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決定,不在於癌症的期數,或淋巴是否有事,而在於病人腫瘤及乳房大小的比例,是否適合做局部切除。 100年前,醫生會將乳癌患者整塊皮膚都割走,但亦發現無法阻止遠端復發。 所以醫學上早已認為遠端復發是與乳癌期數及腫瘤特性有關連,而非乳房全切或局部切除。 全乳切除 一般人,甚或一些非腫瘤科的醫生,以為切走乳房,便清除了所有癌細胞。 因乳房是一個皮膚器官,即是皮下脂肪層裏面夾住的乳房,是由乳腺的蕊形成出來。
- 此時可考慮乳房腫瘤整形術,在進行部分切除術的同時,運用整形外科技術以乳腺或自體組織皮瓣的轉位來填補切除後的乳房缺損、重塑乳房外形,這樣的整形外科技術是否收費、如何收費,則依各家醫院而定。
- 但是保乳手術後患者要進行放射性治療,而放療費用可能要幾萬塊錢,因此患者要綜合的去考慮。
- ,以林口長庚為例,部分切除者的整體復發率甚至低於全切者,2017年歐洲腫瘤醫學會(ECCO)一份顛覆性的報告也顯示,對於某些癌有而言,部分的存活率反而比全部切除來得高。
- 若臨牀上不懷疑腋下淋巴節轉移,就可以先做前哨淋巴結化驗。
- 觸摸及按壓檢查,該硬塊會移動,向外沒有侵蝕皮膚,向內沒有侵蝕肌肉。
- 病理科醫師會取下組織化驗這些癌細胞的特性,針對每個患者癌細胞的特性不同,術後就能視患者的個別狀況追加治療。
- 英醫生:醫生提供的治療選擇是基於技術上和治病上的考慮,如果技術上是可行的,則會以病人的意願優先。
- 除非你是這方面的醫療專家,否則不要給對方醫療建議。
但如果是生育後的母乳餵哺問題,相對是次考慮,一般若懷孕間有乳癌,應先作癌症治療。 全切可能對患者心理等方面造成影響,如病人有保乳要求,腫瘤<3cm,乳… 進行保乳手術前需進行乳房磁共振檢查,以排除微小可疑病竈的存在。 保乳手術過程中會進行切緣術中病理檢查,證實切緣是否有腫瘤細胞殘留,如術中連續兩次切緣檢查呈陽性,則不宜再繼續進行保乳手術。 病人或會因治療而引起不同併發症,輕則傷口感染、皮膚刺痛、上肢水腫疼痛,手臂活動受限制等,重則脫髮、嘔吐、疲倦,甚至影響心臟功能。
全乳切除: 女性乳房X光造影中,紅圈內白色點為鈣化點,有機會轉化成癌細胞。
腫瘤的大小和位置會影響到進行局部切除的可行性,太大的腫瘤會令局部切除手術難以完全清除癌細胞。 然而,全乳切除對外觀造成影響,患者在手術後可以考慮整形或重建。 外觀上術後會有兩處傷口【圖三】,除非腫瘤位子長在乳房外上方且 接近腋下時,才採取一處傷口延伸至腋下。 全乳切除 近三十幾年來,歐美先進國家對於早期乳癌 ( 含 全乳切除 零期、第一期及第二期 ) 的外科治療方式漸漸由傳統 犧牲乳房的改良型根除術或單純性全乳房切除術而 傾向為「乳房保留手術」。 所謂乳房保留手術就是在 進行乳癌手術治療時保住乳房外型的手術手法。
若乳房是B、C級,重量便有300至500克,失衡情況可能較嚴重,容易引起腰痛及其他痛症,建議乳癌康復者必須使用義乳。 尤其對於乳癌康復者,不論接受全乳切除或局部切除,康復者的身體外觀亦會受一定影響,康復者或會失去自信,承受沉重心理壓力。 人工義乳能夠讓他們重拾自信,更加可以舒緩全乳切除或局部切除手術帶來的不適,包括舒緩肩膀及背部僵硬、麻痺和疼痛,減低心理負面影響。 答:近年「術前化療」做法可將患者腫瘤先縮小後切除,提升保留乳房機會,多數適用於第二期以上、腫瘤體積較大的患者,特別是較惡、侵略性高的三陰性乳癌和HER2型乳癌。
全乳切除: 乳癌手術 1 - 開刀我有咩可以揀?
