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英政府在戰後避免興建具殖民地色彩的建築,並在物料、預算及技工短缺下,傾向以效率見稱的現代主義建築。 自千禧年起,特區政府逐步以「因地制宜」的方式興建屋邨,並自2008年起從「非構件式單位設計」過渡到「整體構件式單位設計」,意思是新屋邨的大廈設計隨地形而變,單位設計則大同小異,藉以解決「標準大廈設計」難以應付的地盤及節約預算。 現時新華富邨的大廈及園境設計資料有限,但大廈據稱可高達40層,從頂層望向地面大概只會感到暈眩,加上計劃中的11幢住宅散落5幅狹小地皮,下邨那優秀的園境設計顯然已不切實際。 這種單位設計未必產生「壓抑感」,但無法談得上無完美。 例如單位大門面對廚房,部分居民怕門與門「相沖」破壞風水。 部分單位在走廊旁設置通風窗,但礙於保安、私隱及噪音,大部分居民都將它封死。
無改規劃用途 善用土地救劏房戶除單位設計外,簡約公屋項目選址亦是另一大爭議點。 不少公屋輪候冊家庭於市區生活,若簡約公屋能位處市區,便利上班、上學,減省交通費和日常往返時間,必然令項目吸引力大增。 當局至今公佈8幅用地,除了屯門、元朗及蓮塘尾等4幅用地外,目前選址啟德、牛頭角、柴灣,均屬難得的市區用地,很受歡迎,當中啟德世運道用地更可提供逾一萬個簡約公屋單位。 可惜當區議員及居民羣起反對,更稱不排除上街發聲或訴諸法律行動等。 3萬簡約屋單位 對劏房戶是及時雨相信無人質疑劏房租戶生活困難的現實。 海盈邨單位圖則 雖然租戶可申請公屋,但公屋供應量仍是一大問題。
海盈邨單位圖則: 和諧式公屋
東區的杏花邨@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6,385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18,861人。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52,110,年齡中位數為 43.2歲。 裝修佬 1,500 張裝修平面圖資料庫是全港最齊的平面圖庫存,您可以在這裡搜尋各屋苑大廈的參考平面圖。 建成簡約公屋,將成為解決基層住屋問題的轉捩點;再配合公屋供應漸增,實有望帶領香港走出「劏房圍城」困局。 社協及一眾基層人士懇請社會各界,能為貧困社羣多行一步,抱着關懷仁愛的心及對基層的接納,支持推行8個簡約公屋項目,懇請勿吹熄為劏房戶點起的燭光,奪去基層的最後希望。 簡約公屋的目標是為輪候公屋的居民提供適切居所(adequate housing),助脫離環境惡劣及租金貴的劏房、籠屋和板房。
- 高低座(分別樓高26及24層)的設計盡量令視野保持開揚,並且讓大廈更有彈性地坐落在不同水平的地盤上。
- 例如單位大門面對廚房,部分居民怕門與門「相沖」破壞風水。
- 事實上,在住屋單位供應無增加、住屋需求不減之下,租金只會水漲船高,派錢資助會肥了業主口袋,卻無助基層租戶改善住屋環境。
- 上邨6幢住宅皆屬雙塔式設計,休憩設施主要位於大廈四周及天台平臺,比較零碎,下邨纔可展示華富邨如何在大廈之間創造社區。
- 屋苑第 4 期的 25 – 28 及 32 – 33A 座,命名為「御庭園」。
- 至於房委會的公屋面積,細單位數目較五年前有增加。
- 「和諧式」設計之所以受歡迎,主要是因為貼近私樓佈局,每層的戶數較少,亦避開單位與單位之間對望。
