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朗商會中學2025詳盡懶人包!專家建議咁做…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3週年,本校中一同學與其他四所中小學學生 一同參加由正氣慈善基金會和青晉義工團於元朗新田惇裕學校足球場舉行的 「少年獻慶賀國瑞 浩然正氣功夫大匯演」。 本校於2022年11月17日舉辦戶外學習日,讓同學有機會踏出課室學習與考察。 本學年,中一至中四同學參加由海洋公園學院舉辦的教育活動,中五及中六同學分別到大澳和長洲考察。 是次活動增加同學對可持續發展,以及香港文化遺產和自然環境的認識。

本學年社員大會已於2022年9月5日順利以視訊形式舉行。 本校鄉、元、中、學四社 社監、社導師及社員一同出席大會。 會上,各社先介紹上屆幹事、新任幹事,再回顧過往表現,並與社員一同承諾為社創造佳績。 社員於網上報名參加 水運會和陸運會項目,表現積極踴躍,力求為社爭光。 是次活動旨在讓中一新生了解更多中學的生活,並透過有趣的遊戲、活動及講座,增進同學之間的交流及認識。 本校共五隊中二學生參加由工程及科技學會主辧的「IET Faraday Challenge Day Final」,表現優異,其中第3組「智能垃圾收集系統」及第1組「智能工地安全系統」兩個設計分別奪得亞軍和季軍。

元朗商會中學: 中學快訊

升中「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已展開,但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多所學校取消面試,不過在元朗區卻有三所「全開英文班」中學,首推網上面試,包括實時小組和個人面試,考覈申請人的語文能力;亦有學校以視像錄影,瞭解申請人的思考過程。 中華基督教會基元中學是一所Band 1C津貼男女英文中學,學校以英文為主要教學語言,辦學宗旨是「建立愉快校園,提供優質教育,發展個人潛能,共創美好人生」,本著「凡事長進,連於元首基督」的精神,希望學生可以發展個人潛能。 由於元朗商會中學是資助中學, 中一收生須按照教育局的中學學位分配辦法,共分兩個階段收生,分別為「自行分配學位」和「統一派位」。 元朗商會中學 「自行分配學位」在每年的一月底舉行,家長可為子女揀選兩間不受住址地區和學網限制的中學,學校將按本身的辦學理念和特色,根據預先公佈收生準則及比重,預留不多於30%的中一學位,自行取錄適合的學生。

該會舉辦是項計劃,旨在嘉許在文化藝術領域上表現 傑出的學生,鼓勵他們發展所長,提升自己在文化藝術方面的素質。 本校同學參加由香港潮州商會主辦,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藝術香港聯合主辦,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協辦的「『我愛我的祖國』金紫荊盃香港校際作文暨普通話朗誦比賽」。 3D黃梓榆同學、5E陳煒欣同學及6E麥靖嵐同學表現優秀,獲三等獎。 比賽旨在提升青少年的寫作及 普通話朗誦表達水平,增強香港青少年的愛國意識,培養香港青少年對國家的認同感。 本校同學參加由香港中華文化發展聯合會舉辦的學生作家徵文比賽(2021/22), 表現優異,5E蔡淇淇同學及3D鍾安若同學分別獲得高中組一等獎及初中組二等獎。 同學成績優異,共考獲 319個5等級或以上及 563個4等級或以上成績,分別佔全部科目應考科次 39.9% 及 70.4%。

元朗商會中學: 香港綠色環保科技創作比賽2021-2022(2022年11月26日)

家長教師會於每學年都舉辦各類型活動,為家長和教師提供溝通的機會,例如「會員大會暨家長日」、「春節聯歡會暨家長日」、「家長教師親子旅行」等。 另外,家長教師會非常關注學生的福利,特設學生福利基金、獎學金和傑出學生獎,鼓勵學生在學業方面奮發上進,在課外活動方面積極參與。 於2014年6月,家長教師會協辦「上海文化交流與考察之旅」暨本校香港青年獎勵計劃金章評核活動,藉著參觀、訪問、面談等途徑,讓本校學生擴闊視野,豐富學習經歷,是次交流活動,對學生的未來生涯規劃有正面啟發。 元朗商會中學著重生涯規劃,為協助學生全面規劃人生,學校運用生涯規劃津貼與校外機構合辦生涯規劃課,教導學生職涯發展規劃的重要性。

