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灣仔北鴻興道的「水上運動及康樂主題區(第二期)」於去年年尾開放,佔地約5,200平方米,包括長約280米的新海濱長廊,令港島北連貫的海濱長廊進一步延長至7.4公里,市民可從石塘咀沿海濱區步行至炮臺山。 主題區全日開放,除了提供草地、戶外桌椅、遮陽及兒童遊樂等設施外,亦設有多功能活動場地,以及可供船隻上落水體的滑道,以便將來舉行水上競賽。 維港畫2025 西九藝術公園是新興的週末好去處,坐擁優美海景,你可一邊遠眺維港及港島美景,一邊在綠意盎然的空間裡野餐。 距離灣仔會展不遠處的灣仔北海濱長廊 ,經歷翻新後搖身一變,成為香港島人氣打卡熱點。
晚上璀璨夜景,看得直讓人如癡如醉,來一段維港夜渡,欣賞每晚八時舉行的「幻彩詠香江」,更是遊客、你我的不二之選。 《雙燕》以中國水墨技法糅合西方幾何的概念,啟發了吳冠中在八十年代積極探索東、西藝術結合的創新路徑。 此後他繼續嘗試用近乎抽象的幾何去表達東方情思,創作了不少震撼人心的作品。 吳冠中與香港淵源甚深,他先後多次踏足香港,舉辦畫展,亦常應邀出席學術研討會及演講,廣結藝緣。 2002年,吳冠中於香港藝術館首次(亦是唯一一次)作公開寫生示範,冒雨描繪維港景色,蔚為藝壇佳話。
維港畫: 香港全景
在約翰內斯‧維米爾(Johannes Vermeer,1632—1675年)的畫中,她從椅子上轉身直視著我們。 自然光從她臉旁流洩而過,照亮了張開的嘴脣,輝映著眼中略顯頑皮的光芒,彷彿她幾個世紀前就已知道華盛頓國家美術館的策展人、科學家和研究員們會發現甚麼:維米爾有一間畫室,他在那裏帶徒授課,和助手們一起創作。 座落於市中心黃金地段,傲踞全港最高的環球貿易廣場 100 樓,您可於天際100享受360度無阻擋景觀,把整個城市的美景及著名的維多利亞港盡收眼底。 維港畫2025 維港畫2025 年僅13歲的黃浩澎平日在美術課表現平庸,是次比賽則盡展藝術天分,用簡單的線條和鮮艷的色彩將維港景色勾勒出來,脫穎而出。 是次獲獎,令他感到開心和有成功感,有機會會要求母親讓他多學習畫畫。
- 場內除了展出數碼印刷作品,更將出售購近50款限定精品,包括Mr.Donothing迷你模型公仔、穿浴袍的Mr.Donothing白陶擴香器、短袖衫、鴨舌帽、貼紙及海報等,鼓勵大家學懂放鬆自己,平衡工作與休息,找到喘息空間。
- 專研夜景對旅遊業影響的「夜景峯會」,曾評選香港的維多利亞港、日本的北海道函館、意大利的那不勒斯為世界三大夜景。
- 入夜後的維港換上燈火通明的彩妝,大型燈光音樂匯演「幻彩詠香江」更進一步讓維港華麗變身,以璀璨派對的濃妝示人!
