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指本港今日新增約70宗確診個案,預料將會是連續第7日錄得少於百宗確診個案。 本港再有4名病人於今晨離世,至今累計共有51人死亡。 確診象徵 消息指本港今日新增約65宗確診個案,料將會是連續第8日錄得少於百宗確診個案。 另外,消息指本港多2名病人離世,至今累計共有54人死亡。
香港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個案截至2月26日中午12時新增至91宗,包括2宗死亡個案及24宗出院個案。 香港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個案截至3月3日中午12時新增至100宗及1宗疑似個案,包括2宗死亡個案及37宗出院個案,按下圖睇新增確診個案名單。 香港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個案截至3月5日中午12時新增至括104宗及1宗疑似個案,包括2宗死亡個案及46宗出院個案,按下圖睇新增確診個案名單。 確診象徵2025 香港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個案截至3月8日中午12時新增至113宗,包括3宗死亡個案及59宗出院個案,按下圖睇新增確診個案名單。
確診象徵: 染疫第1週頭痛、呼吸困難 出現5症狀易有長新冠
2022年12月28日,香港行政長官李家超宣佈優化防疫措施,包括取消檢疫令,以及不再界定密切接觸者,但會通過確診患者向相關人士發出健康措施建議。 確診象徵 確診象徵 另外,當局指考慮到整體社會已達致相當高的疫苗接種率,加上社會已建立較廣泛的防疫屏障,將取消疫苗通行證和所有入境人士強制核酸檢測的要求;也會取消所有社交距離措施,包括限聚令、1.5米餐桌距離和每枱人數限制等,只維持口罩令。 當局並統一海外、內地、澳門以及臺灣抵港人士的入境安排,29日起毋須在抵港當天或抵港後接受核酸檢測,改為自行進行快速測試至第五天的健康建議。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表示,國內今日無新增病例,昨日新增189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截至目前累計通報6萬9395例,含6萬8353例排除,其中440例確診,分別為349例境外移入,55例本土病例及36例敦睦艦隊。 確診個案中7人死亡,398人解除隔離,其餘持續住院隔離中。
- 10歲以下的病例僅佔總病例的1%,且死亡率極低。
- 而馬來西亞也宣告有3件確診病例;至於在法國是在24號宣佈有3起確診,象徵歐洲大陸淪陷。
- 衛生署宣佈香港今日新增89宗確診新冠肺炎個案。
- 香港今日另有約30宗初步確診,香港至今累計共4361宗確診個案。
- 感染人士於檢測陽性後的首5天應時刻佩戴貼面的外科口罩、KF94口罩、KN95口罩或呼吸器(例如N95口罩),避免接觸高危人士或與其他人同桌用膳,亦不應前往人多擠迫的地方及參與大型聚會,以減少病毒傳播的風險。
- 香港現時已經引入 2 種新冠口服藥,分別為輝瑞的帕克斯洛維德(Paxlovid)和默沙東的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
- 確診個案中7人死亡,398人解除隔離,其餘持續住院隔離中。
正在接受 14 天家居檢疫人士所居住的大廈名單,隔離大廈包括有海堤灣畔5座 、啟晴邨賞晴樓、朝南樓、香港大學職工宿舍 E 座、天保大樓等等。 正在接受 14 天家居檢疫人士所居住的大廈名單,隔離大廈包括有海堤灣畔5座 、啟晴邨賞晴樓、朝南樓、香港大學職工宿舍E座、蝶翠峯3座等等。 正在接受 14 天家居檢疫人士所居住的大廈名單,隔離大廈包括有海堤灣畔5座 、啟晴邨賞晴樓、朝南樓、香港大學職工宿舍E座、鱟地坊 74 號天保大樓 。 正在接受 確診象徵2025 14 天家居檢疫人士所居住的大廈名單,隔離大廈包括有海堤灣畔5座 、啟晴邨賞晴樓、香港大學職工宿舍E座等 。
