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站位置在戰前稱為老龍坑,按政府法定分區並不在何文田的範圍內,並且與採石山、何文田邨、十二號山、愛民邨、何文田街有一大段距離。 故而引起不少何文田區內居民的批評及爭議;相反,何文田站則較為接近紅磡區。 2016年10月31日,2號月臺(觀塘綫往黃埔)其中一部連接轉車大堂的上行扶手電梯的梯級在運作期間受損,幸好無人受傷。 工程人員檢查時發現有一顆外來螺絲,因而導致扶手電梯損壞。 項目第二期地盤可建樓面最高達63.93萬平方呎,提供900至1,000夥單位,預期2024年落成。
2020年8月21日地盤地基工程復工,沉降標凖由20毫米大幅放寬至71毫米。 何文田站設有5個出入口,其中A出口設預留位置連接未來物業上蓋發展項目。 另外,政府亦出資近8.3億元委託港鐵興建或改造多段共長約1.2公里的行人天橋、有蓋行人通道及行人隧道,接駁何文田邨、愛民邨、漆鹹道北及紅磡一帶。 何文田站設有4個月臺,當中觀塘綫1、2號月臺採用一組對向式月臺排列,亦是觀塘綫唯一一個採用對向式月臺的車站;而屯馬綫月臺則採用一組島式月臺排列。 由於轉車時要轉換樓層兩次,故轉乘安排相對於觀塘綫其他以跨月臺轉車設計的轉車站迂迴,不過站內的兩部升降機亦接駁車站L2層票務大堂及兩綫月臺,因此乘客可以使用升降機直接往返兩綫月臺及大堂。
何文田站出口: 車站票務
雖然市民普遍認爲地鐵志在必得,可是九鐵再以延伸馬鞍山鐵路爲理由,向地鐵作出正面競爭。 何文田站(英語:Ho Man Tin Station)位於中國香港的九龍城區何文田十二號山, 依山而建,是港鐵觀塘線及港鐵屯馬線的換乘站。 車站位於香港九龍九龍城區老龍坑忠孝街及漆鹹道北之間,前山谷道邨地底。 香港西九龍站的周邊設有行人天橋及行人隧道,連接附近的公共運輸設施,包括柯士甸站、西九龍站巴士總站,並經商場連接九龍站和九龍站公共運輸交匯處。
正因爲上述和地理位置相關的負面因素,加上車站初期只開通觀塘線,從L2層的車站大廳需下4層才能到達L7層的觀塘線站臺,對於乘客而言較爲不便。 所以在開通初期除了上下班的高峯時段因鄰近的漆鹹道北塞車而吸引乘客乘搭外,整體的出入閘人流會較少,高峯時段以外及公衆假期人流會更少。 何文田站出口 通車後期,由於公交車受港鐵影響而削減班次,故現時已吸引部分市民改用本站。 另外,由於本站的出入口爲免費使用,故亦吸引部分市民利用電梯、自動扶梯等來往山上和紅磡。
何文田站出口: 工程照片圖庫
記者視察時,各層均有港鐵職員在場維持秩序及分流,在車站層的職員呼籲前往天橋的居民靠左。 現場平均有十多名乘客等候前往天橋,最高峯時有逾20人排隊,但兩部升降機足夠消化人流,乘客約等一至兩部𨋢即可進入,惟非常擠迫。 相反輪候「往天鑄」升降機的乘客不多,有時只有寥寥數人。
- 何文田站設有4個月臺,當中觀塘綫1、2號月臺採用一組對向式月臺排列,亦是觀塘綫唯一一個採用對向式月臺的車站;而屯馬綫月臺則採用一組島式月臺排列。
- 從車站大堂前往轉車層,每層只有一條扶手電梯往下一層,加上大堂與觀塘綫月臺距離長,導致較多人會使用升降機前往月臺,特別是觀塘綫月臺。
- 項目已於2020年3月獲屋宇署批出建築圖則,可興建四幢分層住宅大廈,各樓高26層 (另設有4層低層地下及1層地庫),住宅面積約639,831平方呎,預計提供約843夥住宅單位。
- 香港西九龍站是高速鐵路(香港段)(“高鐵”)的總站。
- 因為facebook專頁「MTRiders」發現,原來由月臺步行去A3出口,竟然要行成562級樓梯,足足25層樓咁高!
