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德尊早年曾自1952年至1956年任市政局議員,1956年獲港督葛量洪爵士委任為立法局非官守議員,至1960年卸任;未幾在1961年獲港督柏立基爵士委任為行政局非官守議員,至1974年卸任。 為表彰他對社會的貢獻,他在1972年獲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授勳為下級勳位爵士。 祈德尊熱愛香港,他生前更以「忠於香港,因為他是我的家!」為座右銘,而他在坊間亦有「老香港」之綽號。 祈德尊十分熱心於社會事務,早於1952年就獲委為非官守太平紳士。 祈德尊新邨好住2025 自1952年至1981年,他曾任香港房屋協會主席達29年之久,後來又自1962年至1980年擔任皇家香港輔助警察隊總監達18年,獲得授予女皇警察獎章及殖民地警察勞績獎章。 祈德尊其他出任過的公職包括香港公益金主席、香港家庭福利會會長、香港戰爭紀念基金委員會及葛量洪教育基金委員會等等的委員。
- 四季大廈是房協首個在新界落成的屋邨,亦是繼上李屋邨E座之後,房協早期提供的工人住宅項目,爲日後的同類項目提供參考,同時爲荃灣工人住宿問題提供一條解決途徑。
- 四季大廈於1957年5月開始動工並分兩期興建,建築費共250萬港元,第一期是春明樓、夏雨樓和秋趣樓,都是位處禾笛街西邊的一處工地,第二期是禾笛街東邊的冬隱樓。
- 本公司在未得閣下的同意之前,不能如此使用閣下的個人資料並向閣下作直接促銷。
- 在1989年4月4日由總督衛奕信爵士及曾任和記黃埔大班的祈德尊爵士的家屬主持開幕典禮。
- 主要街道包括楊屋道(荃灣西段)、永順街(荃灣西段)。
到1989年又再出現大量船民,其中在5月頭八天就已經新增近2,500名來港船民,令全港羈留設施均告飽和,布政司署保安科有見及此,在5月8日向行政立法兩局建議將深水埗難民營的船民遷到四季大廈並改作開放式船民營,而深水埗難民營就會被改建爲羈留中心。 祈德尊新邨好住 祈德尊新邨好住 消息傳出後,隨即受到立法局議員的質疑,譚耀宗、張鑑泉、司徒華、範徐麗泰和梁煒彤都表示不贊成這個計劃,認爲政府決定太倉促,而且四季大廈這個新選址太近民居,擔心造成治安問題。 而時任荃灣區議會主席周厚澄則明言極力反對此安排,並相信全個荃灣區的居民也不會接受。
祈德尊新邨好住: 荃灣 | 海濱花園
屋邨憑其獨特設計而榮獲1991年香港建築師學會優異獎。 在1989年4月4日由總督衛奕信爵士及曾任和記黃埔大班的祈德尊爵士的家屬主持開幕典禮。 直至1985年開始興建,於落成前房協曾考慮該邨用作一個稱爲三文治階層住屋計劃(後作夾心階層住屋計劃),最後把祈德尊新邨興建成三座(A座B座C座),當中A及B座作爲住宅發售計劃項目,而C座則作爲出租用途,主要是用來安置原四季大廈住戶。
二戰結束後,祈德尊在1947年重返香港,投身商界,並於同年加入三、四流的英資洋行和記洋行。 逃出集中營後,隨著英方在1942年成立英國駐華服務團,祈德尊繼續在東江惠州擔任辦事處主任,與東江縱隊緊密合作,建立良好友誼。 二戰完結後,祈德尊以上校軍階從軍隊退役,香港重光以後,他復於1946年獲勳CBE勳銜。 星輝地產營業經理何建寧稱,屋苑業主多是自住,放盤向來不多,加上屋苑補地價折扣率約30%,補價後已貼近同區二線私樓,故二手交投稀疏,平均每月錄約1宗買賣。 現時自由市場放盤6至7個,叫價由320萬至450萬元;第二市場放盤則約3個,包括一個優質海景戶,為B座高層M室兩房戶,建築/實用面積579/481方呎,叫價360萬元。
祈德尊新邨好住: 四季大廈
祈德尊新邨樓齡28年,採混合式設計,三座物業之中僅A、B座作發售用途,為房協首個「住宅發售計劃」。 祈德尊新邨有3幢40層高住宅大廈,1幢4層高年長者居住單位大廈,名爲松明舍,1幢6層高商場、社區中心及1所幼稚園暨託兒所。 本公司擬使用閣下的個人姓名、電話號碼、傳真、地址或電郵地址處理閣下的申請、回覆閣下查詢並作地產代理服務的促銷及向閣下提供中原集團其他公司的資訊。 本公司在未得閣下的同意之前,不能如此使用閣下的個人資料並向閣下作直接促銷。
