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在我國十二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中,半導體科學技術被列爲當時國家新技術四大緊急措施之一。 爲了創建中 國半導體科學技術的研究發展基地,國家於1960年9月6日在北京成立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開啓了中國半導體科學技術的發展之路。 複合材料的粘接缺陷包括空泡 納秒激光2025 (voids),雜質 (inclusion),以及吻接(kissing bond)等,會嚴重影響材料的強度和可靠性。 這些缺陷從外觀完全無法檢出,常規的非破壞性檢測(如X射線、超聲波等)因爲襯度過低,無法有效檢測這些缺陷。 經過數十年的發展,激光衝擊強化(Laser Shock Peening)已從實驗室走向市場,逐漸成爲高端製造業金屬材料部件強化的關鍵技術甚至標準技術。 固體深紫外激光器相對於氬離子激光器,具備更佳的壽命、穩定性,更低的能耗和熱負荷,適用7×24 工業環境運行。
VIDEO
MOPA型1064nm亞納秒激光器採用光纖耦合泵浦二極管內置於電子控制器,大大降低了激光頭的熱負荷和尺寸。 通過2m長的金屬屏蔽光纖電纜,傳遞泵的輻射,確保MOPA激光系統可以輕易地整合入用戶設備。 由於高泵和輸出功率,激光頭必須配置優化的空氣冷卻或水冷卻系統。 這款MOPA型1064nm亞納秒激光器提供能量 uJ和高光束質量的亞納秒激光脈衝~200ps,非常適合高精度測距和成像、激光雷達、微加工、化學和生化中的紫外光譜應用。
納秒激光: 緊湊型納秒激光水冷一體機 貝林激光 Coral系列產品
具有較佳光束質量(M2數值低)的納秒光纖激光器特別適合打標及微加工。 若干年前,IPG向市場引入了低平均功率的納秒激光器,以滿足打標應用的需求,這種新機器隨即引發了行業的整體反應,所有打標系統供應商均改換了新型激光器。 如今,可供選擇的激光器平均功率範圍爲10 W-500 W,固定脈衝週期(1.5 ns-500 ns)或可調製脈衝週期都有提供。 平均功率0.2~3W,單脈衝能量10~300uJ,脈寬0.2~0.8ns,重複頻率1~20KHz,峯值功率~1.2MW,單縱模。 筱曉光子的這款1550nm 脈衝激光器是一款人眼安全波段的高效ns脈衝光纖光源。 納秒激光 優化後的低噪聲摻鉺光纖放大器實現了高峯值功率和ns級脈衝輸出。
貝林激光憑藉飛秒紫外30W,在本次評選中榮獲“2022年度超快激光器創新獎”!
該納秒脈衝光纖激光器平均功率10 W -5 kW,脈衝能量1 mJ-100 mJ,峯值功率10 kW-1 MW,低階光束模式,脈衝波形可調或固定,脈衝重複頻率範圍廣,用戶接口簡單易操作,設計緊湊,性能可靠,能夠爲用戶提供更佳的激光方案,滿足用戶的應用需求。
激光衝擊強化通常需要4~10GW/cm2的峯值功率密度,也就意味着處理1cm2面積需要10J能量。
焊接,採用MOPA激光把不同屬性的金屬連接片焊接到電池電極上,使它們完美 結合,既有強度又不影響導電性。