- 1990年代起,由於陸上交通事業的發達,香港政府對渡輪事業沒有大力支持,一些碼頭像佐敦道碼頭及大角咀碼頭一類往昔較繁忙的大型碼頭,在西九龍填海後並沒有重建。
- 他提有不少參賽者投訴大會人員,斥其賽程中誤導方向令參賽者無法完成渡海。
吳冠中 (1919 – 2010) 是二十世紀中國以至國際畫壇的一代大師,生於江蘇宜興,早年考入杭州國立藝術專科學校,師承林風眠、潘天壽。 1947年考獲獎學金遠赴法國留學,當年一同赴法的還有雕塑家熊秉明。 他先後於中央美術學院、清華大學、北京藝術學院、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任教,文化大革命期間一度被調配到河北農村勞動,但仍堅持繪畫。 歷年來他從油畫入手,轉向水墨後,一直中西求索,作品糅合了中國傳統水墨與西方現代繪畫的美學觀點和內涵,樹立了獨特的「吳家作坊」特色,創下不少經典作品。 維港範圍東至鯉魚門,西至青洲、青衣島南灣角、汀九與汲水門。
維港畫: 維港新標誌煙囪大廈
JAJA是西班牙文,讀音為「哈哈」,顧名思意,JAJA是一間散播快樂能量的餐廳! 座落於本地藝術地標灣仔藝術中心,擁有開揚的維港景觀及陽臺用餐位置,JAJA為食客提供一個充滿藝術氛圍以及氣氛悠閒的用餐環境,同時亦致力於推動美味素食文化,令茹素變成滋味享受。 主題區將全日開放,除了提供草地、戶外桌椅、遮陽及兒童遊樂等設施外,亦設有多功能活動場地,以及可供船隻上落水體的滑道,以便將來舉行水上競賽。 有關設計已吸納水上運動團體的意見,包括他們過去兩年在主題區內港舉辦龍舟比賽、帆船環島大賽、樂天級小帆船等活動時收集的用家意見。 維港畫 他表示,發展局一直致力和海濱事務委員會合作,循序漸進地為市民提供親水的海濱設計。
- 正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Rijksmuseum)展出的維梅爾個展,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介紹這位荷蘭國寶畫家其人其作的畫展。
- 填海使核心商業區面積擴大;深水海岸線長度增加讓碼頭、船泊停靠和貨倉運作更加方便;變窄的海港使水流加速亦有助城市廢水順利排出大海,故縮小了的維多利亞港仍可保持着其經濟與自然功能。
- 1989年,因為過海鐵路隧道發展需求,紛紛出現多個過海鐵路隧道方案,其中在維多利亞港西面興建過海鐵路隧道相對重要,以便加強機場鐵路接駁能力。
- 灣仔「水上運動及康樂主題區」以「豐衣足食」為主題,邀請了香港插畫家麥雅端參與,打造「Chocolate Rain 十二生肖」立體裝置,多幅色彩繽紛的地畫設計及多個與賀年食品有關的藝術裝置,充滿新年喜慶寓意和氣氛。
- 維多利亞港乃香港島和九龍半島之間的天然海港,自 1841 年香港開埠以後,英國皇家海軍便在維港中環海濱設立海軍基地,後來取名為「添馬艦」;及至 1990 年代,海軍基地遷往昂船洲,該處現已發展成新政府總部和添馬公園。
範圍東至鯉魚門,西至青洲、青衣島南灣角、汀九(該帶水域又稱為「西錨灣」)及汲水門。 海港內包括青衣島、青洲、小青洲及九龍石等島嶼,以及藍巴勒海峽、硫磺海峽及鯉魚門等水道。 有關計劃及配套活動的詳情,請瀏覽網頁artatharbour.hk。 這計劃分四個部分,分別為康文署轄下的藝術推廣辦事處和科學推廣組所推出,並由香港賽馬會獨家贊助的「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藝術有理」展覽、K11的「未來交響樂」、嘉裏集團的「綻放香港」,以及信和集團的「心連心」,明日(六月二十三日)起向公眾開放。 添馬公園有藝術推廣辦事處和科學推廣組帶來「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藝術有理」展覽,由本地藝術家和藝術科技單位創作九組互動藝術裝置及三幅立體地畫,結合藝術與科學元素。
