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注射部位非臀部時,沒有證據表明回抽對提高肌肉注射的安全性有幫助。 首先用消毒劑清潔注射部位,待乾燥後開始注射。 注射器應當垂直於皮膚,成72-90°角。 操作者一隻手穩定注射器,另一隻手壓下活塞緩慢注射藥物。 注射後按壓或輕柔地按摩肌肉可以降低發生疼痛的風險。
- (4)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分開皮膚,右手持針如握筆姿勢,以中指固定針栓。
- 主要研究領域:遺傳性皮膚病、皮膚屏障修復及毛髮疾病。
- 但如果在肱二頭肌進行肌肉注射時,建議針尖和皮膚成30-45度角進行肌肉注射。
- 6、外徑大多粗於銳針,進針點需要額外使用細銳針注射少量麻藥,要用粗銳針開孔,否則患者疼痛難忍,操作步驟比銳針複雜。
- 目前實證醫學並不推薦在此區域注射,但許多醫療服務提供者缺乏其他注射部位的知識,依然在此區域操作。
- (6)需要長期肌注的病人,注射部位要經常更換,以防局部形成硬結,若出現硬結,則可採取熱水袋或熱濕敷、理療等處理。
- 第二、注射藥物前一定要回抽,沒有回血纔可以向內注射。
注射時,針頭應快速刺入肌肉以減少不適感。 依據注射位置的不同,一次給藥的量會限制在2-5毫升液體之間。 注射時不應選擇有感染或肌肉萎縮跡象的部位。
皮肉注射: 甲肝疫苗進口好還是國產好 崔玉濤 – 百度寶寶知道
改善醫務人員的工作環境,儘可能提供足夠的工作空間和適宜的工作環境;配備自動化設備,加強信息化建設,減少不必要的人工操作。 醫療機構應配備充足的人力資源,保障醫師、藥師、護士適當的工作強度,減少因工作負擔過重引發疲倦、注意力不集中等人爲因素造成的用藥錯誤。 對新特藥不熟悉者,用藥前要確認用藥方法和途徑,嚴格執行醫囑。
皮下注射常選取的位置有上臂外側或者上臂三角肌下緣,也可以選擇後背或者腹部以及大腿外側進行注射。 皮下注射是將藥物注射進入皮下組織,這樣可以快速的吸收,也可以避免藥物經口服所經過胃腸道消化液的破壞。 最常見的使用皮下注射的藥物就是局部的麻醉藥,還有降低血糖的胰島素。 另外,很多預防接種也是採取皮下注射的方式,皮下注射如果是由其他人操作可以選擇的部位非常多,如果是自己操作,一般選擇腹部進行皮下注射比較方便。 如果經常進行皮下注射,要注意更換注射部位,注射時進針角度不宜過大,以免刺入肌肉層。 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如果患者是進行胰島素的注射,最好經常性的更換注射部位,以免導致皮膚出現硬結現象。
皮肉注射: 操作程序
一般情況下,肌肉注射雖然由護士執行,但作為家長也應該協助做好護理工作。 如果你注意觀察,進行皮內注射時有三小:針頭小,注射器小,進針角度小。 由於皮膚神經末梢豐富,皮內注射時你會感覺到比較痛,實際上,它確實比其他幾種注射方式感覺要痛一些。 皮肉注射2025 皮內注射常打在前臂內側,因爲那裏皮膚薄,注射後的局部反應容易辨認。
- 例如,對於嬰幼兒或體弱的老年人,應當選用較短的針頭,以免注射過深。
- 但滅活的疫苗安全性好,而且打2針後抗體持續很久,進口默沙東公司的甲肝滅活疫苗有做過這個研究,可以達到20年以上,減毒的好像有報道過3-5年就沒有抗體了。
- 2歲以下嬰幼兒不宜選用臀大股注射,應選用臀中肌、臀小肌注射。
