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樓價6大好處2025!(小編推薦)

就像這個北角港鐵站對上的舊樓「國賓大廈」,一個實用324呎單位,最新叫價598萬元,申請按保首期約60萬元,換言之首期只多付20萬元,便可多想124呎的空間。 只是月供要22,329元,但首置客卻不用過壓力測試,月入44,658元已可入市。 納米樓是指極小的住宅單位,通常是指實用面積200呎以下,其中屯門菁雋單位最細面積只有128平方呎,成為全港最細的住宅單位。

  • II及何文田Prince Central(已上載樓書)。
  • 他續稱,早前家長客出資以子女名義入市,但購入物業很多都不是自用,由於付出首期金額都不足夠買入大面積單位,資金亦會轉投納米樓。
  • 自港鐵黃埔站通車後,區內開設了不少特色食肆,例如人氣日式拉麪,選擇眾多。
  • 亞美能源宣佈,於1月25日,要約人香港利明要求該公司按例在先決條件達成後,向計劃股東提呈建議,當中將涉及建議以協議安排方式私有化該公司,包括註銷及終絕所有計劃股份及向要約人配發及發行新股份。
  • 只是月供要22,329元,但首置客卻不用過壓力測試,月入44,658元已可入市。
  • 納米樓抗跌力向來較弱,遇上樓市低潮,業主沽貨難免要損手。
  • 提起細價樓,自然想起早年拋出細價樓爆煲論的湯文亮博士。

精明的投資客,手持數百萬都寧願做定存「躺平」收息,而不願冒險承接納米盤。 「維峯.浚匯」設有3,060平方呎住客會所,提供健身室、工作共享空間、閱讀廊、多用途活動室、燒烤設備及宴會廳等設施。 交通方面,離港鐵炮臺山站約5至7分鐘步程,就近英皇道及電氣道有電車及多條巴士及小巴路線。

納米樓價: 納米樓還有升值前景嗎?除首期低外納米樓還有什麼好處?

另外,曾創成交呎價高達4.6萬元、全港最貴納米盤西營盤「瑧蓺」,早前一個極高層開放式單位,以約660萬元沽出,較2018年買入價帳面勁蝕20%,若連同其他使用,料最後勁蝕「兩球」離場。 至於納米樓業主接貨最後希望:投資客,亦被強敵各大銀行搶去。 以菁雋為例,租金低見六千多元,回報約三釐多,明顯跑輸各大銀行定存。

當中多個特色單位項目都有銷售好成績,其中荃灣昇柏山頂層複式連花園特色戶,實用1,312方呎,放盤半個月,以2,200萬元連一個車位易手,呎價16,768元,創屋苑新高。 原業主2013年一手買入價1,865萬元,賺335萬元或18%離場。 本港疫情轉趨緩和,雖然「限聚令」延長,卻無阻近期樓市的暖意。 買家再度出門尋寶,特色單位成為被追捧對象,發展商更爭相推售搶客,部分成交更創出新高價紀錄。 順帶一提,近期英皇(163)旗下跑馬地服務式住宅The Unit被稱為是全港最細單位,近日錄得一宗低層B室的租務成交,月租8700月,實用面積91呎,即每呎租金95.6,而太古城呎租僅50元左右。

納米樓價: 以下鐵路沿線盤 適合單身一族、小家庭

據知,原業主於2018年11月,以825.6萬購入單位,持貨未夠3年,帳面虧損約165萬,屬蝕讓個案。 近年納米樓樓價的升幅不似預期,有意投資的人,要多加衡量風險才入市。 當中有2集最為引起熱議,一對情侶為了儲錢置業及創業,租住了九龍城的100呎劏房,月租4,200元,平均呎租42元。 單位空間非常有限,只能擺放到一張雙人牀,活動空間欠奉。 《香港財經時報》搜羅全港十五個屋苑或單幢式大廈,樓價不超過500萬元。

  • 中國證監會在官網上的文件及答記者問指出,已在境外發行上市的企業,將視為存量企業,不要求立即備案,後續如涉及再融資等事項,按要求備案。
  • 香港納米新盤經典要數有「龍牀盤」之稱屯門「菁雋」,面積128方呎單位,折實僅售173.78萬元。
  • 就算真的貪納米新樓裝修靚有管理,他們也大可以買新納米樓,反正同樣都是買不起大屋,二手與一手的差別就未必有想像中的大。
  • 有港女在去年12月逆市買樓,購入一個位於元朗不足200呎的開放式單位,賣340萬,呎價高達17,000元。

