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來月經11大分析2025!(震驚真相)

但是,產後第一次的排卵不一定是在月經出現之後,也有可能是在月經出現之前。 約有14%~75%哺餵母乳的媽咪在第一次月經來潮之前就已經排卵,沒有餵哺母乳的媽咪因為沒有泌乳激素的幹擾,在第一次的月經約有一半的人是有排卵的月經,在產後第六個月有75%的媽媽都已經恢復排卵。 第一次來月經 所以如果等月經恢復了,再來採用避孕措施,那麼就可能不小心在產後沒有多久又再度懷孕。 排卵跟卵巢的雌激素有關, 跟月經的正常與否有關。 那麼無排卵的時間過程, 第一次來月經之前卵巢的雌激素分泌過多, 這樣就會刺激子宮內膜增生, 那麼子宮內膜增生月經期間脫落的時候就會出血多, 這就是產後第一次月經量多的最主要原因。 另外, 專家指出流產後來月經的情況, 根據個人懷孕日數不同, 個人體質不同, 時間也是會不一樣的。

  • 在生產後,媽咪的心情總是需要特別的照護,但是在忙著照料小寶寶的情況下,心理壓力難免不小,嚴重甚至可能產生閉經的狀況。
  • 與醫生根據患者反映還發現,新一代胃動力藥嗎叮啉又名多潘立酮也可能引起。
  • 如果仍遲遲等不到,當然也要高度懷疑是不是懷孕了。
  • 醫學上認爲唯有靈長類(包括人類在內)經歷的生殖週期才叫做月經,除此之外其他哺乳類動物的生殖週期稱爲發情週期。
  • 只要你平時都有良好的飲食習慣,食物來源大多也是營養價值豐富的原型食物,經期前多喫點零食不會影響你的健康或減脂增肌進度(有影響也微不足道)。

通常月經量多的時候經血會呈現鮮紅色,而如果顏色是深紅色代表血液需要花較長時間才會排出體外。 經痛發生在於女性開始出現規則性月經時,其經痛大都是發生在月經的前一二天,經痛的表現為痙攣、絞痛。 多數的經痛在月經的第二至三天會自動緩解,而且大部份的女性也會在年齡稍長或是生過孩子後會自然的減輕經痛或是消失經痛。 而身為媽咪,瞭解孩子釋出的訊號、滿足寶寶的需求固然很重要,但是在被小小新生命弄的焦頭爛額之餘,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弄清楚產後月經的週期和基本知識,也是非常的重要的。 有些媽咪們,雖然沒有遇到月經來了又停的問題,但也出現月經的出血量困擾,時多時少難以捉摸,實在是讓人不曉得該怎麼辦。 因此,產婦在哺乳期間性交,隨時都可能因已恢復排卵而受孕,據統計,在哺乳期受孕的婦女中,有一半是月經復潮以前受孕的,所以,產後只要開始有性生活,就應當採取避孕措施。

第一次來月經: (一) 月經來前喫什麼?月經快來喫什麼?

末次月經是指距就診日最近的一次月經,應從出血第1天計算。 但需注意,末次月經係指此次月經與通常一樣的行經持續時間及量,不要將陰道不正常出血誤認為是月經。 此種出血一般量較月經少,時間或短或延長,或失去平時月經來潮的規律。 9、不宜進行激烈的運動,如跳高、跳遠、賽跑、踢足球等會誘發或加重月經期間的全身不適,甚至引起痛經和月經失調。 一些增加腹壓的力量性鍛煉,如舉重、啞鈴等也應盡量避免,否則會引起月經過多或經期延長。 另外,由於經期子宮口處於微開狀態,細菌易侵入宮腔,增加感染的機會,引起各種婦科炎症,因此月經期間不宜游泳。

所以, 媽媽對於女孩子第一次來月經時必須要進行安撫, 告訴孩子這是女孩成熟的標誌, 預示著女孩長大了。 每個女人對自己第一次來月經的經歷都是印象深刻的, 有些人覺得是美好的, 有些人也覺得是非常苦惱的。 流產後例假恢復的時間平均為 33.8 天, 最早為術後 13 天, 最晚為術後 113 天, 約 67.4% 的婦女於流產後第一個月經週期恢復排卵。