- (2)坐位:爲門診病人接受注射時常用體位。
- 默沙東甲肝滅活疫苗說明書上有標註其主要成分是甲型肝炎純化滅活病毒,適用於12月齡~17月齡的兒童、青少年以及成人。
- 一般情況下,健康的孩子可以選擇接種甲肝減毒活疫苗或是甲肝滅活疫苗,但對於患有特殊疾病的兒童來說,接種滅活疫苗是更好的選擇。
- 由胸膜或腹膜的壁層和髒層圍城的腔隙分別稱爲胸膜腔和腹膜腔。
1923年肌肉注射開始用於接種白喉疫苗,1926年開始用於百日咳疫苗,1927年始用於破傷風疫苗。 皮肉注射2025 皮肉注射2025 到20世紀70年代,在研究人員指導下,注射部位和操作方法開始形成規範,用以減少注射併發症和疼痛等副作用。 同時,在20世紀70年代初,肉毒桿菌毒素開始被用於肌肉注射以治療疾病,其後又用於美容手術。 2000年以前,針頭進入皮膚後的反抽操作曾被推薦作為一種防止針頭進入靜脈的安全措施。 都不建議通過下壓活塞前回抽判斷針頭是否誤入血管。 注射部位無大血管,回抽操作會導致更劇烈的疼痛。
皮肉注射: 健康要聞
不是什麼情況下都能進行肌肉注射的,如在注射部位有硬結、感染時就不宜做肌肉注射治療。 肌肉注射主要適用於:不宜或不能做靜脈注射,要求比皮下注射更迅速發生療效時,以及注射刺激性較強或藥量較大的藥物時。 首先,我們要知道在屁股上打針屬於肌肉注射給藥,比起口服,藥物進入人體後能夠迅速地發揮作用。 而選擇臀部的原因,是因爲臀部的肌肉組織最爲鬆散,有利於藥物吸收。 而且臀部肌肉面積很大,血管分佈較少,能夠避免不小心傷到骨頭和血管。 如果是1毫升注射器進行皮下注射的話,要求進針的角度與皮膚呈45度,進針的深度要求針頭的1/2-2/3。
皮肉注射: 臨牀四大常見注射方法操作及注意事項
答 案:有下列情況之一者應考慮有腹腔臟器損傷, (1)腹部疼痛較重,且有持續性,並有進行性加重,伴噁心,嘔吐等消化道症狀。 (7)有嘔血,便血或血尿者;直腸時診時發現直腸前壁有壓痛或有波動感或指套染血者。 活檢針常用於器官和腫瘤組織、細胞取樣,又細分爲骨穿針、抽吸針等類別。 這種針的針頭非常粗大,針頭內帶有負壓,在扎進組織以後,手動施加一定的壓力,加大針頭內部和組織之間的壓力差,以便切斷組織。
皮肉注射: 甲肝默沙東和科興哪個好
極少數情況下,注射部位周圍的神經或血管會受到損傷,導致劇烈疼痛或癱瘓。 若注射時操作不當,肌肉注射可能導致局部感染,如膿腫和壞疽。 注射前回抽可避免針頭誤入靜脈,但一些組織已不再建議在大多數注射部位執行此操作。 2、缺點:銳針的針尖比較尖銳,若操作不慎可能會損傷血管和神經,而且其長度也比較短,可能難以注射到較遠的位置,大面積注射時,可能注射難以平鋪均勻。 皮肉注射 對於鈍針而言,通常無法完成皮肉注射,強行突破時可能會對周圍組織產生撕拉傷,而且疼痛感較強,容易造成嚴重栓塞等併發症。 另外,若鈍針質量較差,穿刺時可能會刺破血管。
皮肉注射: 皮下・皮內・筋肉注射の必要物品
蘇:若使用同等長度的針頭,如25毫米,一般可按插入角度分辨出注射位置。 而為方便糖尿病人以皮下注射方式,自行注射胰島素,部分胰島素筆針的針頭設計較短,只有約10至15毫米,方便患者「在肚皮垂直拮入去」也不會刺到肌肉層,避免影響藥效。 香港藥學服務基金會董、註冊藥劑師蘇曜華補充,常以上臂為注射位置,是因為上臂少脂肪、多血管,血管連接免疫系統,可令白血球有更多機會接觸抗原,產生免疫反應。
皮肉注射: 打針時,針芯裏會留下“肉絲”嗎?這肉去哪裏了?想想都肉疼!
