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土墩覆蓋的車站採用梯臺式設計,令公園能保留的平地有所增加;按照這個設計,整個公園17.5公頃土地中,只有0.7公頃(稍大於一個小型足球場)會永久為車站所佔用。 1984年,地鐵決定於翌年港島綫通車時將茘灣站易名為「美孚站」(Mei Foo Station)。 車票二維碼(下稱「二維碼」)成人(12-64歲,包括學生及殘疾人士)車費與成人八達通相同;二維碼特惠車費(小童及長者)則與小童八達通相同。 DIH車站於1979年10月1日因應修正早期系統通車而啟用,當時稱為屯馬綫一期的部分於2020年2月14日啟用。
- 港鐵除了沿用原本分別在東鐵綫、西鐵綫和馬鞍山綫上行駛過的近畿川崎列車之外,亦有購入新的近畿川崎列車車卡以擴充車隊。
- 及後當時的九廣鐵路公司推出月票及日票計劃,以低於巴士的車費吸引乘客使用九廣西鐵,使更多乘客改用西鐵進出市區,人流不斷增長。
- 《香港01》在近中午12時,分兩隊人於美孚站D集合,作為前往屯馬線及荃灣線月臺的中間點,之後兵分兩路前往觀塘站。
2020年底開始,屯馬綫全綫分數個凌晨非行車時間進行列車動態測試。 2020年1月17日,陳帆於記者會中透露屯馬綫大圍至啟德段於2020年2月14日啟用,並稱「希望港鐵當天有些安排讓乘客有驚喜」。 本站座落喺大型私人屋苑美孚新邨,而且本站係新界西部地區通去市區嘅重要樞紐,因此一直有又穩定又高嘅人流搭荃灣綫。 可是,實政圓桌立法會議員田北辰早前曾在電臺節目表示,原訂於2022年首季通車東鐵線過海段受新訊號系統影響,通車時間肯定會延遲,而第二季通車難度亦高。 因此他估計要到2022第三季方有機會,即6、7月後才能通車。 屯馬綫全綫通車嗰日,鐵路迷羅哲琛先生嚮記者面前唱「屯馬開通真的很興奮」。
美孚轉屯馬線: 烏溪沙/ 馬鞍山好去處:單車一日遊
馬鞍山原屬馬鐵線路段,擁有為人熟悉的單車徑,其中大水坑單車公園更有提供單車出租服務,計劃行程時可由大水坑單車公園出發,沿路經過馬鞍山海濱長廊,飽覽吐露港美景,通往馬鞍山區的其他好去處景點。 通車後客量急跌,縮減至只於星期一至五上午至午間、下午繁忙時間,和星期六上午繁忙時間服務,星期日及公眾假期全日不設服務。 除特別註明以外,乘客可在此路線所途經街道或巴士站隨時上落(限制區範圍除外);乘客下車前,須提早揚聲知會司機。 下表「主要車站位置」內列出的乃此路線之主要上落客點,名稱中帶底線之部份指乘客普遍使用的名稱。 本條目列出之行車路線及停站只屬常見安排,僅作參考用途,司機可因應任何情況隨時更改路線及分站。
- 成個美孚站可分做荃灣綫同埋屯馬綫兩個部分,其中荃灣綫嘅大堂同埋月臺分別喺L2同埋L3層,L1層係通往屯馬綫大堂嘅通道。
- 2018年5月25日,港鐵宣佈東西走廊正式命名為「屯馬綫」,然而該名稱在網上受到批評,鐵路愛好者Facebook專頁「Riders」曾進行網上投票,收集了2,270份問卷,結果顯示「屯馬綫」僅有12%支持,相對之下「東西綫」的支持度高達62%。
- 【屯馬線】運房局局長陳帆及港鐵主席歐陽伯權公佈,屯馬線於6月27日全線通車。
- 因受月臺幕門阻擋,車長不會走出駕駛室,只會透過駕駛室內的屏幕觀察月臺狀況,當所有乘客登車後便會關上車門,繼續駕駛。
- 港鐵公司(00066.HK)在5月28日召開記者會,交代屯馬線全線通車通車細節安排及相關票價。