- 路線3從何文田政府合署到運頭塘邨大概路程18.17公里,全程約需57分鐘,途經9個站點,共換乘1次,換乘車輛線路有九龍區專線小巴28m路→東鐵線。
非專營巴士可沿匯翔道(西行)或匯民道(南行)前往香港西九龍站,並使用位於匯民道的指定上落客區上落乘客,但不準停車等候。 館內設有5間禮堂,為別為地下:寧宇堂、安宇堂、懷宇堂,一樓:寰慧堂、寰恩堂,及16間靈寢室(二樓、三樓、四樓)。 分別可容納40至180人,適合多種宗教儀式所使用,當中五樓全層為無煙靜音區,設有講壇、電子琴等設施,主要用作進行基督教、天主教儀式。 寰宇殯儀館亦提供綜緩殯儀服務套裝及明碼實價的殯儀服務額,以照顧到不同社會階層人士的需求。 何文田站出口2025 由於巴士受港鐵影響而削減班次,故此現時已吸引部分市民改用呢個站出行。
何文田站出口: 世界殯儀館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調整九龍專線小巴第 3、8、8S 及 8M 號線的車費〉[交通通告],2022年7月29日。 該3代原車牌為DP6663,原為勝運實業九龍54系路線用車,於2005年轉投合發小巴並更換車牌,直至2010年7月退役。 而原車牌則套用於2005年5LS2上,先後行走運泰實業新界44系路線及中西區小巴服務新界43系路線。 九龍專綫小巴路線8M,由合發小巴有限公司(客運營業證編號6416C)營辦,來往何文田(常和街)及何文田站,途經何文田廣場、俊民苑及愛民邨。 何文田站是觀塘綫及屯馬綫的中途站,是觀塘綫及屯馬綫的其中一個轉車站。
何文田站出口: 紅磡寰宇殯儀館資訊:地址/地圖/公交/小巴地鐵路線/電話
只係開通咗觀塘綫嘅時期,從L2層嘅車站大堂需要落4層先能夠到達L7層嘅觀塘綫月臺,所以除咗上下晝繁忙時間因為鄰近嘅漆鹹道北塞車而吸引乘客乘搭之外,整體嘅出入閘人流會較少。 何文田站出口 所以,何文田站係港鐵觀塘綫17個車站當中其中一個人流較少嘅車站。 隨住屯馬綫落成啟用,目前每日都有唔少乘客利用本站轉車。 另一方面,由於車站啟用初期只有觀塘綫提供服務,但觀塘綫月臺卻是位處車站最底層的L7層,上下樓層所須時間較長,因此在開通初期車站整體人流較少,遂成為觀塘綫17個車站當中使用人數最少的其中一個車站。 然而,隨著屯馬綫全綫開通,同時亦有巴士班次被削減,在此消彼長下讓區內人士轉乘鐵路,讓車站人流明顯有所增長,與此同時觀塘綫與屯馬綫也在何文田站交匯,亦有助分流部分使用鑽石山站轉乘的人流。 何文田站設有5個出入口,分別位於仁風街、佛光街、漆鹹道北及忠孝街,方便乘客往返何文田與紅磡各處。
何文田站出口: 香港島
何文田站依山而建,共有八層,高低落差超過70米,車站面積達58,000平方米,是港鐵網絡中面積最大的轉乘站。 車站最底層爲觀塘線月臺,而建設中的南北走廊沙中線月臺則設於第三層。 1989年,由於政治形勢改變,政府發表香港機場核心計劃(玫瑰園計劃),並於《香港第二次整體運輸研究》中以“資源分配不足”理由下暫緩的東九龍線及九鐵過海延線計劃,加以配合中環至灣仔填海區重新規劃,以應付未來的交通流量需求。 區內高級餐廳、平民料理一應俱全,由於距離旺角、紅磡等傳統商區近在咫尺,居民也會在閒暇之時前往喫喝玩樂。
何文田站出口: 車站出口
時至今日,興建何文田站需移走大量泥石,體積達700,000立方米,相當於鰂魚湧商廈港島東中心的體積。 65歲或以上長者使用長者八達通或個人八達通(包括「樂悠咭」)及合資格殘疾人士使用「殘疾人士身分」個人八達通乘搭機場快綫,有關車程將收取成人八達通車費;而往返羅湖站及落馬洲站的車程及東鐵綫頭等額外費。 本站設有6間商店/自助商店/自動售賣機(截至2020年2月),最新商店資訊可瀏覽港鐵網站「商店搜尋器」。
何文田站出口: 路線資料
另外,由於車站出入口係免費使用,所以亦吸引部分市民利用升降機、扶手電梯等來往山上同紅磡。 九龍城體育館位於九龍城衙前圍道100號九龍城市政大廈3樓(毗鄰賈炳達道公園),於1988年4月啟用。 體育館提供多元化的康樂設施,歡迎個人及團體於開放時間內租用。 此外,體育館每月均舉辦不同類型的康樂體育活動,歡迎市民報名參加。
