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邊洲船2025懶人包!(小編推薦)

除了以上的著名景點外,糧船灣沿岸尚有不少獨特地貌,極具變化,而旅行界亦為這些景點命名,如滾石灘、十字溝和瀑布巖等。 糧船灣原是近岸一大島嶼,在明代曾稱為龍船澳;在清代中葉則稱作龍舡灣。 為建造萬宜水庫,政府築起兩道堤壩將西貢半島與當時的糧船灣洲相連接,後該島改稱糧船灣。 糧船灣原有四條村落,分別為糧船灣(包括東丫和沙橋頭)、北丫、白臘及大蛇灣。

  • 大家可以萬宜水庫東壩起點,於紀念碑側的梯級上走,到達紀念碑馬就可以看到東霸的景色。
  • 破邊洲是屬於海蝕柱,海蝕柱是由海浪沖蝕而成,本身是海蝕洞,之後兩邊的海蝕洞被海浪打通,形成海蝕拱(木棉洞就是例子),最後海蝕拱倒塌,其中一邊就變成了一個島(海蝕柱)。
  • 經過小山之後就來到萬柱海岸,萬柱海岸有大量的石疊。
  • 在香港1980年代,港英政府面對著越南船民問題,於是在萬宜水庫西壩興建萬宜羈留中心,但在興建時有西貢居民曾靜坐抗議。
  • 南面的景象截然不同,糧船灣高聳而立,破邊洲則展現由傾斜酸性火山岩組成、完全均稱巖壁。

看過西貢陸上郊遊路線後,不如選擇風和日麗的日子乘船,從另一角度欣賞由億萬年前形成的地質奇景。 連島沙洲是橋咀洲必探的地標景觀,它將橋咀洲和附近的橋頭島連接起來。 於潮退時,走過連島沙洲,隨即展開尋找野生「菠蘿包」的火山岩之旅。 橋咀洲潮退後,遊走於沙洲上,不難發現各式各樣的典型火成岩,貌似「菠蘿包」的石英二長巖便是其中之一。 欣賞自然景觀和地質生態時,記得觀察就好,不要破壞,更不要帶走呀。 想遊覽橋咀洲地質步道,出發前記得留意天文臺的潮汐預報。

破邊洲船: 破邊洲行山 介紹

水庫原址為官門(又稱官門海峽或官門水道),與船灣淡水湖同屬在海中興建的水庫。 工程包括在官門兩端築起兩條主要堤壩,將西貢半島及當時香港第三大島糧船灣洲連接起來。 東霸 – 建築是為了保護西貢萬宜水庫免被巨浪破壞,它用了七千個混凝土弱波石,是世界上­面臨海洋最巨大的堤壩之一。

  • 這裡跟終點東壩非常接近,但我們要跨過花山纔回到的士站(也有一些人會走防波堤的捷徑)。
  • 中午於糧船灣享用午膳,下午繼往另一個著名景點—破邊洲,位於西貢萬宜水庫東壩對開的小島,因其像被巨斧劈開的形態而成名,而崖上的獨特六角巖柱,亦是遊人經常談論的地理話題,請大家細心聆聽導賞員如何解開六角柱石之謎吧。
  • 結構長約200多米,闊約100米,高約63米。
  • 【東霸】的建築是為了保護西貢萬宜水庫免被巨浪破壞,它用了七千個混凝土弱波石,是世界上­面臨海洋最巨大的堤壩之一。

結構長約200多米,闊約100米,高約63米。 西貢,是經常舉辦船P的地點,其中一個原因必定是因為如畫般的風景而又遠隔市區。 在東壩的涼亭起步,沿著車道下走至錨形石防波副堤(弱波堤)的盡頭。 在鐵絲網下側的小徑小心行走,再彎身在水管下走過,在岩石坡稍稍上攀,接上花山的山腹徑。 在分支處左走下降跨越小溪(右方山徑可走回東壩的紀念碑),上走至山坳。 循山坳右方的小徑下降至滾石灘,右走橫過石灘,在巖岸走至十字溝。

破邊洲船: 行程

因為海浪持續的侵蝕,巖中逐漸形成一個高30米的長形海蝕拱「吊鐘洞」,被譽為香港最美的海蝕拱。 破邊洲船2025 「吊鐘洞」形狀像寺廟的大鐘;當金黃色的陽光照射入內時,就會出現有如金鐘凌空倒懸的畫面,「吊鐘」之名正是由此而來。 由於去破邊洲都有幾條路線,今次介紹一條難度屬於初中級,若大家只是想在十字架山和六角石柱打卡,可以略過白臘灣,原路折返路線較為簡單。

