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合的是,這些音響品牌目前都還只有一家汽車領域的合作伙伴。 3、內部設計:丹拿232採用的是家族產品慣用的內磁式大音圈設計,中低音單體是MF132型號。 Core 7憑藉緊湊的結構設計,爲安裝和擺放提供較大的靈活性,並且呈現的音質毫不妥協。 它既可以應用於錄音室、編輯室、廣播卡車、移動設施、廣播和戲劇配音階段,還可以安裝在沉浸式音頻混音室和各種定製安裝系統中。 丹拿c型2025 由於兼具精緻小巧的緊湊結構,又不失出色的頻率響應和輸出聲壓級,它可以與Core 59一起用來搭建校準後的多聲道專業監聽系統。
1973年九巴為旗下車隊制定車隊編號,全數215輛丹拿A型當中部分已先行退役,所以只有150輛獲編配車隊編號(編號D1-D150)。 丹拿A型巴士全數退役後,其中三架獲九巴保留,現時只剩下兩架、一架已完全損毀。 不過雙層巴士亦比單層為高,為了使這批雙層巴士順利行走主要幹道彌敦道,當局須大費周章修葺路旁樹木,並把招牌限制升高至4.8米。 所謂「CVG5型」,只是一個簡寫,它的全寫是「Commercial Victory Gardner 5 cylinder」,而「CVG6型」也就是「Commercial Victory Gardner 6 cylinder」。 「Victory」(勝利型)是這個型號巴士的主要名稱,數目字的分野,主要反映出引擎汽缸的數目。 可能是由於名稱太長,所以留存下來的名字,一直就是「CVG5」及「CVG6」型,沒有人再強調甚麼「Victory」或「勝利」的字眼了。
丹拿c型: 退役
SF2-SF31在剛出牌時也配用利蘭GB350全自動變速箱,但在行車時遇到與「自動波」LF相同的問題,最後也在1988年之前改作半自動操作模式,唯獨SF2繼續使用自動變速模式直至1984年1月退役。 D26(4961)是首4部投入服務的雙層巴士之一,於1980年退役後被改裝為訓練巴士,1983年全面退役後獲九巴保留,全面復修至1949年投入服務時的樣貌,但上層車窗改為退役時之全窗橫拉窗口,並非原裝半垂式窗口。 丹拿C型(編號D261-D330)全長30呎,配Gardner 6LW引擎,有108匹馬力,變速箱沿用CVG5型巴士(丹拿A、B型)的Wilson先選式傳動,再配上後置式樓梯、前門及尾門設計的Metal Sections車身,兩個車門均附上人手控制的拉閘。 九巴於1962年購入了70輛「丹拿C型」,成為當年九巴車隊中載客量最高的巴士,達99人。 丹拿c型 這70輛巴士中,其中一輛裝配了BACO車身,其餘都是裝配Metal Sections提供的車身。
- 這包括使用六汽缸的Gardner 6LW型引擎,巴士長度亦由27呎(約8米)增至30呎(約9.1米),是當年英國本土的新標準。
- 而丹拿272優勢主要體現在是低音收放乾脆幹練,節奏明晰。
- 但仍有個別路線依然派有珍寶行走直至中巴專營權結束,例如606。
- 而九巴為配合全面一人操作的需要,更於1970年代後期開始,全面替一些丹拿「CVG5型」巴士施以大手術,將車身全面改裝,主要的改動在於將登上上層的樓梯移前,尾門改作中門。
- 中華造船廠在1981年看準DMS的載客能力及便宜車價,逐向Ensignbus購入10輛DMS作為員工巴士之用,其中首3輛委託Ensignbus改裝為單窄門,3+2座位,令其載客量增加至115人。
不久後雅高巴士也欲在開頂巴士租賃市場上分一杯羹,同樣把旗下悉數珍寶改為開頂巴士,藉此與城巴作面對面的競爭。 丹拿c型 中巴在1976年至1977年購入的一批LF,有61輛配用利蘭SCG340全自動變速箱,但這些「自動波」珍寶在轉換波檔時會產生很強烈的頓挫,除了令乘客感到不適外,也加速零件損耗。 60輛「自動波」珍寶在1996年之前被拆除自動變速電腦,改回半自動操作界面,唯獨LF264繼續使用自動變速模式直至退役。
