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線5從染布房街到海澄湖畔一段第2座大概路程34.68公里,全程約需104分鐘,途經14個站點,共換乘2次,換乘車輛線路有荃灣線→東涌線→DB01R路。 寶峯高座樓宇呈Y字型單向設計,令100%單位可以享有海景,面積由432-1,274平方呎,其中寶峯更設有開放式單位的設計,單位內並附設開放式廚房及入牆櫃。 (1,2及3型)2至41982年明翠臺(英語:Park Ridge)由4座21層高第4款(Type 海澄湖畔一段 4)高座住宅大廈所組成,位於大白灣及二白灣間的山脊,可看見整個大白灣的海景。
碧濤(英語:Beach Village)是一組環繞大白灣而建的低座洋房,面對大白灣沙灘及灘畔長堤,地盤面積達93400平方米,71座連花園的梯級式洋房有系統地座落於斜坡上,共提供432個單位。 海澄湖畔一段 愉景灣 12期 海澄湖畔二段 悠澄閣 共有24層,提供111個單位。 愉景灣 12期 海澄湖畔二段 悠澄閣 於2002年07月起入夥。 愉景灣 12期 海澄湖畔二段 悠澄閣 於過去3年共有11宗成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爲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併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海澄湖畔一段: 設計風格
從染布房街到海澄湖畔一段第2座大概路程24.79公里,全程約需83分鐘,途經12個站點,共換乘2次,換乘車輛線路有荃灣線→東涌線→DB03R路。 2021年10月香港興業國際與中信泰富地產共同持有大嶼山愉景灣北部用地,即大嶼山愉景灣丈量約份第352約地段第385號餘段及增批部分,以約52.4億元,即每呎樓面補價約4,030元,完成補地價程序,項目將提供逾130萬平方呎,涉及逾1,400夥逾1,400夥住宅單位。 海寧居位於海寧徑半山之上,依山望海,建築物高低有致,使用地中海式南歐設計,由11幢低座洋房及1座高座大廈組成,面積由490-1,286平方呎,設有一、二、三房及三房複式間格設計,園林設計同樣以地中海式爲主題。 璧如臺位於愉景灣高爾夫球場及水塘之畔,愉景灣山上,採用現代建築與東方美學結合的設計,由28幢面積1,801-3,163平方呎的獨立屋沿山脊線排列而成。 (長型)61995年第四期第五階段命名爲碧濤軒(英語:Coastline Villa),共23幢樓高6層低座大廈,備有電梯直達。 2至30座包圍着遊艇停泊灣,32至46座則面向海灣,大廈外形向內拾級而上,別具特色。
第三期包括4個屋苑,分別爲寶峯、康慧臺、明蔚徑及蔚陽(海蜂徑),由香港興業有限公司及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聯合發展,總共提供882個面積介乎432至5168呎的住宅單位,全部第三期單位均不設窗臺。 海澄湖畔一段2025 愉景灣區內的道路網系統以愉景灣道、愉景山道及海澄湖畔路爲主幹,另設有支路連接區內各處,包括水塘、消防局、社區會堂、各屋苑等,支路的命名與附近屋苑或地理環境相配合(如:愉峯道、堤畔徑、璧如徑、海蜂徑、蘅欣徑等),整個道路網系統可還以透過愉景灣隧道與區外道路網聯接。 區內道路均爲私家路,屬發展商香港興業有限公司私人擁有,只限獲授權之車輛行駛,隧道及主幹道限速50公里/小時,支路則限速30公里/小時。
