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珠江曾被稱為「珠海」,所以廣州曾經有一所大學,也是廣州第四所私立大學——廣州私立珠海大學。 2015年至2020年間所開辦的十二個碩士課程,不但令本學院更上一層樓,在某程度上,亦有助於進一步提升整體的科研能力。 珠海書院2025 學生會分為幹事會、評議會、編輯委員會及仲裁委員會共四大架構,每年由各會員投票組成。
- 整項工程本預計於2012年完成,耗資港幣3至4億,後因地盤地形複雜及更改設計而延遲取得地契,導致造價大幅超支1.3倍,至約港幣10億元,珠海需向政府增貸2.5億,並預計延至2015年末完成。
- 珠海學院在開辦香港本地學位課程初期,曾經同時以「珠海書院」的名義繼續維持中華民國教育部認可之學士學位及研究所學位課程,但中華民國認可的學士學位及臺灣僑生先修部課程均已停止取錄新生,臺灣學士學位課程也隨着高年級學生的畢業而結束,珠海書院也完成其歷史角色,此後該校已轉變為按《專上學院條例》註冊的珠海學院,頒授經香港學術評審局評審的學士學位。
- 2018年3月,珠海學院建築系建築碩士課程,通過香港建築師學會及建築師註冊管理局評審,畢業生完成課程和實習後可成為學會會員及有資格參加測試成為註冊建築師,成為首間取得有關專業認證的私立院校。
- 有學生在旺角花墟開辦年宵攤檔「馬8良品」,銷售另類漫畫圖樣布袋,並在其Facebook專頁聲稱有關圖樣由院校學生「親自」及「自家」設計,然而原圖創作者「另類漫畫」發現,有關作品實為其所創作的「劉江圖」。
- 珠海學院學生關注社會組 ,是一個由學生自發成立的社會關注組織,旨在加強學校同學對社會的責任感。
學生拒絕承認抄襲,指圖樣是「網上的集體二次創作出來的產物」,原圖創作者拒絕接納,事件最終驚動校方,並要求學生主動與創作者聯絡,解釋相關事宜。
珠海書院: 廣州成立
2011年5月12日,珠海學院於屯門舊咖啡灣的新校舍舉行動土儀式,珠海學院新校舍佔地約1.6平方公頃,以雙主樓設計,提供圖書館、食堂和演講廳等設施,可容納約4,000名學生,計劃於2012學年啟用,後因種種原因建築工程被延誤,新校舍到2016年才正式建成。 珠海書院 2010年首次涵蓋政府交由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統籌的第五輪「配對補助金計劃」,珠海學院在該次補助金計劃共籌得1億1,000萬元。 事件引起多個媒體關注後,院方邀請學生出席會面,討論校政,又指校長張忠柟、學務長古穎慈及新傳系相關人員也會出席。 隨後「關注組」就改革學系課程舉行校內公投,投票率高達八成三,當中逾八成學系學生同意「現有課程未能達到其開辦目的」,另外九成七學生指「學系應增加更多新聞媒體實務相關課程」。
- 2021年,珠海學院獲得廈門市屬國有企業廈門國貿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廈門國貿教育集團有限公司注資。
- 學生會每年舉辦不同種類的活動給各同學,如歌唱比賽、球類比賽、外地學術交流、書展、棋類比賽及捐血活動等,滿足同學們的需求。
- 2020年12月10日,學院發聲明,指出學校可能關閉或遭殺校的傳言純屬虛構,並非事實;而校方正進行檢討,會審視及革新課程。
- 該校在2020/21學年的新聞及傳播學系新學年收生人數急跌,三個課程合計新生人數僅錄得單位數,當中新聞及傳播、廣告及企業兩個課程更罕有錄得「零收生」。
- 珠海學院在開辦香港本地學位課程初期,曾經同時以「珠海書院」的名義繼續維持中華民國教育部認可之學士學位及研究所學位課程,但中華民國認可的學士學位及臺灣僑生先修部課程均已停止取錄新生,臺灣學士學位課程也隨著高年級學生的畢業而結束,珠海書院也完成其歷史角色,此後該校已轉變為按《專上學院條例》註冊的珠海學院,頒授經香港學術評審局評審的學士學位。
- 有自首學生聲稱受到威嚇,因為「敗壞」院校名聲而無法在新聞界立足,院校被批評懲罰過重,有打壓學生言論及違背教育精神。
1946年秋,陳濟棠、黃麟書等在廣州創辦私立珠海中學,地址是廣東省廣州市竹絲崗二馬路7號舉辦私立珠海中學。 本校在香港具有完善的四年大專學制,而本學院冀望學生不但在其職場上出人頭地,同時亦能擁有良好品德,擴展廣闊的知識基礎,自信而不疑,在充滿挑戰的社會上立足。 為配合二十一世紀知識型經濟的發展脈動,香港特區政府制定二十一世紀的教育目標和改革藍圖。 本校校董會亦積極作出相應配合,進一步為香港肩負高等教育的使命,培育社會專才,以增加本港的國際競爭能力和提升個人質素,創造穩定和諧與進步繁榮的社會。 新校舍並獲香港賽馬會贊助港幣兩億元興建教學樓,新校舍地基及大樓建築工程分別於2014年6月26日及2016年5月19日完成,並於2016年8月22日遷入及啟用。
