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務局印花稅2025全攻略!(持續更新)

另外,租客亦須確保業主有填妥「CR109」表格予差估署,因為差估署收到此表格後,會一式兩份寄給業主與租客,雙方因而受《租務條例》保障,差估署也寫明,若沒有遞交此表格,「業主或主租客無權採取法律行動,以追收有關租賃協議下的租金」。 此舉亦保障租客,當業主想連租約賣樓,律師將要求業主出示「CR109」,才能保障租客的按金由原業主交到新業主。 臨時租約一般會訂明若干日子內要簽正式租約,否則違約一方被視為撻訂,對方可沒收租金。 稅務局印花稅 由於代理在當中已提供服務,故通常臨時租約亦會列明,撻訂方亦須負責支付所有代理佣金。 看過心儀的租盤後,當然要跟業主議租,業主有權在簽約前向準租客索取工作證明,以至入息證明及稅單等,當然租客也有權拒絕提供,不過若能證明租客入息穩定,如公務員,而且沒有不良財務紀錄,這或能成為議租的理據。

從價印花稅是在物業轉讓時,必須繳付的一項印花稅,視乎買家的情況,會使用不同稅率計算,當中以首置印花稅稅率最低。 稅務局印花稅 交印花稅,又稱打釐印,物業轉讓涉及契約文件,以證明業權誰屬, 打釐印的目的,是要為文件確立法律效力,以得到法律的保障。 繳付多少印花稅,主要視乎樓價,以及買家的身份,還要視乎有沒有因遲交而罰款。 稅務局印花稅2025 購買新的住宅物業後6個月內出售原有唯一的住宅物業,可獲退稅,但不能完全退回新物業價值15%的稅金,因新物業亦需按繳付第二標準稅率下的稅金,故只能退回稅金相差之金額。 如舊有住宅物業已簽臨時買賣合約待售,新住宅物業成交期在舊有住宅物業成交期之後,新購物業則不必預繳15%稅金,只需按第二標準稅率繳稅。 根據香港法例中的《印花稅條例》,印花稅是對書面文件徵收的稅項,有關買賣座落於香港的不動產之書面文件亦須被徵稅,否則有關文件將不具法律效力,例如文件牽涉於法律訴訟時,文件將不獲法庭受理。

稅務局印花稅: 印花稅收費

對於換樓人士來說,無論是「雙倍印花稅」及「新住宅從價印花稅」也屬於壞消息,只因如果他們選擇「先買後賣」的話,由於同時間會持有兩層物業,新購入的物業就需要繳交高達15%的「新住宅從價印花稅」。 政府為了激活換樓鏈,故容許換樓人士可申請退稅,在新購入物業簽定「轉讓契約」後的一年內沽出舊有物業,就可以申請退還多繳的稅項。 一般準則,在置業時其中一方沒有持有物業,但另一方持有物業,稅局不會視乎持有物業的一方是否「近親」,一律視為「已持有多於一層香港住宅物業」看待,故他們需繳交更高稅階,即「新住宅從價印花稅」。 舉例兩夫婦聯名購入一層300萬元的物業,其中一方已持有本港住宅物業,他們需要繳付15%的「新住宅從價印花稅」,即45萬元。

幣安在美國並無擁有服務加密貨幣客戶的牌照,而交易規模相對較小的「Binance.US」在美國擁有相關牌照,惟這間公司聲稱獨立於幣安,兩者沒有關連,又強調沒有計劃撤出美國市場。 知情人士透露,幣安正研究是否解除與銀行和服務公司等中介機構的關係,以及重新評估在當地的風險投資,並考慮下架Circle發行的穩定幣USD Coin等美國項目發行的全部代幣。 幣安與美國Signature銀行、穩定幣發行商Paxos Trust和Circle一貫有業務往來。 報道指出,幣安正面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司法部及稅務局等機關的調查。 非首置印花稅主要為遏止炒風,包括買樓收租,自 2016 年 11 月 5 日起,以下人士須劃一收取 15% 稅項,即第 1 標準第 1 部稅率 。 擁有入境權的人士可隨時自由進出香港,在香港居住、讀書或工作而不受任何限制。

稅務局印花稅: 查詢

所有非香港永久性居民在簽訂住宅物業的買賣合約時,便要額外繳交15%的買家印花稅 ,但根據《施政報告2022》的最新指引,合資格外來人才,成為香港永久居民後,首置物業可退還買家印花稅。 稅務局印花稅 值得留意,合資格外來人才居港滿 7 年,成為香港永久性居民後,就其首次購買的住宅物業,可申請退回已繳付的新住宅印花稅,但仍需支付首置的從價印花稅(按第二標準稅率計算)。 稅務局印花稅2025 有關措施適用於 2022 年 10 月 19日及以後簽署的買賣協議。 稅務局製作了一個簡單的軟件,幫助你計算物業轉讓文書(即住宅物業買賣協議和非住宅物業樓契)及租約的應繳印花稅。 你只需輸入物業轉讓代價款額/價值或租期及租金資料, 然後按「計算」按鈕;應繳印花稅款額便會在螢幕上顯示。 問題是,如果提名人並不是香港永久居民,而不是近親,又會怎樣處理呢?