尤其是乳房全切除的病友,更會覺得都已經犧牲了全部的乳房,為什麼癌細胞,還不肯放過自己。 香港綜合腫瘤中心(HKIOC) 及香港港安醫院腫瘤中心(HKAOC)一項支援癌症病人及家人的計劃。 計劃涵蓋一系列支援與復康服務,包括營養諮詢服務、臨牀心理學家支援、貼心貼身乳癌患者支援、PAXMAN頭皮冷凍療程、紓緩按摩護理及指導、癌症教育活動等。
- 我媽上週第一次檢查便確診二至三期,淋巴有4-7粒invasive。
- 通常年輕女性乳房腺體成分比率高,乳房攝影反而對異常組織不易區分,此時超音波檢查可輔助。
- 乳腺癌保乳治療原則上存在條件,比如腫瘤的大小、侵犯部位等;而乳腺做全切幾乎沒有要求,如果能通過外科進…
- 最大的差異在於治療療程的長短、治療時和治療後的副作用大小,和是否需額外自費以及額外自費的差額等。
- 處理乳房腫瘤的部分,過去常以全乳切除手術為主,但第一期乳癌因為乳房腫瘤小於兩公分,現在也愈來愈多醫師會考慮幫病人做乳房保留手術。
本網站提供的資訊僅供教育用途,並不能取代醫生的意見。 如果您有個人健康,治療或診斷上的問題,請諮詢您的醫生。 香港乳癌基金會乳癌支援中心為乳癌患者及家人提供情緒、資料及經濟等方面的支援。
全乳切除: 香港綜合腫瘤中心 ( 九龍 )
我多數會跟病人說,外觀的接受程度因人而異,如果自己在手術後接受不到便可以接受整形手術。 英醫生:我們會利用儀器,透過在腋下的創口進行大部份的乳腺組織清除。 之後在乳暈附近開一個和良性纖維瘤手術相似的傷口,取出清除的組織。 手術效果是在進行乳癌切除的同時將傷口開至最小,並連同乳頭作接近百分之百的乳房保留。 整體來說,如果在一開始時在技術上腫瘤已經適合進行保留乳房手術,相對這一類型的乳癌對外科手術的考慮影響不大。 除非在發現初期腫瘤體積較大,不適合做保留乳房手術,便多數會考慮全乳切除。
全乳切除: 切除乳房後就代表痊癒?醫生:局部切除後仍必需接受電療
乳房切除術與乳房腫瘤切除術兩者都是指乳腺癌的「局部療法」,主要針對腫瘤區域。 它與系統療法是相反的,例如化療,荷爾蒙療法或免疫療法。 養和醫院綜合腫瘤科中心關永康醫生說,術後治療分為整體控制復發及局部控制復發兩部分。
全乳切除: 乳房全切除,為何還會乳癌復發?
在我的出發點,如果治療角度未能保留乳房,乾脆進行乳房切除並做整形,可能日後的監察和治療效果會更好。 英醫生:檢查相對十分簡單,完成切除和整形的一邊乳房的狀態基本上和全乳切除是一樣的。 英醫生:我們建議希望進行乳房重建的病人一個手術完成,由於微創技術可以保留接近百分之一百的皮,保留的效果更為美觀。 但病人的心理都很重要,進行乳癌手術前病人是有乳房,在手術完成後出手術室時仍有新的乳房,病人便不會有失去乳房的印象。 英醫生:不建議,如果將組織打散,我們便難以化驗到腫瘤的本質,及很難知道腫瘤有多大和周邊是否有妥善清除。 另外,如果把組織斬件或弄碎再取出,某程度上有機會引致癌細胞在手術的位置局部擴散。
全乳切除: 「盯著一個國字」太久會突然看不懂? 醫學上有解啦!