第一次來月經: 保鮮膜1包法「吞毒下肚」! 營養師勸:這2材質少用

從一段經期開始到下一段經期開始的間隔(月經週期),在青少年女性時期為21-45天,在成年女性則為21-31天,平均約為28天。 月經在更年期後結束,通常發生於45-55歲時。 營養禁忌:減少酒精、辛辣食物以及咖啡因的攝取。

要學會合理調節情緒,保持樂觀開朗的情緒,可以藉助聽音樂、散步、有氧運動等方法來排解壓力。 成熟卵子從卵巢表面排出,要衝破包裹卵子表面的一層薄膜濾泡。 卵子排出時,濾泡內少量液體,就會流入盆腔最低部位,造成少量出血,因此,會有一側下腹部疼痛現象發生,不過幾小時後就好了。 因為它不含香料、塑膠和氯,因此不用擔心這款商品會對肌膚造成任何刺激或不適感。 經血改變顏色與黏稠度在一般情況下是正常的,但是如果經血長期都是處於異常的顏色與黏度,便應立即去婦產科檢查。 然而由於人類學近來的研究重點逐漸轉向女性的生活,這類研究開始出現不同的聲音。

第一次來月經: 清宮後一個月來兩次月經 怎麼回事?怎麼辦?

當然,也是有少部分的媽咪,月經會在停止哺乳後遲遲不來到報到,甚至會延遲至產後一個月才來的狀況,也不是說不可能。 月經的產生,是由於在沒發生受精卵著牀的狀況下,子宮內膜自然剝落形成月經,顏色通常在鮮紅到深紅色之間。 產後閉經的情況主要見於長期哺乳和產後大出血、感染所致的漢氏綜合徵,另外,體內泌乳激素過高也會抑制排卵而形成無月經。 如閣下擁有任何健康相關之服務及產品,並有興趣成為健康生活易的服務及產品供應商,歡迎與健康生活易業務發展部聯絡。

第一次來月經: 健康問答網關於月經的相關提問

衛生棉或衛生巾:某種類似長方形的片狀物,放置在內褲內吸收經血,有些在兩側會有二片可摺疊的部份,稱為蝶翼,可以摺到內褲外側,或/且在衛生棉背後有黏膠,可以黏在內褲上,防止衛生棉或護墊脫落。 拋棄式的衛生棉一般是紙漿及不織布製成,其中再加上有孔的塑料被膜並且漂白。 有些早期的衛生棉沒有蝶翼,而是用類似帶子的結構固定。 ),縮寫為LMP,是一個醫學概念,用於推算孕婦的預產期,其定義為,距當前日(今天)最近的一次月經來了日,或當前日(今天)之前,最近的一次月經來了日。 月經週期從第一天月經來潮開始算起,原因是月經來潮的發作相當符合於激素分泌的週期。 大體上可將月經分爲下表中的幾個階段,每個階段的長短因人而異,因週期而異。

第一次來月經: 女兒第一次來月經,聰明的母親會說3句話

女子第一次來月經稱為月經初潮,它是青春期到來的重要標誌之一。 初潮的年齡各有不同,可以早在11-12歲,亦可晚到16-18歲。 初潮表示卵巢已開始有了功能,但月經初潮,卵巢功能尚未完善,往往月經週期不規律,從不規律走向規律,也因人而異,大約1-2年。 如月經週期超過半年或行經時間超過10天以上,都屬不正常,應該找醫生就診。 第一次來月經2025 初潮來臨的女孩,生長迅速,食慾增加,乳房發育隆起,時有疼痛,陰毛、腋毛開始增加,顏面紅潤,這些現象應是初潮即將來臨的預兆。 女孩子在第一次行經時,常常不免有些害怕的心理,實際上只要知道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就不會恐懼了。

第一次來月經: 月經期間應注意什麼?五大要點你必Get

當你沒有成功避孕時,就會打亂荷爾蒙,導致出血;不過這種出血並不是十分嚴重。 接受荷爾蒙替代療法(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令雌激素水平上升,或有助你紓緩出現的症狀,以及減低和更年期有關的骨質流失。 而性傳染病,例如滴蟲陰道炎,會增加感染HIV和其他性傳染病的風險。 月經來潮前幾天和行經中不宜參加太重的勞動和太激烈的活動。