何文田站出口: 港鐵
前往香港西九龍站乘搭高速鐵路的過境旅客必須持有有效的旅遊證件。 沿車路到常和街便有小巴往港鐵何文田站,亦可以選擇在常盛街乘巴士。 若果大家想省去開段的長長樓級,可以從此路上配水庫公園,但記緊不要錯走馬頭圍配水庫遊樂場。 備受香港市民關注的寰宇殯儀館終於喺3月正式啟用,其前身為福澤殯儀館。 作為香港唯一一間直接由食物環境衛生署公開招標營運的殯儀館,自2002年之後,以每五年一期的公開招標方式將經營權外判,今期的營運權由東華三院投得,寰宇殯儀館為香港最主要的殯儀館之一。
何文田站出口: 港鐵何文田站位置:
不過,區議員批評此路線車費過高,增加基層市民交通費負擔,要求此路線車費下調至$3.0或以下,於是港鐵在通車首年向使用成人八達通的乘客提供$0.5轉乘優惠。 2020年8月21日,政府於去年9月20日公佈有關情況,並由屋宇署及機電工程署(機電署)分別確認相關鐵路設施結構和鐵路運作安全。 負責上述建築工程的註冊建築專業人士已於事後向屋宇署提交事件報告,並建議適當緩解措施,以減低建築工程對附近鐵路設施結構安全的影響。
何文田站出口: 行人隧道沉降超標
展望未來,本站在成爲觀塘線和屯馬線的換乘站之後,將會吸引部分原本在鑽石山站的人流使用本站換乘。 但受限於本站的地理位置較爲遠離市區,本站的人流增加或只限於換乘人流。 2002年6月25日,行政會議建議行政長官把沙中線的營辦權批予九廣鐵路公司,當時九廣鐵路的方案把何文田站設於佛光街與信用街的山體內。 此外,當時還建議除了選擇設立何文田站外,還可以以機利士路站取代,以服務紅磡北部。 在1980年代末,九廣鐵路曾有興建過海鐵路的計劃,由旺角站延長,以地底隧道方式經何文田站及黃埔站,過海到達香港島的炮臺山站,並有可能伸延至跑馬地,會展及中環,爲當時的“第三條過海鐵路”計劃,預計在1998年前落成。
何文田站出口: 街道圖
1967年發表的《香港集體運輸研究》及1970年發表的《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均有建議設置名為「何文田」的地鐵站,分別為沙田綫及東九龍綫的中途站。 然而,此何文田站實際選址在紅磡機利士路介乎蕪湖街與佛光街的一段地底,與大眾認知中的何文田相距甚遠。 使用全月通加強版、迪士尼綫月票、機場快綫旅遊票的乘客乘搭港鐵免費車程或只支付東鐵綫頭等額外費在指定車站並不能享有轉乘優惠。 所有合資格學生使用「學生身分」個人八達通,可於港鐵本地服務(包括輕鐵及港鐵巴士(新界西北))全綫享有特惠車費,但不包括機場快綫、港鐵接駁巴士、往返羅湖站或落馬洲站的車程及東鐵綫頭等額外費。 合資格學生如使用單程票或二維碼乘搭港鐵,需支付成人車費。
何文田站出口: 月臺
地鐵便利用車廂廣播提醒乘客緊握扶手,直至列車轉用上層新月臺才取消有關廣播。 原有1號月臺路軌部份於1997年7月2日後被封閉及填平成爲4號月臺候車部份,4號月臺路軌部份位於原1號月臺路軌部份旁,新1號月臺位於4號月臺側上方。 現時可以看到原有1號月臺邊緣(現爲東涌線4號月臺)。 現時於下層月臺中央由車頭至車尾的無柱空間就是車站未擴建時的1號月臺所在位置。 此外,港鐵保留了前1號月臺以北的前荃灣線北行高架路段,但拆卸路段上的電纜及連接主線的道岔,使列車永久不能駛進該路段。 而無柱空間(以往之路軌處)盡頭的緊急出口即通往該廢棄路軌。
何文田站出口: 由 港鐵何文田站 前往 何文田游泳池
何文田站一共設有5個出口,其中B2的忠孝街出口,乘升降機一出,左邊是一條頗彎的有蓋行人路,設有巴士及小巴站。 沿路往上行,可以欣賞到進入紅隧前一段多線行車的馬路,極目遠眺香港理工大學、紅磡體育館,以至對面海的景色。 從車站大堂前往轉車層,每層只有一條扶手電梯往下一層,加上大堂與觀塘綫月臺距離長,導致較多人會使用升降機前往月臺,特別是觀塘綫月臺。 但因為升降機面積較小且運力有限,因此每次運載的乘客數量並不多,無論在大堂以及觀塘綫月臺都經常出現輪候人流。
何文田站出口: 出口數目
