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田三成10大分析2025!(持續更新)

次年又成爲博多町奉行,成功復興了遇到戰禍而一片蕭條的貿易城市博多。 天正17年(1589年),與淺野長政一起負責對美濃進行檢地。 次年,又與淺野長政一起負責對奧州進行檢地。 天正19年(1591年)4月,成爲近江、美濃豐臣家四萬五千石直轄地的代官。

慶長三年(公元1598年),隨着太閣豐臣秀吉的過世,日本再次瀕臨天下分裂的內戰邊緣。 豐臣秀吉臨終前囑託五大老五奉行效忠於豐臣家的繼承人——6歲的豐臣秀賴,但是作爲擁有關東250萬石領地的實力派大老德川家康並不滿足於擔當豐臣家的朝臣。 石田三成 此時,只有另一位大老前田利家纔有制衡德川家康的威望和實力。

石田三成: 精選版 日本國語大辭典「石田三成」の解説

關原之戰失敗以後,石田三成逃往伊吹山,打算在此暫且棲身,伺機潛入大坂再度舉兵。 他逃出關原的時候有許多隨從人員,爲避人耳目,讓他們離開伊吹山。 只有渡邊勘平、礬野平三郎、鹽野清介三人決定留下,和三成一起經近江淺井郡的草野谷,逃到大谷山。 最後連這三人也讓他們離開,約定將來在大坂見面,單身翻山越嶺進入伊香郡,投身於古橋村法華寺的三珠院。 後來被村民發現,不得不離開三珠院,在當地農民與次郎太夫的庇護下,躲在附近的山洞裏。 當時九州的豪族島津氏勢力很大,豐臣秀吉於天正十五年(公元1587年)以25萬大軍討伐九州島津氏。

  • 而在開闊地帶大規模的野戰恰恰是德川家康的長項。
  • 豐臣秀吉臨終前囑託五大老五奉行效忠於豐臣家的繼承人——6歲的豐臣秀賴,但是作爲擁有關東250萬石領地的實力派大老德川家康並不滿足於擔當豐臣家的朝臣。
  • 天正十年(1582年)6月,天下人信長與織田家家督信忠死於本能寺之變,羽柴秀吉掌握實權,三成作爲秀吉心腹逐漸嶄露頭角。
  • 當時日本的情況大致是西部大名出兵,東部大名提供財力,連年的征戰讓人民怨聲載道,其中當時的一位叫藤原惺窩的著名學者就有類似“希望唐國軍隊從博多港登陸,一路席捲日本”的言論。
  • 原本預訂慶長四年(1599年)和福島正則,増田長盛一起再次出征朝鮮。
  • 但是位於小池村的島津義弘1500人,位於松尾山的小早川秀秋1萬5千人,還有南宮山的毛利軍3萬人遲遲沒有動靜。

文祿元年(1592),擔任了朝鮮出征軍的總監。 在此後的六年中,其睚眥必報的狹隘性格暴露無遺。 石田三成唯恐大坂有失,當夜決定於關原集結大軍阻截東軍西進。 石田三成2025 兩軍在兵力上旗鼓相當,但是西軍先行趕到戰場,佔據了有利地形。 由於當天早晨大霧瀰漫,所以雙方佈陣完畢後沒有馬上展開廝殺。

石田三成: 石田三成大事年表

秀次的死是他自己不識時務,在表弟秀賴出生後,還死佔着關白的高位不放,行爲舉止又不加以檢點。 三成實際上是想要緩和秀吉與秀次的矛盾,結果因秀次不領情與遲疑不決而失敗。 據說黑田官兵衛也曾暗示勸戒過秀次,但可惜他始終不能領悟和決斷。 在關乎豐臣家和三成自身命運的關原合戰中,三成也能成功地以自己不到20萬石的領地,動員到與石高是自己十餘倍(達250萬石)的家康勢均力敵的兵力,這不能不令人讚賞。 而且據專家考證,在關原西軍的配置沒有錯誤,佔據了較高的地形,對作戰是有利的。 儘管由於各種原因西軍慘敗,但是三成出色地動員並配置了兵力,讓人歎服。

  • 三成不能支,急命鳴鏑,欲使秀秋、秀元擊其側。
  • 秀秋懼,乃叛應家康,引萬眾馳下,突大谷吉繼陣。
  • 在歷任軍需奉行、界奉行後,石田三成與前田玄以、淺野長政、增田長盛、長束正家被秀吉任命爲掌管天下大權的“五奉行”。
  • 先看當時的背景,羽柴秀吉實現中國大返,接連擊破明智光秀、柴田勝家等人,隨後降伏德川家康,征服九州四國,威懾關東奧羽,實現了日本的統一,但其後不久,便接連兩次發動對朝鮮的侵略戰爭。
  • 就在前田利家去世的第二天,發生了福島正則、加藤清正等七員武將襲擊石田三成官邸的事件。
  • 夜,暴雨,堤決,水激三成營壘,士卒物故者數百人。
  • 慶長五年(1600年),三成乘德川家康出兵會津討伐上杉景勝之機,聯合對家康不滿的宇喜多秀家、毛利輝元、小西行長等諸大名結成西軍(反德川軍),並推舉毛利輝元為總大將。

