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良局紀律訓練營2025全攻略!內含保良局紀律訓練營絕密資料

所以院舍不斷想方設法增加長者在院舍的生活樂趣,例如安排興趣班,亦會以不同方法增加長者與家人的溝通,例如增加視像通話時段、以長者近照或院舍內的活動照製作院舍刊物寄給家人。 探訪方面亦會在疫情許可下盡量安排,例如早前疫情較緩和時,讓家人在做足防疫措施下於院舍指定區域跟長者見面;如疫情較嚴竣,則會盡量安排家人分批到院舍門外,與長者相隔玻璃門見面及閒聊。 「相擁我所愛又花幾多秒,這幾秒,能夠做到又有多少,未算少,足夠遺憾忘掉」,縱然疫情下大家未能夠與摯愛家人盡情相擁,但只要大家多走一步,愛意永不會被阻隔。 【明報專訊】一年多前參加保良局領袖紀律訓練營的一名中學生向本報表示,營中教練及總監對她連番喝罵、不准她離營及聲稱要令她「無書讀」,她其後一直感恐懼及羞愧,3個多月後證實患上抑鬱,她就此已經報警。

  • 保良局近年推進兩項大型計劃,包括提供由恆基主席李兆基博士所捐出的元朗地,以興建全港最大的青年宿舍,將有逾 1600個宿位(有單人房及雙人房)供 18至30歲在職青年用市值半價租住。
  • 同年參與保良局朱敬文中學的中三領袖訓練營的王先生亦指出,同學會被罵垃圾,更要在地上扮曱甴,「因為曱甴係社會上最低等嘅生物,話我哋服從唔到命令,價值觀錯曬,要我哋瞓喺度反思。仲要講『我係曱甴,我做錯嘢』」,令學生失去自尊心。
  • 陳七婆婆的孫女李小姐表示,今年是第一次節日時不能一家人與婆婆一起過節,感謝院舍職員在日常繁重工作以外,也體貼長者及家人需要,安排隔門探訪機會,保護院舍內體弱長者的同時,也一解家人和長者的相思之苦。
  • 倡設保良公局之20位紳董接奉擬就之章程制度後,經商議決定,通請闔港街坊於1880年8月15日(農曆庚辰七月初十)星期日齊集商設公局事宜,將章程當眾宣讀,眾感合意。

他又指出,雖然教練用詞刻薄尖銳,但「從未聽過教練講粗口」,對於有教練暴力對待學生亦表示「聞所未聞」。 保良局領袖訓練營多年來均被指虐待學生,近來有學生再度公開營內「殘酷真相」,更表示有教練亮刀與學生糾纏,並向學生以粗言穢語作人身攻擊。 另一邊廂,亦有人爆料上載多張照片,相中顯示參與訓練營的學生疑被罰揹着花盆蹲下,用面擦地,更被要求滿面泥沙喫飯,令多名學生肚痛不適。 教育局回應指,資助學校運用政府津貼採購時,須依循局方有關採購程序的通告及指引所載的要求和程序辦理,校董會須確保學校透過定期具競爭性的招標及報價程序甄選供應商,備存報價和招標紀錄,以供教育局審核,局方亦會派員前往學校稽覈,確保學校遵守相關要求和程序。 然而,回應中未有解釋保良局及導航訓練中心是否違規,以及會否跟進調查。 領袖紀律訓練營暫時關閉,無疑是讓保良局專注檢討工作上,日後活動內容應如何安排,如何增加透明度與監管,值得有關方面全盤考慮。

保良局紀律訓練營: 生活訊息

【星島日報報道】保良局領袖紀律訓練營爭議愈演愈烈,在英華書院中止與訓練營合作後,旋即引起骨牌效應,不僅更多學校宣佈取消活動,部分個案亦被警方調查。 保良局日前終於發表聲明,推出頒布訓練營導師及職員行為守則等四招以平息爭議。 有教育局友好同程尚達傾開,認為訓練營已經聲名狼藉,保良局應盡快與現有外判商解約,否則恐難收拾。 保良局紀律訓練營2025 事件即引起網民爭議,最近又有網民上載一輯聲稱是保良局世德小學小六學生,於2010學年期間曾參加紀律訓練營的相片,見到學生被「不合作的懲罰」,需爬在泥地,以面擦地,又有導師罰學生蹲下,用背脊頂着花瓶。 校方指據歷年學生參加訓練營後填寫的問卷,評價均正面及肯定成效,過往未收到任何對訓練營的投訴。