  • 本校2021/22年度結業禮已於8月5日(星期五)順利舉行。
  • 年紀較小的學生不適合自己攜帶手機過關,另有家長是雙職工的學生沒有拿到探親證件,無法親臨陪伴學童過關,導致學童過關不便。
  • 本校有幸邀得家長教師會主席廖陳淑霞女士擔任主禮嘉賓,主持頒獎儀式。
  • 除了職場規劃,商中特別安排每個中六學生與教師在學年內作最少兩次個人面談。
  • 本校同學於12月參加教育局舉辦的「2021 『國家憲法日』網上問答比賽」,獲頒 「最積極參與學校奬」,4E黃靖康同學表現優秀,獲中學組優異獎。

「統一派位」則在四月辦理選校手續,其中10%5學位不受學校網限制,其餘約90%則按學校網分配,派位是按學生的派位組別、家長選校意願和學生被分派的隨機編號決定,結果會在七月初公佈。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蔓延全球,政府日前宣佈全港學校「無限期」停課直至另行通告,意味現時學校普遍採用的網上實時授課仍需持續一段時間。 元朗商會中學於2月起開始實施網上教學,每日8時55分至下午3時上課,校方希望學生的作息時間與日常上學一致,因此網上課堂依照正常時間表進行。 與此同時,該校的中一入學面試同改網上形式,以通訊協作軟件Teams作主要平臺。 元朗商會中學的網上小組面試,將是四人一組,屆時申請人須在校方給予的指定時間,通過電腦軟件登入網上平臺,並進入不同「課室」面試。

元朗商會中學: 文憑試 (HKDSE) 成績或其他相關資訊

學校報導及相關影片,部分由搜索器自動提供,因此內容可能跟學校不太相關。 如果想移除某些連結,請把詳情電郵到: 或使用這表格:回報問題。 籌謀子女升中選校大事,欲知心儀目標之「江湖地位」,乃人之常情,下列按照DSE實際成績,最具參考價值之全港中學排名首百位,及按各區中學校網排名頭十位,謹供衡量。 然而,丘志良直言,目前最大挑戰是不知何時才能復課,要讓學生恢復上學狀態亦需一段時間,屆時防疫物資是否充足亦是疑問,他促請教育局必須協助全港學校備足口罩,才能宣佈復課。 丘強調,目前仍要繼續檢討做法,網上教學的步伐不能走得太快,需探討如何在行政上做得更好,他表示早前已提醒教師,若學生因為技術問題而不能參與網上課堂,不一定要懲罰學生,「罰嚟係無意思」,應待復課後再為該批學生提供協助。 新學年中一收生程序正值停課,丘志良直言校方曾考慮取消面試程序,但及後認為做法未必最理想。

元朗商會中學: 香港學界體育聯會元朗區中學分會2021-2022年度中學校際羽毛球比賽(2022年8月12日)

他解釋,只考慮成績未必公平,學生或有其他不同技能,能透過面試展現;要求提交錄影簡介,學生及家長或需要更多時間處理,加上短片能有大量後期製作,同樣未必公平。 政府安排幼稚園、特殊學校及小學生本月22日回港上課。 深港跨境學童家長會主席黃菁葒關注,所有跨境生過關也要應內地要求,出入境時提交電子健康申報表,對低年級學生特別是幼稚園生會較麻煩,小朋友太小要帶手機,並不是太好。 她昨日已與深圳海關見面反映,希望可改善安排,容許低年級學生提交紙本健康申報表,對方表示這是總海關要求,會向上級反映。 他又指,校內有學生因3年未有回校,全部在內地上課,現時本應該已讀中四,但因為之前在內地上課,認為進度不理想,擔心跟不上進度,所以回港選擇降級讀中二,亦有約10位內地學生決定不再回香港上課。 元朗商會中學2025 本校鼓勵教師終身學習及參與各學科課程、教學方法及學術研討會等,定期舉行協作教學、教師發展日,分享教學心得,藉以提高教師質素和教學效能。

