位於文昌北路、人民北路、光塔路、海珠橋、荔灣路和西門口。 在2016年,當局以噪音、衛生等理由,停止了人民北路等多處天光墟,剩海珠橋南、光塔路、文昌北路等墟市。 粉嶺發生工業意外,今(16日)傍晚約5時半,一名59歲姓黃男工人在安居街的天光墟北區臨時農產品批發市埸內工作時,被一部俗稱「貓仔機」的小型裝載搬土機意外撞倒。 事主胸口及盆骨傷,昏迷被送院救治,經搶救後留醫深切治療部,情況危殆。 現場消息稱,事發時涉事工人正站在貓仔機的車尾,當時貓仔機倒車,疑司機未有察覺車尾情況,結果貓仔機將工人撞倒。
粉嶺天光墟: 社區環境
聯和墟未起之前,粉嶺及沙頭角、軍地、打鼓嶺一帶鄉民都會去石湖墟買賣。 但係墟主上水廖氏成日收多人秤傭,同埋個公秤又唔準,因為咁粉嶺鄉民唔係好妥佢。 東北農工商:古洞鄉村車歷久不衰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新界東北區報》,2012年12月14日。 至於聯和市場主體建築後方原爲聯和市場一部分的空地則售予信和地產公司發展名爲「囍逸」的地產項目,於2018年9月落成。 在2018年3月7日下午放工高峯時段,上水多條道路出現嚴重擠塞。 運輸署消息指,因車多關係,上水一帶的路段(如雞嶺迴旋處、大頭嶺迴旋處、掃管埔路、新運路、新豐路、寶石湖路、馬會道、馬適路、文錦渡路、彩園路及百和路)的交通已十分擠塞,該區的專營巴士及公共小巴的班次已經受到影響。
粉嶺天光墟: 歷史年表
響1949年,粉嶺、沙頭角、打鼓嶺同埋大埔鄉民集資起聯和墟。 兩年後,1951年1月20號,呢個用咗200萬銀起嘅聯和墟正式開墟。 舊時聯和墟佔地成61萬平方米,正中央係有蓋同露天嘅市場,有蓋嘅叫聯和市場,係石屎建築,裏面有60個檔口,14個肉檯、12個魚檔、12個菜檔、14個鹹魚檔、2個雞鴨檔、2個牛肉檯同埋2個豆腐檔,而露天部分就有百幾個小販攤位。
另一方面位於市區卻不斷有新校落成,不少學校更一分為二,並遷入新發展區。 而上水宣道小學,亦放棄了原來位於石湖墟的教會用地而遷往聯和墟仁濟五中的舊址。 整項工程耗資港幣18億5800萬港元,佔地5.80公頃,總建築樓面面積達66,940平方米。
時任警務處處長麥景陶自1948年於邊界建設了多座被稱為麥景陶碉堡的混凝土碉堡作為監察深圳河對岸用途。 粉嶺天光墟2025 然則自1997年至2006年間開展的「深圳河治理工程」後,部分河道被拉直,雙方亦交換拉直後分別與香港和深圳靠近的新土地。 在1997年5月頒佈、提及香港特別行政區之行政區域界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221號》中,特有一段提及「深圳河治理後,以新河中心線作為區域界線。」在接近羅湖一段的拉直工程於2003年完成後,雙方在近羅湖的界線已依照新河道重新劃分。 然則在每四年一度更改的區議會劃界工作上,自工程完竣後一直未有隨着邊界的變更而作出修改,導致北區依舊以舊河道為界線,部分管轄的地方位於深圳市上,而港方新獲取的土地亦未被歸入北區範圍。 目前雙方皆未就該兩塊土地作出任何發展,仍處於綠化狀態,但2018年傳真社掲發廣東邊防部隊佔用沙頭角邊境禁區內一幅面積約兩萬呎土地最少6年,引起廣泛報導。