- 到1969年,他透過發行優先股集資7,200萬港元,收購了黃埔船塢30%的股權,控制了公司。
- 到1989年又再出現大量船民,其中在5月頭八天就已經新增近2,500名來港船民,令全港羈留設施均告飽和,布政司署保安科有見及此,在5月8日向行政立法兩局建議將深水埗難民營的船民遷到四季大廈並改作開放式船民營,而深水埗難民營就會被改建爲羈留中心。
- 近年落成的新樓,不少都以落地玻璃趟門及環保露臺作賣點,為室內引入更多自然光之餘,更為居停增添戶外的生活空間。
- 於1985年開始興建,於1988年11月落成,後在1989年4月4日由總督衛奕信爵士及曾任和記黃埔大班的祈德尊爵士的家屬主持開幕典禮。
- 祈德尊新邨位於荃灣西海盛路22-26號(中原樓市片區:荃灣西)。
- 1970年和記國際透過黃埔船塢收購了大型貨倉集團均益倉,兩家公司在九龍紅磡和香港島北角及西環分別擁有大面積的地皮,和記國際一度成為香港最大的地主,期間,集團所控制的公司更從30間發展到200間以上之多。
香港政府憲報在月中也刊登招標公告,邀請企業承辦這項計劃的渠務工程。 經過一年多的建設,房協公告在同年9月開始公開接受申請,租金則改爲介乎53至91港元,預計翌年4月完成,同時將申請書分發到各工廠和荃灣鄉事委員會,結果收到超過千宗申請。 《大公報》1959年5月報導指出,整個項目已經在首季完成,而房協亦在8月表示所有單位均已租出,不再接受新的候補申請。 3幢大廈雖然設計相同,但住宅單位面積計算方法各異,A及B座是住宅發售計劃項目,售價以建築面積及平方呎計算 ; 而C座的甲類出租屋邨單位及松明舍,其租金則以室內樓面面積及平方米計算。 祈德尊新邨:位於香港新界荃灣區的一個住宅發售計劃和公共屋邨,由香港房屋協會發展,於1988年11月落成。 祈德尊新邨於八八年落成,建有3座住宅大廈,除了C座為出租公屋外,A、B座是房協首個「住宅發售計劃」,主攻建築面積五、六百方呎兩房單位;其餘為建築面積約420方呎的一房戶,分佈於各座的D及K室。
祈德尊新邨好住: 香港荃灣區的公共屋邨 / 維基百科,自由的 百科全書
祈德尊新邨A、B及C座住宅樓宇採用了相同的錯層式「H」字型平面佈局,大廈結構組織嚴密,梯間全部作開放式設計,由每三層一組電梯大堂連接四翼,中庭的大堂可全開敞地提供天然採光和自然通風。 所以電梯只服務G、3、6、9、12、15、18、21、24、27、30、33、36及39樓,而在3、12、21、30及39樓更設特濶大堂連花槽,使住戶有更多室內活動空間。 大廈分別在5至9樓、20至23樓及35至38樓外牆設了三組大型橫樑,並在橫樑中間設了圓形裝飾洞口。 大部份住宅單位樓層也沒有電梯直達,對殘疾人士或會構成不便。
祈德尊新邨好住: 住宅單位
主要街道包括楊屋道(荃灣西段)、永順街(荃灣西段)。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海之戀,環宇海灣,爵悅庭,映日灣,全.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爲HK$ 41,250,年齡中位數爲 39.9歲。 本公司擬使用閣下的個人姓名、電話號碼、傳真、地址或電郵地址處理閣下的申請、回覆閣下查詢並作地產代理服務的促銷及向閣下提供中原集團其他公司的資訊。 本公司在未得閣下的同意之前,不能如此使用閣下的個人資料並向閣下作直接促銷。
祈德尊新邨好住: 設計資訊
其中20樓的電梯大堂位置為電梯機房及泵房,建築師把三個單位為一組,共分四組,每組各設一道走火樓梯,每層由最多12個單位,這設計有別於一般屋邨長走廊的設計,有助通風及採光,促進鄰舍溝通,加強社區關係,有助減低罪案問題。 祈德尊新邨好住 祈德尊新邨位於荃灣西海盛路22-26號(中原樓市片區:荃灣西)。 據媒體形容,四季大廈鄰里關係完善,居民時有聯絡和參與活動,四座樓都設有互助委員會。