【東霸】的建築是為了保護西貢萬宜水庫免被巨浪破壞,它用了七千個混凝土弱波石,是世界上­面臨海洋最巨大的堤壩之一。 為求儘快離開,竟有人願意額外付40大元,讓人傻眼。 由於天性「孤寒」,自覺乘坐的士已算奢侈,不願多給,最終等了個多小時才能離去。 上一次已是2004年,噢,已有整整10個年頭。 這次正值黃昏時分,在溫暖的色調下,巖柱更具層次 破邊洲船 (拍的照片繼續讓大家笑話,不過不要笑的太過分)。

破邊洲船: 西貢日落

破邊洲位於西貢萬宜水庫東壩附近,屬於香港地質公園範圍內,當中破邊洲必要要到此一遊、必去打卡的景點是十字架山和六角石柱。 破邊洲因為長年受海浪侵蝕與花山分離,當地的六角石柱是打卡好地方,推介大家前行欣賞大自然的神奇美景。 【攝影好去處】【香港行山路線】 破邊洲位於西貢萬宜水庫東壩附近,屬香港地質公園範圍內,其中破邊洲最著名的景觀為十字架和六角石柱。

破邊洲船: 香港最美沙灘

是香港一個島嶼,位於新界西貢區牛尾海與糧船灣海之間,處於滘西洲以南、牛尾洲以東、匙洲以西。 吊鐘洲憑著被海浪侵蝕的流紋巖所形成的海蝕洞、海巖柱、海蝕拱及海蝕隙等景觀,成為香港地質公園的景點之一。 【破邊洲行山路線】破邊洲由萬宜東壩作起點,於香港地質公園範圍內,路線不易行,頗多分支路。 行破邊洲的難度很高,如果是行山初哥要考慮清楚才前往。 這一帶的地質於約1億年前嘅侏羅紀時期形成,當時有多次火山爆發,熔岩同火山灰積聚,造成六角石柱的地質。 直到現在破邊洲的懸崖及海島,仍能清楚欣賞到這種獨特的石柱。

破邊洲船: 香港之心

沿山路走到橋頭觀景臺,可居高遠眺清水灣半島和牛尾海的美景。 睇住萬宜水庫東壩壯觀的六角形巖柱,大家想像得到1億4,000萬年前香港經歷了猛烈的火山爆發吧? 現時的橋咀洲,就位於當時這個巨大破火山口的邊緣,擁有極豐富的地質遺跡。 在香港1980年代,港英政府面對著越南船民問題,於是在萬宜水庫西壩興建萬宜羈留中心,但在興建時有西貢居民曾靜坐抗議。 該中心已於1998年5月26日關閉,現作為創興水上活動中心及香港天文公園用地,而亦會借出供香港童軍總會舉辦大型露營活動之用。 包括於2007年7月29日至8月3日的慶祝童軍百週年世界同步大露營。

破邊洲船: 環島遊伴菜

於灘後近中央處的隱蔽小徑前進,不久即可踏上鮮有人走的水泥路。 左走(右走應可走回萬宜路,時間路況不詳)便可抵達白臘村,及後再上走水泥路至萬宜路。 破邊洲船 香港的六角形巖柱是在一億四千萬年前猛烈的火山噴發過程中,由大量炙熱的熔融火山物質在特殊的環境條件下冷凝收縮而形成。 由於岩石結構和化學成分有別於世界其他地區的六角形巖柱,加上分佈面積廣、直徑大,堪稱世界級的地質奇觀。 橋咀洲-香港地質公園(橋咀州)(觀看趣怪菠蘿包石)、連島沙洲橋咀洲與附近的橋頭島由一條天然沙堤連接,這種海岸沉積地貌,地理上稱為連島沙洲。

破邊洲船: 西貢地質之旅

整個萬宜水庫興建於白堊紀形成的火成流紋巖地形上。 要在大海建造萬宜水庫,工程人員最終決定興建東、西兩條主壩。 破邊洲船2025 東壩面向南海,長1,593呎,高348呎;西壩面對牛尾海及糧船灣海,長2,470呎,高333呎,工程極為複雜。 為了對抗外海海浪的侵蝕,東西兩條主壩每條都以主副壩形式建立,以主壩攔蓄淡水,同時以副壩(弱波堤)對抗海浪侵蝕,主壩和副壩間由緩衝區隔開。 東壩以其副壩上的巨大複雜混凝土製防波副堤而著名。

破邊洲船: 西貢 | 破邊洲 – 睇罕見六角石柱、十字架、香港之心 (圖文行山路線 | 交通方法 | 景點)

