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康大廈2025詳細攻略!(小編貼心推薦)

因為其極具設計彈性,因此絕大多數第七型大廈均為因地制宜設計,各款大廈及單位設計可謂數之不盡,但除了少部份特別設計的單位如部份大廈的大型單位外,大多數單位的分別僅在於起居室深度,基本佈局均基於下列三款設計而成。 這款單位的室內面積約為27平方米,於1976年開始採用,主要是起居室較為闊寬,使該處有更多的空間去分間多個房間;單位大門改爲置中,向走廊的氣窗設於大門兩旁,廚房及廁所均設於露臺內並互相相鄰,兩者的門口均設於露臺內。 廁所只設有連接廚房的氣窗,洗手盤及浴室鏡更設於廁所門外旁邊;至於廚房則設有對向戶外的氣窗。

第七型大廈由前工務司署及徙置事務處設計,以新型政府廉租屋大廈為藍本。 大廈多為長條型設計,絕大多數大廈於走廊末端通風口及大廈的中央電梯大堂及樓梯位置均設有通花磚裝飾。 由於本來用作徙置區或廉租屋,因此不少大廈均互相相連,例如荔景邨日景樓、明景樓及石硤尾邨21-24座等屋邨。 小部份大廈於走廊末端位置設有突出的樓梯,設計類似於新型政府廉租屋大廈,可於兩端都設置樓梯或只於其中一端設置,例子有瀝源邨榮瑞樓、祿泉樓及石硤尾邨19座。 另外,部份大廈會於大廈中段或末端兩個單位後加設樓梯,而樓梯對面的空間則劃分予相鄰的單位,令該兩個單位附設「孭仔房」,單位面積可達51平方米,其中一個單位更設兩個露臺,例子有荔景邨日景樓、梨木樹邨第3座及第5座。

民康大廈: 大廈及單位設計

首兩幢大廈A及B座於1952年3月建成,並開放予合資格人士申請,並於5月1日開始入夥,時間上略早於房協上李屋邨(同年5月接受租住申請、8月全數建成並在9月開幕,1958年加建一座),但整個屋邨要到1956年才全數完成,比後者更晚。 模範邨土地由政府以$1,250,000港元撥交。 在1952年至1956年間,該會先後建成了低座A至F座。 當年模範邨建成時總計有七座,現存的僅有低座A、B、D、E及F座。 建築費約$3,000,000港元,由匯豐低息借出。

  • 但基於以下原因,本網站暫時未能提供所有符合AA級別標準的無障礙網頁功能。
  • 1984年,房委會重新設計,立面改為後現代主義的平滑馬賽克飾面,圖則及單位面積等亦得到重新規劃,是為「新長型大廈」。
  •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20,420,年齡中位數為 43.7歲。
  • 惟根據歷史圖片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宏達樓於橫頭磡南道曾經設有公眾出入口,後來因屋邨保安因素及該樓梯被劃為商場一部分而不再開放。

本頁顯示的樓盤說明和相關信息均由地產代理或業主或第三方提供的樓盤資料。 OneDay不保證或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承擔任何責任。 本港今日(26日)新增24宗確診個案,為近兩周以來確診數字最高。

民康大廈: 模範邨

小部份使用約23平方米單位設計的舊長型大廈,會在大廈其中一邊走廊末端(樓梯對面)設有一個B型單位。 民康大廈 設有這款B型單位的舊長型大廈包括祥華邨祥禮樓、廣福邨廣惠樓及石籬(一)邨石寧樓等。 彩虹邨採用了類似第七型大廈的單位設計,廚廁均並排於露臺旁,洗手盆設於露臺,但廁所設有採光小窗通往廚房,後來由房委會興建的約27平方米舊長型大廈單位亦沿用了這款廚廁設計。

),是香港公共屋邨大廈的一種,遍佈全港各區。 實際上並不是指單一種類或設計的大廈,而是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用來泛指早期興建的各類長形大廈,因此大廈設計、外貌、單位大小及佈局均各有不同。 第1期工程主要為在中央草坪位置建造20層高之1A座及21層高之1B座。 1A座即現今C1座的01至06室,每層提供6P單位4間及9P單位2間,每層共有6個單位,全幢大廈能提供6P單位76間及9P單位38間,共114個住宅單位,能容納798人居住,地下設有4間商鋪及屋邨辦事處。 模範邨重建計劃是於1967年由周耀年建築師擬定,香港政府於1969年9月批准了第一期工程,並於1970年正式動工,同年香港模範屋宇委員會更公開接受市民申請新廈單位。