祈德尊新邨好住: 祈德尊新村 住宅 最新租屋樓盤搜尋結果
由於荃灣船民營計劃遭受議員和居民抨擊,保安科唯有修改計劃,將四季大廈留作最後考慮選項,並改在索罟羣島等地物色新選址。 周厚澄亦跟港府周旋,指出對方想在四季大廈安置近六千名船民,但四季大廈根本只可容納兩千人,鑑於荃灣居民大力反對,所以促請對方收回成命,最終與港府達成折衷方案解決事件。 5月12日,港府公佈放棄在四季大廈改建船民營,改爲只徵用作越南船民社區活動中心和兒童學校,至於因深水埗難民營改建而要遷出的越南人,則會轉到屯門虎地等羈留中心。
祈德尊新邨好住: 上車客睇樓2周速入市 荃灣麗城花園高層3房戶620萬元成交
另外單位在入夥時已裝設好古銅色鋁窗及每戶於地下大堂設有信箱一個。 買樓或者租樓,大部人並不着重視樓宇的設計,近來居屋的設計多是新十字形和康和式設計。 而早年居屋的設計獨特,其中荃灣祈德尊新邨更於1991年獲香港建築師學會優異獎。 屋苑前臨藍巴勒海峽,部分單位享海景,惟前方是港鐵荃灣西站上蓋項目,海景將來難免出現變數。 祈德尊新邨好住2025 屋苑附近環境優美,住戶行兩步即達綠化地帶及海濱長廊,更吸引是港鐵站、巴士總站及多個商場近在咫尺,衣食住行照顧周到。 A、B座主攻一及兩房細戶,最大特色是採居屋少見的露臺設計,採光度十足,並把室外美景融入室內,甚有私樓Feel。
祈德尊新邨好住: 荃灣中心「3字頭」放盤賣少見少 上車客速斥373萬元購山景2房單位
1968年8月,因應香港樓市不景,房協減收同區的寶石大廈、滿樂大廈商戶租金兩至四成,惟四季大廈卻沒有跟隨,故此四季大廈商戶聯同其他地區人士要求房協減租兩成,不過遭房協拒絕。 到1980年7月,四季大廈商戶遭房協分三年加租3,016港元,差餉另計,是原本的一倍多,商戶認爲是房協想免除將來遷拆時安置商戶的問題,但房協卻否認。 祈德尊新邨好住 在1975年,和記國際因為過度擴張,連年大舉借貨作投資活動,卻遇上股市熱潮冷卻以及全球石油危機,引發和記系內各上市公司股價大幅貶值;再加上公司早前借入瑞士法郎,卻因瑞士法郎大幅升值而蒙受雙重打擊,使公司財政陷入困境。 整間公司之市值更跌至3.4億港元,僅相當於1973年全盛時期的4.7%。
祈德尊新邨好住: 重建
在祈德尊帶領下,和記國際曾促成了紅磡海底隧道的興建,又參與創辦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惟後來和記國際因財政陷入困境而遭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收購,祈德尊亦被迫下臺。 祈德尊熱愛賽馬,在香港擁有多隻馬匹,亦曾任英皇御準香港賽馬會主席。 祈德尊新邨(Clague Garden 祈德尊新邨好住2025 Estate)巴士站,位於新界荃灣區荃灣市中心大涌道寶安商會王少清中學對開,海盛路路口以北,近祈德尊新邨A座,乃一對設於南、北行綫的中途站。 另外,屋苑雖然偏離荃灣市中心,但由於鄰近港鐵荃灣西站,五分鐘內即可到達,加上附近社區配套齊備,包括一街之隔是巴士總站及荃灣廣場,其基座有大型商場,衣食住行同樣方便。 祈德尊新邨A、B及C座的住宅單位設計考慮到通風、採光、景觀的因素,單位除廚房及浴室(附浴缸及管道槽)外,單位分三款間格分別為一房兩廳、一間大房(附兩扇門及窗戶位置已按預計的房間位置設定好,可間兩房)兩廳及兩房兩廳。
祈德尊新邨好住: 住宅單位
居民亦利用1961年啓用的雅麗珊社區中心舉行不同活動,甚至在那裏設置聯誼室。 在1989年船民營風波時,正因選址位處荃灣市中心而會造成嚴重治安問題,當時已經有不同地區團體聲援,甚至以各界人士爲名義組成大會和組織自衛隊及築起人牆等行動,加上週厚澄都介入周旋,都反映四季大廈對區內其他人士的聯繫。 祈德尊新邨好住 祈德尊新邨好住2025 四季大廈總共有四座長型大廈,建在大屋圍附近的填海地之上,佔地約4,366平方公尺,合共提供459個單位,這些大廈分別有三種不同的通道設計。