以前,在一些乳腺癌的病例中,要將整個乳房全部切除。 但是現在乳房切除術切除決定是依據不同的因素的,其中包括:乳房的尺寸大小、受損處的數量、乳腺癌的生物活躍性、輔助放射療法的可用性、以及病人願意接受乳房腫瘤切除術與放射療法之後腫瘤高危復發的程度。 用輻射療法的乳房切除術與乳房腫瘤切除術比較後的結論研究顯示,在發現、診斷與手術之前,一貫的徹底性乳房切除手術將不會永遠阻止後來的微轉移二期腫瘤的發作。 全乳切除 顧名思義,全乳切除手術是把病人的乳房整個切除(包括乳頭及皮膚等)。 接受全乳切除的病人,多數不用輔助電療,但亦視乎個別情況。
全乳切除: 乳腺癌的保乳與全切如何選擇?
保乳手術後一般需要一個月左右的恢復時間,手術後一個月左右開始進行預防性放療,放療的目的是防止腫瘤的復發,降低腫瘤復發的幾率。 全乳切除 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是治癒乳腺癌和延長生命的關鍵,早期的乳腺癌病人腫瘤沒有擴散和轉移,通過手術切除,一般是可以治癒的。 英醫生:重建的部份視乎重建方法和使用的皮瓣,有可能會出現些硬塊,特別是使用腹部的皮瓣。 因為如果手術採用的組織太大,血管供應的氧份不夠,長期的情況可能會有所變硬。 但這些情況一般屬於輕微,而且將來再作處理問題都不會太大。 2004年的「依西美坦在不同人羣之間的研究」中記載一項分析,此項分析是乳房切除術,它被37個國家患有早期乳腺癌的4,700名婦女使用作為輔助治療。
全乳切除: 健康情報
蔡麗娟呼籲,女性朋友要多多運動,並且隨時留意乳房的變化,有任何異狀一定要到醫院接受檢查,另外,每年也要定期安排乳房超音波或乳房攝影篩檢,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總括而言,乳頭保留全乳切除術並非適用於所有病例,病人須先由外科醫生作詳細評估及診斷,纔可確定是否適合接受此手術。 而全切病人,據乳癌基金會資料庫統計,顯示有七成病人可免,但三成仍要做電療。
全乳切除: 乳癌/2021癌症論壇:乳癌復發風險指數 提前部署治療策略
然而,並非所有乳癌患者都適合接受此項技術︰患者的腫瘤應屬體積較小,並位於乳房周邊。 在本論文中,只有經臨牀證明適合接受手術的病人,並經乳房X光造影或超聲波測試後,證實乳房腫瘤離乳暈邊緣逾1釐米以上者,方適合接受乳頭保留全乳切除術。 全乳切除 最近,《美國外科醫師學會期刊》刊登了一篇以多個美國及歐洲醫院聯合發表的論文,證明無論在技術上以及在治療腫瘤的效能上,「乳頭保留全乳切除術」對部分乳癌患者來說,均屬安全可行。
全乳切除: 化療讓她崩潰:控制唔到自己
「局部乳房腫瘤切除術」 的原理是將乳房內的主要腫瘤及周邊組織切除。 與乳房保留手術比較 時,此種改良型乳房根除術其局部復發率比較低而且 術後需接受輔助性放射線治療可能性比乳房保留手術 來得低,不過就長期存活率而言兩者間相似。 但是不管施行改良型乳房根除術或乳房保留手術,手術時若 接受傳統腋淋巴腺清除術則術後患側可能產生上肢淋巴水腫,肩關節活動受限等情形。 試想若你活在五十年前不幸患上乳癌,手術是要把整個乳房、乳房後的肌肉和腋下淋巴腺一併切除,病人除要承受傷口太大的痛楚,外觀亦非常難看,日後心理創傷自然不輕。
乳房的傷口多數在乳暈附近,用作將清除的乳房組織取出。 當然,傷口的大小並非我們的首要考慮,重點是要清除乳房的腫瘤,所以傷口大小可能會有調整,但比對起傳統的長傷口已經相差很遠。 英醫生:局部切除嚴格來說並不是微創的做法,和其他外科手術一樣會有創口。 手術目的是要取出腫瘤,一般會有兩個創口,一個盡量貼近乳癌的位置,另一個則在腋下淋巴腺。