確診象徵: 快速檢測包
也就是說,在症狀出現後大約七天,如果症狀已經消失的話,大部分確診者就不具傳染力。 就奧密克戎變異毒株而言,據信在症狀開始出現的一至二天前,一直到症狀出現的二至三天後,感染者都具有傳染力。 密歇根大學亦曾在網頁分享一些生活實用防疫貼士,讓同住家人可為患者提供「支持性護理」,同時又減低自己的感染風險。
- 香港今日新増一宗死亡個案,離世患者是一名一名72歲男子,居於瀝源邨祿泉樓,於6月4日確診,於今日凌晨離世。
- 消息指,本港今日新增8宗確診個案,當中涉及一宗本地源頭不明個案,衞生防護中心下午將設疫情記者會交待詳情。
- 香港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個案截至3月29日中午12時新增至在641宗及1宗疑似個案,包括4宗死亡個案及,118宗出院個案,按下圖睇新增確診個案名單。
- 不論是輝瑞或是AZ疫苗,施打兩劑後,對感染Delta病毒後的預防住院率,都可以達到9成以上,也可有效避免走向重症,建議大家有疫苗就趕快施打。
- 中國社科院世經政所國際戰略室主任薛力表示,北京千萬級別的檢測樣本顯示無症狀感染者比例明顯少於確診患者。
- 另外2宗為本地確診個案,其中一名確診者是一位66歲婦人,現居梨木樹村5座。
衞生防護中心宣佈香港昨日(30日)新增7宗確診個案,包括6宗輸入個案及1宗本地個案。 消息指,本港今日新增約6宗確診個案,下午設疫情記者會。 確診象徵2025 衞生防護中心宣佈香港昨日(14日)新增5宗確診個案,4宗輸入個案及1宗本地個案。
確診象徵: 健康網》輕症兒童恐轉中重症 醫:感染後2-6週仍須留意
弘森診所吳書毅醫師提醒民眾應優先做好個人衛生,包括正確使用肥皂洗手、出入人多的公共場所宜配戴口罩,若出現疑似呼吸道症狀時,最好及早就診為佳。 因為傳統核酸檢測已無法跟上疫情的發展,而自行做快速抗原檢測的工具已日趨普及,港府改變過往只認可由特定承辦商作核酸檢測的做法,自2月25日起也承認快速抗原檢測陽性的個案,並在3月7日開通快速檢測申報平臺,供市民申報。 直到11月19日一名75歲女商人到訪位於灣仔駱克道三湘大廈的Starlight Dance Club,之後有多名曾經到訪該舞廳的人士先後確診,引發「歌舞羣組」,被視為第四波疫情開始,確診數字在11月29日升至這波最高的115宗。 雖然政府在12月2日起已收緊防疫措施,但疫情回落的速度緩慢,在2021年1月中旬更出現反彈,期間亦在多個建築工地發生地盤羣組疫情。 疫情終在1月下旬逐步放緩,雖然及後爆發「K11 MUSEA名潮食館羣組」及西營盤「URSUS FITNESS健身中心羣組」,但在政府加快追蹤密切接觸者下,兩個羣組未有再在社區進一步擴散,第四波疫情在5月下旬正式結束。 歐洲疫情於3月突然惡化導致「港人迴流潮」,由3月中旬起輸入個案大幅增加,他們把病毒帶入社區,形成第二波疫情。
確診象徵: 新聞深探
衛生署宣佈香港今日新增44宗確診個案,當中31宗為本地個案,其中20宗與早前的個案相關,11宗源頭不明。 另外13宗則為輸入個案,當中包括8名由印度返港人士、印傭及海員,香港至今累計共4524宗確診個案。 消息指,本港今日新增逾100宗確診個案,再創單日新高。
確診象徵: 新聞公報
2月9日,單日確診首次破千宗,確診數字在1月23日至2月25日以約每5天升一倍,大部分感染個案都涉及衍生自「檢疫酒店羣組」的Omicron變異病毒株BA.2亞型。 確診象徵2025 2月16日起香港氣溫顯著下降,晚間氣溫跌至攝氏10度以下,天氣寒冷及持續下雨,滯留在醫院室外的大批病人被逼在濕冷的寒風下瑟縮及着涼,引起香港及國際輿論關注,到2月18日晚上醫院才勉強騰出空間供大部分病人擠進室內。 2022年12月28日,政府宣佈優化和解除大部分防疫限制措施,當局於29日起不再界定密切接觸者和發出檢疫令,取消疫苗通行證,以及入境強制核酸檢測,只維持口罩令;所有地方人士抵港當天和之後毋需進行強制核酸檢測。 2023年1月19日,政府決定在1月30日起對感染人士撤銷隔離令安排,不再向確診者發隔離令,確診者毋須呈報,改為發出健康措施建議,無症狀患者可自由外出或上班,學生則不應上課直至快測陰性。