丹拿c型: 設計
因此,九巴為後期版的「平頂寶」作出若干改良,包括將上層車窗移低了6吋,及改良了車頭擋風玻璃設計等。 丹拿c型2025 在香港,丹拿CVG6在1970年代至1980年代初曾是九巴的主力,初服役時期除了走遍市區,更是行走過海隧道線的主力。 匪徒後來在維修車坑駛出一輛丹拿E巴士和周潤發決鬥,當中可以看到當時丹拿E的內籠,電影中最後D402被霰彈槍炸毀車頭,並嚴重毀爛,拍畢電影後被拆毀。
- 1999年,這款小型的兩路監聽喇叭更榮獲了EISA頒發的“年度最佳產品”大獎。
- 另有一輛珍寶SF15(CD1446)在1999年被新巴改裝成「員工溝通巴士」,並改以「特別用途車輛」登記,後期被編為SV60。
- 面對乘客量不斷增長及海底隧道通車帶來的壓力,加上配合新界路線發展,九巴在1973年從英國購入一批二手巴士,當中包括4輛30呎長的丹拿CVG6二手巴士(編號2D4-2D7)。
- Fleetline巴士在1962年量產後,在英國本土引起了很大的迴響。
- 有燒友說丹拿難玩,在我看來丹拿不是難玩,而是有無限的潛能等待各位發燒友們前去開發。
- 目前應用在一汽-大衆CC以及大衆旗艦豪華轎車輝騰上,而BMW5系內音響的差距可見一斑。
最後,當丹尼士及利蘭為應付香港特殊環境需要,先後研製出丹尼士喝采及利蘭勝利二型兩款前置引擎巴士,九巴及中巴便改為引入這些更切合運作環境需要的車款。 在1976年至1977年購入的一批LF,有61輛在其Daimatic/SCG GB486四前速半自動波箱上,套用CAV511自動轉波控制系統,但這些「自動波」珍寶在轉波時會產生很強烈的頓挫,除了令乘客感到不適外,也加速零件損耗。 所以中巴後來把操縱組件改為半自動操作模式,與其他珍寶看齊。 60輛「自動波」珍寶在1996年之前被改裝,唯獨LF264繼續使用自動變速模式直至退役。 SF2-31在剛出牌時也配有自動轉波控制系統,但在行車時遇到與「自動波」LF相同的問題,最後也在1988年之前改作半自動模式,唯獨SF2因特別原因於1984年1月永久停駛而從未改作半自動模式。
丹拿c型: 引擎
參見〈九巴運到十八部 巨型雙層巴士每部載客百人 加緊安裝不久派出服務〉,《工商晚報》,1961年11月22日;〈第輛載客百零五人 巨型雙層巴士十八輛已運港 坐位排列一邊兩人一邊三人〉,《華僑日報》,1961年11月23日。 全數丹拿D型初期調派到九龍市區的路線上行走,踏入八十年代,主要行走59、61、61A、63等屯門區路線。 全數丹拿C型初期調派到九龍市區高客量的路線上行走;到八十年代,主要行走54、55、76K等元朗區路線;73、74、77K、78K、79K等北區路線以及52、59、61、63等屯門區路線;亦曾行走大埔之75K線。 沿用Metal Sections車身,並採用「曼徹斯特」式(Manchester)車嘴,兩枚車燈從車嘴移出,放在沙板位置上面。 丹拿「Victory」雙層巴士底盤在1946年面世,全部只有一個規格,就是前後輪軸距離是16呎4吋(4.98米),使用真空輔助液壓制動,配用同廠的液壓飛輪及Wilson四前速先選式波箱。
丹拿c型: 香港的丹拿/利蘭珍寶
部分九巴的丹拿CVG6在退役後售予中國大陸及馬拉維繼續行走,也有幾輛被九巴保留作開篷巴士,直到政府實施強制淘汰歐盟四期前柴油商用車輛的計劃後,該批開篷巴士已全數除牌,並作為D430的零件車。 但九巴其後向丹拿購買更多CVG6LX-34型新巴士的時候,對新巴士作出若干的變動,成為後來的「丹拿E型」,令「丹拿D型」在九巴車隊內只有20輛。 京東上的所有商品信息、客戶評價、商品諮詢、網友討論等內容,是京東重要的經營資源,未經許可,禁止非法轉載使用。 聽衆 52SE是聽衆 52的升級版本,其採用6.5寸的“17W75”單元,與“D260”組合,保持低失真的同時,輕鬆應付一般動態。