維港畫: 維港煙花(光纖畫)(2020-
專研夜景對旅遊業影響的「夜景峯會」,曾評選香港的維多利亞港、日本的北海道函館、意大利的那不勒斯為世界三大夜景。 2012 維港畫2025 年,夜景峯會再選出世界新三大夜景,僅得香港的維多利亞港可以蟬聯(另外兩個席位則換作日本的長崎與法國的摩納哥),因此香港維港夜景被譽為三大夜景之最。 海底撈最出名就是一系列貼心服務,之前在客人等位期間,會有免費茶水、小食、生果供應,又提供小遊戲打發時間。 可先請店員預備驚喜,生日Surprise就是有店員舉燈牌再唱生日歌,還有個糯米餈小蛋糕,超好氣氛,慶祝生日必到。
維港畫: 生日飯餐廳5. Samsen
本地知名插畫家麥雅端創作的Chocolate Rain主題作品點綴了長廊各處,由灣仔北臨時巴士站走到灣仔碼頭及會展新翼,眼前滿滿都是繽紛可愛的插畫和裝置藝術,當中有跳飛機和迷宮遊戲,激起大家的童心。 維港畫 除了卡通藝術,沿途可以看到海濱公共傢俱設計比賽的得獎作品如「織聚」、「點石.城.今」;毗鄰灣仔碼頭、走簡約路線的「渡輪碼頭畔主題區」則設置了好玩的傢俱「VH Puzzled」,讓遊人可以一邊歇息,一邊感受藝術。 新場地亦提供更多桌椅、遮陽設施及多功能活動空間,並增設洗手間、育嬰室和淋浴室等設施,方便日後舉辦更多不同水上及陸上活動。
維港畫: 灣仔一日遊|8大必到好去處:維港海踩鴨仔船+粉紅餐廳+藍屋古蹟打卡
「LED 燈箱大鼓」的另一面則設計成巨型粉紅心心裝置,甜蜜感滿滿。 維港畫2025 旁邊亦設有一組互動裝置,二人只需各自把手輕按「心心相印心跳感應器」,心形透明裝置便會立即閃爍粉紅心心,傳情達意。 小朋友身着節日盛裝現身活動現場(紫荊雜誌記者 劉雨桐 攝)本次活動適逢元宵佳節,在很多人的觀念裡,“過了十五纔算過完年”,人們在這天喫元宵、猜燈謎、舞獅子,祈盼新的一年順遂安康。
維港畫: 維港冰室
盡管香港被稱為「石屎森林」,滿布各式商場和大廈,但內裡其實隱藏著不少匠心獨運的主題佈置和商場展覽,讓大家可跟愛侶或朋友一起打卡影相。 日間觀賞維多利亞港,大家可看到不同類型船隻在維港內航行的繁忙境況。 位處維港北岸的星光大道與尖沙咀天星碼頭觀景臺,可說是觀賞幻彩詠香江的理想位置。 如欲以另一角度欣賞維港,大家可登上天星小輪橫渡維港,又或參加維港海上游觀光團乘坐中式帆船「鴨靈號」或觀光船暢遊海港,在海風吹拂下感受維港美態。
維港畫: 生日飯餐廳3. 山頂 阿甘蝦餐廳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則早於觀賽船等候,參與「維港泳」優悠組的羅致光,在觀看起步禮後隨即變裝,脫去「維港泳」風褸後,以帶碎花黑色連身泳衣上陣,並與所有泳手一樣,在腰間繫上橙色浮波,準備與友人一同出發。 尖沙嘴週日清晨共3,358名泳手齊集碼頭,吹拂着廿餘度涼風,赤膊上陣,準備掀起一波波浪花。 維港今早舉行渡海泳活動,8時起先由550名選手打頭陣競逐三甲;2千多名泳手將緊隨其後,橫跨維港直抵終點金紫荊廣場公眾碼頭。 充滿老香港風味的銅鑼灣「活力避風塘主題區」,以「風調雨順」為主題,特設「火龍獻端」,15米長「火龍」由一眾充滿活力的兔子去舞動,除了宣揚中國傳統文化,更希望將喜氣洋洋的力量傳播給大家,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
維港畫: 灣仔海濱長廊介紹