海澄湖畔一段: 海澄湖畔一段 – 天澄閣 (M2座) Siena One – Skyline Mansion (Block M 物業出售及出租
大部分單位客廳設廣角落地觀景窗,複式單位更內置私家樓梯直達天台,上層複式單位走廊更設大窗,引入天然光;部分單位更設對流窗,使單位光猛通爽。 7座低座大廈位於高座大廈的前方,每層2夥,地下單位連花園單位,一樓爲分層單位,二及三樓爲複式單位,所有單位均享有無遮擋的海景,視野遠至港島維港。 低座單位面積由150平方米至複式的190平方米(1614至2045平方呎),共提供68夥住宅單位。 陸路方面,從2000年起則有愉景灣隧道把愉景灣與青嶼幹線及本港的道路網接通,來往機場、九龍及新界各地區,而港珠澳大橋落橋位位於愉景灣隧道收費廣場附近,乘客可乘愉景灣巴士前往欣澳轉乘城巴B5線前往該大橋的香港口岸。
- 2021年10月香港興業國際與中信泰富地產共同持有大嶼山愉景灣北部用地,即大嶼山愉景灣丈量約份第352約地段第385號餘段及增批部分,以約52.4億元,即每呎樓面補價約4,030元,完成補地價程序,項目將提供逾130萬平方呎,涉及逾1,400夥逾1,400夥住宅單位。
-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60,000,年齡中位數為 42.3歲。
- 路線4從染布房街到海澄湖畔一段第2座大概路程26.7公里,全程約需99分鐘,途經11個站點,共換乘3次,換乘車輛線路有九巴270a路→西鐵線→東涌線→DB03P路。
- 大廈以Y字型設計,Y字2翼角度爲120度,避免單位互望之餘,亦令各單位擁有最佳角度的海景。
- 愉景灣商場2樓設有醫療中心,爲區內住戶提供醫療及牙醫服務,每日定期診症。
- 路線4從英華書院到海澄湖畔一段第18座大概路程40.27公里,全程約需98分鐘,途經8個站點,共換乘1次,換乘車輛線路有城巴a21路→DB02R路。
- (1,2及3型)2至41982年明翠臺(英語:Park Ridge)由4座21層高第4款(Type 4)高座住宅大廈所組成,位於大白灣及二白灣間的山脊,可看見整個大白灣的海景。
畔峯利用其優越地理環境,劃分爲高座及低座單位的兩個平臺,中間爲綠化地帶及道路。 第13款(Type 13)爲朝暉徑93至103號(單數)6間花園屋則爲面積3088平方呎的花園別墅,實用率高達103%。 愉景灣商場2樓設有醫療中心,爲區內住戶提供醫療及牙醫服務,每日定期診症。
海澄湖畔一段: 海澄湖畔一段租盤
愉景灣從開始發展至今共設有23個屋苑,各個屋苑設計,也各具特色。 愉景灣第1期發展,以歐洲渡假式住宅爲藍本,有別墅、低座洋房及高座大廈,並提供一切生活必需的基建設施。 第2至5期則以後現代風格設計;第6期以渡假式商場及Art Deco手法設計,半月型的廣場也成爲了愉景灣的地標;第7期的璧如臺則是以東方現代手法設計的別墅。 愉景灣第7至9,11及12期的發展,以富地中海風情的低密度渡假式住宅區爲主題,而第10,13至18期以時尚的手法設計,以吸引年青或心境年青的住客入住。 此會所改建後已易名爲Lantau Yacht Club,此乃第4期發展項目之一,位於愉景灣東部的半島上,碧濤軒對出,佔地十萬平方米,可以停泊220艘遊艇,有部分遊艇泊位有120呎長,可供大型遊艇停泊,會所大樓備有餐飲服務,爲會員提供宴會派對場地,其他設施包括42個陸上船隻停放架及維修保養服務等。 會所大樓已經於2019年關閉並正進行改建工程,所有在遊艇上居住的居民被“逼遷”,令很多船戶倉卒離開,急於賣船而被壓價。