珠海書院: 屯門新校舍(2016年起)
珠海學院在開辦香港本地學位課程初期,曾經同時以「珠海書院」的名義繼續維持中華民國教育部認可之學士學位及研究所學位課程,但中華民國認可的學士學位及臺灣僑生先修部課程均已停止取錄新生,臺灣學士學位課程也隨著高年級學生的畢業而結束,珠海書院也完成其歷史角色,此後該校已轉變為按《專上學院條例》註冊的珠海學院,頒授經香港學術評審局評審的學士學位。 珠海學院的中國文學研究所及中國歷史研究所則繼續招考由中華民國教育部頒發畢業證書的碩士及博士生,近年吸引臺灣教育界人士來港進修,但這些臺灣學位不受香港及中國內地直接認可。 珠海學院在開辦香港本地學位課程初期,曾經同時以「珠海書院」的名義繼續維持中華民國教育部認可之學士學位及研究所學位課程,但中華民國認可的學士學位及臺灣僑生先修部課程均已停止取錄新生,臺灣學士學位課程也隨着高年級學生的畢業而結束,珠海書院也完成其歷史角色,此後該校已轉變為按《專上學院條例》註冊的珠海學院,頒授經香港學術評審局評審的學士學位。
2014年及2015年,本學院經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the HKCAAVQ)認可合格,成功取得四個課程範圍評審的資格,開辦九個課程:中國語文、中國文學、新聞、大眾傳播、會計、金融、工商管理、土木工程及建築。 珠海書院 由於香港在1950年代的社會意識普遍認同中華民國政府,加上珠海學院是香港第一間創立新聞系,所以珠海學院出身的記者亦比較受歡迎。 珠海學院新傳系對政治的取態近年出現明顯轉向,當各大專院校的學生報及社會上的各大新聞媒體在2019年年底都報導反修例示威之時,珠海學院新傳系學生報《珠海新聞》在2019年12月的十版內容均沒有觸及反修例的議題,反而以電競作頭版新聞。 新傳系學生向傳媒反映該校的學系不準學生以反送中的相關事件作為新聞題材,又稱老師指反修例議題與校方立場有衝突。 該校新傳系回應傳媒查詢時否認不許學生以反送中事件作為校報的新聞材料,但同時稱「較難做一些有時事性的新聞」,學系認為這類題材在課程設計有制肘及出版需時。 另外珠海學院目前還保留歷史學系、社會學及社會工作學系在中華民國教育部的以「私立珠海大學」名義立案,而該等課程歸屬文學院,但相關的學系已停止收生。
珠海書院: 學位改在香港註冊
對於上述問題,「關注組」爭取增加實務科目比例,亦爭取增加本地實習機制透明度及完善校內製作室設備等。 「關注組」聲明如果校方不改善,將發動罷交學費行動,並獲逾150名學生聯署支持,人數為學系學生500人之30%。 對於罷交學費行動,時任學生事務長古頴慈回應指,學生在沒有合理理由下遲交學費超過兩星期,會被視作退學處理。 海航集團入主珠海學院後,計劃籌設航空旅遊學院開辦酒店、旅遊及航空相關課程,惟海航集團於2017年起陷入財困及出現管理層人事變動,並接連出售資產。 在2018年起,海航集團逐步撤出珠海學院,至2020年香港珠海教育基金有限公司董事會以及校董會已沒有海航集團代表。
珠海書院: 新聞系課程
有趣的是珠海書院最初成立時校址在旺角,然後就愈搬愈具規模,七十年代由旺角奶路臣街的一幢建築物起,至九十年代搬至荃灣海濱,2004年獲政府正式正名為大專學院,改名珠海學院,可頒發認可之學士學位。 2020/21學年收生情況惡化,由於適齡中六人口持續下跌,私立院校間競爭激烈,加上COVID-19疫情來襲失去內地生源,收生僅82人。 該校在2020/21學年的新聞及傳播學系新學年收生人數急跌,三個課程合計新生人數僅錄得單位數,當中新聞及傳播、廣告及企業兩個課程更罕有錄得「零收生」。 有香港傳媒報導,在香港本地生源大減下,私立院校的收生競爭較以往激烈,香港又有多間大學設有新聞及傳播系,同樣有開辦該等學系的恒生管理學院亦已於2018年升格私立大學,不利沒有大學校名的珠海學院收生,該校的本地生源被進一步「分薄」,其有52年歷史,屬於該校「皇牌大系」的新聞及傳播學系,於2020年更沒有新生入學。 珠海學院自2016年遷入屯門青山灣的新校舍及引入中資海航集團管理層加入校董會後,並未能如該校預期般刺激本地生報讀的意欲,卻使該校在收生不足下越來越依賴內地生,然而礙於疫情「封關」,新學年未有內地生來港入讀該校的新傳系課程,令該校收生較過往困難。 2020年12月10日,學院發聲明,指出學校可能關閉或遭殺校的傳言純屬虛構,並非事實;而校方正進行檢討,會審視及革新課程。
珠海書院: Q17: 珠海學院有提供獎助學金予新生嗎?