元朗商會中學: 教育局:爭取跨境學童最快2.1免配額來港 冀每日快測代核酸

她說,部分跨境校巴未能聘請足夠司機,加上無法獲得禁區紙,所以未能即時提供服務。 深港跨境學童家長會主席黃菁葒出席同個電臺節目表示,所有跨境生過關需應內地要求,出入境需提交電子健康申報表,但認為對低年級學生,如幼稚園學生十分麻煩,如出示電子健康申報表需攜帶手機,認為不是太好。 「關愛大使授權儀式」於2022 年 7 月 27 日舉行。 39名中四至中五學生獲選為學校關愛大使,旨在提供幫助中一新生,在校內推廣愛與關懷的訊息,並成為中一學生的榜樣。 歷史科舉辦了中區和錦田吉慶圍的實地考察,加深了同學對故土及文物保育的認識,提升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 本校「中一迎新活動」已於2022年8月2日(家長)及8月11至12日(學生)順利舉行,逾300名家長及學生出席。

元朗商會中學: 元朗商會中學 (ylmass)

本校同學於12月參加教育局舉辦的「2021 『國家憲法日』網上問答比賽」,獲頒 「最積極參與學校奬」,4E黃靖康同學表現優秀,獲中學組優異獎。 本校戲劇學會參加由教育局及香港學校戲劇節導向委員會舉辦的2021/22香港學校戲劇節,表現優異,在中學英文組別獲得「傑出合作獎」,2C陳杍烯同學和5E曾芊華同學則獲 「傑出演員獎」。 評判讚許同學在疫情嚴峻的情況下,仍然合作無間,發揮超卓的團隊精神, 製作一齣高質素的戲劇,宣揚正向價值觀。

元朗商會中學: 香港青年協會李兆基書院 (hlc)

「世界學堂計劃」是惠僑課外活動計劃的重點,早於2001年,惠僑配合教育改革建議開展該計劃,冀盼學生超越學科課程和考試的侷限,擴闊眼界,體驗與別不同的學習經歷。 學校設施方面,包括:禮堂及所有教室及特別室均有冷氣設備,學校並設有多用途學習中心、語言學習室、兩個電腦室、遠程教室、小禮堂、舞蹈及活動室、自修室,學生在固定課室上課而無須採用「浮動班制度」。 元朗商會中學 元朗商會中學2025 關於這頁:這裡是由「升學天地」網站製作,匯集及陳述關於元朗商會中學的資訊。 這裡並不是該校的官方網站,如發現這網頁有任何不準確的地方或有改善之處,請讓我們知道。

元朗商會中學: 教學規劃

他指免核酸、配額過關,過程快捷便利了很多,亦能減少因要等「核酸碼」而導致遲到的情況出現。 對於能夠回校上課,他表示非常開心,因為終於可與同學「面對面傾偈」,不過由於過去網課多年,與同學亦難免變得生疏,加上要面對老師問問題,故會感到緊張,要時間適應。 丘志良表示在本週一(6日)校方已舉行迎生會,亦有家長參與,因為跨境初中生已有幾年未有回校,學校會配對朋輩輔導員,輔助跨境學生適應返校生活,班主任亦會關注學生的適應問題。 他舉例,有三年無回港上課的跨境生,期間在內地上課,回港後本應讀中四,但發現跟不上學校程度,因此自行申請重讀中二。

元朗商會中學: 元朗Band1中學4.元朗商會中學

本校同學於5月參加教育局和保安局合辦的「2022 年國家安全齊參與」計劃之 「2022國家安全標語創作及海報設計比賽」, 2D黃穎莉同學及3D溫翠瑜同學表現優秀,分別 獲初中組季軍及初中組優異獎。 本校同學參與由教育局及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合辦的第「十二屆香港中學 數學創意解難比賽」,並取優良成績。 1C陳樂行、1D梁家鳴、2D劉子悠及 2D吳宥燊均獲銅獎。 本校同學參加由元朗青年商會主辦、香港特別行政區傑出學生聯會協辦的 「第34 屆香港特別行政區傑出學生選舉」,6E 俞東晴同學獲選為「首 10 名傑出學生」 之一。