海澄湖畔一段: 海澄湖畔一段熱烈推介出租盤瀏覽所有放盤 >>
本公司擬使用閣下的個人姓名、電話號碼、傳真、地址或電郵地址處理閣下的申請、回覆閣下查詢並作地產代理服務的促銷及向閣下提供中原集團其他公司的資訊。 本公司在未得閣下的同意之前,不能如此使用閣下的個人資料並向閣下作直接促銷。 岫巖以“構建遼東綠色經濟區”爲契機,以全縣500萬畝林地爲基礎,大力發展林業碳匯經濟,於2021年5月17日成立了岫巖滿族自治縣新綠森林碳匯林業發展有限公司,並於同年6月28日完成了東北地區首筆碳匯交易,交易金額達300萬元。 陽宗海是雲南九大高原湖泊之一,位於昆明市東南部,距昆明主城區36公里,屬於珠江流域南盤江水系。 作爲高原斷陷湖泊,陽宗海呈兩頭寬、中部略窄的“啞鈴”型狹長帶狀,由澄江市、呈貢區、宜良縣三地共同管轄。 它是成湖較晚的幼年湖,湖水主要來自周圍湯泉以及雨水聚積,發揮着城鎮工農業用水、防洪、旅遊、調節氣候等功能,是雲南重點保護水域之一。
海澄湖畔一段: 雲南或有“新規劃”,一縣有望“撤縣設市”,助力曲靖發展
不過自愉景灣隧道通車後,愉景灣的食水改由水務署的小濠灣濾水廠經隧道供應,而原有水塘則改作衝廁及灌溉之用,住戶之前就得不到政府直接供水,而得到的八五折差餉減免優惠亦因而取消。 但由於小濠灣濾水廠供應有限,不足以應付愉景灣新發展計劃需求,倘若政府未能及時增加小蠔灣濾水廠的產能,發展商將要考慮重新啓動愉景灣水塘的水務設施供水給新發展計劃下的用戶。 一層至五層高的花園別墅及低座洋房,主要建於大白灣之濱、海澄湖沿岸、花圃園地之側及水塘、哥爾夫球場附近;同時爲確保住戶隱私,每座洋房的地臺,均高於附近地面之高度。 低座洋房之地下單位均連花園,而樓上各住宅單位之客廳及主人房之外更設有特大露臺或花槽。
海澄湖畔一段: 愉景灣 11期 海澄湖畔一段 16座附近學校
愉景廣場毗鄰碼頭及巴士總站,交通極爲方便,愉景灣康樂會連接及大白灣沙灘就在附近,讓住戶可以前往該處游泳。 整座建築呈半月形,與其前面闊大的圓形露天廣場互相輝映,造型採用梯級形設計,留有4層高方形空間,讓人可以遠眺後方的青翠山麓。 愉景廣場住宅面積由584呎至974呎不等,分別提供一房、兩房及三房設計,所有單位均可看到海景或山景,備有多款不同間格,適合不同家庭需要。 )是位於香港新界大嶼山東北部的地區,是私人發展的現代化市鎮,地方行政屬離島區,現時由23個私人屋苑、4個會所、3座辦公大樓、2個商場及1座酒店組成 。 愉景灣由1982年開始入夥,分爲18期發展,至今還繼續擴展,爲香港建設期最長及佔地最廣的私人屋苑。 其後香港興業自行發展第六及第七期,第六期位於碼頭旁部爲中座住宅單位,共144個單位 ,下方設有渡假式購物商場,採用開放式設計,與原有商場連成一氣,同時重置巴士總站及廣場連接碼頭,於1991年落成,並命名爲愉景廣場。
海澄湖畔一段: 海澄湖畔一段 – 海澄閣 (M1座) – 樓盤 物業出租