民康大廈: 社區會堂 / 社區中心

若因錯漏而引致任何不便或損失,本公司及中原網頁概不負責。 『宅谷地產資訊網』只提供資訊媒介平臺給予網絡使用者放盤或搜尋樓盤,資訊內容由第三方提供者提供或由『宅谷地產資訊網』從其他參考資料或來源獲取。 本網頁中涉及任何人士、產品或服務的資訊,不得視為『宅谷地產資訊網』推薦或認可。 由於『宅谷地產資訊網』不另核實第三方提供者的身份或所提供資訊的正確性及完整性或任何資訊並非最新的,請閣下自行向有關人士及部門核實。 若有任何爭議,或因為使用本網頁的資訊而引致直接或間接損失,『宅谷地產資訊網』概不負責。 『宅谷地產資訊網』不發表任何聲明或作出任何保證,無論是明示或暗示的,就資訊的正確性及完整性作出任何保證。

民康大廈: 民康大廈最近的交易

第七型大廈普遍樓高12至23層,但部份大廈可高達29層,例如23層高的梨木樹邨第3座及29層高的興華邨和興樓。 多數大廈一層設有40個單位,亦有部份大廈設有多達60夥,例如漁灣邨漁順樓。 大部分採用第一款及第二款單位設計的大廈的電梯大堂均沿用了第六型徙置大廈或新型廉租屋大廈的設計,而升降機數目可因應大廈設計及高度、夥數等因素作出修改。 另外,所有採用第一款及第二款設計的大廈均延續新型廉租屋大廈於正門入口或垃圾房旁鋪設麻花石牆裝飾的設計,為此款大廈的一大設計特色。 1984年,房委會重新設計,立面改為後現代主義的平滑馬賽克飾面,圖則及單位面積等亦得到重新規劃,是為「新長型大廈」。

民康大廈: 元朗怡豐花園3房戶獲上車客以530萬元承接 14年升值2.5倍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民康大廈 20,420,年齡中位數為 民康大廈 43.7歲。 民康大廈 大坑東邨東龍樓以及黃大仙下(二)邨龍輝樓及龍光樓是呈「T」字型設計,前者採用23平方米單位設計連B型小型單位,後者採用類似雙塔式大廈A型單位及Y1型大廈單位的設計,不過大單位立面外牆則採用與工字型大廈相似的設計。 採用了這款單位較後期設計的舊長型大廈包括翠屏北邨翠桃樓及竹園南邨華園樓、秀園樓及趣園樓。

民康大廈: 物業估值

下列公共屋邨標準型大廈樓宇樣本平面圖只供參考,並不代表所有公屋樓宇類型。 在此就恒生銀行有限公司(「恒生」)之估值服務供應商提供的任何物業資料及估值,僅供參考之用,對恒生並無約束力。 恒生並不保證任何該等資料及估值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或其是否適合作任何用途。

民康大廈: 樓宇

於18宗本地感染個案中,其中1宗為源頭不明個案。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於疫情記者會上指,確診個案分別居於12座大廈。 當中無源頭個案居於黃大仙樂富邨樂民樓;而其他有關連個案的居所名單包括衛理道君頤峯二座、馬鞍山觀瀾雅軒四座,及美孚新邨等。 惟根據歷史圖片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宏達樓於橫頭磡南道曾經設有公眾出入口,後來因屋邨保安因素及該樓梯被劃為商場一部分而不再開放。 民康大廈2025 顧名思義,七層大廈連地下樓高共7層,大廈外型分別呈長條型(和樂邨同款大廈)及L型(福來邨同款大廈)。 民康大廈2025 七層大廈原先不設升降機,直到2010至2012年間,房委會為所有七層大廈加建升降機。

民康大廈: 模範邨C座 (民康樓)評論

七層大廈的單位分為兩種面積,兩款單位的室內樓面面積分別為約24平方米及約30.2平方米,分別設於走廊兩側。 民康大廈 此款單位採用類似大十字型大廈及第四型徙置大廈單位的設計,不設獨立廚房,起居室需經連接煮食區的鐵門進出呈扁長方形的露臺及廁所,露臺窗戶與左右相鄰單位之間的距離亦較闊,例子有梨木樹邨第2座及荔景邨風景樓。 民康大廈 第七型大廈設計極具彈性,可輕易依照地形限制而作出修改,例如將升降機大堂及樓梯改設於大廈末端及因應地勢而減少每層單位數量,例子有興華邨的豐興樓及裕興樓及葵盛西邨第9座,兩邨各座大廈均因應陡峭的山坡而作出特別設計。

民康大廈: 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民康大廈鄰近港鐵朗屏站,只需步行9分鐘到達。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指,於18宗本地感染個案中,1宗源頭不明個案居於黃大仙樂富邨樂民樓,該大廈需要強制檢測。 而其餘有關連個案涉及11座大廈,當中包括週四(25日)曾有兩座大廈被納入強制檢測的愛民邨,今日新增衛民樓需要強制檢測。 此外,上週曾有大廈被列強檢的秀茂坪邨,再有樓宇上榜為秀康樓,而東湧裕泰苑B座亦新增確診者。 以上成交資料只供參考,一切應以土地註冊處所提供資料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