手握感謝信,林太與斌Sir、洪姑娘再次感謝彼此的耐心、努力與信任。 或者軒源未必能夠將「愛」與「多謝」宣之於口,他的步伐,他的笑顏,未必需要事事說白,看見軒源的生命改變,他們已經心有答案。 83歲的劉伯伯與71歲的太太同住觀塘區,主要靠高額長者生活津貼生活。 二人皆患有長期病患,劉伯伯患有嚴重糖尿病,每天都需要自行注射胰島素控制病情,惜胰島素並不屬於醫療豁免藥物內,故每月僅有的津貼大部分都用來買藥,經濟壓力沉重,已無力再負擔糧食和日用品,平日清菜加粉麵就當一餐,談不上什麼營養。 保良局紀律訓練營 劉婆婆則患有心臟病、高血壓、高膽固醇等,雙眼又因為黃斑點病變和青光眼,現時只餘下2、3成視力,不久前更發現身體出現如雞蛋大小的腫瘤。

保良局紀律訓練營: 領袖紀律訓練營爆醜聞 保良局︰已報名學校可取消預約

王樂行說,「包庇惡行」的保良局在事件上難辭其咎,局方和營方至今仍欠所有受害者一個道歉,事件真相仍然被矇蔽,「希望大家不要高興得太早」。 保良局表示,去年八月已經成立專責顧問委員會,檢視訓練營運作十年以來的情況,以期提出優化訓練營的建議,包括制定導師的行為守則。 對於傳媒報道中,有教練在訓練過程命令學生「食草」,校方指,教師沒有見過,亦絕不認同這種手法,至今未有打算明年繼續聘用上述團隊,舉辦相類的訓練活動。 保良局紀律訓練營2025 校方又指,一直重視學生生命培育工作,關心學生身心成長,學校會透過正規或非正規課程培育學生,對學校主辦或委託外間機構主領的活動,均以學生的福祉為首要考慮,絕不容許任何危害學生身心安全的安排。

  • 青年會書院一直有舉辦此訓練營活動,直至2014年有同學在活動期間不滿教練的粗暴對待而發生爭執,同年有同學在活動後發動抗議保良局領袖紀律訓練的運動,該學校亦因為如此取消了保良局領袖紀律訓練的活動。
  • 保良局亦會不定期或為特定的籌款目標而舉辦不同的籌募活動,主要有粵劇晚會、一人一願安老籌募計劃、慈善步行、慈善盆菜、慈善餐舞會、電影慈善首映禮等。
  • 其實,中心職員十分了解長者與家人的掛念之情,除了日常協助安排更多長者與家人視像通話,在剛過去的聖誕節前夕,更安排四代同堂的陳七婆婆一家,分時段到院舍門外探訪婆婆,與婆婆相隔玻璃門一見。
  • 另一名於2010年參與保良局李城璧中學領袖紀律訓練營的C小姐指,同學在營內要幫教師按摩、討好教師,認為「係將你(學生)push到去最低嗰格,之後教練有個高地有啲權威令你信服」。
  • 「我聘請新同事的標準很簡單,『不懂』是沒關係的,最重要是『喜歡玩』。」 所謂的「玩」,底蘊正是對康樂活動的敬業,更是無限的熱情與衝勁。