確診象徵: 健康快訊
衛生署宣佈香港今日新增36宗確診個案,當中35宗為本地個案,有29宗與之前個案相關,有6宗源頭不明。 另外1宗則為輸入個案,今日另有20宗初步確診個案,香港至今累計共4560宗確診個案。 衛生署宣佈香港今日新增26宗確診個案,當中23宗為本地個案,有15宗與之前個案相關,有8宗源頭不明,另外3宗則為輸入個案。
確診象徵: 健康網》揉眼恐增染疫風險! 醫揭揉眼睛4危險
初步確診後需要再進行第二次測試,重複檢測確認陽性後,才正式接納為確診個案。 不過,政府於2月25日起承認快速抗原檢測結果,市民可以自行購買快速抗原測試套裝,若快速抗原測試檢測呈陽性,均會視為陽性個案,並接納為確診個案。 所有檢測得出陽性結果的市民需要到快速檢測呈報平臺自行申報。 由2023年1月30日起,衞生主任不會再根據第599A章向感染人士發出隔離令,所有檢測陽性人士(包括核酸檢測及快速抗原測試(快測))亦無須透過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的網上平臺呈報及提交個人資料。 傳染性更強的Omicron變異病毒株BA.2亞型卻因為位於油麻地的檢疫酒店香港海景絲麗酒店發生內部交叉感染,形成「檢疫酒店羣組」並導致第五波疫情大爆發。 雖然政府在該邨多棟大廈實施圍封強檢或禁足,但未能阻止病毒擴散。
確診象徵: 「症狀前」患者易遭誤判為無症狀感染者
關於此疾病引發的疫情,請見「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 關於其他被稱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或“冠狀病毒病”的疾病,請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消歧義)」。 處方會根據隔離設施的使用情況、申請人的家居情況、病情等因素決定患者入住隔離設施的先後次序。 申請人以電郵、WhatsApp或微信聯絡消防處時須提供其中英文姓名、年齡、性別、證件號碼、電話號碼、住址、檢測方法和取得陽性結果的日期。 處方收到資料後,會向確診者發出進一步指示。
確診象徵: 今日新增82973例本土、124例死亡!確診康復就有「無敵星星」?醫師警告少做1動作「只是流星」
換句話,即是就算感染病人感覺自己好轉,或正在康復中,仍有機會「播毒」。 美國醫生考慮到,這名患者有機會變成嚴重肺炎,因此嘗試一種「試驗性的抗病毒藥物」,測試其效。 幸好,在用藥的一日後,患者情況開始有進展。 直到刊登報告時,患者已沒有發燒,只有間中咳嗽,及流鼻水。 1月中旬:1名上海女子到德國,與其德國商業夥伴開會,為期2天。 乘搭飛機回到中國時,開始發病,並在中國確診有新的冠狀病毒。
確診象徵: 檢測陽性人士須知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的治療指南不建議在接觸SARS-CoV-2病毒之前或之後,在臨牀試驗的環境之外,使用任何藥物來預防2019冠狀病毒病。 在沒有疫苗、其他預防措施或有效治療的情況下,管理2019冠狀病毒病的一個關鍵部分是試圖減少和推遲疫情高峯,即所謂的“拉平曲線”(flattening the curve)。 指在疫情早期採取各種措施延緩疫情高峯期到來,減緩感染率來降低衛生服務不堪重負的風險,使現有病例得到更好的治療,並將更多的病例推遲到有效的治療方法或疫苗出現之前。 目前關於此疾病的初期傳染途徑仍在調查中。 一般認為疫情最初期的傳播可能源自於野生動物對人的傳播,後來人傳人成為主要的傳播途徑。
確診象徵: 新增38宗確診當中4宗源頭不明 初步陽性約20多宗