經過600℃的加熱處理,該結構色沒有消失,而是發生顏色的藍移,展示出優異的耐熱性。 針對基於HSQ同心圓環的微型菲涅爾透鏡,在對532 nm激光束進行聚焦時,得到半峯寬僅爲0.76 微米的聚焦光斑,展示出優異的光束聚焦能力。 將上述HSQ微型菲涅爾透鏡加熱到400℃,其聚焦能力沒有發生明顯變化,聚焦光斑的半峯寬僅僅增加到0.8微米,表明該微型菲涅爾透鏡具有良好的耐熱性能。 進一步將熱處理的HSQ微型菲涅爾透鏡浸泡在常見的化學試劑中發現,微型菲涅爾透鏡經化學溶劑處理後聚焦性能沒有明顯變化,甚至對98%的濃硫酸也展示出良好的耐受性。 HSQ微結構表現出優異的耐熱性和耐溶劑性,爲飛秒激光直寫適用於嚴苛環境的無機微納結構和功能器件奠定了基礎。
納秒激光: 光譜成像系統
目前,公大激光國內率先推出300W納秒綠光光纖激光器,打破了國外相關設備的技術壟斷,創造了屬於我們自己的中高功率綠光光纖激光器產品,填補了國內激光器該細分領域的空白。 公司主推300W以上中高功率MOPA脈衝光纖激光器產品,主要應用於極耳(鋁箔/銅箔)切割,薄膜、薄金屬切割,薄金屬焊接,激光清洗等方向。 公大激光MOPA脈衝光纖激光器產品具有窄脈寬、高重複頻率的特點,在鋰電極耳(鋁箔/銅箔)切割應用上,兼顧切割質量和切割速度,具有明顯優勢。 擁有一支由多位碩士、博士組成並在激光器領域有豐富研發經驗的核心團隊,建立了由光學、軟件、硬件、結構組成的研發中心,專注於中高功率短波長光纖激光器產品研發,並具有自主軟件研發能力,目前擁有各類專利15項及軟件著作權7項。 研究還利用該技術構築了HSQ仿生結構色和光學微器件菲涅爾透鏡。 模仿自然界蝴蝶翅膀的多層堆疊結構製備了“HSQ-空氣-HSQ”的週期性3D堆疊結構,該結構在可見光範圍內具有明顯的結構色。
與DPSS正好相反,光纖激光器不存在熱透鏡效應,所以允許在極寬的範圍內調整重複頻率,同時保持光束質量的各項參數不變。 激光液相納米材料合成可追溯到1993年,與傳統化學納米材料合成工藝相比,具有工藝簡單、靈活性高等優點。 近日,該團隊與合肥固體物理所梁長浩研究員受邀綜述了激光液相燒蝕過渡金屬製備納米材料的研究進展,介紹了該工藝多組分納米材料的合成能力,對比了不同激光參數、不同液態環境條件下合成材料的特性差異,分析了差異機制。 LMG1020EVM-006 是一種具有集成電阻負載(不包括激光器)的小型易用功率級。
納秒激光: 科技企業
論文考察了焊接參數對外觀的影響,例如隨着功率的降低、頻率的增加,焊點氧化程度減弱,且表面更加光潔平滑,可以作爲焊接外觀要求較高時參數選擇的依據,亦可對焊點進行重熔修復,但需注意額外輸入熱量的影響。 本文提出一種通過功率、速度、頻率、圖形間距等參數初步評估裂紋是否產生的方式即裂紋影響因子,並通過試驗驗證了其準確性,爲預判裂紋提供了一種思路。 論文還通過0.2 mm厚的6063鋁合金和0.4 mm厚的304不鏽鋼研究了鋼下鋁上的反置搭接方式進行了對比研究,發現但所需激光功率和速度增加,強度略微降低,但焊接缺陷明顯增多,外觀變差。 通過對選定參數試樣的硬度測試發現,接頭硬度基本分佈在400~500 HV之間,與母材相比硬度出現了較大幅度的提升,尤其接頭底部界面區產生脆硬相的某些區域硬度值高達780 HV。 對試樣進行剪切強度測試的結果爲139.8 MPa,力學性能優異。
納秒激光: m 納秒脈衝光纖激光器(DTS) 50W