此外,政府目前正研究限制樓宇面積,單位實用面積最少要有280呎或以上,以保障住戶有足夠居住空間。 而銀行亦因呎價過高,但業主財政能力亦較弱關係,考慮收緊或叫停納米樓按揭。 不過,納米樓的樓價仍較其他樓宇低,有利經濟負擔較大的人「上車」,所以納米樓在市場仍有一定吸引力。 納米樓(又稱蝸居)是指280呎或以下的開放式或一房單位。 納米樓之所以在香港盛行,不只因為香港寸金尺土,樓盤分拆多個納米樓以應付市場需要,而且過往首次置業按揭保險計劃,如購買400萬或以下單位,可獲得最多九成按揭,面積較小的納米樓就成為首次置業人士的目標之一。 較為人熟悉的納米樓包括「龍牀盤」菁雋、九龍灣皓日、長沙灣喜遇,還有筲箕灣形薈等。

納米樓價: More in 上車:

貸款產品比較頁面顯示的實際年利率及每月還款額是根據閣下所輸入的資料而作出之估算。 考慮申請產品前,我們建議你查閱相關產品之官方條款及細則。 納米樓表面上是為了讓小業主們更易買到樓而設,但想深一層,其實也未必是最理想的入市之選。

納米樓價: 今年「納米樓」佔一手供應達6成 10盤細過200呎

雖然市場對小型單位有一定的需求,但為確保市民有足夠的基本生活空間,政府應該制訂人均居住面積指標。 在本地研究發現,多個發展商於過去十年間,至少推出8550個面積低於260方呎的納米單位,當中約2000個面積更不足200方呎。 主因都是樓價飛升,市民無力負擔,發展商變相起呎價高但入場金額細的納米樓。 不過,如果市場出現逆轉,這類自住需求不大的「非人性化」單位可能率先士卒,加上林鄭plan出現放寬按揭限制,令納米樓受歡迎程度早已減弱。 陳永傑稱,今年1至11月份500萬下一手成交累計錄1435宗,佔總成交8.98%,料未來數字將進一步下降。

納米樓價: 樓市資訊 | 美聯物業

雖然納米樓呎價比一般單位高,不過納米樓單位面積較小,樓價就會比一般單位較便宜,所以「上車」自然比其他單位容易。 政府不久前公佈簡約公屋選址,究竟港、九、新界位置在哪? 納米樓價2025 這個如此納米的蚊型樓,面積只得168呎,門口旁邊設有開放式廚房,嚴格來說應該叫廚櫃,內裡設有迷你雪櫃、以及洗衣機等。

納米樓價: 【按揭成數 & 壓力測試】按揭成數最詳盡資料庫! 首置按揭成數及壓力測試點計? 轉按按揭成數又點計?

不過,由於沒有牆壁阻擋,在開放式廚房煮食時,油煙難免會擴散至全屋,所以最好要採用功率較高的抽油煙機,減少對單位的影響。 【新盤按揭】「林鄭Plan」VS「呼吸Plan」如何揀? 如果符合申請資格,買家可以選擇按揭保險新例(俗稱「林鄭Plan」)或發展商的「呼吸Plan」,「林鄭Plan」是指按揭保險新例,800萬以下… 翻查《2016年中期人口普查》統計,政府首度公佈了全港住戶面積中位數。 全港私樓住戶共有250.97萬戶,平均每戶2.8人,而居住面積中位數就是40平方米,相當於實用面積431呎。 然而,這個數字僅反映全港住戶中位數,而卻未能反映單位迷你程度。

納米樓價: 納米樓存風險 銀行研停按揭

物業樓齡25年,主攻兩房單位,往港鐵黃埔站約5分鐘步程,附近有多條巴士及小巴往九龍塘及尖沙咀等。 自港鐵黃埔站通車後,區內開設了不少特色食肆,例如人氣日式拉麪,選擇眾多。 納米樓價 男方作為擔保人,會被當有按揭在身,若果未來想買樓,銀行審批會較審慎,按揭成數將削減1成,例如買入1,000萬元以下物業最高按揭成數減至50%… 由於納米樓面積較細,單位樓價相對較為便宜,一般為400萬以下,但如果計算平均呎價,每呎可達$18,000或以上。 平臺上的加盟公司全部經過嚴格審核,從草擬合約到驗樓收樓,都會安排專業工程顧問全程跟進協助,100%防止裝修爛尾發生。

納米樓價: 納米樓

藍籌屋苑東湧映灣園再錄呎價低於萬元成交,美聯方吉和表示,屋苑10座低層A室三房戶,實用面積約912方呎,累減300萬元,以900萬元售出,為三房做價3年低位,呎價約9,868元。 中證監在官網的文件顯示,將取消證監會發行審核委員會、上市公司併購重組審核委員會,明確交易所與證監會的職責分工,以提高審核註冊效率,交易所在審核過程發現重大敏感事項、重大無先例情況等,及時向證監會報告。 證監會亦完善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制度,完善重組認定標準及定價機制。 上市公司為購買資產所發行股份的底價,由市場參考價的9折調整為8折。