地下單位連花園,1至3樓爲分層單位,4至5樓爲複式單位連天台及平臺,單位面積由1,268呎至1,707呎,每層2夥,共190夥。 (井字型)171992年庭安閣(蘅峯4B區第T-2座)第四期第三階段位於蘅欣徑,名爲曦欣閣(英語:Twilight Court),共1幢樓高17層的高座大廈,備有電梯直達。 第四期第一階段包括位於蘅欣徑的3排低座洋房及3座座落於蘅暉徑17層高的高座大廈。 蘅暉徑上的高座大廈,分別名爲旭暉閣、霞暉閣及彩暉閣,每層8夥,單位爲三房兩廳(連套房)及兩房兩廳設計,單位客廳呈鑽石型設計,減少互望及爲廳房爭取最佳向海角度,單位主要面向南中國海及稔樹灣。 (長型)51989年愉景灣第三期的末段發展座落於蔚陽(海蜂徑),位於大白灣與二白灣之間的岬角外圈之上,143座花園屋沿山坡排列,所有單位眺望大白灣或二白灣。
海澄湖畔一段: 住宅部分
據《澄江縣誌》記載,陽宗海漢稱大澤,元初稱大池,明朝時又稱明湖。 明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爲解決屯田軍隊的給養,沐春命人開挖湯池渠,引湖水灌溉宜良壩子,使該地區成爲了富庶的魚米之鄉。 隨着人們對陽宗海水利的開發應用,湖水惠及大湖南北兩岸居民,孕育了“滇中糧倉”——宜良,使其成爲雲南開發比較早的主要糧食作物產區之一。 1955年,周恩來出席萬隆會議後,途徑昆明,在陽宗海湖畔駐軍營地小憩時,被眼前“明湖澄碧”深深吸引,盛讚陽宗海爲“高原明珠”。 從海澄湖畔一段第58座 約步行512.0米到尚堤交匯處, 乘坐DB01R路經過2站,在東涌站(D出口)下車; 約步行34.0米到富東廣場, 乘坐龍運E34B路經過2站,在青馬收費廣場下車; 海澄湖畔一段 乘坐龍運A43P路經過5站,在粉嶺樓下車; 約步行10.0米便到達終點粉嶺樓。
海澄湖畔一段: 海澄湖畔一段 – 天澄閣 (M2座) – 樓盤 物業出租
愉景灣服務管理有限公司爲香港興業的附屬公司,設有城市管理處爲愉景灣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多項服務,包括負責區內的物業管理、社區關係、保安、公衆地方清潔、垃圾收集、道路保養、街道照明、食水供應,渠務及排污等工作。 由愉景灣幅員廣闊,所以實行分區管理制度,城市管理處把整個愉景灣劃成多個分區,分區內各自擁有自己的分區管理處,大廈管理及保安設施系統均與分區及總管理處連接,方便該分區的管理。 另外渡輪服務、巴士服務、出租車服務及各會所則分別由發展商香港興業旗下的附屬公司負責營運,詳見愉景灣巴士,愉景灣航運。 而香港興業的員工宿舍(A至D座)、電話機樓、油站、巴士維修廠、污水處理設施、垃圾收集站、變電站、直升機停機坪、貨運碼頭及船廠等後勤設施則設於稔樹灣服務區內。 愉景灣第六期只有包括愉景廣場,位於碼頭旁的市中心地帶,有144個住宅單位,屹立於2層高商場之上,各式商店齊全,另有美食廣場,提供全面而多姿多采的購物及飲食樂趣。
海澄湖畔一段: 香港大廈搜尋
中座及高座大廈主要位於大白灣、二白灣及稔樹灣之間山脊之上,愉景灣道之傍,四圍遍佈植物,居高臨下,大廈設計更配合四周天然環境,並儘量爭取最多海景單位,設計上使每單位均儘量減少對望的情況出現。 同時每座大廈均在梯間或走廊設置垃圾槽,遠離電梯大堂及各單位入口,以保持方便衛生。 海澄湖畔一段為愉景灣第十一期私人屋苑,於2002年起落成入夥,由21幢花園洋房、23幢低座洋房及2幢住宅大廈(海澄閣、天澄閣)組成,提供合共298個住宅單位。
海澄湖畔一段: 海澄湖畔一段附近學校