5時40分開出的列車座無虛席,不少市民於車廂及月臺拍照留念。 港鐵將送出10萬張車票慶祝屯馬線通車,李說,市民需要於7月進入港鐵應用程式「MTR Mobile」登記,先到先得。 港鐵中午發新聞稿補充,登記領取免費車票,須為MTR Mobile的登記用戶,要於7月9日下午2時,至7月11日晚上11時59分期間,登入程式登記取票。 成功獲得車票的用戶,須於指定港鐵站的數碼服務站,按指示換取車票。 未來客流若有增加,列車服務會有安排,車站內亦會有人流管理措施。 李指,港鐵會確保列車行車暢順,而明日首個上班日,港鐵亦會加派人手協助乘客,相信乘客會逐漸適應,將密切留意乘客出行習慣改變,估計未來會有更多乘客使用屯馬線。
美孚轉屯馬線: 車站票務
2021年1月31日,紅磡站屯馬綫新建月臺完工並交付車務部,至此所有工程完成,進入全面試營運階段。 2月16日起,屯馬綫一期列車部份時間來回烏溪沙站與紅磡站進行營運測試,列車會繼續在烏溪沙站與啟德站之間載客。 往啟德的列車將於到達啟德站1號月臺後清客,然後不載客繼續駛往宋皇臺站、土瓜灣站及何文田站,最後於紅磡站新建月臺折返往烏溪沙站沿途各站,並於啟德站2號月臺起載。 2016年10月15日,港鐵開放快將啟用的何文田新車站予公眾參觀,有網民發現一機房當時被冠以「環境控制系統房(東西綫)」,但在該站正式啓用後已移除東西綫之名。 然而對於大圍至紅磡一帶新建路段,從展開工程到完工於沿途所設的「裏數牌」,一直都以EWL(東西綫)稱之。 本站嘅出入口主要位於美孚新邨同埋荔枝角公園入面,方便居民搭港鐵。
舊有路線先乘車到太子站,再轉往觀塘線到目的地,在實測期間計及步行、等車時間,大約花11分鐘到達太子站,最終約需30.5分鐘到達觀塘站。 兩鐵合併於2007年12月2日實施,港鐵公司將原有的前地鐵荃灣綫和前九鐵九廣西鐵的美孚站合併成為同一車站管理,並將九廣西鐵改稱西鐵綫。 由於舊有車站出口代碼出現重疊的情況,故港鐵公司於合併後重新編配出口的字母,西鐵綫大堂的A、B和C出口更改為D、F和G出口,以免乘客混淆。
美孚轉屯馬線: 車站啟用
市民日後經屯馬綫來往土瓜灣至尖東站只需9分鐘;土瓜灣往中環則需20分鐘;至於啟德至尖東則只需13分鐘,較原來要轉乘東鐵綫及西鐵綫要耗費32分鐘快19分鐘。 按港鐵公司估計,屯馬綫全線開通後,目前東鐵綫在早上繁忙時段的高峯客流量將得以紓緩,預計幅度約為18%。 耗資近千億的沙中綫鐵路工程問題多多,其中屯馬綫延遲兩年半後,終於在下月27日全線通車。 有議員關注票價「短貴長平」的怪現象,促趁通車契機,為較貴的路段減價以平衡車費,惟陳帆指需靠每年的票價機制去慢慢調整。 港鐵屯馬線今日﹙27日﹚全線通車,為乘客外出提供更多選擇。
美孚轉屯馬線: 使用車輛
乘客若不熟悉路線運作安排,宜於上車時向司機問明是否途經所欲前往的目的地。 此站原有九鐵和地鐵區域現已合併管理,港鐵把大部分車務管理放到屯馬綫的車站控制室,而荃灣綫原有的車站控制室改為只在特別情況下才使用,因此車站職員有時需要來回兩綫大堂。 美孚站在興建和啟用時稱為「茘灣站」(Lai 美孚轉屯馬線2025 Wan Station),名稱來自茘枝角灣,為荃灣綫的一個中途站。 此站未有於1982年5月10日隨荃灣綫通車而啟用,延至一星期後的5月17日才開放使用。 使用單程票的乘客如欲經尖沙咀站或尖東站轉綫,將被視作兩程車程。 乘客須先購買一張前往該站的車票,車票於該站出閘時會被閘機收回,乘客須再另購一張車票,繼續餘下車程,但兩程的合計車費會高於使用一張單程票前往同一目的地。