1) 瞬間峯值功率(MW級)高,形成多光子同步吸收,等效於一個可見光或是紫外線光子吸收所產生的能量。 衆所周知,相較於紅外線激光器,較短波長的紫外線脈衝,即使是在納秒極短脈衝下,吸收熱量也會較少,這樣材料就會形成冷消融,而非熔化或汽化。 因此,皮秒及飛秒脈衝激光器能夠在不需要生成紫外線的情況下,用紅外線或綠光實現類似結果。 另一方面,Spectra-Physics的Quasar紫外混合光纖激光器可提供大於 60W的高重複率、靈活、且可編程的UV短納秒脈衝。 這種功能組合大大拓寬了UV納秒激光器的可用參數空間,並能實現諸多材料的高質量、高產能加工,包括半導體、陶瓷、玻璃、藍寶石、電池箔等用於製造移動設備的一系列材料。 未來,UV納秒激光器的單位成本曲線將進一步拉低,同時進一步增強的能力可以繼續擴展其在大規模生產領域中的應用。
納秒激光: 緊湊型單縱模激光器EXCITE
Spectra-Physics公司的IceFyre工業級皮秒激光器是集高功率、超短脈衝、前所未有的通用性、重複頻率可調、可編程靈活調節脈寬、脈衝可按需觸發等諸多功能於一身,並且具有很好的成本優勢。 在1064nm波長處可提供大於50W的平均功率和大於200μJ的脈衝能量,是精密加工藍寶石、玻璃、陶瓷、塑料及其他材料的理想光源。 針對這一問題,研究團隊提出並實現了利用納秒激光在生物質成型多孔碳表面圖案化三維多孔石墨烯的直接製備,並對其光熱局域性界面蒸發進行了系統研究。 經過激光處理的碳材料表現出更高的光學吸收能力,圖案化的石墨烯高效率地將光能吸收並限制在表面薄層,實現了優化的熱量管理。 多孔石墨烯具有疏鬆三維結構和高比表面積的特點,爲水分子的傳質和蒸發提供了適宜的路徑和界面,實現了更高效率的太陽光-蒸汽轉化。 多孔石墨烯具有疏鬆三維結構和高比表面積的特點,爲水分子的傳質和蒸發提供了適宜的路徑和界面,實現了更高效率的太陽光-蒸汽轉化。
納秒激光: 紅外、綠光納秒激光器
隨着激光器件的發展,飛秒強激光的產生、超短強激光與物質的相互作用已成爲當今研究的熱點之一。 因此對飛秒激光下等離子體的特性,特別是時間與空間特性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飛秒與納秒激光與物質作用的比較研究也有利於對其相互作用機理的理解。 而根據脈衝持續時間,激光器又可以分爲毫秒、微秒、納秒、皮秒和飛秒激光器。 納秒激光器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激光器,也是最成熟的激光器,廣泛應用於各種各行業。
納秒激光: 納秒激光在鋁合金表面掃描2次實現超疏水
在航空航天、機動車與列車、風力葉輪等構件的製造領域有廣泛的應用。 通過選擇合理的激光能量、脈衝寬度、脈衝波形,可以使得正常粘接在多次激光作用後完全無損,而對弱粘接產生破壞。 同時可以通過對壓力、張力波的實時檢測來反饋粘接區的結構。 尤其適合重複頻率介於10 kHz- 數MHz之間,脈衝能量爲若干µJ-~1 mJ的超快脈衝。 同溝槽結構相比較,兩次激光處理後得到的顯微結構見圖3,則顯得更爲粗糙,可以觀察到有更多的熔渣形態的物質聚集在隆起的區域。 同時觀察到這一微坑內部和底部非常光滑,並且他們爲微納交替的結構,其形成原因爲在激光加工時在鋁合金表面的熔體的氣化和凝固所造成的,這一結構有利於支撐水滴。
納秒激光: 飛秒激光直寫三維無機納米結構研究獲進展