元朗商會中學: 元朗區 – 公共自修室清單

天主教崇德英文書院是全港排名約60–73,元朗區內排名1–2的Band1A~B中學,而且為政府資助的天主教男女校。 該校平均考獲大學入學最低要求的學生大約86.7%,考獲副學士要求的則是100%,本地及非本地的學士課程錄取比率為81.7%。 高中DSE除了核心科目外開設的科目包括中史、中國文學、倫理與宗教科、倫理與宗教教育、地理、世史、經濟、體育、物理、化學、生物、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資訊及通訊科技、視覺藝術。 而學校設施方面則包括中英文自學室各一間、遠程教學室、多功能演講廳、校園電視臺,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教育實驗室等。 天主教崇德英文書院是一間津貼男女英文中學,學校就以出色的英文教育和優秀的公開試成績而聞名,是區內的Band 1,更是同區元朗中學排名中數一數二,在2018 年時更出產2名傑出學生! 在 2020 年度的文憑試中,它的學生有86%能夠考獲本地學士課程最低入學要求,可以說是實力表現,亦有80%的他們能升讀本地學士課程。

是以倒不如乾脆比較最能客觀量化之成績分數部份,其餘主觀質量部份,則祇能靠家長作實地考察、人員訪談之類的功夫蒐集資料,親身感受,兩相參詳衡量了。 此處列示的中學排名,資料採自大考網站,其思路以上述為編制依歸,數據全來自校方和傳媒公佈之實際DSE成績,真實客觀,製作甚為仔細用心,是以介紹作為參考。 元朗商會中學是中國香港的一所男女中學,位於新界元朗豐年路20號。 該學校由元朗商會集資籌辦成立,於1979年10月23日開幕。 因此,該校最終維持面試程序,但改以網上實時進行,校方會向每名申請人發放一個臨時Teams帳戶,面試學生將以4人一組,由2名教師負責「面見」,整個形式與日常上課類近。

元朗商會中學: 中學生法治教育計劃(2022年10月12日)

直至1969年政府實施拓展中學教育政策,教育當局對元朗商會中學之興建表示支持,於是元朗商會就重組建校委員會,專責籌備建校工作,預備興建一座設備完善之校舍。 元朗商會中學2025 元朗理民府把一幅位於元朗大陂頭與元朗商會小學相連,面積達六萬餘尺的官地撥予建校,教育司署則撥助部份建校及設備費,更獲得元朗坊衆及熱心教育人士之支持,踊躍捐輸。 當年元朗商會董事組織了建校委員會,準備實行建校計劃,可惜因環境多變(包括風災、雨災及銀行擠提風潮),使原有計劃未能進行。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香港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語文政策上,各級除中文、中史及普通話外,皆以英語為教學語言,「英語為教學語言」委員會與各學科合作,在學科內容引入英語教學目標,使學生更容易掌握語言傳意能力。 學校推行健康校園政策,加強健康及藥物教育,鼓勵健康飲食和生活習慣及個人衞生,宣傳健康資訊及推行綠化校園。 元朗商會中學2025 全校語文政策:各級除中文、中史及普通話外,皆以英語為教學語言,「英語為教學語言」委員會與各學科合作,在學科內容引入英語教學目標,使學生更容易掌握語言傳意能力。 元朗商會中學2025 建校工程進行在1975年1月21日舉行奠基儀式,由當時的新界政務司鍾逸傑先生主持,前元朗理民府許雄先生植樹紀念,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意義深長,永垂不朽。 1977年開始探土打樁,1978年1月鳩工興建,至1979年3月底建校工程全部完成,建築費用共達 元。 然而,坊間各色中學排名榜易得,合理可靠者寥寥,審視排名之前,務必知䁱所謂排名之缺陷限制、其編制背後之依據機理,以及最重要之計算指標為何,方可妥善合理地利用排名,替孩子選出理想中學。

元朗商會中學: 元朗中學Band1 7大盤點 校內外活動 培養學術、德育兼備年輕人

直至1969年政府實施拓展中學教育政策,教育當局對元朗商會中學之興建表示支持,於是元朗商會就重組建校委員會,專責籌備建校工作,預備興建一座設備完善之校舍。 元朗理民府把一幅位於元朗大陂頭與元朗商會小學相連,面積達六萬餘尺的官地撥予建校,教育司署則撥助部份建校及設備費,更獲得元朗坊眾及熱心教育人士之支持,踴躍捐輸。 當年元朗商會董事組織了建校委員會,準備實行建校計劃,可惜因環境多變(包括風災、雨災及銀行擠提風潮),使原有計劃未能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