軒源的突發行為與日俱增,父母疲於奔命,也無可避免影響到專注備試的兄長,轉移暫宿就成為無可避免的選擇。 「我將軒源帶到這世界,卻不能給予他正常的家庭生活和關愛,作為母親,這是一輩子的愧疚。」 林太曾經如此感受,如此寫下。 保良局紀律訓練營 洪姑娘與斌Sir都記得,經歷三年醫院精神病房生活,初轉至鄭翼之中心的軒源也有著推人扯髮等攻擊行為,情緒陰晴不定。 保良局紀律訓練營2025 但當軒源初見寬敞的課室設施、花園環境,職員與年紀相仿的同儕……這些前所未見的事物令他心生好奇,在中心同事的教育照顧下,軒源的表現亦開始漸見穩定。 今日的軒源,偶爾也會有脾氣與突發行為,但只要中心同事介入導引,不久就能平復冷靜。

保良局紀律訓練營: 訓練營涉虐待學生 保良局︰已提醒導師

保良局領袖紀律訓練營近日捲入多宗醜聞,有訓練營導師被指對學童極為嚴苛,包括用凍水淋他們,指罵他們為「廢人」及「無用」,學生受罰要浸「廢人池」,引起極多家長投訴,覺得手法極有問題。 警方表示,2016年3月25日接獲報案,指一名11歲女童於西貢大網仔路一營地懷疑被其男導師非禮。 警方繼續調查有關案件,現正諮詢法律意見,案件由黃大仙警區刑事調查隊七隊跟進。 警方回覆本報查詢表示,去年3月某日接獲報案,指一名11歲女童於西貢大網仔路一營地懷疑被其男導師非禮,經初步調查後,於西貢拘捕一名25歲男子,涉嫌非禮,警方繼續調查,現正諮詢法律意見,由黃大仙警區刑事調查隊跟進。

保良局紀律訓練營: 訓練營效力愈來愈弱

她數日才捨得換一次口罩;每天早午餐加起來當一餐;每次到食物銀行拿食物,為了慳2元搭車錢,寧願步行超過30分鐘去領取物資;她常掛在嘴邊的是「希望留多一點給孫女」。 因此,當譚婆婆知道保良局扶弱計劃讓她可以得到額外的食物包時,她萬分感激保良局。 但因疫情緣故,食物銀行需要支援更多基層家庭,個別關顧時間也相應減少了。 保良局紀律訓練營2025 吳姑娘知道我們上門訪問譚婆婆,她也特意調時間來見見婆婆,除為了來探探老朋友,也想親手將這食物包送給她,免卻她來回步行之苦。 食物援助紀錄表上是一個名字,背後卻是一個為照顧孫女努力生活的長者故事。 分發食物,可以是機械式的工作,也可以是一個雪中送炭的咫尺善行。

保良局紀律訓練營: 要求學生凌晨獨自跑山

該名教練捉住同學的手糾纏,直至被另一名教練阻止,整過過程歷時大約3分鐘。 保良局紀律訓練營2025 身兼小學校長的小學教育領導學會主席張勇邦坦言首次聽聞有關事件,「以為內地訓練營較嚴格,原來香港都會發生」。 他又指其校沒參加涉事的訓練營,一般2日1夜的費用每人約200多元,視乎參與的內容。

保良局紀律訓練營: 新聞

保良局亦會不定期或為特定的籌款目標而舉辦不同的籌募活動,主要有粵劇晚會、一人一願安老籌募計劃、慈善步行、慈善盆菜、慈善餐舞會、電影慈善首映禮等。 【明報專訊】香港電影金像獎至今年已舉辦36屆,一眾香港聾人於過去35屆頒獎禮中都無法直接「收看」。 保良局紀律訓練營 【明報專訊】專門服務殘疾者的香港耀能協會調查發現,有一半的服務使用者出現吞嚥障礙。 患有大腦麻痹的強仔(化名)染上肺炎後,只能進食糊狀食物,經… 保良局作為本港主要辦學團體與慈善機構之一,外界對旗下訓練營質素有一定預期,任由事件繼續發酵,而不採取更果斷措施,恐怕難以平息風波。