納米樓價: 納米樓疑違規當民宿出租

「納米樓」泛指我們居住的生活空間愈住愈細,有人稱之為「迷你樓」、「奀豬盤」;外國也有人會稱為「鞋盒公寓」,是一個概括居住空間狹小的代名詞。 納米樓價2025 納米樓價 不過,根據《旅館業條例》,租出期若少於連續28天,便需要申請牌照,但有關單位即使出租數天均可成交,換言之有機會違規。 研究發現,獲利最多是嵐山一期的8座低層單位,單位面積只得180呎,業主當年以153萬元買入,持貨3.32年後沽出,勁賺231萬元,獲利超過一倍,達151%。

納米樓價: 中原地產 買樓,租屋,放盤,更輕鬆!

納米樓頓時變得有價有市,雖然實用面積不足200平方呎,尚可叫做五臟俱全,如果再扣除工作平臺和小露臺的話,實用面積可能剩下約160平方呎。 主要原因,在於銀行對於納米樓本身的前景也不太樂觀。 首先,考慮到納米樓的樓價未必堅固,有可能在批按揭之後的幾年就開始跌,例如本身借出了400萬貸款,但樓價跌穿400萬,變相對銀行來說就是門蝕本生意。

納米樓價: 裝修怕黑店怕爛尾?Toby 專人幫你跟進!(費用全免)

銀行批覈納米樓按揭與二手樓按揭一樣,需要計算借款人的年齡及物業的樓齡決定最長還款期,兩者通常均以「75減」計算。 納米樓價2025 如果借款人年屆45歲以上,或者物業樓齡達45年以上,最長還款期便有機會不足30年。 納米樓價 個別銀行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提供彈性,詳情可以與經絡專員聯絡瞭解更多。

納米樓價: 屯門納米樓: 納米樓的近況

法官判刑時表示,就算性行為是在女童同意下進行,但女童年僅14歲,仍須法庭加以保護。 納米樓價 仲量聯行(紐交所交易代碼:JLL)是全球領先的房地產專業服務和投資管理公司。 憑藉行業領先的科技應用,我們始終致力於爲客戶、員工和社羣創造機遇、打造理想空間、提供可持續的房地產解決方案;並不斷重塑房地產未來,創造更美好明天。 仲量聯行是《財富》500強企業,截至2021年9月30日,仲量聯行業務遍及全球80多個國家,員工總數超過95,000人,2020財政年度收入達166億美元。

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臺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 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按業主於2019年8月266.8萬元一手買入價計,持貨3年,現沽貨帳面蝕約22.8萬元或8.5%。

納米樓價: 開放式售價劈價至416萬元

被喻為「紫禁城咁大,但皇帝只瞓一張龍牀」的屯門「龍牀盤」「菁雋」,屋宇署列出樓盤最細面積71呎,但據發展商公佈資料,最細卻是128呎,兩者有80%差異。 自2008年金融海嘯後,全球量化寬鬆刺激下,本港二手樓價也愈推愈高,中原城市領先指數更反覆在高位徘徊,政府為遏止市場資產泡沫而推出多輪逆週期措施,包括收緊按揭政策,令一般小市民需動用較更高首期纔能夠置業。 在2010至2012的年間平均每年僅有72夥,到2017至2019年間平均落成量已增加20倍至1,552夥。 在「納米樓」充斥市場的情況下,即使市民如今能夠買樓「上車」,亦甚為「奢侈」。

納米樓通常以開方式單位設計,廚房、睡覺及生活空間位處於同一空間,部份單位設有迷你露臺,如想增加活動空間,便要在室內設計增加心思。 過去十多年香港樓價不斷上升,納米樓成為發展商起樓的大趨勢,菁雋、薈晴、AVA、尚譽、環海。 不過納米樓申請按揭較一般二手樓複雜,今次經絡按揭為大家拆解納米樓按揭細節,包括按揭成數、壓力測試及估價等事宜。

納米樓價: 納米樓末日到? 繼政府出招限呎後 據報有銀行研停按揭

提起細價樓,自然想起早年拋出細價樓爆煲論的湯文亮博士。 其實當初湯博士指細價樓將爆煲,是針對不少業主將細單位按上按的危機。 及後納米樓湧現,湯博士亦警告納米樓升幅最終會變「零」。

納米樓價: 以下鐵路沿線盤(14)上水站:威尼斯花園:最大戶不逾500呎

換言之,即使物業在有效期內並非經由代理出售,賣方仍可能須向代理支付佣金,因此、當賣方與代理建立獨家代理關係時應謹慎考慮。 值得留意的是,就算賣家直接與買家交易不經任何地產代理,都需要繳付佣金的。 除非有個別情況,現時大部分業主都不會讓一間地產代理成為獨家代理。 如欲瞭解更多關於放盤紙,可以參考地產代理監管局提供的表格3或表格5模板,或歡迎WhatsApp聯絡我們的按揭專員查詢。