在注射胰島素時要緩慢推注,注射到皮下後要停留8-10秒再將胰島素針拔出,這樣能夠使胰島素充分的被吸收。 另外注射胰島素的針頭也要注射一次更換一個,如果長時間不更換會造成針頭變鈍和堵塞,引起注射部位疼痛加重,也會影響胰島素注射的劑量。 皮下注射是將藥液注入皮下組織,即穿過皮膚打在皮膚與肌肉之間,進針角度不超過45度,常見於需迅速達到藥效、不能或不宜經口服給藥時採用、局部麻醉用藥或術前供藥、預防接種等。 此外還可以打在上臂外側、大腿前側及大腿外側等,在處方上標明的H、IH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皮下注射。
皮肉注射: 注射部位
而糖尿病人經皮下注射胰島素,是因為皮下組織有較多脂肪,痛感較低,又能減少注射至肌肉層的風險;同時令藥效持續較長時間。 普通的肌肉注射或靜脈注射的針頭是不會發生這種情況的,因爲皮下、肌肉這些注射部位都是固體,再加上產生的壓力差沒有血液注射來得大,因此不會使肉進入針頭裏。 肌肉注射對於患者體位配合方面沒有明確要求,但是以下這幾種體位都可以作爲注射的體位要求:1、俯臥位,扒在牀上暴露臀部後要在注射的一側臀部先畫十字,在外上象限避開內角的部位進行注射垂直進針。 2、側臥位,將想要注射的一側臀部朝上後保持側臥位進行注射。 3、坐位注射,放稍微高點的椅子讓患者坐着後暴露臀部進行注射。
皮肉注射: 甲肝(HepA)疫苗 – 傳染病 – MSD診療手冊專業版
股外側肌注射用於7個月以下的嬰兒、不能行走或肌張力喪失的患者。 皮肉注射 此區域的定位方法是將大腿前側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各分為三個區域,形成九宮格,在外側中格注射。 (4)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分開皮膚,右手持針如握筆姿勢,以中指固定針栓。 針頭和注射部位程mp,快速刺入肌肉內,一般進針約2.5~3cm(針頭的2/3,消瘦者及病兒酌減)。
皮肉注射: 皮下注射和肌肉注射的區別
國產的比進口的不管是從價格還是從作用上來講都要好一些,價格便宜,有些還是免費的,質量不差,那麼當然是選國產的了。 現在國內的條件已經很好了,像這種疫苗之類的不會比進口的差。 以上就是本文主要內容,希望大家能重視甲肝這種疾病,及早做好預防,讓孩子在小時候打疫苗對於孩子的成長而言相當重要。 3、一般說來,發生輕度的不良反應,不必進行特殊處理,均可自愈,局部反應較重時,可在72小時以後局部熱敷,每日數次,每次10—15分鐘。
皮肉注射: マンガでわかる! 皮下注射、皮內注射の手順
皮內注射後,在皮膚表面會形成隆起,這是正常現象,多數會在半個小時內消失。 除了疫苗,不少藥物也由針劑輸送,如靜脈注射抗生素,糖尿病人皮下注射胰島素。 註冊藥劑師蘇曜華指,使用靜脈注射,一般是希望藥物快見效。
皮肉注射: 服薄血藥 肌肉注射或「半臂瘀曬」
可以通過在臀大肌肌腹部注射、選擇合適的針頭規格來避免坐骨神經損傷。 (6)需要長期肌注的病人,注射部位要經常更換,以防局部形成硬結,若出現硬結,則可採取熱水袋或熱濕敷、理療等處理。 2歲以下嬰幼兒不宜選用臀大肌注射,應選用臀中肌、臀小肌注射。 因幼兒在未能獨自走路前,其臀部肌肉一般發育不好,臀大肌注射有損傷坐骨神經的危險。