下列公共屋邨標準型大廈樓宇樣本平面圖只供參考,並不代表所有公屋樓宇類型。 房委會最新提供的售樓資料所見,發展項目設有一間幼稚圖,地庫設有266個有蓋汽車停車位、4個有蓋暢通易達停車位及30個有蓋電單車停車位,另分別提供143個和77個露天和有蓋單車泊位。 樓書顯示,裕雅苑的6座住宅,每層分別15至19夥不等,提供開放式至3房設計。 項目位置圖顯示,屋苑位於私樓樓盤東環和海珀名邸之間,鄰近喜來登酒店。 新一期居屋的東湧裕雅苑,位於東湧填海區,共售3,300個單位,是今期發售單位最多的項目。
海盈邨單位圖則: 香港公共屋邨列表
截至2023年2月,香港共有258個公共屋邨,單位總計超過85萬個。 此列表以地區劃分,排名不分先後(「一邨」、「二邨」等有細分的屋邨視作不同屋邨,以及由原址分拆而成的,表中放在一起方便比較)。 海盈邨單位圖則 2 期也是屋苑「住戶俱樂部」的所在地,位於 13 座側,設有戶外泳池,為 2 期單位(除 15 座外)提供池景,亦令部分 11 至 13 座單位,兼享近池景和遠海景。 「我的政府一站通」的「簡易登入」功能讓你在進行帳戶連接後,可於「我的政府一站通」直接進入「房屋署圖則查閱網」。 你還可利用「我的政府一站通」帳戶一次過登入多項政府網上服務。
- 這些問題似乎不值一提,但美滿生活往往被這些「微不足道」的日常瑣事破壞。
- 另外,設計者也不浪費牆壁的位置,造了一組讓貓仔活動的跳板。
- 去到2020年4月為止,香港總共有251個公共屋邨同超過85萬個單位。
- 櫃則條子設計,打造屏風的通透感,同時具有設計感,有別一般C字櫃的款式,更獨特。
- 申請者在接受編配的單位後,亦必須交回現時居住的公屋或刪除現時公屋戶籍(包括轉換公屋戶主)。
若果大家真的同情劏房戶,就不應該只有三萬個單位,而應該是從生態處理這個問題。 處理劏房問題有很多方法,例如先鼓勵私人發展在工廠區重建,提供五年中轉屋機會,五年後遷出便可以回復到本來面貌。 現在大家去舊區看看,一幢30多層的樓宇,一年內便可以興建好。 政府今次推出的簡約公屋是用組裝合成建築法的模式,造價之昂貴真的有點令人咋舌。
海盈邨單位圖則: 新居屋|東湧裕雅苑部分可望機場海景 提供約300停車位
房委會研究顯示,22個高齡屋邨結構良好,於2013年的邨齡介乎34至61年,但到2043年將達到64至91年樓齡,保養費將相當高昂,若拆卸重建,可重新規劃,以符當時的標準,但受制於原區安置居民用地或單位缺乏,暫時只有華富邨及美東邨確定重建。 有團體認為,當局應率先重建地積比率較低、人口較少的公屋。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主席黃遠輝指出,華富邨重建計劃率先確定,是由於附近5幅地可提供遷置,而其餘20條屋邨重建機會均等,但不表示在可見未來就可落實重建,主要取決於哪裏找到遷置居民的資源。 )是香港房屋委員會轄下的一個公共屋邨,坐落於香港九龍長沙灣荔盈街1號,鄰近昂船洲。
海盈邨單位圖則: 迎海 位置地圖
東湧增建1.2萬公屋單位零配套 海盈邨單位圖則 議員批政府各自為政. 香港經濟屋宇會:原本興建和管理大角咀葛量洪夫人新村,後來因興建西九龍走廊,1977年1月1日起部份單位須由政府接管及拆卸。 直到1982年再交予房協接管後不久,餘下單位也因應房協「市區改善計劃」而被拆卸,這些單位的現址為頌賢花園,於1988年落成。
海盈邨單位圖則: 香港公共屋邨一覽