只能把唯一在資歷、年齡、領地大小上勉強能和家康相比的前田利家擡出來。 石田三成 在利家的周旋下家康勉強認錯,擺平了一場風波,但利家在9個月後也隨著秀吉的腳步去世。 也許失敗的英雄總是會更多的得到世人的同情和惋惜吧,與真田幸村一樣,關於石田三成並沒有死的傳說也在流傳着。 其中以榊原家和佐竹家的兩種說法最爲出名。 不過說死的只是個替身,現在想來實在是不太可能。 但關於三成的傳說如此之多,正說明日本人對他的同情和喜愛。

石田三成: 石田三成敗因

結果這些大名都表示願意跟隨家康,共同剷除奸臣石田三成。 此次對東軍影響深刻的評定史稱“小山評定”。 在這次會議上,家康成功的將這些豐臣系大名玩弄於股掌之間,最終達到收買人心的目的。 話說上杉景勝爲了引起德川家康的注意,在會津領內修築城池、鋪路架橋、召集浪人、整頓軍備。 德川家康對此非常不滿,認爲上杉加強軍備的背後有謀反的陰謀,隨即修書命上杉上洛做出解釋。 但是上杉家重臣直江兼續在回信中對家康的責問予以逐條反駁,認爲根本沒必要上洛解釋,在信末更是對德川父子做出了挑釁。

石田三成: 世界大百科事典 第2版「石田三成」の解説

石田三成的父親是地侍石田正繼,正室是宇多賴忠的女兒皎月院。 近江坂田郡石田村人(今滋賀縣長濱市石田町),爲豐臣政權的五奉行之一。 石田三成2025 傳說最初因爲“三獻茶”事件得到羽柴秀吉(豐臣秀吉)的賞識,併成爲秀吉的得力干將,後來更成爲日本最高權力機構“五奉行”的首席元老。 並與五大老之一的德川家康以及武將派對立。 回到正題,太閣死後,人們都把目光投向了內府德川家康。 石田三成 從秀吉當上織田家的軍團長,在中國地方和毛利對戰的時候,三成就是秀吉的後勤幕僚,而且做得有聲有色(包圍三木城、鳥取城,水淹松山城,都是大工程啊)。

石田三成: デジタル版 日本人名大辭典+Plus「石田三成」の解説

豐臣秀吉爲了統一日本,決定討伐奧州的伊達政宗,派三成於公元1591年1月到相馬,去瓦解伊達政宗的盟軍,最後迫使伊達政宗議和。 三成怒曰:「是孰所賜也?」監者對曰:「德川大殿之賜物也。」三成變色曰:「故大殿屍骨未寒,媚家康何速也!」監者大笑而辱之。 石田三成 石田三成2025 後,德川家康聞其事,以五郎正宗斬是人首,以謝三成。

石田三成: 石田三成個人才能

永祿十一年(公元1568年),織田信長擁立足利義昭上洛就任徵夷大將軍,並且逐漸控制近畿全土,成爲名副其實的天下霸主。 日本在織田信長“天下布武”的印章下逐步走向統一,但是在日本即將完成統一的天正十年(公元1582年),織田信長突然於京都本能寺被重臣明智光秀所弒。 織田信長的另一位重臣羽柴秀吉得知信長死訊後迅速率軍轉往京都方向,于山崎之戰中戰勝明智光秀,鎖定勝局。

石田三成: 石田三成から佐竹義宣へ友情を示した「薙刀 銘 丹波守吉道」

稍有覺悟的人都明白,決定天下歸屬的大決戰正在一步步逼近。 備戰伊始,內府德川家康拉攏的主要大名便是怨恨石田三成的一批大名,諸如加藤清正、福島正則等遠征朝鮮的將領,但是他們的出發點是有些許不同的。 最後在戰爭過程中,石田三成的長項是守城戰,卻中了德川家康的調虎離山計,將西軍全部引出堅固的城堡,紛紛來到了地勢開闊的平原地帶,在關原展開決戰。 而在開闊地帶大規模的野戰恰恰是德川家康的長項。 此時三成是利用自己最不熟悉的野戰對付最善長野戰的德川家康。

石田三成: 石田三成五大老和五奉行

秀秋懼,乃叛應家康,引萬眾馳下,突大谷吉繼陣。 肋阪安治、赤座直保、小川佑忠、朽木元綱畏其勢,俱叛從。 大谷軍陣立潰,吉繼自剖死;行長陣鄰藤台山,士卒觀變,俱崩散。 秀秋攻之,行長遁;宇喜多秀家為之氣奪,棄眾亦遁;毛利軍急走歸大阪;島津義弘不能支,突破井伊直政軍,急遁歸。 三成素與毛利氏僧魁安國寺惠瓊善,乃因惠瓊說毛利輝元;又親說增田長盛、長束正家討家康,皆諾;又用吉繼策,矯秀賴書,令正澄扼近江道口,令西國諸侯從徵會津者皆不得進。

石田三成: 石田三成人物生平

時如水方與長政對弈,聞三成至,手談如故。 大明軍既入朝鮮,破行長於平壤,走大友義統於鳳山,朝鮮半壁盡復。 三成、吉繼患甬道絕,乃命諸將皆引眾退,聚屯於京城。 石田三成2025 未幾,大明帥李如松身將數千騎來,墮伏中。 石田三成2025 三成懼,乃自引八千眾攻幸州山城,欲建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