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仁2025必看介紹!(震驚真相)

2006年5月,香港學術評審局完成對樹仁學院的最後一次院校評審,在學院完善管治及質素保證機制後授予樹仁學院學科範圍評審資格(只限指定範圍的學科,並須每五年接受校外檢討一次)。 由於當時政府不許民辦學校稱為大學,所以創校時名為「香港樹仁書院」。 MPhil課程的申請人,須持有認可大學的學士學位,並最少有二級榮譽乙的成績。 樹仁2025 申請人如非擁有本地大學頒授的英文學士學位,或在英語國家的大學本科畢業,則必須在IELTS Academic中考取不低於6.5分的成績。 畢生奉獻教育事業、桃李滿門的香港樹仁大學校長鍾期榮昨日凌晨在律敦治醫院病逝,享年九十四歲。 樹仁大學今日將公佈鍾期榮葬禮及追思會安排,相知相愛相伴隨近七十載的老伴離去,鍾的丈夫、現任樹仁校監胡鴻烈已接受事實,情緒未有大波動。

當時黃教授是國際會計師公會(The Association of International Accountants)在香港的代表,負責處理公會在香港舉行的考試,及會計學系畢業生豁免公會考試的安排。 大約在1992至1993年間,他與同事探訪樹仁,瞭解其會計學課程的設計和內容,以決定樹仁畢業生可以得到什麼豁免。 黃教授表示,社會已進入數碼時代,資訊科技和數碼科技持續發展。

樹仁: 文化傳統及特色

他又不認同有聲音指如再繼續派錢,將影響國際評級,因為本港過往評級下降,均與大陸關係過於密切有關,認為除非港府大舉借債,否則影響不大。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近日在不同場合強調,本港面對嚴重財政赤字,加上經濟承受下行壓力,「唱淡」公眾對「派糖」的期望。 據報多個政黨高層收到消息,財爺因應未必適宜「一刀切」取消所有紓困措施,因此在新一份預算案中將繼續「派糖」,包括退稅、差餉寬免、電費補貼、綜援戶雙糧等。 有政黨領袖則相信,陳茂波會再派消費券,惟金額不會像去年般每人一萬元般闊綽。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明天(22日)出爐,外界關注「派糖」措施,包括會否再度發放消費券等。 《信報》今(21日)引述消息人士透露,不少由前特首林鄭月娥時期推行的扶貧政策,均擱置或告吹。

而且大學核心課程亦加入「人工智能和數據分析」(AIDA)及「創新及創業」(IE),學生必須選修以達畢業最低要求,學生亦可以此作為副主修或副修。 除了透過「學生運動員學習支援及入學計劃」及「傑出運動員推薦計劃」為體育人才提供升學途徑外,理大亦將推行「專才招生計劃」。 計劃針對未能透過DSE成績全面反映其才能的考生,如果在體育、藝術及文化、社會服務、領導力以及 STEM 學科等方面表現超卓,可於申請報讀理大本科課程時提交學術以外成就,理大將透過遴選委員會作出評審,並於5月份開始公佈結果。

樹仁: 輔導及心理學系副教授、學生課程論文統籌主任符瑋博士

其後,黃教授獲委任為香港學術評審局(即現在的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委員,在1996至1997年的學界活動中不時見到胡校監,雙方曾談到樹仁的未來發展路向,之後到訪樹仁,在胡校監引見下認識了鍾期榮校長和胡懷中博士。 稍後,胡校監和鍾校長同意接受評審,而樹仁在2006年12月獲政府批准正名為大學。 他指出,樹仁不少課程具有良好的質素,如新聞與傳播學、社會工作和輔導心理等人文及社會科學課程。 樹仁2025 校方應繼續提升課程質素,使樹仁提供的課程,縱使沒有政府資助,但質素上也能與政府資助大學媲美。 香港樹仁大學第四十七屆畢業禮在2021年11月23日和24日,於大學校園邵美珍堂舉行,1,021名畢業生分別獲頒授博士學位、哲學碩士學位、授課式碩士學位和學士學位。

