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名校小學10大分析2025!(持續更新)

家長為了子女入讀心儀學校,連買單位也會把校網放入首要考慮,選擇網內的地區置業。 傳統名校小學2025 不過,市面上其實有屋苑擲界不能納入校網範圍,要為子女選擇優質學… 隨著政府對九龍東啟德發展區的大力發展,坐擁九龍城區名校網的啟德區也成為了投資的熱門之選。 Oasis Kai Tak是區內的焦點樓盤之一,住宅由8棟高低座大廈組成,合共提供648夥,項目最大的賣點是鄰近剛開通的屯馬線啟德站以及其設施多元的豪華會所。 近幾年從各類媒體報導中,總能聽聞有內地家長花費千萬港幣來港置業,只為孩子能夠搶讀香港名校的案例。

九龍塘宣道小學位處九龍塘蘭開夏道,同樣是熱門的傳統私小之一。 根據學校消息,平均每年超過百分之九十五的畢業生獲派全港英文中學,包括拔萃男書院、協恩中學、華英中學、喇沙書院、德望學校、拔萃女書院等,成績標青,故非常受家長青睞。 學校每年9月開放網上入學申請,共有160個學額,最新學費則介於每月 $56,650 至 $59,450。

傳統名校小學: 家長分享

香港的公立中學共劃分為18個校區,其中,中西區、東區、灣仔區及九龍城區為四大知名中學校區。 香港的中學“統一派位”入學按照校區進行,每個校區中再配以數值來劃分小學校網,有些校區內會被分成幾個校網,例如九龍城區分別有34、35、41小學校網,而小學的“統一派位”會按照校網進行, 其中,11、12、34及41校網為全港頂級小學校網。 國際學校則不同,家長需於 K2 便要報名及準備,然後再接駁 Grade 1。 國際學校小學與中學是一條龍連接,若家長計劃子女將來到海外升學,也可省卻不少煩惱,即使往海外學校亦可以銜接。 其實香港有不少名人或星二代,都特別鍾情國際學校,除了令子女兩文三語流利外,更因壓力較小不用死讀書。 應採兒及小春給Jasper選擇了在香港很有名氣的傳統國際名校(全港排名第13 )-耀中國際學校。

  • 九龍禮賢學校曾獲得「愛心學校」稱號,也有家長形容為「Happy school」,建校60餘年,成為家長選校熱門之一。
  • 2021 年小一入學申請報名競爭十分激烈,平均 22 人爭一個學位。
  • 國際學校多星二代讀,不過傳統名校依然受星爸媽熱捧,尤其拔萃女小學及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兩大神校。
  • 為啟發學生潛能,會發展資優教育及自信教育,而各科課程採用活動及傳統相結合的教學法,以提高學生對各學習範疇之興趣。
  • 小一自理課程、服務學習課程、敬師孝親月、紀律訓練營等,都是以培育「雨川人」的特質為目的。

山頂和南區一向是港島富豪聚居地,而要數九龍豪宅區,首先想到的一定是九龍塘,因該區一直是富豪聚居地,不少社會賢達、富豪名人均居於九龍塘的獨立屋和別墅。 區內亦有不少低密度洋房,如「九龍塘花園」、「牛津道2號」、「新德園」等,亦一直受富裕家庭喜愛。 12 傳統名校小學2025 傳統名校小學 校網內較多商業地段,不少屋苑與商廈為鄰,特別在灣仔及銅鑼灣一帶。

傳統名校小學: 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沙田區

學校於1988年創校,前身為保良局莊啟程小學上午校,為區內廣受家長讚譽的優質學校。 更麻煩的是,一班當中只有幾個精英,故若你一廂情願以為孩子進了名校就好,到最後他的成績可能比不上他在普通學校也說不定。 傳統名校小學 除核心課程外,學生可選修跨年級學科,如法語、天文學、理財、禮儀等。

香港家長喜愛名校是眾所周知的事實,但究竟名校有何吸引之處? 傳統名校小學2025 傳統名校小學 本專題請來資深選校專家趙榮德,客觀地拆解一般名校所具備的特徵,而且更重要的是想告訴家長,好的學校不一定具有非凡的知名度,但他們同樣能栽培出優秀的學生。 廣播道一帶亦有不少新舊物業可選擇,如樓齡較高的「寶能閣」、「碧麗閣」、「雅麗園」、「金翠苑」,以及「龍翔苑」等傳統廣播道名廈。