美孚轉屯馬線: 車站周邊
除該些指定路線外,使用「全月通」的乘客不可享有其他接駁服務的轉乘優惠。 屯馬綫全綫共27個車站,全程約75分鐘,連接位於屯門區的屯門站及沙田區的烏溪沙站,途經新界及九龍多個地區,大致呈東西走向,全長約56.4公里,是全港最長及最多車站的本地鐵路線,同時亦是唯一設有兩個車廠的本地鐵路線。 民主黨九龍城區議員黎廣偉批評運輸署在港鐵宣佈屯馬綫通車日期後,才對外公佈區內巴士路線重組,削減部分巴士班次甚至取消路線而改為加強收費較貴但未必更吸引的巴士路線。 受影響包括巴士路線11(鑽石山站 - 美孚轉屯馬線2025 九龍站)、85B(秦石 - 九龍城碼頭)、85S(耀安往紅磡紅鸞道)及286M(馬鞍山市中心- 鑽石山站 循環線)。 民主黨馬希鵬指不少市民會乘搭九巴11號線前往伊利沙伯醫院,若突然取消,將為市民帶來不便。
美孚轉屯馬線: 車站
受沙中綫偷工減料醜聞爭議,全綫通車日期延遲了兩年零七個月。 美孚轉屯馬線2025 2020年1月17日,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宣佈屯馬綫一期於同年2月14日通車,取代原有馬鞍山綫,並由大圍延長至啟德。 大部份港鐵站內的大堂都設有街道圖,指示出港鐵站鄰近的酒店、文娛設施、購物中心、主要大廈及其最近港鐵站出入口。
美孚轉屯馬線: 第十四站 屯門
除此之外,港鐵亦有購入來自中車長春軌道客車的列車以應付需求,這也是港鐵首次在前九鐵路線中使用中國大陸製造的列車。 由於馬鞍山綫沿綫大多是住宅區,只有石門站和第一城站附近是工商業區及校區,本綫客量穩定,通車初期擠逼情況在本綫列車並不常見,但近年因多個位處馬鞍山新市鎮的住宅項目落成,所以在早上及晚上繁忙時間,恆安至大圍段也會有擠逼情況出現。 車站方面也只有連接東鐵綫的大圍站經常擠逼以及車公廟站偶有擠逼。 根據港鐵向香港立法會提交的文件披露,馬鞍山綫最繁忙時段載客率在2014年和2015年同為80%(以車廂每平方米站立4人計算),最繁忙路段在車公廟站至大圍站之間。
美孚轉屯馬線: 車站列表
土瓜灣站就加入了土瓜灣道地生活的元素,如主要街道、生活設施(牛棚藝術村、土瓜灣街市、土瓜灣體育館及高山劇場等)。 車站同樣展示了藝術家梁美萍及社區居民共同創作的《家》,包括約100位街坊提供屋企物件的照片及背後故事。 消費券可用於「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所涵蓋的公共交通服務及的士等,並不會對「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計算補貼有任何影響。 使用AlipayHK支付寶、Tap & Go拍住賞領取消費券可以將 $5000 消費券合併使用,八達通由於有儲值上限限制,所以不能合併使用不同期數的消費券。
美孚轉屯馬線: 列車服務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李九歌 攝) 新月臺啟用後,原本由屯門綫轉東鐵綫只需走到對面月臺即可,但在新安排下,旅客需要經地面大堂及上落電梯,才能轉車,步行需時約3分鐘。 港鐵推出新線通車優惠,乘客使用八達通在顯徑站或啟德站出入閘,乘搭本地和過境列車,成人八達通每程減一元,其他八達通減五毫。 早前政府已宣佈屯馬線一期通車日期將於2020年2月14日。 美孚轉屯馬線2025 通車日期漸近,政府亦發佈政多關於屯馬線通車資料,例如屯馬線路線圖、頭班車時間等等,今日就為大家整合了屯馬線一期通車懶人包,等大家可以更瞭解港鐵新路線。 10歲的王小朋友心情興奮,表示完全「唔攰」,稱「好興奮坐到屯馬線」。
