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港女校排名11大著數2025!專家建議咁做…

每個學校的老師人數較多,對於老師的教學能力要求高、班師比合理。 剩餘的8所學校中,大名鼎鼎的拔萃男書院雖然與拔萃女書院齊名,但因爲相對更加側重學生文體藝術發展,學霸狀元不及女書院而排名跌至第十位。 拔萃女書院自1860年起創立,在2005轉爲直資學校,擁有159年的悠久辦學歷史。

保良局陳守仁小學雖無直屬或結龍中學,不過小六畢業生大多升讀拔萃男書院、港大同學會書院、喇沙書院、瑪利曼中學、聖保羅男女中學等著名英中,因此每年都吸引逾7千人爭搶學額,競爭非常激烈。 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為全日制直資英文男校,一年級共提供150個學位,學費約$45,000。 學校以英文為主要教學語,在音樂、視藝、體育方面都有傑出表現。 拔萃女小學為拔萃女書院的小學部,無論是小學或中學,都是公認的頂尖學校。

全港女校排名: 全港小學排名 Top 11-100

子女升中家長緊係想揀間好嘅中學,記住要留意香港嘅 Band One 中學大部份都係直資學校或資助學校(又稱津貼學校),因為全香港只有大約 7% 係官立學校。 好多家長除咗睇間中學係咪 Band 1,都會睇埋佢係咪名校,同埋全港中學排名。 真光女書院是位於香港油麻地的一所津貼女子中學,為了紀念真光校祖美國傳教士那夏理女士。 1973年,九龍真光中學校董會得到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的協助並創立此校。 由於學校是按30年前的標準興建,為了迎合新的需求,學校作了很多工作翻新校舍基本設施,新翼已在2005年中落成。

  • 瑪利曼小學為灣仔區的英文資助女校,85%畢業生可升讀瑪利曼中學。
  • 傳統名校聖保羅男女中學位列全球榜首,學生平均分為43.3分,今年該校誕生13名IB狀元,分別為7男6女,創歷屆新高。
  • 嘉諾撒聖瑪利書院創立於1900年,係一間女校,係香港補助學校議會22間補助學校之一,坊間稱為傳統名校。
  • 九龍塘學校(小學部)成立於1936年,學費約 $61,000。
  • 位於中西區的嘉諾撒聖心學校私立部創校超過150年,以中文教學,學生升中派位成績優異。
  • 在1996至2001年間,該校連續五年的會考及格率及連續三年的入大學率達到100%,其中大部分學生均能入讀中大或港大。

以下分析主要考慮三個條件,包括 DSE 全港女校排名 公開試成績排名、班師比例以及師資。 小學方面,香港只有 19 所 女子小學,她們幾乎全部由天主教教會辦學。 揀中學除咗睇成績同 banding 之外,中學嘅校風都非常重要。 中學生正值青春叛逆期,學校嘅學習環境對中學生嘅行為影響非常大。

全港女校排名: 全港中學排名2022(更新4月1日 4:30pm)

學校推行活動教學,於一至六年級均實施小班教學,並為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安排教學助理及學科輔導計劃。 不少家長指女兒在聖士堤反的初小階段,甚為輕鬆,至小三課業就會愈趨加重。 中西區兩所聖心分別為資助及私立小學,兩校同位於堅道,不過分屬兩個獨立校舍。 嘉諾撒聖心學校一至三年級為下午班,四至六年級則為全日制上課,以逐步適應全日制中學生活。 其直屬中學為嘉諾撒聖心書院,該校預留85%學額予兩所聖心的畢業生,升讀機會大。 雖然聖彼得不如部分名小學有一條龍或直屬中學,但升中派位成績優異,學生多升讀英皇書院、聖類斯中學、英華女學校、聖嘉勒女書院等名校。

  • 由於無需繳交學費,加上有名牌英中喇沙書院坐鎮,因此每年都吸引總多男同學報讀。
  • 這間九龍城名校的成績,與同區學校如喇沙書院、瑪利諾修院學校(中學部)、迦密中學相約,都是家長搶手之選。
  • 數據之中,最具參考價值、最量化、最容易獲取及掌握理解的,就是升學及公開試成績。
  • 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及其一條龍中學拔萃男書院,均為本地直資名校,可說是本地男校一哥。
  • 學校在疫情前亦積極擴展學生視野,定期舉辦海外交流團及考察團活動,前往澳洲、英國、美國、新加玻、韓國等地。
  • 校內推行美感教肓、重視品德培養,使學生既有審美思維,亦有內在美。
  • 學校的教學策略包括按能力分班、自主學習、發現式學習、體驗式學習等,深化學生的學習能力。