  • 所有非香港永久性居民包括只擁有香港入境權的香港居民,不論首置與否,在港置業需要繳付樓價15%的買家印花稅和15%的從價印花稅。
  • 根據稅率,如果物業持有6個月或以內出售,就須繳付樓價20%的額外印花稅;超過6個月,但在12個月或以內出售,稅率為15%;超過12個月,但在36個月以內出售,稅率為10%。
  • 普遍來說,考慮到業主一般對租務較為熟悉,加上有租客的按金在手,委託業主打釐印會較為方便。
  • 但如以支票支付,受款人雖逐期蓋章註明收訖,只要有註明收取「××銀行支票,支票號碼××××」等字樣時,該買賣契約書免貼印花稅票。

根據稅率,如果物業持有6個月或以內出售,就須繳付樓價20%的額外印花稅;超過6個月,但在12個月或以內出售,稅率為15%;超過12個月,但在36個月以內出售,稅率為10%。 稅務局進一步說明,為避免印花稅票漏貼、漏銷花,或收據量多不便貼花,各醫院、診所可至稅務局辦理印花稅彙總繳納,既省時又方便。 稅務局說明,按醫療法第22條規定,醫療機構收取醫療費用,應開立並給予載明收費項目及金額之收據。 甲給予乙之保證金 5 萬元及每月租金 1 萬元,均係以支票支付,如乙於收取支票時,於租賃合約內分別載明票據名稱及其號碼者,則保證金應納 200 元及每月租金收入應納40元的印花稅均可免繳納。 公私營的公司行號、補習班或事業組織如因書立應貼印花稅票之憑證甚多,不方便逐件貼花、銷花者,可向地方稅稽徵機關申請按期彙總繳納。

稅務局印花稅: 稅務局搬遷

相比之下,假設樓價800萬元,首置人士只需付3.75%印花稅,即約30萬元,但非首置人士就要付15%印花稅,即約達120萬元。 港業主常用各種方法,盡量保留珍貴的首置資格,例如夫婦只用單名而非聯名買樓,或借家人名義持有物業。 近親指配偶、父母、子女、兄弟或姊妹,如物業持有人多於一位,他們亦須屬近親。 立法會第三大黨工聯會促請政府,在預算案向年滿18歲的香港居民,派發至少一萬元「電子民生消費券」,並主張可以分階段使用,及用於繳交公共事業費用。 額外印花稅(Special 稅務局印花稅2025 稅務局印花稅 Stamp Duty,SSD)則為打擊短線炒風,目前規定在36個月內交易同一項物業,即必須要繳交劃15%印花稅。

稅務局印花稅: 電子印花服務

除非出售物業的臨約簽署日期早於新買入物業,那就不需繳付15%,否則仍需付首置印花稅。 但要留意,若接手物業的新買家突然撻訂,那換樓人士需要即時補交15%印花稅的差價。 如有關買賣協議被取消(非因進一步轉售,例如「摸貨」或提名另一買家),買方可於有關買賣協議被取消後 2 年內,申請退回已繳納的「買家印花稅」。 簽立租約後,租約須於 30 天內遞交至稅務局的印花稅署加蓋印花。

稅務局印花稅: 重點10: 公司股份轉讓仍能合規避稅

相反,如免租期計入租期內,首月租金減少, 釐印費亦隨之減少。 劉昭華表示本港稅制簡單,稅收易受到外圍因素而波動,建議政府繼續探討擴闊狹窄的稅基,包括引入新稅種或徵費。 學會會長劉昭華出席電臺節目時指出,受疫情影響預料政府於截至今年3月底止的財政年度,錄得財政赤字逾千億元。

稅務局印花稅: 財政預算案|各方面經濟措施建議

反觀如果聯名買樓的一方並非近親,則需要繳付「新住宅從價印花稅」,且還需按需要繳交針對海外人士的「買家印花稅」。 舉例男方本身屬永久性居民、在港沒有持有何物業,但卻聯同一名非香港永久居民的女士,以300萬元購入一個單位,該女士跟男方並非近親。 物業要交「新住宅從價印花稅」即「300萬X 15%」,相當於450,000元外,還要多繳交15%的「買家印花稅」。 稅務局印花稅 也有一些情況,是先由沒有持有物業,且是香港永久性居民的丈夫出面買樓,簽署臨時買賣合約及正式買賣合約,之後正式簽署「轉讓契約」時,提名太太持有物業,而太太成為唯一持有物業人士。 如果太太本身沒有持有物業,則先生購買物業時繳付「從價印花稅」,而太太支付100元印花稅便可以。 舉例,如果丈夫買入的單位為300萬元,而丈夫本身是香港永久性居民,且買樓前並沒有持有任何香港住宅物業,他在簽署「轉讓契約」時,提名太太持有物業,而太太成為唯一持有物業的人士。

稅務局印花稅: 住宅印花稅種類

稅務局製作了一個簡單的軟件,幫助你計算股票轉讓文件(即轉讓文書和成交單據)的應繳印花稅。 你只需輸入股票轉讓代價款額/股票價值, 然後按「計算」按鈕;應繳印花稅款額便會在螢幕上顯示。 「買家印花稅」是按物業交易的代價款額或物業市值(以較高者為準),以15%的稅率計算 。 當然除了上述方法可合規避稅後,部份買家就索性用公司轉讓方式來避稅,只要把資產注入子公司後,再以「公司股份」轉讓形式出售公司就可以。 由於業權人只是購買公司的股份,不屬於物業買賣,故只要支付牽涉「資產值」的0.2%印花稅及5元「轉讓書」便可以。 部份人會問,如果本身是繼承遺產的話,需否繳付「從價印花稅」,又或者如果本身已持有物業,但因親人離世要繼承物業,究竟又需要支付「新住宅從價印花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