美孚轉屯馬線: 車站用途
陳帆亦指,這是歷史遺留下來的情況,因東鐵綫和西鐵綫當年票價機制和定位不同,需要時間解決。 而對於兩個新增車站土瓜灣站和宋皇臺站附近的居民來說,出行便利程度當然是大大提升。 往西鐵線抑或烏溪沙都無須再轉乘其他交通工具或轉駁至最近的港鐵站。 啟德站在通車首日早上5時20分開放,港鐵會特別安排一班列車於5時45分開出。
美孚轉屯馬線: 接駁交通
例如:現時由何文田去元朗本來要轉兩次車,日後毋須轉綫只需一程車,車程約40分鐘,可節省11分鐘。 另外,由宋皇臺至荃灣,現時要花40至45分鐘,不用30分鐘已可到荃灣西站。 港鐵宣佈為宋皇臺站、宋皇臺站、顯徑站及啟德站推出車站優惠,成人八達通將可減價。 美孚轉屯馬線2025 另外,港鐵更與指定小巴路線推出轉乘優惠,乘搭指定路線小巴即可享減價優惠。
喺兩鐵合併前,當時美孚站嘅地鐵荃灣綫同埋九鐵西鐵部分分別由兩間鐵路公司管理,並唔係以類似南昌站嘅形式視作同一車站管理,兩站嘅分界位於轉乘通道近D出入口嘅位置。 荃灣綫大堂同月臺,喺荔枝角美孚新邨萬事達廣場地底,而西鐵綫嘅大堂同月臺,就響荔枝角公園入面,兩邊大堂有條喺閘內嘅路連埋,方便人轉車。 因應沙中線紅磡站工程造假及剪鋼筋等種種醜聞,港鐵屯馬線被迫要分成兩階段通車,其中屯馬線一期已於去年2月通車,而全線通車暫定於今年第三季。 屯馬線全長56公里,涵蓋27個車站,全線通車後,第二階段新加的啟德至紅磡站段,將連接現時西鐵線,成為本港最長的鐵路線。 港鐵表示,會加派車站職員在啟德站月臺提供協助,確保列車在駛往宋皇臺站前,所有乘客已離開車廂,而啟德站及車廂內亦會有車站廣播通知乘客有關安排。 港鐵工程處總經理—工程建造周蘇鴻指出,屯馬線已由建造階段進入投入服務前的準備工作這個最後階段,階時屯馬線將連接西鐵毋須轉車。
美孚轉屯馬線: 港鐵票價減幅擴大至1.85%
陳帆表示,屯馬綫全長56公里,為本港最長的鐵路線,從東面的烏溪沙站,至西面的屯門站,一共有27個車站,貫通新界東、九龍,以至新界西北,亦為土瓜灣、九龍城一帶的居民引入高效、便捷的鐵路服務。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李九歌 攝) 住馬鞍山的乘客蕭先生稱,平時會搭烏溪沙綫轉東鐵到紅磡,再轉乘屯門綫。 他認為新月臺設施便利,轉車路途亦不算遙遠,不過他更期待一週後屯馬綫開通,屆時乘車可「一程到尾」,無須轉車。 美孚轉屯馬線 美孚轉屯馬線 舉家到新月臺遊玩體驗的鄭女士則認為,站內設計新穎空間闊落,旅程「值回票價」。 新華社 由於測試需要使用西鐵及屯馬綫一期現有路段,下個月1日至2日凌晨的測試,會模擬列車在不同時段的列車計作,超過50班列車模擬在全線來回行駛,需要時間完成,需要佔用部分日間服務時間,亦要測試列車由車廠及列車停放處出發時間。
美孚轉屯馬線: 屯門隱世地方:綜藝節目取景地—天台運動場