此外北潭凹隧道、西灣隧道等6條支線、共長26,000呎(5哩)的輸水隧道系統,主要收集低地河流溪澗的水。 全部輸水隧道於1975年完成,使船灣淡水湖的存水,亦可透過輸水系統,引至萬宜水庫。 水管網絡的分佈相當細密,更可與船灣淡水湖存水互調,使全香港淡水資源調配更加靈活。 在興建主壩之前,首先要在建築堤壩地點建造圍堰,將海水隔開,抽乾海牀範圍內的海水,挖除黏土和沙,纔可以築堤壩,使主壩能穩固地建造在堅硬的岩石上。 除主壩外,糧船灣洲、西貢半島建有3條規模較小的副壩,以此封閉相鄰的山谷,並防止水庫滿溢。

破邊洲船: 打卡點:「十字架山」

獨站在崖邊駐足觀看,悄然無聲的破邊洲,卻自有一股轟隆隆的勢狀。 上一次行走糧船灣,看過山友的瀑布巖照片後,一直念念不忘其震撼的畫面。 破邊洲船 這個週末,天清氣朗,而且白天的潮水會退至0.4米,正是我們這些不好涉水的行山人士的好時機。 經過小山之後就來到萬柱海岸,萬柱海岸有大量的石疊。

破邊洲船: 西貢破邊洲一日遊!3小時行山路線 睇超壯觀六角石柱+極美十字架山 附交通詳情

破邊洲位於糧船灣東面,因其像被巨斧劈開的形態而成名。 破邊洲原是花山一角,長年受海浪侵蝕與花山分離而成海蝕柱。 此外,在破邊洲崖旁邊的獨特六角巖柱,亦是遊人經常談論的地理話題。 路上比較斜,而且路徑不明顯,不過山路已被前人開闢,只要小心低頭上山就可以了,兩邊叢林密,部分地方很滑 ,建議大家穿著長褲。 不過沿山徑行走,就會到達第一個觀賞破邊洲的打卡位。

破邊洲船: 西貢 海路漫遊:出海親睹地質真貌

我們其後本欲繼續前往瀑布巖,可惜午後日光的位置較低,形成陰影,因而放棄了這段的行程,留下一點遺憾。 在萬宜水庫東壩紀念碑側的梯級上走,及後接上枝葉稍密小徑到小山崗。 破邊洲船2025 走左面小徑下降至山谷(右方可登上花山)再微升至平坦處。 先循右方小路下落石灘柱,及後返回平坦處,右轉登上山崗,再往懸崖盡處觀賞破邊洲。 隨後返回平坦的山坳,往西南方行走,即花山山腰上走。 近白臘仔時留意灘岸盡處的繩索,可供下降至沙灘。

糧船灣以地理景觀聞名,並以六角狀巖柱及破邊洲最為人熟悉。 破邊洲船2025 破邊洲船 六角柱是源自果洲羣島附近一座直徑達18公里的古代超級火山──糧船灣超級火山。 當火山爆發後,熔岩冷卻,其表面張力減少,無法承受原來的面積,因而形成裂隙,亦即節理。 由於擁有豐富的地理景觀,糧船灣在2009年被劃為中國香港地質公園──糧船灣景區。 香港於1.4億年前曾經是火山地帶,火山爆發時形成了大量的六角柱石,而這些六角柱石現在還遺留在西貢東部的糧船灣。 有一些六角柱巖的位置就成為了萬宜水庫東壩的旅遊勝地,雖然東壩可以坐車前往,但其實東壩的六角柱巖只是其中一部,更多的六角柱巖位於的萬柱海岸,就需要行山路前往。

破邊洲船: 出發前要先定好要去那些景點

東壩防波堤以超過2,500個各重25公噸的雙T形混凝土消波塊組成,直接面向外海。 西壩由於位於內海灣內,衝蝕遠較東壩為少,所以未設置混凝土防波堤,而只以流紋岩石塊堆成副堤。 萬宜水庫是1970年代香港耗資最龐大的工務工程,1978年完工時用了13.5億港元,港英政府亦首次因應工務工程需要而改變地方行政區分割,將新界南約理民府分拆為西貢理民府及離島理民府,這亦成為全港範圍最廣的郊野公園。 與大欖湧水塘一樣因為山勢關係而產生出島嶼-水徑頂。 )位於香港西貢區,是香港儲水量最大的水庫,容量達2.81億立方米。 萬宜水庫由當時的港英政府興建,工程計劃於1969年展開,1971年動工,1978年11月底完工,是香港最新建成的水塘,連同香港第2大水庫船灣淡水湖已佔去全港水塘總儲水量5.86億立方米的87.2%。