全乳切除: 病人須知
如果是中晚期的乳腺癌病人,做過手術後是需要配合化療和放療的。 化療是全身性的治療,放療是局部的治療,不同類型的病人、不同類型的乳腺癌,乳腺癌的早期、中期和晚期,手術後需要放療的次數、放療的劑量是不一樣的。 英醫生:在皮膚和乳腺組織中間有脂肪和血管,通常外科手術的治療原則是將所有乳腺組織清除,切割位會在皮膚和乳腺組織中間的脂肪位置,所以是有空間保留皮膚。 徹底性乳房切除術(或是「霍爾斯特德乳房切除術):首次此類手術是在1882年,這個手術過程涉及到去除整個乳房、腋窩淋巴結和乳房後的胸大肌與小肌肉羣。 這個手術的毀容程度比改良型徹底乳房切除術還要嚴重,但是大多數的腫瘤不會有復發的可能。 這種手術現在是用於胸大肌腫瘤,或是與胸壁有關的復發性乳腺癌。
全乳切除: 乳腺癌術後放療多少次
乳癌手術費用亦取決於醫院類型、手術複雜程度等等因素,詳情請諮詢醫生。 手術可分為「局部乳房腫瘤切除術」、「乳房部分切除術」及「全乳房切除手術」。 若腫瘤體積較小或位置在乳房外圍,醫生會切除病人乳房的腫瘤以及周邊組織,再用放射治療,以保留乳房;但如果乳房硬塊較大,或癌細胞已擴散到不同部份,影響皮膚,則要切除整個乳房。 不少患者以為體內的癌症發展至無藥可治的地步才需要進行乳房切除手術。
「局部乳房腫瘤切除術」的原理,是將乳房內的主要腫瘤及周邊組織割除。 全乳切除2025 如經病理化驗發現被切除組織的邊緣出現癌變,則可能需在病牀再作額外的組織切割, 稱為「局部乳房再切除術」。 「乳房四分之一切除」比起局部乳房腫瘤切除術,割除的範圍較大(約為四分一的乳房)。
全乳切除: 乳腺癌術後是否需要放療?
乳房重建手術通常是將腹部脂肪移植至乳房位置,或放入特製的鹽水袋,以平衡兩邊乳房外觀。 乳房X光造影:透過X光偵測腫瘤位置,可顯示觸摸不到或未形成的腫瘤,適用於早期乳癌,建議女士定期接受檢查。 醫生臨牀檢查:尋找專科醫生透過觸碰檢查,再決定是否需要做X光乳房造影或超聲波檢查,建議女士定期接受檢查。 及早發現乳癌除了能幫助治療,也可以減低醫療開支,治療的後遺症亦相對減少。 乳房檢查分多種,包括醫生臨牀檢查、乳房X光造影、活組織檢驗、乳房超聲波掃描等。
對外科醫生而言,進行乳頭保留乳房切除術所需的技術,比傳統手術更具挑戰性。 醫生必須在手術前謹慎規劃,預算手術切割路線,令到乳頭的血液供應得到保存。 完全清除乳房組織但保留毛細血管叢的程序需要縝密切割。 報告的併發症比率有0 全乳切除 – 20%,包括部份或完全皮瓣壞死。 病人可從幾項乳房重建術中選擇,包括自體皮瓣或植入物。
像張先生的病理報告顯示屬一期乳癌,切口邊緣位置亦足夠,只需接受為期五年的荷爾蒙治療。 五年後再進行檢查,以決定是否需要繼續服食荷爾蒙藥物。 但事實歸事實,上月十九日張先生接受為時兩小時的全乳切除手術,左胸受影響範圍約六釐米乖三釐米,包括乳頭、乳暈一整塊被切走。 答:確診乳癌後,腦海或已一片空白,再得悉要進行手術將乳房切除,往往誤以為體內的癌症已發展至無藥可治的地步,然而這並非完全正確。 事實上,切除乳房癌細胞(上述提及的乳房保留手術)是早期乳癌常用的治療方法;相反,當癌症已屆晚期(參考下列乳癌期數表),代表癌細胞或已擴散到其他器官,切除乳房反而對病情幫助不大。 全乳切除2025 要預防復發,手術後病人必需定期檢查和觀察自己的身體狀況。
全乳切除: 癌症專區