保良局紀律訓練營: 健康大曬

有中四生稱遭導師命令在山邊拔草「食落肚」,另有學生被逼集體下跪;有三名小六生家長向《蘋果》控訴子女在營中受虐,有導師警告學生時用手拍其臉部,亦有女生被迫暴曬下做體能訓練後偷飲水喉水止渴;家長斥隨行老師未施援手,學生心靈受創。 保良局紀律訓練營 保良局旗下所有中小學均強制學生參加此類洗腦營,洗腦營內導師會以各種不人種,違返人權的方式處理學生,包括將重物放在小學生背上,強迫學生進食污泥等。 導師的劣行有時更可能會殺害學生,包括揮棍使力毆打學生背部,將學生頭部塞入馬桶,向患食物敏感之學生灌食敏感食物等。 以上行為會令學生脊髓斷裂、窒息及嚴重敏感發作,即使僥倖不死也有極大機會造成四肢傷殘。 然而保良局十餘年來一直視學生生命如草芥,繼續強制要求學生參加此等違返人權的活動,不參加者會被勒令退學。 盧錦昌開設導航訓練中心,藉自己在保良局教育部門內部關係,強迫所有保良局旗下學校學生,參加導航訓練中心所舉辦的「領袖紀律訓練營」。

保良局紀律訓練營: 教育局津貼

有家長向《經濟日報》投訴,指其11歲女兒去年參加該訓練營時,1名男導師懷疑深夜進入女生房間,要求女生與他「互相按摩」大腿,其間有身體接觸,涉嫌非禮女生,該家長遂報警求助。 保良局紀律訓練營2025 保良局的領袖紀律訓練營是專為仍在求學期間的同學而設,但有曾參加的同學大部份都認為訓練過度熱門,經常被無理責罰並且受體罰嚴懲。 直到英華書院有學生投訴訓練營有問題,使保良局旗下訓練營不斷爆出醜聞,越來越多學生也現身說法表示自己是訓練營下的受害者,保良局在最後為了保持聲譽遂與訓練營承辦商解約,事件暫告一段落。 【明報專訊】保良局領袖紀律訓練營爭議不絕,有保良局屬下小學的家長分別向本報表示,子女去年參加該訓練營,被言語侮辱、被罰紮馬近一小時或不準飲水;其中一名學童在烈日下接受大量體能操練,離營後連日身體不適,家長向防止虐待兒童會投訴。 保良局於2010年1月起成立「保良局領袖紀律訓練營」,推廣領袖紀律訓練營到學校,但近日接連被揭發,多年來導師涉嫌以體罰方式對待學生、強迫學生食草食泥、學生臉上寫上羞辱字詞、導師持刀與學生對峙,甚至涉嫌性侵犯同學,引起社會關注。 保良局於上月20日發聲明宣佈,已報名參與訓練營的學校或機構可取消所有預約安排。

保良局紀律訓練營: 健康「膚」識

就訓練營連環醜聞,訓練營項目總監盧錦昌接受《蘋果日報》訪問時否認虐待指控,反指學生「自以為是」、「玻璃心」。 記者聯絡到過去10年都有帶學生參與保良局領袖訓練營的中學教師吳老師,他稱嚴格訓練,未必所有學生都喫得消。 吳老師解釋,所謂「先破後立」是將學生舊有模式打破,再換一套新模式,「例如,從前係不懂團結嘅,喺個營入面透過不同活動迫你反思,從而迫令你去改變」。

保良局紀律訓練營: 「香港旅遊業學生峯會 2022/23」展開 旅遊業專家精彩主題演講 「旅發局青年學院」正式揭幕

根據保良局截止2018年3月31日的財務年報,機構行政開支為1.07億港元,相對40.1億港元的總營運開支,佔約2.6%,屬於低水平。 保良局近年推進兩項大型計劃,包括提供由恆基主席李兆基博士所捐出的元朗地,以興建全港最大的青年宿舍,將有逾 1600個宿位(有單人房及雙人房)供 18至30歲在職青年用市值半價租住。 劉麗珊(Iris)自1998年在保良局實用學校任職駐校社工,不經不覺已服務保良局廿三年,現職保良局學生輔導服務督導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