小希滿身數不清的大皰滲出液不斷積攢,大皰越來越多、越來越大,爲了減輕她的痛苦,避免大面積破裂引發感染,護理團隊及時用針將皰液吸出來,徹夜細心照護。 由於小希存在肺部感染,若按照傳統治療,不但有加重感染、危及生命的風險,且要轉入ICU,各項治療費用也會大幅度增加。 工作流程應簡明、順暢,有嚴謹的科學、簡明且可追溯的流程,清晰、嚴謹且可操作的崗位職責,有利於提高質量,提高效率,保障患者用藥安全。 皮肉注射2025 醫療機構應該設立內部的用藥安全管理組織,統一報告監測途徑,實現醫師、藥師、護士等信息共享,打破行業壁壘,加強橫向聯合。 醫療護理工作中,要嚴格執行依法執業、持證上崗,對新人進行崗前培訓。 (3)如藥物在使用前需作過敏試驗,家長要密切觀察孩子有無異常或不適。
皮肉注射: 皮下注射的位置
常見的注射方法有靜脈注射、肌肉注射、皮下注射、皮內注射等。 第二、注射藥物前一定要回抽,沒有回血纔可以向內注射。 皮肉注射 第三、如果有皮膚刺激性的藥物不可以皮下注射。 綜上所述,如果要進行皮下注射一定要掌握好注射方法以及注意事項,經常注射的患者一定要交替部位,輪流注射。
2、接種的程序不同,國產甲肝疫苗只需接種一次;進口甲肝疫苗則需接種兩次,接種完第一針後相隔六個月時還需接種第二針。 2、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做藥物過敏試驗者,注射前應詳細詢問患者的用藥史、過敏史、家族遺傳史,如有過敏史,則不可對有過敏的藥物進行皮試。 榮獲河南省醫學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河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省部級以上課題5項,發表SCI論文和核心期刊論文20餘篇,參編論著2部。 皮肉注射2025 儘早應用阿達木單抗,可以充分發揮其拮抗作用,促使重症藥疹快速緩解。 該方案既可以減少激素的用量,降低感染風險,又能減少治療費用,且阿達木單抗對患者肝腎功能沒有影響。
可供上臂三角肌頭,如注射用藥為油劑或混懸液,需備較粗的針頭;按醫囑備藥液。 皮肉注射 股外側肌注射定位:位置為大腿中段外側:一般成人可取髖關節下10cm至膝上10cm的一段範圍,該處大血管、神經幹很少通過,且部位較廣,可供多次注射。 臀大肌注射定位:臀大肌起自髂後上棘與尾骨尖之間,肌纖維平行向外下方至股骨上部。
皮肉注射: 臨牀
坐骨神經起自股叢神經,自梨狀肌下孔出骨盆至臀部,注射時注意坐骨神經體現投影:自大轉子尖至從骨結節中點向下至胭窩。 注射盤內無菌注射器(根據藥液量選用),針頭6.2-7號或頭皮針,止血帶,治療巾或一次性紙巾。 (2)坐位:爲門診病人接受注射時常用體位。 可供上臂三角肌頭,如注射用藥爲油劑或混懸液,需備較粗的針頭;按醫囑備藥液。 王:注射角度和針頭長度會因應接種方式調整。
肌肉注射常用部位包括臀大肌、臀中、小肌、股直肌、股外側肌和上臂三角肌。 有外國研究指,憋氣可令注射時減低痛感,亦有外國指引推薦打針時改變呼吸方法,如咳嗽或憋氣減輕痛楚。 不過,呼氣亦可令肌肉放鬆,相較憋氣令肌肉繃緊,或可減輕注射時痛楚。 若擔心注射疫苗時疼痛,建議避看注射過程,或聽歌分散注意力。 他續指,在不同位置注射胰島素,吸收速度亦有分別,在腹部注射吸收最快,其次是手臂、大腿,最後是臀部。 一般建議病人分開不同位置注射,因為長期在同一個位置注射胰島素,脂肪可能變硬,影響藥物滲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