祈德尊新邨好住: 設計
另外有三個地方團體和部分荃灣區議員都一致發表聲明反對在四季大廈設難民營,並促請港府立即取消第一收容港政策及遣返船民。 3幢大廈雖然設計相同,但住宅單位面積計算方法各異,A及B座是住宅發售計劃項目,售價以建築面積及平方呎計算;而C座的甲類出租屋邨單位及松明舍,其租金則以室內樓面面積及平方米計算。 這一個獨特設計的居屋剛錄一宗新高價成交,中原地產荃灣麗城分行高級分區營業經理呂宗霖表示,荃灣祈德尊新邨A座高層A室,實用面積437平方呎,建築面積520平方呎,兩房間隔,向西南,享開揚海景。 剛錄區內上車客剛於自由市場以635萬元承接該單位,實用面積呎價14,531元,樓價及呎價均創屋苑歷史新高。
祈德尊新邨好住: 北行(往沙咀道/青山公路 – 荃灣段方向)
最終居民在房協強硬態度下選擇讓步,遷入祈德尊新邨,事件才告一段落。 而當時251戶住客中,有141戶購買祈德尊新邨的出售單位,有94戶是遷入該屋邨的出租單位部分,而餘下的16戶則先輪候其他房協單位,由於要等待所有居民獲得安置,所以改爲臨時房屋區的計劃一再押後,並且長遠會將大廈拆卸並作爲道路工程及休憩用地。 在所有居民撤離後,土地地權在1989年交回港府,但是房屋署在該年初表示,由於土地只可使用到1992年,闢作臨時房屋區並不化算,所以最後放棄上述計劃。 四季大廈於1957年5月開始動工並分兩期興建,建築費共250萬港元,第一期是春明樓、夏雨樓和秋趣樓,都是位處禾笛街西邊的一處工地,第二期是禾笛街東邊的冬隱樓。 房協在1958年1月公佈這項計劃詳情,對象爲月入250港元以下工人,且對他們按個別實際月入,收取月入的五分之一作爲租金,換言之最高租金是50港元,對比區內其他單位平均每月逾50港元的租金,房協工人屋宇較爲廉宜。
祈德尊新邨好住: 新界 – 荃灣 祈德尊新村
各單位的內部設置對流窗,露臺及花槽等,單位內設有獨立的廚房及浴室等設備,單位除廚房及浴室外,內部沒有固定間格的,但窗戶位置已按預計的房間位置設定好,住戶可按需要分間成一房至兩房單位。 祈德尊新邨A、B及C座的住宅單位設計考慮到通風、採光、景觀的因素,單位除廚房及浴室(附浴缸及管道槽)外,單位分三款間格分別爲一房兩廳、一間大房(附兩扇門及窗戶位置已按預計的房間位置設定好,可間兩房)兩廳及兩房兩廳。 另外單位在入夥時已裝設好古銅色鋁窗及每戶於地下大堂設有信箱一個。 松明舍各單位以輪椅坡道及迴廊相連,並設置升降機及兩個年長者康樂室,而天面爲鋪上瓦片的斜屋頂。 各單位圍繞三個庭院佈置,富園林特色,以提供寧靜安逸的空間給年長者安居。 〈大事紀要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和記黃埔有限公司》,造訪於2008年4月11日。
荃灣區的荃灣西@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12,810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25,481人。 主要街道包括楊屋道(荃灣西段)、永順街(荃灣西段)。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海之戀,環宇海灣,爵悅庭,映日灣,全.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41,250,年齡中位數為 39.9歲。
祈德尊新邨好住: 荃灣西 @中原樓市片區
屋苑另一吸引之處,是前臨藍巴勒海峽,A、B座向西南的A、B、L、M室,可享無遮擋海景,以及遠眺迷人汀九橋,惟屋苑前方是港鐵荃灣西站上蓋項目,已落實興建多幢住宅,日後全海景觀將現變數。 雖然祈德尊新邨樓齡高,但單位一律不設玄關及窗臺,走廊位亦極少,令間隔見使好用。 而每戶客廳設有落地玻璃趟門外連露臺,設計與不少近年入夥的新型私樓相類似,住戶安坐家中可飽覽窗外海景,賞心樂事,是居屋罕見的設計特色。