納米樓價: 以下鐵路沿線盤(4)灣仔站:明仁大廈:500萬以下放盤僅1個

今年首季納米單位成交量,按季急挫逾40%,不少做價顯著下跌,大埔嵐山一個不足200方呎成交單位,做價較近3年前高位低逾兩成四。 另外,本月市場錄得的蝕讓成交中,亦佔近17%為納米戶,而部分蝕價放盤同類細戶,今年交投更出現「清零」,至今仍未錄得買賣。 另外,有網民覺得香港樓市無序狂升,是源自於盲目追求「炒樓」或「買磚頭保值」的思想,因為資本市場是針對市場需求而去做出針對性計劃獲利,假如港人樓市投資理念足夠理性的話,亦不至於被瘋狂市場追捧影響繼而推高樓價。

特別是在 2019 年, 政府放寬了首置按揭保險成數上限,首次置業人士買8百萬以下的單位,可申請九成按揭,變相買家可以買入更大的房屋呎數。 【Now新聞臺】賣地條款加入最低280呎的面積限制,有發展商認為是大勢所趨,市場對小型單位需求正在逐步減弱,有物業投資者則預計,二手「納米樓」價值會大跌,蝕讓個案會陸續出現。 有投資者當年購入西營盤的納米樓,原先打算長線收租,惟疫情下,租客客源減少,業主最終選擇蝕讓離場。 有關單位為西營盤「瑧蓺」極高層F室,實用面積216平方呎,開放式間隔,今年3月,業主開價750萬,惟一直無人問津,後多次減價至660萬易主,成交平均呎價30,556元。 近年樓價不停上揚,發展商為配合市場負擔能力,不斷壓縮單位面積,導致納米單位供應湧現。

納米樓價: 什麼是「納米樓」?

不過,2019年政府放寬按揭保險,九成按揭由原本只有400萬大增至800萬,增加置業人士的借貸力,納米樓的供應纔有所調整。 出現兩極化,主要是源於政府放寬按揭成數後,上車盤選擇大增,令納米樓需求大減;相反特色單位放盤量少、保值能力高,近期整體樓價調整後,遂十分搶手。 香港置業葉嘉俊說,海柏匯中層A室,實用面積207平方呎,開放式間隔,一個月前以月租1.15萬元放盤,終獲區內客接洽,其後減價2,200元,以近「八折價」,即約9,300元租出,實用呎租約44.9元,略低於市價。 納米樓價 據悉,新租客為上班族,心儀單位租金相宜,故睇樓一次後,即拍板承租。 另外,近年政府通過金管局對銀行有一些限制,例如LTV(貸款與估值比率)及壓力測試。 樓價愈升愈貴,在選擇不多的情況下,納米樓可算是一個可以考慮的物業或門檻。

納米樓價: 政府:增加建屋量行先

研究社指出,在2010年至2020年發售的納米單位中,共有722夥轉手,業主平均持貨3.48年,相等於「額外印花稅」一到期後,不足半年就立即放售單位,帳面平均獲利70.6萬元。 另一宗菁雋蝕讓,屬低層25室實用面積169平方呎的成交。 原業主買入單位作收租用途,見今年全球持續加息,股市波動故趁單位「鬆綁」便立即「減磅」套現。 至於經絡按揭轉介首席副總裁曹德明表示,據瞭解,現時未有銀行根據樓宇面積而拒批其按揭申請。 他指,銀行一直根據公司取向,爭取不同客戶羣,但亦會根據借款人的自身條件(如年齡、入息)及按揭物業條件(如樓齡、估值)等因素而審批按揭申請。 納米樓價2025 如果想投資納米樓收租,當市場的租金有下調壓力,租客可以用更低租金租更大面積單位時,納米樓租盤就不再那麼吸引。

另外,銀行也會擔憂政府一方可能會推出一些限制物業大小的措施,從以影響市場穩定並震動樓市的動作。 萬一政府突然宣佈市場上小於200呎的物業為不合法,或者規定物業必須最少有300呎以上的話,也會令這些納米樓的價值暴跌。 第二,納米樓的二手市場空間比起大單位要來得窄很多。 雖然說揸住磚頭也算是個人財產,但實際上,一般人對居住也會有最低的要求,百幾二百呎的樓盤在二手市場上未必能經得起考驗。 試幻想你已經以400萬買入了180呎的納米單位,但過兩三年單位跌價,或者無人接手,你就只可蝕讓或者自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