與納秒、皮秒激光器一樣,飛秒激光器的性價比也在逐步提升。 一旦做出選擇,則應採用適當功率的皮秒激光器以滿足生產能力的要求。 圖2顯示了在類似工藝條件下(平均功率30W、脈衝重複頻率1 納秒激光2025 MHz),分別採用UV納秒或綠色皮秒激光器,在0.7毫米厚的Gorilla玻璃(一款環保、輕薄玻璃,被用作高端顯示設備的保護層)上刻紋的結果。 採用UV納秒激光器劃線深度可達約70μm,而採用綠色皮秒激光器則僅可達約40μm。 但是,採用UV納秒激光器加工的玻璃邊緣豁口約 納秒激光2025 18μm,採用綠色皮秒激光器則僅約9μm。 所用的納秒激光爲YAG激光,其波長爲532 nm,單發能量爲180 mJ,脈寬爲6 ns;飛秒激光爲鈦寶石激光,中心波長爲785 nm,單發能量爲35 mJ,脈寬爲45 fs。
納秒激光: 激光測量
在納秒激光和鋁合金耦合作用之後,碗狀結構和規則排列的金字塔結構的表面形成微納結構,並且表面成分的改變造成在表面更加疏水。 結合上述研究結果和潤溼理論,可以預見,以上兩個原因使得加工的樣品的潤溼機理滿足CB模型( Cassie-Baxter model),且CB模型可以用來解釋耦合後樣品表面的疏水特性,如圖8所示。 採用納秒激光在鋁合金表面掃描2次實現了碗狀微納結構且具有超疏水功能。 同掃描一次的溝槽狀結構時的潤溼角爲140.21°相比,兩次激光掃描後潤溼角可以達到154.36°。 微納結構和超疏水元素的結合時鋁合金表面呈現超疏水特性的根本。 鑑於光纖激光器的光纖傳輸屬性,光纖激光器不僅具有便利的自由空間傳輸特點,同時也意味着穩定的光束指向。
納秒激光: 信息公開
對於許多材料而言,飛秒激光脈衝的去除閾值能量密度低於皮秒脈衝。 納秒激光2025 但是,在大多數能量密度水平高於閾值的實際加工過程中,材料去除率是與材質息息相關的。 納秒與皮秒加工對比納秒與皮秒激光器的早期研究顯示,當使用皮秒激光脈衝代替納秒脈衝進行加工時,不鏽鋼的熔化情況會減少。 多項其它研究已表明,當採用皮秒激光器進行微加工時,加工質量—被定義爲激光加工部位邊緣的熱影響區廣度、碎片形成、熔融物積聚以及飛濺等方面均有提升。 同時,按單位面積能量(mJ / 納秒激光 cm2)測得的最小能量密度來定義,皮秒激光脈衝的材料去除閾值比納秒激光脈衝要低得多。 UV納秒激光器在功能和成本方面的最新發展,加速 了其在精密微加工領域的應用。
公司核心技術團隊是廣東省“珠江人才計劃”和深圳市“孔雀計劃”重點引進的創新創業團隊,在中國和北美設立研發中心,在精密光學設計、視覺圖像處理、運動控制、光-材料作用機理等激光應用理論方面,擁有多項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 公司在中美兩國建有體系完善的生產基地、應用實驗室和客戶服務中心,採用“雙支持+全服務”模式,爲客戶提供全方位、高效率的售前、售後支持,從而建立長期穩定的戰略合作關係。 公司已在中美兩國建成三個生產基地,能快速響應客戶需求,公司通用型激光器採用標準化批量生產模式,激光模組及非通用型激光器採用定製化生產模式。 2.MOPA脈衝光纖激光器系列:用於激光清洗、極耳切割、光伏劃片、陶瓷劃線、金屬薄片焊接、切割等加工。 11月9日,2022激光行業榮格技術創新獎頒獎典禮在上海隆重舉行。
納秒激光: 精密位移臺