這些龍珠就是另一個作品《#一齊一個人》,靈感源自中式園林中的「亭臺」。 本地建築師團隊「一口設計工作室」,從疫情期間觀察到公眾對使用公共空間的行為改變,於是發揮創意及設計思維,製作出一系列名為《#一齊一個人》的傘狀公共傢俱,為後疫情期的公共空間使用者提供「一齊」但又「一個人」的活動體驗。 維港畫2025 今回「設計#香港地」由即日起展開,既有結合地方傳統文化特色的設計、噴水池、聲光互動裝置和民間遊戲,亦有特別為疫情而設計的休憩設施,甚至開啓感官的互動裝置。 利用7組各具特色的創意設計,連結出一條旅遊路綫,亦是一趟感官旅程。 香港旅遊發展局對本文所述資料,包括商店、餐館、貨品及服務等概不負責,並對此等資料,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包括其商業適用性、準確性、足夠性及可靠性等。
維港畫: 灣仔海濱長廊開放時間
世界瞬息萬變,藝術界面對種種挑戰,黃雅君見證藝術社羣迅速應變。 大家不妨走訪維港兩岸,享受標誌性天際線和海景的同時,呼吸療癒心情的藝術氣息。 維港畫 香港與內地亦全面通關,包括開放全部口岸及取消出行前核酸檢測要求! 本人已查閱貴公司的 私隱政策和 收集個人資料聲明,並同意貴公司使用本人於此所填寫的個人資料作直接促銷。 2021年12月5日安樂電影有限公司發言人吿訴傳媒,已交給公司的法律圑隊跟進。
維港畫: 慶回歸25年 康樂設施7.1免費玩 維港裝置供打卡
1990年代起,由於陸上交通事業的發達,香港政府對渡輪事業沒有大力支持,一些碼頭像佐敦道碼頭及大角咀碼頭一類往昔較繁忙的大型碼頭,在西九龍填海後並沒有重建。 今天,除了尖沙咀和觀塘外,九龍區就只剩九龍城碼頭和紅磡碼頭這些沒有鐵路連接的區份設有渡輪服務。 及至1924年1月1日「四約街坊輪船公司」專營權期限屆滿,由香港油蔴地小輪船有限公司接辦服務。 過海隧道和鐵路未興建前,渡海小輪是往來維多利亞港兩岸的唯一交通工具;香港的渡輪事業亦曾一時興盛。
然而,自1970年代起,香港的航運業開始衰退,地產業則開始起飛。 兩所船塢分別在1970年代及1980年代拆卸,其後在青衣合作開設香港聯合船塢,原址改建成住宅及商場,即今日的太古城與黃埔花園。 維多利亞港的水位高度最高的紀錄為3.96米,紀錄於1962年颱風溫黛襲港期間產生。 因全球氣候暖化、大型填海、珠江口流出的淡水和沉積物,以及南中國海的海流等,在1954年至2004年共50年期間,維多利亞港的水位高度合共上升12釐米,平均每年上升2.3毫米。
無論你在睇書、工作、發呆放空,毛茸茸的貓就會隨時出現在你身邊,這裡也可以領養喔! 前往方法:從灣仔渡輪碼頭或灣仔北臨時公共運輸交匯處步行約5分鐘便可到達;如從灣仔港鐵站A5出口經行人天橋前往,步程約15分鐘;從銅鑼灣港鐵站C出口經堅拿道西天橋前往,步程則約9分鐘。 為試驗於內港舉行表演和活動,竣工典禮特別安排了水上運動表演,並於水體上搭建舞臺,由本地歌手林奕匡及國際知名豎琴家Lise Vandersmissen帶來首個在維港水上舞臺進行的音樂表演。 這個巨型雕塑面積約700平方米,由超過45,000條色彩繽紛的色帶組成,倚傍維港晝夜隨風飄揚,動態多變。
二次大戰過後,政府曾考慮天星小輪負荷問題,在1950年代重新研究跨海大橋計劃。 當時建議中跨海大橋亦包括海底隧道方案,但因大橋破壞景觀而被擱置。 直到1960年代,香港政府決定興建紅磡海底隧道,連接紅磡與銅鑼灣。
海濱長廊主要為草地,有多個望海的涼亭、藝術座椅及新潮的觀景小丘,而且寵物友善,你可帶寵物到此散步。 與灣仔海濱長廊相鄰的「HarbourChill 海濱休閒站」佔地近2萬呎,亦是一個休憩和舉辦社區活動的好地方。 為增添遊人體驗,本地創作人麥雅端為主題區設計了一套以「Chocolate Rain」及水上運動為題的藝術裝置和裝飾,其中最為矚目的是「海岸堤階」上一幅長約20米的巨型畫作,讓市民可從海上遠眺,從另一角度欣賞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