祈德尊新邨
三種設計分別爲:中央天井型樓梯分隔式(春明、秋趣樓)、露臺相連式(夏雨樓)和中央走廊式(冬隱樓),部分樓宇設計都同時應用在觀塘花園大廈內。 祈德尊新邨A、B及C座住宅樓宇採用了相同的錯層式“H”字型平面佈局,大廈結構組織嚴密,梯間全部作開放式設計,由每三層一組電梯大堂連接四翼,中庭的大堂可全開敞地提供天然採光和自然通風。 所以電梯只服務G、3、6、9、12、15、18、21、24、27、30、33、36及39樓,而在3、12、21、30及39樓更設特闊大堂連花槽,使住戶有更多室內活動空間。
祈德尊新邨好住: 成交記錄
祈德尊另外曾任香港氧氣公司主席、海底隧道有限公司副主席、以及香港上海滙豐銀行、牛奶公司、香港紡織廠、中華煤氣、東方海外貨櫃集團和海洋公園等等的董事。 祈德尊新邨位於荃灣西海盛路22-26號(中原樓市片區:荃灣西)。 祈德尊新邨(英語:Clague Garden Estate)是位於香港新界荃灣區的一個居屋及公屋混合的屋邨,由房協興建。 於1985年開始興建,於1988年11月落成,後在1989年4月4日由總督衛奕信爵士及曾任和記黃埔大班的祈德尊爵士的家屬主持開幕典禮。 中原丘漢偉表示,屋苑向來盤源稀少,一有啱價的放盤很快獲市場承接。 現時居二市場僅一個放盤,單位為B座中層兩房戶,望市景,實用面積487方呎,現叫320萬元,較去年高位回落逾一成,至啱白居二客。
祈德尊新邨好住: 上車客睇樓2周速入市 荃灣麗城花園高層3房戶620萬元成交
祈德尊新邨(英語:Clague Garden Estate)是位於香港新界荃灣區的一個居屋及公屋混合的屋邨。 香港有不少優質居屋,質素更拍得住部分私樓,例如荃灣西海濱的祈德尊新邨,獨特的設計曾贏得建築獎項,即使已屆老牌行列,仍深受區內客捧場,現時居二市場價320萬元有交易。 不過後來房協出爾反爾,除了大幅加樓價一倍至逾53萬港元,亦對選擇租住該屋邨的居民加租至1,870港元,是原本四季大廈租金的四至五倍,兼且表示沒有任何優惠,故此引起居民大感不滿,於1988年8月前往房協請願,要求房協重設特惠樓價及減租。 只是房協沒有正面回應居民要求,更要居民在該月尾之前辦好申請手續,否則喪失優先買樓租樓的資格,居民認爲房協沒有誠意,要求職員安排立即見最高負責人不果,憤而阻擋職員離開,最後需要警方介入。 1965年,房協將當時商戶每月租金175港元,大幅加逾兩倍至545港元,引致幾間商店關門大吉。
不過荃灣區議員都仍然反對這項方案,而周美德等大部分立法局議員也不支持港府再撥款安置越南人。 隨著白石和萬宜羈留中心等大型設施的啓用,荃灣船民設施最後無疾而終,地皮於1990年被交予荃灣地政總署,不久後拆卸。 其後,房協只安排居民無論租住祈德尊新邨或其他房協單位,都讓居民在搬出時獲一個月租金寬免,在遷入新單位時同樣免首一個月租金,若選擇購買的話則仍有優先選購權利。
在1975年9月,和記國際召開股東大會,要求股東供股1.75億港元,但被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所代表的股東否決,董事局最後被迫接受滙豐注資1.5億港元收購33.65%控股權的建議,祈德尊被迫下臺,由滙豐接管。 在1960年代中,祈德尊更透過發行新股展開連串的收購活動,期間收購了屈臣氏、德惠寶洋行及泰和洋行等歷史悠久的洋行,構成了和記國際拓展進出口貿易及批發零售的核心。 到1969年,他透過發行優先股集資7,200萬港元,收購了黃埔船塢30%的股權,控制了公司。 1970年和記國際透過黃埔船塢收購了大型貨倉集團均益倉,兩家公司在九龍紅磡和香港島北角及西環分別擁有大面積的地皮,和記國際一度成為香港最大的地主,期間,集團所控制的公司更從30間發展到200間以上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