政府官員和問責局長要記得︰政策就是和「法」有關,中央以法治國,香港也需要一樣,例如修訂「劏房租管」。 惡劣的劏房情況需要透過「法」去改善生態環境,淘汰一些劣質劏房,讓租客能夠獲得一個舒適發展的合理生活環境,這纔是政策局要做的首要任務。 然而,當局已多次重申簡約公屋屬臨時性質,項目用地的法定規劃用途(即「綜合發展區」及「其他指定用途」)維持不變,只是未到發展階段,故此若不興建簡約公屋,這塊地會空着,等着再曬好幾年太陽。 當局承諾項目在2年興建、5年居住期後,當達到原有規劃發展時間,會交還土地。
海盈邨單位圖則: 屯門54區需要郵政局
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有意將唯一出租屋邨大坑西邨分3期重建,頭兩期然會攞嚟做租住房屋,第三期就會作為住宅出售,以抵銷興建廉租屋嘅虧蝕。 重建後將有5,000個單位,較重建前嘅1,600夥大幅增加,頭兩期重建會畀所有居民原邨重置,第三期就撥作青年自置居所,預計每個單位面積約300平方呎,售價大概100幾萬港元。 至於單位,據房屋署於上月向南區區議會遞交的資料,新華富邨將採用構件式設計。 海盈邨單位圖則 4款單位的廁所都不設浴缸,透過提升淋浴間臺階做到乾濕分離;丙類和丁類單位的廚或廁都面向大門,坊間對這些設計早有批評。
海盈邨單位圖則: 屯門最新租務直擊|兆麟苑2房戶1.2萬租出
隨着香港人生活方式轉變,以及對生活質素的不同追求,部分設計元素難以滿足現今需要。 屋宇建設委員會(後來被房委會取代)在1968年為華富邨拍攝的電視廣告,其中一幕是居民享受花灑淋浴。 但淋浴間與馬桶並非乾濕分離,至今仍為居民帶來不便。 另外,單位未預留冷氣機平臺,住戶安裝分體式冷氣機時,就需要改動露臺的支柱安置室外機(圖四);若機身太大,就只好佔用露臺空間。 【舊邨重建】房協筲箕灣申建646夥公屋 破天荒買私地併官地發展.
海盈邨單位圖則: 元朗區
同為新鴻基旗下,由新鴻基地產、嘉裏建設及百利保控股合作發展的「南灣」,提供 715 夥 1 至3房單位,實用面積由 425 至 3,024 方呎,定位比海怡高檔。 「深灣軒」(Sham Wan Towers)由新鴻基地產發展,於 2004 年入夥,由 3 座共 1,040 夥臨海單位組成,實用面積 469 至 743 方呎。 海怡半島設有住戶會所,設施包括室內及戶外泳池、健身室、兒童遊戲室、壁球室、籃球場、羽毛球場、網球場、高爾夫球草地練習場、餐廳、池畔吧等等,感覺有如外國渡假村莊,為居民提供多項文娛康樂設施。 登入「我的政府一站通」後,在「網上服務」的「服務總覽」內選擇「登入房屋署圖則查閱網瀏覽房委會樓宇紀錄」,然後輸入你的「房屋署圖則查閱網」帳戶名稱及密碼,以作驗證。
海盈邨單位圖則: 杏花邨 位置地圖
據《長遠房屋策略2021年週年進度報告》,未來10年總房屋需求為42.3萬個單位,總供應目標定為43萬個單位,當中七成即約30萬個屬公營房屋單位。 然而未來10年公營房屋供應將出現「頭輕尾重」情況,首5年(2022/23至2026/27年度)房屋供應仍屬低水平。 若單計出租公屋及綠置居,預算只有約6.2萬間,年均供應僅1.2萬間(見表);後5年(2027/28至2031/32年度)房屋供應將增加至約22萬間,年均供應約4.4萬間,可見未來10年總公營房屋供應約為28萬個單位,公營房屋供應缺口嚴重。 為應對輪候公屋年數增加、輪候冊人數攀升的挑戰,上兩屆政府決心增加土地供應,處理公營房屋供應問題,住屋從來都是本港社會的「老大難」問題。
