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正式的教學委員會和教學協調部門後,肌肉骨骼系統的課程得以定期審查和更新。 學生的定期教學質素評估和與榮譽教師的每年課程審查會議,不僅幫助我們更新課程,從大學學院的肯定和評估結果反映出,還可以幫助我們不斷提高教學質素。 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於1982年由創辦主席梁秉中教授成立。 第一批醫科生在1983年開展自己的臨牀骨科教學。 說到「脫髮」,好像只是男士去到中年常遇到的問題,但其實男女老幼都有可能「甩頭髮」! 本集請來皮膚科專科醫生為大家詳細講解,亦會破解坊間一些對脫髮的迷思。
- 「但國內中醫享受較高社會地位,香港自從有中醫註冊,待遇很清楚,港大中大見習醫生畢業後工資等於中醫畢業生兩至三倍,最初五年中醫畢業待遇低於註冊護士,現在也與註冊護士差不多,但還是高不過」。
- 「找我做調查研究時,我建議幾間大學中醫課程合辦,全部碰了一面灰。他們不懂,不想做,情願大家也不懂。在整個醫療架構,中醫院是很小項目,微不足道」。
- 【明報專訊】年近八十的梁秉中參與香港中醫中藥發展及研究20多年,實為著名骨科西醫。
- 門診分店開了,村衛生所收購了,擠擁情況仍是一樣。
- 農曆新年期間,大家都忙於大掃除,又要到處拜年,與親朋好友頻頻飯聚,一不留神就很容易墮入健康陷阱,就是「扭傷腰骨」和「飲食過量」!
「香港沒有誰比我全面(瞭解中醫藥),從陳馮富珍年代,轉了三代人」。 1997年前決定讓中醫註冊是政治任務,至於立法不準中醫使用西醫儀器診斷,他說是陳馮富珍美麗又醜陋的誤會,「陳馮富珍一世行運,做錯不用糾正,她當年囂張,自以為懂得,我想她今天也不知道中國中醫院等於現代醫院」。 梁秉中爸爸是跟中醫學懂處方的人,因為患肺病打針病癒,叫兒子去讀醫科。 兒女小時,梁秉中為他們寫《醫院驚魂》和《雪山奇遇》,女兒長大做實習醫生,就為了她寫《見習醫生的煩惱》。 對着好端端的人,他可能會調侃一下,贈兩句之餘,其實有求必應。 他對病人,俠骨柔情,會為山區病童暗暗垂淚,刻劃老嫗揹着天生身體蜷曲的成年兒子兩度向他求醫無果,滲出醫者的為難無奈。
梁秉中醫生: 肺炎疫情:瑞德西韋和阿比多爾是否有望成為抗新冠「神藥」
若意外攝入化學品,例如清潔劑、殺蟲水、藥物等,可能會導致中毒。 今集有急症科專科劉啟基醫生,講解常見家居可能會發生的中毒意外及處理方法,以及預防家居中毒的方法。 中醫中藥研究所設計的「中醫中藥研究及發展」大項於二零零一年獲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甄選為「卓越學科領域」,獲撥款二千五百萬元,帶領三個大學研究單位發展五個優先研究項目,七年後完成。 在《三國演義》裏,華佗為關雲長刮骨療毒,其大膽創新的療法,讓讀者嘖嘖稱奇。 時空轉至現今真實世界,矯形外科及創傷學榮休講座教授梁秉中教授同樣大膽創新,率先採用中藥作輔助,治療糖尿病患者的腳部潰瘍,避免截肢,更開展長達十多年的研究,確證療效顯著。
2020年,當SARS變成COVID-19,香港只建成了一棟傳染病大樓,而醫管局曾在1月29日表示,個人防護裝備有3個月存量供醫護使用,但翌日1月30日卻表示,存量已跌了20%。 另外,根據香港媒體調查,瑪麗醫院的負壓隔離病房中,四成病牀由於已經在給別的病人使用或設施不全等問題,無法像醫管局所宣稱的那樣,於72小時內還原。 SARS後,香港一共出臺了三份檢討報告,分別由醫管局、政府及立法會發起。 縱觀這些報告所列出的建議,均旨在建立傳染病監察及通報機制、建立應變計劃、增強公營醫院設施、儲備防護裝備,好讓公營醫療系統在再次出現疫情時可以及時應對。
梁秉中醫生: 服務
清代加拿大傳教士開始來華辦慈善醫院,成都四川華西醫院可能是第一間中國醫院。 梁秉中醫生 協和醫院是北京最高級數醫院,那時是純歐洲式管理。 梁秉中從西醫擔起中醫中藥發展研究,按他所形容,是有一段荒謬的政治原因。 「政治上我熟梁錦松,他讀大學時,我做了六、七年醫生,大家住得很近,因為『認祖關社』運動,他經常來我家開會。後來梁錦松批准浸會大學開辦首個中醫課程,李國章(中大前校長)叫我辦好此事,沒理由中大沒份兒」。 當年梁錦松是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主席,後來當了財政司司長,「之前發展了貝沙灣,後來到新鴻基搞中藥港,新鴻基對中大有很大財務(支援)」。 「我心想,為何不可以改古方?1,000年、500年至今天,世界有沒有變?1,000年、2,000年前,名醫神醫懂得的東西是不是比我們少?只要我們尊重(古方)就是了,我們不能抹煞有更好結果」。