丹拿c型: 香港營運商
丹拿定製安裝系列融合了關於揚聲器設計的所有經驗和技術……可以提供量身定製的設計方案。 丹拿定製安裝系列操作簡便、優雅簡潔、易於安裝,並且具有極大的靈活性,能應對最具挑戰性的聽音環境。 隨着發展,丹拿聲學演變爲丹拿現有的專業監聽音箱產品線,擁有標誌性的BM系列、M系列、LYD系列和Core系列。 新信心繫列是丹拿最新的旗艦級HiFi揚聲器,曾經風靡全球的丹拿經典無源揚聲器Confidence系列重獲新生。 這一次,全新Confidence系列採用全新的材料、精湛的工藝和先進的技術,將丹拿著名的聲學技術推向一個新高度。 丹拿Dynaudio音響同樣也涉及豪華轎車的領域,丹拿音響效果可以說是世界有名的頂級音響品牌。
丹拿c型: 倫敦珍寶
28mm的軟球頂高音乃改款自一隻被全世界發燒友所熟知的著名單元,它的通風式磁極片和背音腔設計可使喇叭的瞬態響應達至最佳狀態,而加入液磁冷卻又可獲得更高的功率承載力與阻尼係數。 看那極具標誌性的單元喇叭,尤其是是那九顆螺絲高音以及佈滿通氣孔的低頻防塵帽…..沒毛病吧。 CO系列同之前CP6巴士嘅主要分別係佢用咗柴油引擎,不過嗰時丹拿冇啱嘅柴油引擎畀佢用,所以CO系列係配街外嘅引擎。 佢可以揀吉拿5LW(車型代號COG5)、吉拿6LW(車型代號COG6)、AEC(車型代號COA6,俾高雲地利採用)或者Armstrong-Saurer(車型代號COS4,俾紐卡素採用)引擎,至於波箱就繼續用Wilson先選式。 丹拿音響是並不像其它品牌那樣由一兩個人創立的,它是由一幫熱愛電聲的工程師在1973年創立。 丹拿音響把創新技術、精密製造工藝還有純正的手工技藝互相融合,過了四十多年,拿音響對音質的追求以及熱情從來沒有停止,它的宗旨就是還原真實音樂,呈現出藝術家們的創作初衷,想生活變得更加絢麗多彩。
丹拿c型: 品牌介紹
而巴士日常維修則交由城巴負責,因此,這部流動捐血巴士亦有城巴的車隊編號D47。 退役1989年城巴第一批11米利蘭奧林匹克空調巴士( )正式投入服務後,DMS在城巴的重要性漸漸下降。 最後一輛退役的XF是XF196(DD5273,倫敦運輸局編號DMS2105,KJD105P),在1997年3月底退役,後來停放在沙頭角公路附近的一個露天倉,2001年後不知所終。 而訓練巴士(T19、T20/XF154、T21/XF192)則於1998年隨著中巴專營權的結束而退役並被拆毀。 DMS在中巴服役的時間平均超過10年,比它們在倫敦行走的時間還要長得多。 城巴首批二手珍寶(D1-D6)投入服務時的車齡已屆14年,雖然全數已更換了更可靠的Gardner 6LXB引擎,但因其他主件老化而令維修成本不斷上升,最後城巴把手上的DMS改為開頂巴士取代這批年事已高的珍寶。
丹拿c型: 香港的丹拿CVG6
中巴歷來共有19輛珍寶巴士被徹底重建,其中17輛原配金屬部件車身。 第一輛被重建車身的珍寶是LF67(BJ6629),在1977年因發生火警嚴重焚毀。 中巴後來向亞歷山大訂購第3批共40套LF車身時(合約編號CB3/2976),特意預留其中一套予LF67作重建之用。 替代者九巴原本在1977年打算再向利蘭訂購第4批共150輛珍寶,但在訂購後一年,為香港特殊環境設計的利蘭勝利二型誕生。
丹拿c型: 九巴