第一次來月經: 健康雲

陰道超音波(適合已有性行為者),從陰道進入,清楚檢視子宮及卵巢及卵巢風險。 你好,我是睿秋,一名熱愛營養跟重量訓練的科學傳播者,也是英國著名營養課程Mac Nutrition Uni認證的營養學家。 我希望用科學的角度分享營養與訓練資訊,破解迷思,並幫更多人提升生理與心理健康。 希望以上分享能幫助各位女生們更瞭解自己的身體,也或許幫助男生們知道雖然女生不需要特別的訓練方式,但完全把女生當成男生來安排訓練也未必理想。 最近有學者完成了一個關於月經週期和運動表現的元分析和系統綜述 ,整合78項相關研究(當中有51項研究用來進行元分析)。

第一次來月經: 月經量少

研究調查了1.6萬名女性,並持續追蹤21年發現,在12歲後月經才初次報到的人,有55%以上壽命很長,可以活到90歲,而且她們在50歲後整體的健康狀況會比其他人好,甚至還會活得比較快樂。 加利福尼亞大學家庭醫學和公共健康醫學院博士Aladdin Shadyab進一步指出,除了整體健康會比較好之外,在12歲以後才來的女性得到心臟方面的冠狀動脈疾病和糖尿病風險都會大大降低。 根據美國聖地牙哥加利福尼亞大學最新的一項研究發現,第一次月經在12歲以後才來的人有極大的機率可以活到90歲。 其實就算不是月經的關係,訓練表現和狀態本來就會有一點起伏,只是女生的經期或許會讓這起伏大一點或比較常出現。 要記住飲食是要看長遠的趨勢,不是一兩天的飲食。 只要你平時都有良好的飲食習慣,食物來源大多也是營養價值豐富的原型食物,經期前多喫點零食不會影響你的健康或減脂增肌進度(有影響也微不足道)。

第一次來月經: 曾鬱文 醫師

黑眼圈主要是因為過度疲勞或血液循環欠佳而造成,在經期中應保持心情開朗,有充足的睡眠和適量運動。 月經是一種自然、正常的生理現象,並不是一種病態,所以行經期間並不需要戒喫任何食物。 月經的產生,是由於女性體內按月排出的卵子沒有受精,以致子宮壁增厚充血的內膜不需要儲備作孕育胎兒之用,故在排卵後的大約兩星期左右內膜便會自行剝落,經陰道排出而造成「月經」的現象。 正常婦女來經期間一般沒有特殊感覺,部分女性會在經前或經期間出現輕微腰痠、少腹墜脹、乳房脹痛,情緒變化等,也屬正常現象。

第一次來月經: 月經初潮常識:女生通常幾歲第一次來月經?應注意哪些事項?

如果卵細胞沒有受精,它就會死亡,被人體吸收掉。 第一次來月經 第一次來月經 這之後再過大約2周,下一次月經又來潮,正好4周,也就是一個月經週期。 由於黃體期(也就是排卵日到下一次的月經來潮時間)通常是14天左右,如果月經週期正常,就可以算出安全期的時間。 產後的第一次月經可能會與產前的狀況有些許不一樣,畢竟媽咪的身體歷經懷孕10個月的重大變化,子宮、卵巢的功能都需要時間慢慢調整,才能逐漸恢復到接近以往的水準。 陳恆如醫師表示,即使不是因為生產問題造成的產後月經紊亂,也可能會因為媽咪的年齡、壓力、產後體重等種種因素,導致月經變得不正常。 通常這種不正常現象會在月經的第三個週期過後逐漸改善。

第一次來月經: 沒有來月經也會排卵!?

少女第一次來月經稱為月經初潮,它是青春期到來的重要標誌之一。 月經週期的長短,取決於卵巢週期的長短,一般為28-30天,但因人而異,也有23-45天,甚至3個月或半年為1個週期。 在生產過後,不少媽咪們都會發現,身體上產生了不少變化。 而在產後第一次的月經來潮,也很有可能和產前有些許的不同。

第一次來月經: 產後多久來月經屬於正常?關於產後來月經,這4件事媽媽要知道!