傳統名校小學: 全港私立及直資小學排名 Top 20

迎來95週年校慶的民生書院小學是九龍區傳統名校,直屬中學是英中民生書院,每年超過85%能直升中學,名氣及口碑兼具。 傳統名校小學 學校佔地超過1.5萬平方米,小一能容納7個班級,也有超過60多項課外活動讓學生參加,中小幼共用操場、游泳池等設施。 學校將在每年的5月份開放小一入學申請,學費為$52,500,設有學費減免計劃及獎學金計畫。 以往曾經有多間很受歡迎的一條龍學校,因為免流失取錄學外其他優秀學生的機會,紛紛「脫龍」,故從現時受資助的一條龍學校名單中,現只僅餘一傳統英中龍校嘉諾撒聖瑪利書院,與嘉諾撒聖瑪利學校及天神嘉諾撒學校結龍。

傳統名校小學: 香港嘉諾撒學校@東區

能吸引過萬名家長慕名而來,絕非無因:畢業生赫赫有名,如文學家白先勇、教育家劉天賜、前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廖秀冬等;學校堅持自信教學,找出孩子的閃光點。 1860年創校的拔萃女小學被譽為女校中的神校,其一條龍直資中學拔萃女書院名人校友輩出。 女拔學生在學術和音體藝方面均表現出眾,每年於學界比賽囊括多個獎項,而且出名重視閱讀,學生的語文水平高。 學校設四班小一,提供約140個學額,每年吸引約3,000人報名,競爭相當激烈。 聖雅各既沒直屬也沒聯繫中學,卻依然深受家長歡迎,推行品德教育多年,既教授傳統中國的道德觀念,也堅守基督教信念,學生品德在區內數一數二。 傳統名校小學 雖然該校為中文小學,但學生的英語水平高,升讀英中的機會同樣高,每年有逾半畢業生獲派英中。

傳統名校小學: 全港小學 Top 10 Band 1 名校排名

然而,當對幼兒教育的體會愈深,思考的角度也就愈廣,選擇也會相應改變。 每個家庭背景不同,小朋友的興趣和資質不同,因此沒有哪種教育模式適合所有孩子,家長在教育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也是最瞭解孩子的人,理性地權衡得失,應該懂得如何為孩子選擇最好。 另方面,近年有不少家長對一批新辦的直資學校情有獨鍾,趙榮德認為不應抱「一窩蜂」的態度去選擇直資學校。 第一類以由慈善或宗教團體主辦佔多,例如由東華三院、保良局、仁濟醫院、救世軍等慈善團體主辦的學校;而宗教團體主辦的地區名校例子則有香港道教聯合會鄧顯紀念中學。 趙榮德是前喇沙書院副校長,亦是香港輔導教師協會榮譽顧問,多年來替報章撰寫升學輔導和英語專欄。

傳統名校小學: 香港有機資源中心「真正有機20年」填色比賽

不過,局方亦設有上限,半日制每年學費不得高於10,530元,全日制或長全日制每年學費則不得高於27,380元。 傳統名校小學 採訪當天,碰上寶血醫院(明愛)陳登復康治療中心派出專人為衛理堂的小朋友做足健檢查。 學校為了孩子的全面健康發展,會與不同機構合作,為學生帶來各種免費保健活動。 學校亦有社工到校服務,每星期社工會駐校兩天,為有需要的學生、家長或教師作支援。 阮鳳儀說,私立獨立幼稚園當然亦可自費聘請這些專業人士,但它們要兼顧很多不同開支,考慮因素便有更多。 香港有不少私立小學,均有直屬的中學,當中不少均是傳統名校,位於黃大仙區的德望學校(小學部)就是其中之一。

傳統名校小學: 香港學區房攻略!名校都在這個區!

拔萃女書院為香港傳統Band1A中學,在學業成就及文娛活動皆有出色表現。 傳統名校小學2025 如希望成功入讀拔萃女小學必須盡早做好準備,瞭解學校收生標準。 當統一派位結果未如理想,愈來愈多家長由自行收生轉投直資學校,家長羣組中,也有不少心儀「新派直資」,這批新派直資創校少於20年,大多為一條龍辦學模式,課程及活動多元化,報名人數甚至超越傳統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