香港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個案截至3月1日中午12時新增至97宗,包括2宗死亡個案及36宗出院個案。 另外,衞生防護中心於3月1日中午12時後接獲額外一宗確診個案的呈報(個案編號100),按下圖睇新增確診個案名單。 香港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個案截至3月2日中午12時新增至99宗,包括2宗死亡個案及36宗出院個案。 另外,衞生防護中心於3月2日中午12時後接獲額外一宗確診個案的呈報,按下圖睇新增確診個案名單。 香港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個案截至3月4日中午12時新增至括103宗及1宗疑似個案,包括2宗死亡個案及43宗出院個案,另外,衞生防護中心於3月4日中午12時後接獲額外一宗確診個案的呈報(個案編號105) 。 香港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個案截至3月10日中午12時新增至117宗及1宗疑似個案,包括3宗死亡個案及65宗出院個案,按下圖睇新增確診個案名單。
確診象徵: 快速抗原測試 (按此到專題網頁)
香港的新冠疫情越趨嚴峻,不少自我檢測呈陽性或收到核酸檢測陽性通知的患者都要等候一段時間才能安排入院或隔離。 本文一次列清各類新冠肺炎確診者確診後需要注意的事項。 政府建議,如感染人士屬高危人士或出現明顯的病徵(例如發燒、咳嗽、氣促、嘔吐和腹瀉等),應盡快求醫以獲得及時的治療。
確診象徵: 檢測呈陽性反應/確診怎麼辦?可獲發醫生紙?在家隔離有甚麼要注意?|醫生教6招同住家人如何避免感染
衛生署宣佈今日(7月9日)新增42宗確診個案,34宗為本地確診,其中23宗與港泰護理中心有關,港泰護理中心累計32人感染。 另外再多3名的士司機證實確診,其中有司機習慣到新發茶餐廳進餐。 確診象徵 衛生署於記者招待會宣佈本港今日再增48宗新冠肺炎確診個案,當中8宗為輸入個案,其餘為本地確診個案,其中24宗源頭不明。
確診象徵: ‧ 快訊/直徑1公尺「中國氣球」飄到東引 陸軍靶場拾獲殘體
香港至今累計共10,914確診個案,衞生署及醫管局今日不設疫情記者會。 衞生防護中心宣佈香港今日新增14宗確診個案,其中11宗屬本地個案,5宗源頭不明。 衞生防護中心宣佈香港昨日(28日)新增22宗確診個案,包括5宗輸入個案及17宗本地個案,其中4宗源頭不明。 消息指,本港今日新增約10宗確診個案,大部分屬輸入個案,另有一名浸大學生受感染,源頭未明,令連續兩日「零確診」斷纜。 衞生防護中心宣佈香港昨日(28日)本港僅錄得一宗輸入個案,本地零確診。
確診象徵: 初步確診的處理方法
香港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個案截至2月19日中午12時新增至69宗,包括2宗死亡個案及5宗出院個案。 香港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個案截至2月23日中午12時新增至74宗,包括2宗死亡個案及12宗出院個案。 香港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個案截至2月25日中午12時新增至85宗,包括2宗死亡個案及18宗出院個案。
確診象徵: 病毒檢測
消息指,本港今日新增約7宗確診個案,全為輸入個案,下午不設疫情記者會。 衞生防護中心宣佈香港昨日(3日)新增2宗確診個案,包括1宗輸入個案及1宗本地個案。 對於由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冠狀病毒2型引發的疾病,香港法定名稱最初為「嚴重新型傳染性病原體呼吸系統病」,在4月29日起改為「2019冠狀病毒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