轉頭問了一下媽媽,女兒的乳房開始發育了嗎? 行經期間,各種平常做的運動都不必禁忌,最主要的是保持陰部衛生,游泳前亦可預先採用生棉條,安放在陰道內,可避免經血滲出。 若然游泳,更要注意水的清潔,因為水中的髒物容易進入陰道,造成感染。 正常情況下,從你第一次來月經跟第二次來月經的第一天,間隔21天到35天,就是比較正常的範圍了。 第二,看下自己來月經的經期,按照自己出血的天數算,標準的範圍是2天到8天。 我們先來看下月經量的標準是多少,大家可以對照自己看一下。

鎂離子: 第一次來月經 杏仁、腰果、菠菜、芥菜、花生、黃豆等都含有豐富鎂離子,可以幫助你的子宮肌肉正常收縮、放鬆子宮內膜,改善女性經痛問題。 我囡去年7月中來月經,當時十歲,現在十一歲。 第一次來月經 佢都來得好亂和量多(成曰過底),已經用夜用和穿生理褲。

第一次來月經: 經期不準

黃世綱也解釋,不直接抽血驗雌激素的原因是因為體內雌激素的濃度會有週期性的變動,在青春期早期時,並不是一個很穩定的數值,頂多用來粗估女孩發育的程度,所以,要用來預測初經年齡,有一定的難度。 有些媽咪在生完孩子後,會產生身體疾病,例如子宮肌瘤、子宮息肉等婦科疾病,都會引發月經出血量增多的症狀,這時就要盡快就醫,接受專業的治療了。 不過呢,無論月經來得早還是晚,媽咪們只要沒有發現陰道有大量出血,並且出血時間超過一週以上等異常情形,那麼都算是正常的。 哺乳性無月經的低雌激素甚至可維持180天之久,因此只要有哺乳,新媽媽的月經應該不會太早來,當然,不同人的差異性也很大,另外,部分產婦由於哺乳時間過長,結果導致子宮內膜萎縮性閉經。 哺乳期間的媽媽在產後的月經恢復是一個自然的生理現象。 這是個常見的問題,恢復的時間有早有晚,早的可在滿月後即來月經,晚的要到寶寶1歲後才恢復。

定期的性生活(如:每週一次)可以幫助你梳理荷爾蒙,對月經的規律有很大的幫助。 4、不宜喫生冷的蔬菜水果和冰冷的飲料:生冷的食物,會降低血液循環的速度,進而影響子宮的收縮及經血的排出,致經血排出不利,引起月經痛。 1、不適宜有性生活:月經期因子宮腔內膜剝落,表面形成創傷面,如果發生性生活,容易將細菌引入,使其逆行而上,進入子宮腔內,引起子宮內的感染。 可在月經延遲7天後,可用「孕早知試條」測試尿液,若為陽性很有可能懷孕,「孕早知試條」呈陰性則反之。 但如果是懷孕也會有其它的一些症狀如,噁心、乳房脹痛等。 長期出差在外,也會引起月經不調,因為月經是受時間環境影響的,生活環境不穩定,就是沒有性行為一樣會產生月經不調。

第一次來月經: Q.月經流量多多少少.怎麼回事?

月經的停止標誌着女性已經邁入了絕經期,又稱更年期。 絕經期女性的平均年齡爲51歲,當然就像初潮一樣,遺傳、疾病、手術與醫學治療等等多方面因素會使絕經期提前或者延後,40至58歲步入絕經期均屬於正常現象。 賀爾蒙的狀況:當黃體,也就是那些製造黃體素來支援並維護孕期的細胞,開始退化,而且也沒有胚胎著牀的情況下(也就是肚子裡沒有寶寶),黃體素值就會劇烈下降。

第一次來月經: Q.月經週期長長短短?

