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田上邨2025介紹!專家建議咁做…

當中重建後的瑞田樓、昌田樓及盛田樓則由領先物業服務顧問有限公司管理。 ),是香港的其中一個公共屋邨,位於九龍深水埗區白田,舊白田邨樓宇於1969年入夥;於1990年起開始分期局部重建,重建後的樓宇於1993年至2026年分期入夥,整個白田邨重建計劃歷時將長達逾30年。 一批人在白田社區會堂外排隊等候檢測,這間檢測中心為所有強制檢測人士服務,包括外傭、食肆員工等。 白田上邨 有白田邨13座居民認為應該加設流動檢測站,分流人羣,亦有人擔心需要全棟撤離。

事後甄啟榮被控一項刑事毀壞、兩項普通襲擊及兩項強行進入罪。 興建中的第十期基座為商場二期及街市的其中一部份,並設有行人隧道連接第十一期商場,預計將於2023年啟用。 當所有商場落成後,將提供約7,300平方米的出租樓面。

白田上邨: 公共交通

麗田樓、澤田樓、健田樓以及康田樓的樓宇名稱反讀與田灣邨四座大廈同名;當中健田樓與康田樓於2016年10月動工。

  • 房屋署早在2012年宣佈分期重建白田邨內較早期落成的樓宇,包括第1、2、3、9、10、11、12及13座,以及白田商場。
  • 路線3從澤安邨白田邨到澤翠樓大概路程16.19公里,全程約需66分鐘,途經28個站點,途中不換乘,直接到達,換乘車輛線路有118路。
  • 而有清潔工就直斥部分人欠缺公德心及責任心,理應將紙皮雜物棄置在地下垃圾站,「啲人全部將啲垃圾紙皮同裝修廢料掉曬出走廊!」此外,記者亦發現部分人將原裝的鋅盆棄於垃圾站。
  • 涉及逾2,000個單位的白田邨重建計劃第七及八期近期入夥,共有4座大樓。
  • 在瑞田樓地下出入口張貼告示,管理處的聯絡電話及增設召用按鈕,以方便有需要人士聯絡保安崗位及控制室尋求協助。
  • 由於先前的驗收曾經不及格,需要進行執漏工程,康田樓、健田樓、詠田樓以及心田樓,最終延至同年8月11日正式入夥。
  • 為興建連接兩期的地下通道,當局於2020年起將白雲街部份行車綫封閉,而該段白雲街及T形路口只維持單綫行車,三邊設有交通燈控制交通。

直至2021年1月26日,房委會才為9-11座居民揀樓的次序進行攪珠,並預計於2月尾起進行揀樓,但揀樓日期最後略為延遲至3月1日才開始。 除了同邨新廈及現有和諧式單位外,居民亦可選擇同區或少量新界各屋邨的翻新單位。 與此同時,第7-8期四幢樓宇的部份中層單位,亦撥入了紓緩擠迫調遷計劃,於同期進行揀樓。 白田上邨2025 至於剩餘的頂層及低層單位,則派予公屋輪候冊申請人。 由於先前的驗收曾經不及格,需要進行執漏工程,康田樓、健田樓、詠田樓以及心田樓,最終延至同年8月11日正式入夥。

白田上邨: 總站

房屋署發言人指,屋邨辦事處除在大廈樓層大堂張貼通告提醒住戶,不要胡亂棄置廢物外,亦派員加強巡查,並督促清潔承辦商加派清潔人手清理雜物。 該處職員如發現有人在樓層公用地方棄置廢物,會按「屋邨管理扣分制」向違規者執行扣分和發出定額罰款通知書。 在住戶入夥期間,根據屋邨辦事處的紀錄,並沒有接獲涉及樓層棄置物堆積或相關投訴。 白田邨是中國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九龍石硤尾,於1969年開始入夥,於1990年開始重建,新建樓宇於1993年至2004年入夥,現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負責屋邨管理,而瑞田樓,昌田樓及盛田樓由創毅物業服務顧問有限公司負責該三座樓宇的管理。

第4至6座則於1999年3月16日永久封閉,並於2000年初拆卸。 其後新建樓宇於1993年7月至2004年4月分階段入夥。 白田上邨2025 這些新建樓宇部份是用來接收附近石硤尾邨第10、11、37、39、40及41座重建工程影響的居民(尤其是2000年3月落成啟用的昌田樓、盛田樓、瑞田樓及2004年4月20日落成啟用的太田樓、麗田樓和運田樓)。 白田上邨2025 最近新入夥的重建石硤尾白田邨,裝修工程進行得如火如荼,惟大廈出現大量「垃圾山」。 白田上邨 本報記者日前直擊,幾乎每層樓都有大量紙皮及發泡膠等易燃物料棄於樓層電梯大堂,有的紙皮更堆至近3米高的天花板,甚至連逃生門都被阻塞,有居民直斥雜物令小孩絆倒受傷,擔心一旦發生火警,恐會成為該邨13座奪命火警的翻版。 有議員狠批房署未盡監管責任,認為部門應加強宣傳教育,若住戶屢勸不改則應採取執法行動。