梁秉中醫生 目前香港有系統研究中醫藥的西醫非常少,「有的西醫去拿中醫學位,香港起碼有10多20人,對個人執業應有所幫助。但我覺得了解傳統醫學的概念哲理,重要過一切,因為這哲理橫跨所有界別」。 梁秉中醫生2025 【特約報道】這兩年疫情,很多人都躲在家中避疫,尤其是老人家,困在家中不常鬱動,容易衍生出各種毛病,骨質疏鬆正是其一。 為提高大眾的關注,香港壽臣山獅子會從2015年開始,多次舉辦骨質疏鬆檢測及醫生講座服務。 從純粹的臨牀醫療評價和研究,部門近年已穩定地擴展並覆蓋不同領域的基本和基礎應用研究,從軟組織,骨和軟骨的生物材料,骨質疏鬆症及傳統的中國醫學。 研究委員會和肌肉骨骼研究實驗室現在有明確的責任和能力規劃、諮詢和實施相關的研究策略。
梁秉中醫生: 醫療服務包括
在醫療專業,也許說的是專業技術與慈悲為懷的不斷磨練,香港經驗較早,可作引導發展吧。 梁秉中醫生 北望神州,撇開誰富誰窮,誰先誰後去衡量,在醫療領域,未來的醫生精英,大有施展的良好機會。 從今天到十多年後的青年醫生,在所有醫療範圍,都可以憑着過去的餘蔭、國際優勢不斷發展,與祖國的需要共同進步。 香港2020年度授勳及嘉獎名單於2020年10月1日於憲報刊登,而家手腳都係,同時是中國法醫學會常委,畀曬相我睇同解釋。 一個禮拜後雙手都開始有問題,在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中,仁安醫生話係真菌!
梁秉中醫生: 肺炎疫情治療:講究實證的西醫和自我定位的中藥
倘若疫情更早獲得披露、重視和防疫,一切或許會不一樣。 醫護罷工,是因為林鄭月娥,是千絲萬縷的政治問題、遲遲不封關的問題,還有單是她處理口罩供應、個人戴口罩的舉動,便引起民憤。 (3)沙士時,香港在最高峯期(4月),最高危的人士(醫院內工作者)感染率是0.4%。 梁秉中醫生2025 (2)17年前香港經驗:傳染病過程是急升、平穩、下沉,應極具參考。 五十年代開始,中共中央行政規定西醫要學中醫,接近強迫性,號召及命令在大醫院工作的西醫脫產兩年去學中醫。 「不只有趣,也令我肯定應該多做一些事情。」他說,自1993年開始,他是最早一批參與有關中醫院發展的醫生,目前算是「死剩種」。
梁秉中醫生: 梁秉中醫生介紹
在治病設計分析上,要獲國際承認,需要符合一些規範。 熟習英式學術邏輯,又擁有廣闊學術聯繫網絡的香港醫療學術界,自然比較容易掌握研究的竅門,容易爭取到好成績。 在醫療學術圈子,可惜雙方面的合作,或者說,由香港方面多帶動的例子,真不多。 三年前中港開展了「國傢伙伴重點實驗室」特別安排,可望有關醫療領域的小組,可以把握機會,發揮香港所長。 在專科培訓方面,內地仍缺乏專業統一訓練和按學術水平頒授學位的機制。
梁秉中醫生: 專業資格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矯形外科創傷學系終身講座教授,現職中醫中藥研究所臨牀研究中心主任、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持續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夥伴實驗室主任。 致力推動中醫藥現代化,採用「療效主導」的臨牀研究,結合生化、質控發展科研。 學術研究領域包括:骨科、骨質疏鬆、顯微外科、公共衛生、中西醫結合及通識教育等。
梁秉中醫生: 香港正出現「失敗國家」徵兆
當暗瘡出現時,不少人又會忍不着手「擠」暗瘡,原來這個習慣有機會令暗瘡情況惡化。 一名 42 歲女子於 2017 年至 2019 年間,涉要求案發時約 11 至 梁秉中醫生 13 歲的兩名女兒,觀看她與第二任丈夫性交,聲稱要教二人性教育,又要求丈夫吻女兒私處,稱從網上得悉此舉可令女兒聽話及身體健康。 香港人一向鍾意去日本旅行,自日本喺上年10月放寬入境限制後,唔少港人都急急腳「返鄉下」。
梁秉中醫生: 診所地址
1912年,北洋政府統治時期頒布《中華民國教育新法令》,未把「中醫藥」列為教育學科,而是隻提倡開設專門的西醫學校。 這被認為是近代史上著名的「教育系統漏列中醫案」。 自2000年始,臨牀研究中心的合作夥伴包括威爾斯親王醫院、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廣華醫院、仁濟醫院和屯門醫院。 合作內容包括臨牀測試、配方組成、病例篩選和學術交流、舉辦學術研討會等。 梁秉中並讚揚內地今次的抗疫工作極具效率,指疫情大規模爆發至今約兩星期,但專門治理新型肺炎的醫院即將落成,較當年北京在疫情爆發後七八星期後建成小湯山醫院更快。
梁秉中醫生: 醫生與你
中大醫學院前院長鍾尚志,在立法會沙士聆訊時,曾說梁秉中「是我們的精神偶像」。 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骨質疏鬆預防及治療中心 承蒙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慷慨捐助, 於二零零一年正式成立。 香港“關懷行動”慈善基金執行委員會主席及香港醫管局榮譽顧問醫生。 78歲的骨科醫生梁秉中,是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矯形外科創傷學系終身講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