直至2011年4月10日,被有心人購入並進行修復,2019年修復完畢,並得到東方玩具有限公司以及遠大貿易有限公司的支持,於同年底舉行的冬季購物節展出。 直到2021年,該車換上原裝的起角輪拱旁板和頭邊燈,前輪亦換上原子胎。 有豐旅運在1987年從英國曼徹斯特的Greater Manchester Passenger Transport Executive(GMPTE)購入6輛配用Northern Counties 曼徹斯特標準車身的CRG6LXB Fleetline。 另外其駕駛室是依據GMPTE所訂下的標準建造,整個中控臺連儀錶井井有條安放在一體化的錶板上,而波棍則被安置在駕駛室右邊。 有豐旅運在1990年代重組為香港巴士時,6輛珍寶也順利過渡至新公司,並髹上與當時英國捷達巴士相同的橙、紅、藍條紋的色彩。
丹拿c型: 商品精選
最重要的是,與丹拿備受推崇的可自由擺放的HiFi揚聲器以及專業監聽揚聲器相比,入牆式與入頂式揚聲器也要呈現出同樣出色的音質。 丹拿定製安裝系列的所有產品均採用與丹拿HiFi系列相同的核心技術和架構,並借鑑細節設計。 丹拿定製安裝系列能夠通過巧妙的安裝搭配,帶來極具環繞感的聲場效果。
踏入1980年代,為配合政府積極發展新市鎮,珍寶陸續被調派行走新市鎮路線如沙田、屯門、元朗、大埔等。 九十年代九巴的珍寶步入晚年,由於九巴的一手珍寶不設液壓輔助轉向系統(俗稱「風油軚」),為了減輕車長負擔,這些珍寶晚年只服務於客量低或短途線,當中大部份珍寶的晚年都在沙田區渡過。 珍寶退役前,路線包括80K、81C、81K、84K、85B、85K、85M、85P、86A、86C、86K、87A、87B、87D、87K、87P、89B及89C線。
目前國內在售的車型中,只有同樣源自法國的標緻4008這一款車型使用了這一品牌的音響,並且只有在頂配的380THP自動豪華GT版上纔有所配備。 全新的LYD系列繼承了丹拿的經典品質,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升級。 該系列擁有現代時尚的設計、高標準的工藝與純淨通透,完美無瑕的聲音。 1、價格:DYNAUDIO(丹麥•丹拿)新推出的車載音響喇叭丹拿232比丹拿272的零售價格會更貴一點,丹拿272則是價格相對親民。 在專業的錄音室,無論是錄製三重奏或管絃樂隊演奏,還是對獨奏旁白或視頻遊戲原聲帶進行混音,亦或是對全沉浸式音頻項目進行母帶處理,您都要確保所使用的專業監聽揚聲器能精密準確重現錄音的每一個細節。
任何專業監聽系統的噪聲基底和信號分辨率對其性能表現都是至關重要的。 無論您使用模擬輸入還是數字輸入,您都需要控制監聽控制器和揚聲器系統之間的增益級。 我們爲您提供0dBu至+24dBu的增益範圍,確保模擬輸入的靈敏度與輸出水平出色匹配。 經過優化後,Core 7可以通過DSP(來自24-bit模擬數字轉換器)處理所有採樣率爲192kHz、分辨率爲64-bit的模擬信號,從而確保揚聲器具有最出色的精密準確性。 六輛來自GMPTE的珍寶均在1996年前退役,全數在香港被拆卸。 亦曾保留四輛珍寶,分別為原計劃運往非洲肯雅的D815/BK3183、裝上九巴自製車身的D931/BN5707及D1007/BU3648、以及改為右邊車門的D922(BN3008),其中D815、D931及D1007均被翻新至新車模樣。
丹拿c型: 北極聲.音響器材(HIFI)
這批巴士包括所有於1978年11月底仍然在役的「烏咀狗」,以及除四輛外其餘配伯明翰車嘴的A型巴士。 1949年,隨著大量新移民從中國湧入,香港人口急升,巴士載客需求激增。 丹拿c型2025 九巴原有單層巴士車隊早已不勝負荷,決定率先引入4輛「丹拿」CVG5雙層巴士,並同年4月17日調派到1號線行走,來往尖沙咀至九龍城。