今期介紹的粉嶺範圍較大,包括粉嶺圍、聯和墟及安樂村,除了自行安排交通道工具外,最方便的就是乘坐港鐵集體運輸系統。 乘坐港鐵東鐵線到達粉嶺車站,由A出口出站,取道粉嶺名都商場,商場入口梯級設有輪椅升降臺,穿過商場沿連接商場的行人天橋到達新運路;或由沿粉嶺車站C出口經過斜道出站,上行人天橋到達新運路。 由新運路步行數分鐘便到達粉嶺圍;另外由新運路轉往沙頭角公路龍躍頭段,穿過行人隧道便可到達聯和墟,由聯和墟穿過行人隧道到達安樂村黃帝祠。 若不想步行,可在粉嶺車站轉乘巴士或小巴,亦可乘坐巴士直達。 香園圍管制站是香港與深圳的第七個出入境陸路管制站,位於打鼓嶺最北端的香園圍附近,於2013年7月動工,於2020年落成啓用。 興建此管制站的主要目的是爲了舒緩文錦渡管制站與沙頭角管制站原已近飽和的車流量,連接深圳蓮塘口岸以及多條高速公路直達惠州、汕頭等地,建成後與已有的深港西部通道及將來的港珠澳大橋分別成為香港連接粵東、粵北和粵西的三條主要通道。
),因其爲香港十八區中最北的區議會分區而得名,於1979年從大埔區拆分獨立成區,是香港兩個陸地連接中國大陸的區份之一(另一個為元朗區)。 北面與廣東省深圳市以深圳河、沙頭角河及中英街作邊界,香港和內地的其中三條邊境過境通道(文錦渡、羅湖、沙頭角)都位於北區,西面與新界元朗區,南面和大埔區相連。 傳統上,北區分為上水、粉嶺、沙頭角和打鼓嶺四個部分,故獨立成區前亦稱爲上粉沙打地區,此外還包括大鵬灣的吉澳、鴨洲等離島。
粉嶺天光墟: 政府宿舍
近月香港與內地全面通關,生意再度火紅起來,即時到晚上8時,門外仍人龍不絕。 不過,日前就在從上海來港的網友,在小紅書炮轟九記牛腩「又貴又難喫」。 醫務衞生局表示,「口罩令」明日起延長14日,至下月8日。 政府刊憲,就強制在公共交通工具、港鐵、指明處所及指明公眾地方佩戴口罩的規定,將繼續有效至下月8日。
另一方面,最新興建的公共屋邨是皇后山邨, 於2021年落成。 1980年代未期,沿用了30多年的天光墟遷往鄰近龍躍頭的安居街農產批發市場。 1990年代聯和新村被收購及拆卸,重新發展為兩幢大廈及大型商場。 粉嶺天光墟2025 昔日的兩層建築物亦重建為多層大廈,不同類型的商店陸續進駐。 新街市於2002年7月1日投入服務,提供356個有空調的攤檔及熟食中心,舊街市於同年9月26日停止運作,結束長達50多年的歷史任務。
粉嶺天光墟: 上水天光墟
聯和墟於1949年10月由粉嶺、沙頭角、打鼓嶺和部分大埔區村民集資成立。 當時佔地61萬平方米,建築屋宇共220至240間,中央建有有蓋及露天的市場,有蓋市場為三合土建築,設有60個檔位,包括14個肉檯、12個魚檔、12個菜檔、14個鹹魚檔、2個雞鴨檔、2個牛肉檯及2個豆腐檔,而露天部分可容百餘個小販攤位。 圍繞市場四周全是新式兩層建築,設有舖位90間,主要為售賣洋貨及雜貨、米及米機、茶樓餐室、攝影沖曬、理髮廳及旅店,其後更加入跳舞學院及電影院等。 尾下嶺咀、嶺皮村及南山,連接沙頭角,南面包括和合石、龍山及石坳山(部分),與大埔區為鄰,西面包括蝴蝶山、粉嶺圍、掃管埔、太平山、彬山及缸瓦甫,毗鄰上水,北面有恐龍坑、馬頭嶺、松山、橫嶺及大砍篤而與打鼓嶺相鄰。 在交通方面,粉嶺車站往來聯和墟的交通工具主要是小巴,巴士路線較少,所以遊覽粉嶺各景點還是漫步的好。 穿梭粉嶺各處均設有行人天橋或隧道供橫過汽車路,故步行是方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