海盈邨單位圖則: 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住屋是香港市民共同面對的問題,實在需要社會各界人士互相包容、加強協商、同心合力方能覓得出路。 過往每當政府定出規劃公屋用地之時,總有人表示另有更好發展的土地,結果公屋土地發展時間一再延長,纔有今天的以非常辦法及成本,補救多年累積下來的問題。 今日再不補救,他日社會付出的家庭、社會問題的成本必更高。 劏房居民其實亦想自己租樓買樓,可惜拚命工作、掙扎求存,人工遠遠追不上樓價及租金升幅,僅能租下與老鼠木蝨共眠的劏房甚至牀位,絕望地等待無了期的公屋。
除客廳的7呎長大窗外,飯廳另有一個細窗,有助空氣流通,採光度亦佳。 海盈邨單位圖則 海盈邨單位圖則 另客廳的窗外設有花槽,可以種植盆栽點綴居停。 美聯高級營業經理李聖智表示,杏花邨近日睇樓量按月升15%,惟業主態度強硬,甚至有3%業主封盤,本月市況與上月相若。 屋苑現有約150個單位放盤,面積600餘方呎的三房戶僅佔約一成,樓價介乎560萬至630萬元。
海盈邨單位圖則: 什麼是「房屋署圖則查閱網」?
有港男發文指現時和父母兄長一家四口居於公屋,母親是戶主,由於其內地妻兒來港後會變6人家庭,打算由兄長及父母另行重新排公屋,而他們遷出後,現時公屋留給他及妻兒。 惟樓主指基於與兄長關係欠佳,搶心對方排到新屋後拒絕搬走,擬另外交多個申請,即他與妻兒及父母5人申請,認為「有個後備」。 帖文引起熱議,更有過來人分享做法,惟不少網民批評有關舉動是想在香港「呃多間公屋」,樓主則激動反駁自己和父親都是香港人,而非新移民,認為按規矩申請是無問題。 該名女網民日前在Facebook公屋討論區羣組發帖,表示申請公屋多年,收到「合格信」和見房屋署主任後約1年獲首派,由於不合心意只好拒絕。 至2個月前二派梨木樹(二)邨單位,然而並無升降機,直言「好灰」,只好再次拒絕博最後一派。 她形容自己要求並不高,「淨係要求唔好咁舊、唔好近垃圾房、高層,我心諗最後一派,咩都講曬出嚟」。
海盈邨單位圖則: 住戶設施
零售設施方面,屋邨設有超級市場、餐廳及便利店等,亦有診所,為居民提供日常生活所需。 此外,為方便居民往來,屋邨建有有蓋行人通道,連接住宅大樓及商鋪。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盛行鑽石形大廳,許多大型屋苑如港島區海怡半島及杏花邨均有此類設計,兩個屋苑同時亦有面積較細的三房戶,實用率極高,向來備受換樓客追捧。 前者面積700餘方呎,主人房設有套廁;後者面積600餘方呎,大廳外接露臺,空間感強。 一入屋,玄關的位置造了一組到頂C型組合櫃,用作擺放出門用品以及外出鞋。
海盈邨單位圖則: 屯門區
劏房居民已活於水深火熱之中逾10年,終於遇來一個希望及改變機會,簡約公屋為水深火熱中的劏房孩子、老人、貧窮勞工燃點希望。 同時,劏房戶支持啟德世運道簡約公屋項目,不等於反對政府原定對啟德的整體規劃。 是次簡約公屋項目,實際上只是利用啟德商業區的發展縫隙,更有效使用待發展的土地,暫時借出以紓緩本港房屋問題之用,相信對啟德以至九龍東的發展定位不會構成長遠影響,希望當區居民及持份者能夠諒解。 至於第一批1.7萬個簡約公屋的管理費開支,涉款逾25億元,亦未必較公屋貴。 目前公屋同樣需要外判管理公司負責屋邨管理、保安和維修,以及房屋署職員處理公屋租賃事宜的開支。 倘當局改由房屋署增聘人手及外判商負責管理,恐怕預算亦難大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