聖保羅男女中學唔會參加教育局嘅「中學學位分配辦法」,通常喺每年九月到十二月接受下學年中一入學申請,詳情查閱學校網站。 另外提提大家,唔少直資、私立小學已經接受2021學年報名,家長應該要密切留意心儀嘅學校嘅截止報名日期,免得錯過入讀心儀學校嘅機會。 瑪利諾修院學校(小學部)位於九龍塘,喺另一間上榜嘅資助女校,2020 年小一入學申請報名競爭一如既往地激烈,平均 5.5 人爭一個學位。 而瑪利諾修院學校(小學部)沒有精英班之分,而想一條龍直升其直屬中學瑪利諾修院學校(中學部),可為小學部保留最多 85% 的學位。 而位居第3名的喇沙書院是香港著名的男子天主教中學,創立於1932年。 說起這所學校的校友可就厲害了,有李小龍、許冠文等著名的香港影星。

全港女校排名: 沙田區排名

記者翻查教育局網頁最新上載之《小學概覽2019》中,發現教學語言為英文的全港官立及資助小學共有11間,當中不乏深受家長追棒的「名校」,同時亦有不少隱世英小,可能連該區的家長也未必知道。 雖以母語教學,但數理、英文科目等同樣採用頂尖英文教材,務求為學生升學及就業提供更有利條件。 該校設有50多個課外活動學會,分屬宗教活動、學術活動、興趣活動、音樂活動、體育活動、服務活動及學生會社等。 校內設有多媒體環球教室、多媒體圖書館、創意科技設計實驗室、數碼音樂實驗室、紅藍數研實驗室、校園電視臺、健身室、雨天操場、全天候跑道、攀石牆、投擲場及室內體育館等設施。 在歷年DSE成績中累積得3位狀元,首名華裔諾貝爾物理學獎得獎者崔琦、榮獲菲爾茲獎章的國際級數學家丘成桐都是該校校友。

全港女校排名: 全港小學排名2022|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小學排名100強

近日英國教育機構Education Advisers公佈「2021全球IB成績TOP 100學校」當中有19間屬香港學校,有4間更排頭十位,其中一間直資學校更是首次打入十大。 除了出色的學生表現外,他們在運動和音樂方面的發展也非常出色。 2019年,教區女子大學游泳隊連續32年獲得香港和九龍區D1校際游泳比賽的整體冠軍,田徑隊也連續獲得13個冠軍。 教區男童學校合唱團在2006年,2008年,2010年,2012年和2014年舉行的世界合唱比賽中獲得了青年男性合唱組的世界冠軍。 香港的女子中學大部分由天主教教會辦學,其次的就是基督教教會。 另一方面,大部分女子中學都是優秀的學校,她們的學生在校內和校外的成績都表現出色。

全港女校排名: 聖保羅堂幼稚園(北角)

外界對培僑的印象,多以為它是一所愛國學校,其實學校不但重視中華文化,同時融合西方文化教育,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 位於62校網荃灣區內甚有口碑的香港浸信會聯會小學 ,於政府中央課程的框架下,自行編制課程。 主張「少功課、少考試」的多元教育,平衡學習、心靈、品德三方面發展。 沙田區兩間呂明才小學——浸信會呂明才小學及浸信會沙田圍呂明才小學(下稱沙呂),均是區內大熱學校,其聯繫英中浸信會呂明才中學同樣是區內數一數二的名校。

全港女校排名: 拔萃男女書院 (DBS/DGS)

而喺呢個小學「自行分配學位」嘅階段,全港所有官立或資助小學(佔全港大約九成,以下統稱「官津小學」)會各自拎 50% 嘅學位作自行分配,剩低 50% 全港女校排名 學額就係由教育局統一分配。 全港女校排名2025 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位於旺角,除咗喺學業成績優異,音樂體育亦都稱霸學界小學,另外男拔小嘅全部學生都可升讀一條龍中學—拔萃男書院。 2020 年小一入學申請報名競爭一如既往地激烈,平均 27 全港女校排名 人爭一個學位。