港鐵與九鐵在2020年2月11日就屯馬綫一期簽訂補充服務經營權協議,對屯馬綫一期通車後的營運安排作出規限,為期兩年。 為了使香港鐵路有限公司能賺取商業回報,九鐵每年向港鐵支付定額款項,在經營權有效期內總值4.65億港元。 此外,車站興建時發現的宋元時代古井文物,站方已暫時妥為封存,並計劃會原址重置,乘客日後將可在車站大堂仰觀古井底部。 設施方面,宋皇臺站大堂將設有智能客務中心及設多個輕觸式屏幕,供乘客查詢行程及車站資訊,車站付費區內亦設有洗手間及育嬰間,而新車站更會設有四款機械人,提供客務查詢、清潔、電梯安全提示等服務。 : 6個轉線站為大圍、鑽石山、何文田、紅磡、南昌及美孚站,分別接駁至東鐵線、觀塘線、東湧線及荃灣線。
今年14歲的鐵路迷黃先生,今早4時半便與友人到烏溪沙站,打算試搭全程屯馬線,他更以手機拍片紀錄車程。 他稱,自己僅「瞓咗半個鐘」,希望乘搭頭班車,將最新資訊經網上發放給各地網友。 美孚轉屯馬線 而黃先生笑指,「最期待畫面」是出現壞車情況,「次次一開新線都會壞車,一係即日壞,一係就一開嗰時壞。睇下佢哋點可以喺臨時狀態搶救佢」。 今早5時屯馬線的其中一個總站烏溪沙站亦已陸續有鐵路迷等候乘坐頭班車,開閘前有約30餘名市民等候。
美孚轉屯馬線: 使用情況
至於西鐵線往紅磡方向的列車,到達紅磡站新月臺後,亦以不載客形式到啟德接載乘客,再往烏溪沙方向。 美孚轉屯馬線2025 另外,何文田站亦增加了新月臺,將於屯馬綫全綫通車時同步啟用。 至2022年1月1日,乘客凡在宋皇臺站、土瓜灣站、啟德站及顯徑站出入閘,都能享有票價優惠! 同時,屯馬線一期通車而特設的18條專營巴士路線及6條綠色專線小巴,亦延長「特別轉乘優惠」至2022年1月1日。 屯馬綫日常維修廠房是設於新界沙田區大圍與顯徑站之間,即港鐵現時大圍站西南面的大圍車廠及新界元朗區錦上路站與荃灣西站之間,即港鐵現時錦上路站南面的八鄉車廠,兩個車廠每日24小時運作,為屯馬綫的列車提供維修服務。 由輕鐵轉乘屯馬綫的乘客,請於轉乘屯馬綫前於出站收費器上確認,否則會扣除輕鐵最高車資及不可賺取輕鐵個人八達通積分,而轉乘優惠亦會自動失效;如乘搭輕鐵後在屯馬綫原站出入,當中的差額不會退回。
美孚轉屯馬線: 車站位置
另外,運房局局長陳帆表示港鐵將與其他公共交通工具營辦商提供轉乘優惠,更新消息待官方公佈。 屯馬線全線於6月27日正式通車,代表西鐵線及屯馬線一期將會全面接通,屆時全線總長將達56公里,成為全港最長的鐵路線。 受停電事故影響,港鐵於晚上7時30分宣佈荃灣西至屯門的列車服務暫停,並安排免費接駁巴士來往荃灣西站至屯門站,而天水圍站則是因為停電而關閉。 港鐵公司於晚上7時55分調配葵芳變電站的電力供應至受影響的路段以供回復屯馬綫列車服務直至中電恢復鐵路的電力。 隨西鐵綫於2009年8月16日伸延至紅磡站,原有西鐵綫全日通被屯門-南昌全日通取代。
美孚站最初叫做「茘灣站(Lai Wan Station)」,係地鐵荃灣綫嘅一個中途站,隨住荃灣綫喺1982年5月17號通車而啟用。 1985年5月31號,茘灣站改名做「美孚站(Mei Foo Station)」,係兩個喺投入營運後改中文名嘅港鐵車站之中嘅其中一個(另一個係東鐵綫嘅大學站)。 受去年底中國河南鄭州工廠因新冠疫情封控停產,導致蘋果(Apple,美:AAPL)在三年半以來首次錄得季度收入下跌,該公司正尋求減少生產線對中國的依賴。 但英國《金融時報》引述四名熟悉蘋果營運的消息人士報導,其試圖在印度增加產量的部署面臨阻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