全乳房切除術是一種治療效果較好的治療方式,能有效地將病竈切除,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乳腺癌複發率。 荷爾蒙治療:服用抗女性賀爾蒙藥物以防止癌細胞生長,適用於腫瘤荷爾蒙受體呈陽性反應之病人,或用作化療後治療。 第一期的乳癌不一定需要化學治療,但若醫師認為腫瘤特性較惡性,可能會考慮加上化學治療以減少患者復發率。
全乳切除: 乳腺癌手術是全乳切除好還是保留好
如果腫瘤位置不近乳頭,我們便會保留乳頭以及剩下乳頭下的少量乳腺組織,我們會和病人討論清楚,因為剩下的乳頭組織在將來是有可能演化為癌症的,但以超過二十年的手術經驗而言,保留乳頭及少量乳腺組織以維持外觀是值得的。 當腫瘤只佔乳房一小部分,可使用乳房保留手術,只局部切除病發位置的部分、部分乳房、或環節切除腫瘤周邊的組織,而不用切除整個乳房,以減少創傷。 這種乳癌手術的好處是所切除的乳房組織較少,只有很小的疤痕及凹痕,乳房的外觀在手術後影響較少。 不過如果發現切除硬塊的周邊仍有癌細胞,則乳癌復發的機會很大,應再次進行切除手術。 萬一不幸患上乳癌,很多女性都會怕接受治療後會影響乳房外觀,但什麼情況下病人纔可以考慮保留乳房或者需要進行局部切除手術? 周醫生指,雖然乳房並不是「重要」器官,但如果女性失去乳房,都會對生活或心理造成較大影響,故對於一些比較年輕或有社交需要的女性,在可行及安全的情況下,其實都可以考慮採用保留乳房治療法。
據統計,除了部份基因突變的患者外,乳房切除手術後的癌症復發率和擴散風險一般甚低。 為確保腫瘤已被徹底清除,剛被切除的乳頭下乳房組織會被抽驗,如發現乳頭下位置出現患癌風險,乳頭便須被移除,否則乳頭便可保留,方便乳房重建。 48歲的王小姐去年自我檢查時在乳房摸到硬塊,就醫確診第二期乳癌。 當時的她在「全切」與「部分切除」中猶豫不決,後經醫師解說選擇了後者,重建後的外觀與昔日幾乎一模一樣。 王小姐說,她很高興自己做了正確的選擇,因為當時勸她全切的病友,在術後2個月就離世,並非死於癌症復發,而是無法克服心理創傷,選擇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乳癌手術是治療局部腫瘤最重要的方式,手術過程能確定腫瘤型態與病理診斷,據此考慮後續的輔助治療選擇,不過女性往往憂心接受手術的同時,也失去了美麗性徵。 專家表示,局部乳癌治療後的存活率高,且保留與全切手術後分別有機會透過整形與重建維持外形,因此患者應積極與主治醫師釐清病況,並討論最合適的治療方案。 全乳切除 這裡要解釋一下前哨淋巴結的概念,是「淋巴結引流是循序漸進的」。 因此在臨牀檢查不懷疑淋巴結轉移的案例中,醫師可以先打染劑或用同位素的方式,找到患者淋巴引流的前一兩顆淋巴結,再把這幾顆淋巴結拿去化驗,看這些淋巴結有沒有癌症轉移的證據。 假使離腫瘤最近的幾顆淋巴結都沒有癌症轉移,那我們就認為剩餘的淋巴結都是健康的,不需要做手術清除。 假使前哨淋巴結確定是有癌症轉移,那就要進一步做腋下淋巴結廓清手術。
全乳切除: 乳房切除術併發症,早認知早應對
英醫生:乳頭的分泌和餵哺的功能會不復再,基本上手術會保留的乳腺組織只有少量的乳腺管,不再會有餵哺的功能。 在感覺上會有少少分別,在完成手術初期感覺會不太明顯,有點像麻痺的感覺。 雖然感覺會逐漸回來的,但當然很難和原本相比,會有一點影響。 英醫生:當然可以,其實現在見病人會盡量建議和信任的親人一起討論,有足夠的時間讓病人想清楚。 乳癌這類疾病雖然儘快醫治很重要,但未至於急到要立即處理,會有空間讓病人想清楚要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