白田上邨: 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第一期有兩座公共屋邨住宅樓宇,提供約1,000個出租公屋單位,預計於2021年下半年落成;而第二期則有三座綠置居住宅樓宇,約有2,100個出售單位,預計於2023年落成。 白田邨的興建主要是當年爲了重建石硤尾、大坑東及李鄭屋這三個最舊的徙置區而興建的,於1969年落成的第4至6座由徙置事務處管理,稱爲“白田新區”。 而其後落成的第7、8及14至17座,這6座大廈分別於1971年8月至1972年7月落成,這批大廈主要用來接收受石硤尾新區重建影響的居民,由屋宇建設委員會管理,稱爲“白田政府新邨”。 1973年,香港房屋委員會成立,白田邨由香港房屋委員會全面管理,白田新區改稱“白田下邨”,白田政府新邨則改稱“白田上邨”。 第1至3座及第9至13座則於1975年至1979年間落成,被納入白田上邨。

白田上邨: 重建期間的工程圖片

房屋署早在2012年宣佈分期重建白田邨內較早期落成的樓宇,包括第1、2、3、9、10、11、12及13座,以及白田商場。 這些樓宇在1975年至1979年間落成,共有約3,500個單位。 白田上邨2025 原址重建後將提供約5,650個單位,即增加約2,150個單位。 白田邨第5期由周氏建築師事務所設計;7,8,10、11及13期由房屋署總建築師(4)及周餘石建築師事務所負責設計;而第9期的白田社區綜合大樓則由房屋署總建築師(4)及周古梁建築師事務所負責設計。

白田上邨: 興建

分別在瑞田樓地下及4樓平臺有關出入口增設召用按鈕,讓有關人士在需要時可按動按鈕,聯絡保安崗位及控制室尋求協助。 值得一提的是設於瑞田樓內24小時運作的升降機設施、防火玻璃門及防火木門均符合《建築物條例》及無障礙通道的要求。 一直以來,瑞田樓的居民、三間社福機構及停車場的使用者均會使用這些設施往來「上下邨」。 在瑞田樓地下出入口張貼告示,管理處的聯絡電話及增設召用按鈕,以方便有需要人士聯絡保安崗位及控制室尋求協助。 白田邨(Pak Tin Estate),香港一公共屋邨,喺九龍白田。 邨最早叫白田新區,一九六九年入夥,後稱白田下邨。

白田上邨: 公共交通

白田邨最早的重建計劃源自1986年「26座問題公屋」,第14、15、16座被揭偷工減料,港英政府1989年決定悉數清拆。 90年代,政府再分批清拆樓齡近30年的第4至8座及17座,巴士總站亦需要重建,2E和104線遷回澤田樓作臨時總站,直至1994年8月7日總站重建工程完成。 深水埗區議員甄啟榮昨日陪同約10名白田邨重建戶,手持「房署必須遵守承諾,補償居住單位面積」字樣的標語,到達位於何文田的房屋委員會總部請願。

白田上邨: 重建期間的工程圖片

其後新建樓宇於1993年7月至2004年4月入夥。 這些新建樓宇部分是用以接收附近石硤尾邨第10、11、37、39、40及41座重建工程影響的居民(尤其是2000年3月落成啓用的昌田、盛田、瑞田及2004年4月20日落成啓用的太田、麗田、運田)。 涉及逾2,000個單位的白田邨重建計劃第七及八期近期入夥,共有4座大樓。

白田上邨: 總站

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於2012年年初宣佈分期清拆及重建白田邨較舊部分,包括八座住宅樓宇,以及白田商場和社區會堂。 笫一階段清拆四座住宅樓宇已於2014年完成,相關地盤現正進行上蓋建築工程。 2012年4月,房屋委員會宣佈於2013年起將會分三期清拆及重新興建白田邨(第七型徙置大廈部份,為香港首個七型徙置大廈重建項目),重新興建後可以提供5,650個單位。 於2016年將會拆卸白田商場(由於居民反對而延至2019年拆卸),至2021年拆卸餘下的9、10、11及13座,合共有3,500個單位。 屆時,居民可以選擇搬遷到新落成的石硤尾邨二期及五期單位,或牛頭角下邨一期單位。 同年5月,時任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表示白田邨維修成本高昂,並不符合經濟成本效益,故全面最後考慮拆卸重建。

白田上邨: 興建

此外,上邨居民亦可選擇乘坐位於白田商場外的綠色9M小巴往返白田邨及石硤尾區。 白田上邨2025 重建前的白田商場,位於白雲街潤田樓以南、盛田樓以西,為三層高商場,並設有街市及停車場。 房屋署已在2018年4月收回所有商舖,並於2019年2月拆卸。 商場內的港鐵特惠站亦因此搬到瑞田樓4樓平臺(港鐵特惠站現已重新搬到新的白田商場)。 白田邨第9座下亦設有街舖及診所,現時已陸續收回舖位,以配合大樓重建工程,其中便利店已於2021年12月遷到十一期的地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