將創新技術,精密製造工藝和純正的手工技藝想相融合,40多年來丹拿對原音重現孜孜不倦的追求和極大的熱情從未停止過。 1994 年,丹拿成爲沃爾沃的合作伙伴,致力於爲頂級汽車開發與之匹配的車載音響,這一研究成果最終現身於 1996 Volvo C70。 1989 年,丹拿與Andy Munroe共同開發專業監聽揚聲器「Crafft studio monitor」,正式進軍專業市場;同年,丹拿聲學室成立。 1983 年,揚聲器業界里程碑式產品——丹拿至尊「Consequence」誕生併成爲至今仍廣受追捧的傳奇揚聲器。
由於丹拿間廠喺1940年俾納粹德軍炸咗,所以丹拿嘅雙層巴士改喺附近嘅Wolverhampton出。 能播出響亮聲音的音箱不一定是有強能量的音箱,強的能量會給人信心,讓人在用最大音壓聽龐大音樂作品時心中有底,不擔心失控;同時,這個能量要有自信的收放能力。 越是老一輩的丹拿音箱越難做到總體平衡,都特別需要功放在低頻方面的能力;這是玩丹拿的難處,也是樂趣所在。 但這對新丹拿顯然改變了這一點,它的低頻豐盛了,厚且多,在保持了低頻彈性的前提下,多起來的低頻能量使人容易有滿足感。
丹拿c型: 車隊簡表
丹拿D(CS)型(Daimler(D)CS),繼D333的服務經驗後,九巴在1979年10月期間,將5輛丹拿D型(即D339、344、 、350)退出服務行列,以轉為中央樓梯版本(CS)型,這種一人控制模式方法更適合這個車輛的大小。 工程進展如火如茶,第一輛重建樣辦車D339/AD7245在1979年11月之前重投服務。 隨後展開進一步的重建,至1980年11月全數改為樓梯對正中間落車門,車廂佈局設上層51個座位、下層39座位和26個企位的丹拿D(CS)型。 為應付九龍及新界路線繁忙的需求,九巴遂在1961年向丹拿車廠香港經銷商天詳洋行分別於3月以80,000萬英鎊及7月以逾112,000萬英鎊購入設有78個座位的70輛丹拿巴士,分為30+40兩張訂單。 九巴將之稱為「丹拿C型」,並標榜此批車為可載105人的「巨型雙層巴士」,每輛價值逾港幣20萬元。 丹拿BA型(Daimler ):BA型巴士參照了AB型進行改裝,設有頭門和中門,更為適合採一人控制模式,載客量佈局為上層41個座位、下層28個座位及18個企位。
丹拿c型: 香港的丹拿/利蘭珍寶
其中Esotar²110高音被業界公認為世界上優秀的高音單元之一。 丹拿Dynaudio高音單元毫不妥協地追求最忠實的還原,最高的線性與最低的失真,聲音中性,沒有任何音染,質感好,瞬態反應快,最讓人驚異的當屬其不可思議的功率承載能力,丹拿的高音單元可以承受lOins/1000W的功率不會燒燬,這是很多單元達不到的魔鬼指標。 自1977年創立以來,丹拿不斷創新、突破性能,製造出更好地音箱,從而促進着行業的發展。 丹拿的單元從最初開始便以低失真率、高動態和大功率負載能力作為目標。
丹拿c型: 珍寶的優點和缺點
然而換上C2鉑金後,明顯感覺厚度上來,密度上來,用公主甚至感到了一些些壓抑感。 丹拿c型 網上很多老燒前輩是這樣評價鉑金的高音的:那就是有所收斂而不再如一代那麼放任自流,整體聲音更溫暖一些。 〈【古董巴士】為拍巴士被扣查寫悔過書 巴士迷揸「熱狗」再上路! 〈九巴第三十四屆年會 周錫年報告業務方面加強服務 全面開拓路綫增加車輛發展地產〉,《華僑日報》,1973年7月21日。 〈胡百全議員在九巴年會 配合集體運輸進展九巴大力發展業務 雖然成本增加仍繼續擴展業務〉,《華僑日報》,1976年7月22日。 而來自英國西密德蘭郡(West Midlands)的D7-9,因機件頻頻出現問題,在1983年末至1984年中已退出城巴車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