屆時經沙中線及觀塘延線鐵路網前往金鐘及啓德商業核心區,車程需時僅約4至6分鐘。 同時於佛光街一帶另有多條巴士及小巴路線,往來觀塘及旺角多個地區。 何文田站出口2025 上述只表列於香港西九龍站附近主要上落客位置的專營巴士及專線小巴路線。
何文田站出口: 巴士站位數目
九龍城區議會祕書處,〈建議8M小巴延長路線至文福道 方便居民前往何文田鐵路站(第63點)〉,2020年9月。 〈要求增加8M小巴轉乘優惠〉,九龍城區議會轄下交通及運輸事務委員會文件第118/16號,2016年12月2日。 2016年12月,營辦商指出此路線開辦後一個月已虧蝕20萬元,要求港鐵提供更多轉乘優惠吸引乘客。 區議員批評此路線車費過高,才導致客量不理想,要求此路線車費下調至$3.0或以下,或增加港鐵轉乘優惠金額至$2.0,及延長路線至文福道,藉此吸引更多乘客。
因應何文田站的情況,屋宇署在批准有關打樁及挖掘工程的修訂圖則時已施加額外條件,要求進行餘下工程時必須採取一系列措施,以加強地盤監督及工程安全。 世界殯儀館於1975年底成立,是第一間設在紅磡區的殯儀館世界殯儀館鄰近港鐵紅磡站(紅磡火車站)及紅磡海底隧道,並有多條巴士/小巴綫途經,連接港九新界各區。 發言人續指,另外一部升降機則可來往L3, G 同U3 等所有三個樓層。 而車站亦有安排職員於繁忙時間在各樓層提醒乘客有關的升降機安排。
按照招標條款,華懋須負責74.9億元補地價,每呎地價約1.17萬元,亦須分紅25%予港鐵。 何文田站出口 市場估計,連同補地價金額地價估值115億至128億元;而項目投資額估計逾140億元,日後賣樓實用呎價達3.3萬元。 置於豐田Coaster後的一組編號(如有)只於交通迷界內使用,其他人(包括行內人士)均沒有對小巴有此稱呼。 政府發展該區時於山谷內填土,形成大型平臺(fill platform),山谷道亦相信因而得名,大量土方成為興建山谷道邨的最佳材料。
何文田站出口: 巴士、小巴
政府曾有計劃局部通車至此站,並以單軌雙程行車,惟由於何文田站的信號分區由紅磡站控制,紅磡站的工程直接影響何文田站列車運作。 而港鐵亦曾於2016年10月15日開放車站予公眾參觀,在活動開始前約有200名市民排隊輪候進入車站。 何文田站出口 何文田站出口 而最終車站於同月23日隨觀塘綫延綫通車而正式啟用, 車站因「田」字而採用綠色為主調,而承建商為西松建設株式會社。
何文田站出口: 車站周邊
記者於昨日(22日)傍晚五時半至六時半的繁忙時間到現場視察,發現港鐵的確A3出口的三部升降機外分流,要求乘客分兩條隊,分別是前往何文田邨或愛民邨,以及「往天鑄」。 港鐵否認網民的說法,但承認將其中兩部升降機只停留車站大堂及行人天橋樓層(即通往愛民邨及何文田邨),有關安排是參考了乘客意見及作實地調查後實施,指做法可更有效疏導人流,及確保繁忙時段的車站運作暢順。 有網民在Facebook發帖,聲稱港鐵在放工繁忙時間,將觀塘線延線何文田站A3出口一部升降機鎖起,只讓鄰近豪宅「天鑄」住客使用,令居住公屋及居屋的乘客需「等多幾部𨋢」,批評港鐵安排失當。
何文田站出口: 九巴命名
為加強車站與社區之間連繫,港鐵進行了一系列主要公共基建工程,包括連接何文田站與何文田邨和愛民邨的行人接駁設施、橫跨漆鹹道北的有蓋行人天橋、連接何文田站與佛光街及忠義街的行人天橋,以及位於忠孝街的公共運輸設施。 港鐵發言人回應查詢指,網民所說的情況並不正確,並解釋何文田站A3出入口共有三部升降機連接車站大堂、忠孝街/天鑄/地面(G level)及行人天橋/愛民邨/何文田邨。 因應大部分使用該三部升降機的乘客主要來往L3及U3,參考了乘客意見及作實地調查後,何文田站將其中兩部升降機設定為只停留車站大堂及行人天橋樓層,此舉可更有效疏導人流,服務使用行人天橋前往附近屋邨的乘客。 車站位於香港九龍九龍城區十二號山忠孝街、佛光街至老龍坑仁風街及漆鹹道北之間,前山谷道邨地底,所在位置與傳統的何文田區有一段距離。 九鐵投得沙中綫經營權後,政府正式確立山谷道邨舊址為何文田站的選址。 同一時間,港府要求九鐵研究向黃埔花園居民提供鐵路服務,作為沙中綫配套,九鐵提出興建黃埔自動輕便運輸系統。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