破邊洲船: > 香港好去處搜尋

南面的景象截然不同,糧船灣高聳而立,破邊洲則展現由傾斜酸性火山岩組成、完全均稱巖壁。 其頂部長滿蒼翠的植物,下面全是棕色的岩石,滔滔驚濤無止拍岸,非常壯觀。 此路線行程甚短,須配合退潮時間纔可到訪十字溝。 該地海岸景色卓絕,如石頭渾圓的滾石灘、氣勢不凡的六角巖柱,形如飛鳥的淺水池,以及如鬼斧神工的破邊洲等,都是極為精彩獨特的地理景觀。 早年前往萬柱海岸並沒有明確的山路前,而近年前往的人多了,山路也變得明顯,但還是崎嶇的山路,不容輕視。 除了萬柱海岸,破邊洲、小破邊、木棉洞等也是世界級的自然奇觀,而這條路線會一一前往。

破邊洲船: 主頁>> 西貢地質之旅 >> 西貢島嶼海路漫遊西貢島嶼海路漫遊

西貢每逢週末,交通比較擠塞,入去郊遊的話最好提早出發,避免午後才入西貢。 破邊洲船2025 剛才介紹的海、陸地質小旅行,建議早上出發,完成大半天暢遊後,時間尚早,回程可以考慮折返西貢市中心,用味蕾繼續「遊歷」地質遺跡。 吊鐘洲位於西貢滘西洲南端,一道極為狹窄的水道把它與其夥伴滘西洲分開。 吊鐘洲南面長期受著海浪拍打侵蝕,使岬角與巖體分離,形成海蝕柱名為「吊鐘巖」,由於形狀彎曲,形如金魚,因此被稱為「金魚擺尾」。

破邊洲船: 西貢遊船河

來到花山,右邊會明顯見到一條非常崎嶇的斜路,這條路是通往一個叫撿豬灣的石灘。 大家可以萬宜水庫東壩起點,於紀念碑側的梯級上走,到達紀念碑馬就可以看到東霸的景色。 〈西貢東壩的士 每位$80劏客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蘋果日報》,2016年12月26日。 在整個建築過程中,共有5名工程和建築工人殉職。 在東壩上的路旁,豎立了一個巨型藍色錨形石,便是為了紀念興建水庫時犧牲的工程人員。 值得一提的是,獅子山隧道北行線也是萬宜水庫配套工程的一部分,除了改善進出沙田的交通及為該區引進煤氣供應,同時亦增加連接沙田濾水廠至市區的水管數目至6條,以便將來自水庫並經處理的食水輸出。

破邊洲船: 地質公園之地標

該上山點看似不像一條路,比較像「爆林」,但山路已被前人開闢,只要小心低頭上山就可以了,建議穿著長褲,整個「爆林」過程大概只有10分鐘。 原本前往破邊洲的樓梯被封閉,若你到達時發現工程已經結束,可原用這條樓梯。 萬宜水庫東壩十分長,選擇在紀念碑下車,該紀念碑是一個巨型藍色錨形石,是為了紀念興建水庫時犧牲的工程人員而興建的。 1億多年前的侏羅紀時期,香港發生多次火山爆發,噴出大量熔岩及火山灰。 噴至火山口邊的火山灰冷卻後,該處成為切面是六邊形的石柱。

破邊洲船: 地質公園小旅行│ 西貢 海陸漫遊、逛市集、嘆美食輕鬆玩 @Miss Sunny

萬宜水庫東壩旁邊狀如等腰三角形的小島,就是著名的破邊洲,所展現的是典型海蝕柱景觀;完整的山體被自然力量劈為兩半,使破邊洲形成巨大的海蝕柱。 很久以前,破邊洲原是糧船灣的一部分,經過長年侵蝕,終於跟陸地分離,成為跟糧船灣僅有一水之隔的小島。 糧船灣一帶由火山岩構成,破邊洲沿岸的石柱以近乎垂直的角度豎立海中,形狀就好像巨大的管風琴一樣。 它的北面是凹凸不平的岩石,部分為山坡,部分為潮間平臺。

破邊洲行山之旅約為3小時,由於上山的路部分被樹遮住,建議大家可以與經驗者一同前行或者多詢問行山人士,避免在山上迷路。 平日的話,的士就是唯一的交通(週日及公眾假期下午有小巴7A來往北潭湧和東壩,中途下車),從西貢碼頭坐進去約20分鐘,約 元就能到達。 東海之洞是香港四大奇觀之一,早上乘專船往橋咀。 中午於糧船灣享用午膳,下午繼往另一個著名景點—破邊洲,位於西貢萬宜水庫東壩對開的小島,因其像被巨斧劈開的形態而成名,而崖上的獨特六角巖柱,亦是遊人經常談論的地理話題,請大家細心聆聽導賞員如何解開六角柱石之謎吧。 行走橋咀洲地質步道難度不高,唯一一段上山路線是走過連島沙洲到達橋頭島上的郊遊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