發展商繼續開拓新的住宅用地,尤其在愉景灣北部(簡稱:愉景北)一帶,並着手興建配套基建,如通往小蠔灣的愉景灣隧道。 隧道於2000年5月27日通車,是香港首條由發展商自行興建的收費行車隧道,費用非常高昂。 第10期時峯,只有2座樓宇,全爲高座單位,在2座中間的18樓設有一個空中花園,第10期於2000年落成。 適逢1982年地產低潮,香港興業大幅縮減第二期的規模,該期只有一個名爲畔峯的屋苑,包括5座高座大廈共313個單位及68個低座洋房單位,建築面積達40萬平方呎,於1985年中起入夥,1986年11月全面落成。 有別於香港其他大型發展項目,愉景灣所有工程都由私人建設,包括私人水塘,初期當地沒有道路,亦無水電,工程技術難度高,工程需要龐大資金的投入,使開發風險很高。 愉景灣各項公共建設,甚至政府使用的消防局、警崗、政府資助的本地小學及民政事務總署的社區會堂等,均委託發展商按各部門要求興建,落成後交付使用。
離島區的愉景灣@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8,519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19,874人。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60,000,年齡中位數為 42.3歲。 去年,朝陽鎮對轄內山水資源進行深度挖掘梳理,對鯰魚洞原址進行了科學規劃、生態開發。 景區一經“亮相”,因其懸崖峭壁、金沙皓石、碧水澄波、樹木成林、鯰魚美味,立即成爲省內知名的新興“網紅”打卡地。 如今,在岫巖推進全域旅遊發展的背景下,朝陽鎮石湖瀑布、清泉森林步道、玉人峯、牤牛哨等精品景點線路煥發生機。 已離鄉多年的葛藤村村民李曉德在感受家鄉鉅變之後,毅然決定在家門口投資建民宿,“青山綠水就是老百姓最大的聚寶盆,以前走出大山纔能有事兒幹,現在待在家門口就能掙到錢。
海澄湖畔一段: 發展歷史
大廈以Y字型設計,Y字2翼角度爲120度,避免單位互望之餘,亦令各單位擁有最佳角度的海景。 而升降機、樓梯及屋宇裝備設施則集中在樓宇中部,方便住客使用及節省空間,2017年曾進行樓宇大翻新工程。 1至21樓每層6夥,有4個建築面積713呎的兩房兩廳兩廁單位;另外2個則爲530呎的一房兩廳的單位,大單位全部向海,細單位則主要向山。 愉景灣設計強調生活悠閒寬敞,所以廳與房的面積比例比市區的住宅大,例如530呎單位,睡房空間佔120呎,讓住客可以享受更舒適寬敞的居住環境。
海澄湖畔一段: 海澄湖畔一段第2座
2016年,香港興業改爲向城規會提出,將現時仍是空置地皮,規劃用途上只准作員工宿舍用途的6f區,和員工宿舍、儲存庫及加油站等用途的10b區土地,申請改劃爲住宅用地,總面積達七十五萬多平方呎,共建一千六百個單位。 城規會議本來於2017年四月審議申請,但香港興業卻向城規會提出延期。 第十七期位於愉景灣高爾夫球場的山上的愉峯道,由6組單層及兩層花園洋房組成,每組洋房由1間大宅連同3-4間小屋組成,洋房以北美式大宅設計,樓宇隨着山勢排列,令住戶享有最佳角度的海景。 面積由5087至6833平方呎,大宅內設由4睡房至6睡房不等,部分單位內設家庭室、書房、健身室等空間,其中A,B及F屋屋內更自設升降機,全部單位皆設有私家花園及私人泳池。 第十三期尚堤由5幢高座大廈共541個單位所組成,其中第3、5及6座的3、5及6樓設社區空中花園及在地下設有泳池供尚堤住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