【摘要】:隨着科技的進步,在實際工程應用中,對材料的性能要求越來越高,在一些場合,單一的材料已經無法滿足更嚴格的工程需求,而這些應用場合往往對加工精度要求特別高,這就爲異種材料激光焊接創造了廣泛的施展空間。 納秒脈衝激光因其獨特的性能,在難焊、難熔、脆性材料的焊接應用具有明顯優勢,而鋼、鋁是應用最廣泛的兩種材料,但其之間的焊接性很差,因此納秒脈衝激光微焊接工藝成爲解決鋼-鋁異種材料焊接問題的有效手段。 本文采用納秒激光焊接系統以及0.2 mm厚的304不鏽鋼和0.4 mm厚的6063鋁合金作爲對象,並以鋼上鋁下搭接接頭方式,利用金相顯微鏡、掃描電鏡、能譜儀、硬度和拉力測試儀器等設備對焊接效果進行綜合分析研究。 首先研究了激光功率、焊接速度、工作頻率、圖形間距、波形等參數變化對焊接效果的影響,結果表明,隨着激光功率的提高以及焊接速度、工作頻率、圖形間距、波形峯值功率50%處的脈寬的減小,焊接熔深和剪切強度逐漸增加,但當接頭內部出現裂紋後,剪切強度開始急劇下降。
納秒激光: 激光器
近年來,隨着工業技術需求的不斷提高,對加工工具的要求越來越高。 微精密激光切割工具的發展方向也接近市長/市場的需求,並發展到超高速激光領域。 市長/市場需求的應用主要是納秒激光切割,皮秒激光切割機和飛秒激光切割機。 在這裏,在鋁合金表面進行2次納秒激光加工,使得鋁合金表面在沒有進行化學改性的前提下改變了組織特徵,由此實現了樣品的超疏水特性。
通常在一項工藝發展或過渡到工業領域時,往往會進行多激光器同步測試,以確定更適合的激光器種類及最適合的參數設置。 這些應用中心均設有微加工工作站,並配有不同類型的納秒及超快脈衝激光器。 另外,IPG還有一支經驗豐富、技術過硬的工程師團隊,幫助您對激光器的應用進行驗證。 如今,電子行業及半導體行業的產品持續小型化,這就需要我們在不斷縮小機器體積的同時,確保加工的高度重複性、準確性、高精度、產能,以及加工不同材料的能力。 在這一點上,超短快激光器相較於納秒脈衝激光器擁有無以倫比的優勢,即使其每瓦所消耗的成本更高。 ,隨着IPG推出該類激光器產品線,超快脈衝光纖激光器在設計複雜性、易於操作性、靈活性、穩固性、可靠性及體積等方面均取得了長足進步。
南京先進激光技術研究院:聚焦於激光領域的產業技術研發及科技成果轉化,建成江蘇省激光智能製造工程研究中心及全固態激光技術、激光裝備及工藝、激光檢測儀器等研發中心,入選科技部國家專業化衆創空間示範名 … 亞納秒激光器主要面向材料的精細加工領域,典型的應用光路如下圖所示。 與鈦寶石CPA系統不同,OPCPA採用光學參量放大(Optical Parametric Amplification)過程來放大啁啾脈衝。
在X射線衍射測試中,對材料施加外加的高壓,造成材料應力、晶格參數乃至物相的變化,對研究材料的在壓縮過程中的應力應變狀態方程、熔化、相變、聲速、晶體結構、溫度變化以及非平衡動力學等等過程有重要意義。 Amplitude 提供系列激光器,可用於實驗室研究及工業應用。 尤其是Premiumlite-YAG激光器,其重複頻率比現有同等能量激光器高10倍,特別適合高產率衝擊強化工業應用。 待處理工件表面覆以不透明吸收層以及約束層,激光被吸收層吸收之後產生等離子體;在約束層的限制下,等離子體的爆炸在材料表面產生強烈的衝擊波並向材料內部內傳播。 經過處理的材料產生相變和應力,可以非常顯著的提升材料的強度、耐磨性、抗疲勞特性;衝擊強化還可用於金屬疲勞恢復。 TLPN 是摻銩光纖激光器,是一種光纖-bulk混合激光器,在 1940 nm 波長下提供 10 ns 脈衝,脈衝能量高達1 m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