譬如說,2017年的研究探討了美國人、第二代移民和在外地出生(也沒怎麼接觸「經前想喫巧克力這說法」)的女生甚麼時候特別想喫巧克力。 第一次來月經2025 雖然提升熱量或許代表經前一個禮拜無法繼續減脂,但更重要的是你能持續下去。 如果你堅持喫赤字,最後因為過度壓抑而暴喫大量熱量,這情況更不理想。 所以,如果你發現自己經前覺得自己特別「胖」、「醜」、「沒那麼好看」,這些某程度上都是正常的(如果你經常有這些想法,會鼓勵妳考慮找心理醫師諮商)。

子宮外孕也會顯示出驗孕陽性結果,如未有接受治療,可能會引發嚴重後果。 排卵不足,或不夠頻繁,導致雌激素、孕酮,以及睾酮(testosterone)水平失衡,結果造成多囊性卵巢症候羣。 除了經期不規律外,不少女性還出青較少,甚至沒有來經的症狀。 短時間暴肥或暴瘦,和運動過量都可影響刺激排卵的荷爾蒙,改變你原有的經期循環。 第一次來月經2025 一般當你進行極限運動,或是過輕,身體就會認為是飢荒狀態,不是懷孕的好時機;因而暫停排卵過程。

另有資料報導, 流產後 30 天內月經恢復者佔 78.05% , 有 2.33% 因未及時避孕在未轉經前再次妊娠。 即使是藥物抗早中孕( 10~16 周妊娠), 流產後月經恢復的時間也在 30 天左右。 第一次來月經2025 心理壓力, 子宮恢復等眾多方面的原因而產生閉經情況, 有的可能會推遲幾天, 有的可能會推遲幾個月, 如果感覺身體不舒適可以喫些藥調理一下, 一般情況下在你人流當天一個月以後就會來月經。 一個方面是不要喫富含雌激素的食物,如很多人女性會服用的美白護膚產品,要看看有沒有雌激素的成分。 專家推薦苦瓜胜肽、肉桂配方更穩定 糖友們都知道,「控糖」是糖尿病控制中最困難的部分。

簡單地說就是她的女性生殖系統結構、功能沒有明顯異常,故初經確實是值得慶祝的一件事。 此時父母(或監護人)需要協助女生挑選適當的生理用品,並教導生理期的保健之道。 陳恆如醫師提醒,有時月經出現狀況,與生活作息相關,新手媽咪可能因為產後身體還未調適,又必須同時照顧寶寶,壓力加上疲憊,確實會影響月經。 此外,如果產後體重仍舊高居不下、或者使用過於激烈的瘦身方式,都有可能讓月經不順。 陳恆如醫師提出,有時會在排卵期間出現斷斷續續、深咖啡色且兩三天就結束的月經現象,就是所謂的「排卵性月經」,這是因為體內雌激素升降,而讓子宮內膜出現不穩定的狀況所導致。 正常的月經週期為23至35天左右,計算方式是從月經第一天開始算起直到下次月經開始的第一天為止。

第一次來月經: 月經週期

纖維素: 有些人月經前容易水腫、腹脹或便祕,建議要多喝水和補充高纖食物,例如米、麥、玉米、芋頭、芭樂、蘿蔔、花椰菜等,幫助你增進代謝、順暢排便。 色胺酸: 月經前感到煩躁不安,甚至還失眠嗎? 色胺酸通常存在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中,例如海鮮、豆類、雞肉、芝麻、南瓜籽、豆漿、牛奶等。 每天都會為大家更新懷孕備孕產後的一些小知識,如果你有什麼更好的建議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若喜歡小編的這篇文章歡迎關注點贊分享,幫助更多的人。

第一次來月經: 情況三:腎氣虛

除此以外,月經的時間、量、伴隨症狀等的變化也是發現和診斷許多疾病的重要線索。 有些媽咪會出現第一次月經很早就出現,但第二次月經卻遲遲等不到,甚至擔心是否可能懷孕了? 陳恆如醫師指出,這是因為卵巢經過長期的休養過後,所出現的紊亂現象,不過通常慢慢恢復正常。 如果仍遲遲等不到,當然也要高度懷疑是不是懷孕了。 其實,少女時期的月經不規則、不正常,本來就是自然現象,無需特別治療,通常等到生理機能成熟後,經期自然會漸趨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