全港女校排名: 香港教育學院賽馬會小學@大埔區

真光女書院是香港油麻地一所傳統女校,以英語爲各科的教學語言,中文、中史、普通話及宗教教育除外。 中一、二級設立英語戲劇課,讓學生在濃厚的英文語境中學習。 英華女學校(Ying Wa Girls’ School)創立於1900年2月,是倫敦傳道會旗下的女子津貼中學,現由屬下的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負責管理。 全校學生人數約950人,爲香港補助學校議會22所補助學校之一,是香港傳統教會名校之一。 全港女校排名2025 在香港,相信大家都留意到IB課程受歡迎的程度日漸上升,越來越多本地國際學校、私立及直資學校都開始引入IB課程。 全港女校排名 最新的數據顯示,香港共有67間IB學校,其中34間開辦大學預科課程(IBDP)。

全港女校排名: 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

九龍區傳統名男校英華書院,於2008年也轉爲直資,但堅守以「平民直資」定位,秉承近二百年的傳統精神,培育「實而不華,卓而不傲」的學生,是全港4間直資男校中學費最平、最抵讀。 藍田聖保祿中學與銅鑼灣跑馬地兩間聖保祿爲姊妹學校,學生均秉承同一校訓「爲一切人, 成爲一切」,爲觀塘區內數一數二的Band 1女校,每年入讀大學率超過9成,2015年更試出該校首名DSE狀元。 校內推行美感教肓、重視品德培養,使學生既有審美思維,亦有內在美。 「平民女名校」協恩中學創立於1936年,學業、體育、音樂、辯論等實力非凡,近30年更橫掃學界體壇,連續31年奪得學界最高榮譽——「中銀香港紫荊杯」女校組總冠軍。 協恩重視體育發展,每位學生在6年內要接觸18項運動,由此發掘人才。 1932年創校的喇沙書院,狀元輩出,會考年代共出產27名10A狀元,2003年會考學生共考獲501 個「A」,紀錄未有學校能打破。

全港女校排名: 聖保羅男女中學附屬小學@南區

香港的女校或男校大部分由天主教教會辦學,其次的就是基督教教會。 聖保羅男女中學附屬小學位於黃竹坑,而佢哋嘅學生一直以品學兼優為名,不論喺數學、創新技科比賽中都屢獲殊榮。 全港女校排名2025 而學校亦注重透過多元化的學習活動,發掘及提升學生的潛能,而校舍設備更係完善,除咗有泳池,仲有跑道及草地、蝴蝶園、創新科技室等等。

全港女校排名: 香港中學排名(完整版)

小學部提供約225個小一學額,當中約75%學額取錄直屬幼稚園學生,其餘學額則招收外校生。 全港女校排名2025 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及其一條龍中學拔萃男書院,均為本地直資名校,可說是本地男校一哥。 男拔附小提供150個小一學額,每年收到約3,000份小一入學申請,平均約20人爭奪一學額。 全港女校排名2025 學校設有60多個選修科目,分為體藝、科學、語言文化及個人發展四大類。

含金量極高的官立小學,與皇仁書院、庇理羅士女子中學、金文泰中學等Band 1 中學均有聯繫。 小一至小六實施小班教學,推行全校參與新資助模式支援計劃,包括協作教學,課前及課後輔導課、中英及英數課堂抽離模式上課等,另設課前課後拔尖班,維持學生一貫的高學術水平。 有92年歷史的聖嘉勒小學,其一直培育謙遜有禮而優越的女學生﹕明星葉麗儀﹔前律政司司長、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梁愛詩﹔前漁農自然護理署署長徐潔儀﹔探險家李樂詩博士的兩位千金,都是最佳例子。

2003年開始組隊投入機械人賽事,十年內獲獎無數,不但8次奪得香港區全場總冠軍,在世界賽名次亦常居前列。 位處東區的張祝珊英文中學,爲政府津貼之全日制男女中學。 張祝珊雖爲地區一級名校, 但卻一直保持低調, 全港女校排名2025 且校風淳樸務實,深受區內家長青睞。 值得一提,張祝珊不設叩門、不設面試,會以學生的成績品行,及所獲獎項來作評估。 1890年創校的庇理羅士女子中學,是本港首屈一指的官立女校,百多年來培育出在政商界,以至各行各業的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