「關注組」形容公投意義重大,反映改革迫切性,然而時任學系系主任皇甫河旺拒絕對公投作出任何回應,並認為沒有一間大學能成功從發動公投表達訴求。 院校學士學位課程近年出現收生不足的問題,2016/17年學年預計第一年學士學位課程收生1040個,最後僅取錄165人,註冊率不足16%。 於2017/18學年,院校第一年學士學位課程收生進一步下跌,原預計收生1040人,最終只有146人入讀。
珠海書院: Q14: 珠海學院提供的學士學位課程是否獲香港承認?
2014年3月26日,珠海學院宣佈,其新聞及傳播學系以及中國文學學系已通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評審,除了英國語文學系,其他8個學系亦正申請自我評審資格,可望在年底前完成。 完成課程評審後,校方還要做包括師資、學生水平等的院校評審,預計最快明年可以提出正名為大學的申請。 2014年7月獲納入政府的指定專業/界別課程資助計劃,從2015年起提供在計劃下受公帑資助的學位課程,2016年5月6日啟動了院校評審程序,正式向教育局申請升格。
珠海書院: 珠海學院,香港
為響應本港政府鼓勵發展私立大學政策,以引進更多元化、更蓬勃的教育體系,並鞏固其長遠發展,務求每所私立大學各有所長,提供完善教育,本學院在2004年7月,成功註冊,成為法例第320章《專上學院條例》所認可的學院。 新校舍位於環境清幽,風景優美的屯門青山灣畔,各教職員及學生都得以享有更理想的校園生活。 構思的新校舍設有現代化課室、演講廳和建築系工作室,亦有模擬電視臺、電臺、排版工作室等。 整項工程本預計於2012年完成,耗資港幣3至4億,後因地盤地形複雜及更改設計而延遲取得地契,導致造價大幅超支1.3倍,至約港幣10億元,珠海需向政府增貸2.5億,並預計延至2015年末完成。 2016年3月,海航集團副董事長逯鷹加入珠海學院的校董會成為副主席,而學院的股權由江茂森家族持有的五珠有限公司轉移至香港珠海教育基金有限公司。 由於該基金董事會以及校董會成員有不少均具中國大陸背景,創校校訓「以建民國 以進大同」因為帶有中華民國色彩已於2016年被棄用,因此有聲音表示學院已經「棄藍轉紅」;另一方面,也顯示出香港親中華民國或國民黨、臺灣的機構團體,因難敵共產黨對香港收緊控制而漸趨式微。
珠海書院: 廣州原校址
有別於香港八間由教資會資助的大學,珠海學院屬自資營運方式,現設有文學與社會科學學院、理工學院、商學院,提供近二十個碩士及學士學位課程。 如果一所專上學院期待升格為大學,就必須符合幾大條件,包括了課程的廣泛程度、學術研究方面的能力、管理層的管治質素及收生人數比例。 珠海書院 ),位於香港新界屯門青山公路-青山灣段80號,是香港一所具學士學位頒授資格的專上學院,與臺灣、中國大陸及海外多間大學聯合主辦系列學士、碩士及博士課程,為香港歴史最悠久的私立大專院校。 海航集團於2016年注資珠海學院及派代表加入校董會,至2020年全數撤出,2021年獲廈門國貿教育集團注資。
珠海書院: 課程範圍評審(PAA)資格達標
另設有中國文學研究所和中國歷史研究所,同樣以上述名義於中華民國教育部立案,於2020年起已經停止對外招生。 2018年3月,珠海學院建築系建築碩士課程,通過香港建築師學會及建築師註冊管理局評審,畢業生完成課程和實習後可成為學會會員及有資格參加測試成為註冊建築師,成為首間取得有關專業認證的私立院校。 是次認證有效期5年,追溯至2017年11月起生效,直至2022年,與港大、中大的永久認證不同。 珠海書院2025 2004年5月,珠海書院通過了香港學術評審局對7個學位課程的評審,同年7月根據《專上學院條例》以「珠海學院」名義註冊,並於同年10月獲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批准,得以頒發香港政府認可的學位。 然而,由於中學畢業生人數持續下跌、先前與中華民國(臺灣)有聯繫,而學生寧願直接赴臺升學等原因而導致招生非常不易,學院近年收生人數出現急降。 結果在2016/17學年,學院的註冊全日制學生人數僅有973人,其後收生人數每況愈下,到2021/22年度的只有66人入讀,若扣除銜接學位的35人,一年級學位的收生人數僅得3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