  • 協理學術副校長(大學研究)陳蒨直言,樹仁並非要循科學課程方向發展,而是推動「數碼人文」研究,以數碼科技協助人文科學研究和展示研究成果。
  • 樹仁大學所有課程為文科、社會科學、理學與商科課程,並沒有工程學及醫學。
  • 近年,歷史學界提倡跨學科研究,以新視角和新方法去研究歷史。
  • 此排行榜反映本校學者的研究成果備受國際肯定,以及在學術界中有一定的影響力。
  • 有新聞系畢業生表示,對此不成熟行為感到心痛,斥他們「倒學校米」、「斷人衣食」。
  • 而且大學核心課程亦加入「人工智能和數據分析」(AIDA)及「創新及創業」(IE),學生必須選修以達畢業最低要求,學生亦可以此作為副主修或副修。

2022年10月17日至20日,工管系成功舉辦以「工業5.0」為主題的學術週。 仁大辦香港流行歌詞講座 張少強教授主講 由中國語言文學系與陸國權中華文化傳承研究基金合辦的「香港流行歌詞」講座,早前已順利舉行。 學生攻讀中文MPhil和PhD課程,不但能運用跨學科的方法探求和研究知識,而且能開拓自身的研究領域,提升知識的整合能力。 仁大研究生院學生人數不多,所以指導老師能照顧學生的不同學習需要。 學生除了出任教學助理外,也有機會擔任研究助理,參與老師的研究項目。 這系列特別之處,是以「校友家庭」為對象,訪問家庭中兩名畢業於樹仁的校友,組合包括夫婦、父子、姊妹、兄弟等,希望通過訪問,可以訴說同一代樹仁人和兩代樹仁人對母校的感情,以及與樹仁的連繫。

樹仁: 香港樹仁大學科研機構

在如今的香港及全球社會,英文已成為洞察多項議題的重要載體。 仁大英文系將跨學科要素注入課程結構內,劃分語言學、文學、文化研究和翻譯範疇,讓學生得以探索有關性別、種族、全球化、意識形態、哲學和女權主義等問題,以及它們與語言、文學的關係。 1983年,香港正面臨回歸的風波,而當時的樹仁學院亦被政府的「大學三年制」所孤立。 樹仁的學生面對外憂內患,決定組織一個能夠代表學生的組織,為同學、為學校爭取權益,為香港出一分力,貢獻社會。 其後,全校近千名同學集結於香港大學,並召開會員大會、訂定會章,在幾乎全體學生一致通過,及經香港警務處註冊成為獨立組織社團後,「香港樹仁學院學生會」被正式成立。

樹仁: 英文哲學碩士(MPhil)及哲學博士(PhD)學位課程

樹仁大學共開設14個榮譽學士學位課程,也開辦授課式碩士、哲學碩士、哲學博士、輔導心理學博士課程。 除樹仁大學的課程外,樹仁大學亦有與中國、美國、英國和澳洲的大學合辦課程,這些合辦課程分為“分段課程”和“校外課程”。 中國文學系在樹仁創校時即已開設,一直肩負弘揚中國傳統文化與推行“仁者教育”之使命,四十多年來,矢志不渝。 一直開設四年制榮譽文憑課程,經香港學術評審局審核通過,2001年,招收第一屆榮譽學位生。

樹仁: 香港樹仁大學

香港樹仁大學在2020年國際高等教育資訊機構Quacquarelli Symonds(QS)排名排行亞洲第401至450位之內,亦是樹仁大學首次上榜。 可見樹仁大學在學術及研究都獲得國際肯定及認可,亦對本港私立大專院校的發展有長遠而正面的影響。 為準備正名為大學,2005年,樹仁學院第3幢主要建築物——宿舍文康大樓,施工3年後終於落成。 大樓樓高29層,可容納700多名學生及教職員住宿,並設有多項康樂設施,初具成為大學的規模。

樹仁: OU vs 樹仁

緊貼時代步伐,開拓更多讀者來源,《仁聞報》於2017年2月從報章改以雜誌形式出版,務求令大眾能進一步接觸《仁聞報》。 由二、三年級同學組成編輯委員會,負責編輯、版面設計、招登廣告及與外界聯誼等。 所有三年級同學均需擔任編輯一職,二年級同學當記者,一年級同學則負責發行工作。 首次參選中西區大學選區的任嘉兒,上月初告別全職護士的身份,一心一意投入社區服務。

樹仁: 入讀樹仁「輔導及心理學」你不能不知道的五件事情

2017年3月,媒體報道紅磡一間串燒店2月底應樹仁大學第七屆工商管理學繫系會學生要求,承諾本月10日為該系會就職典禮贊助一盆燒雞翼及一盆魚蛋。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不過在就職典禮當日,店方廚師提早返店準備食物,更購買兩個大型錫紙兜,惟一直等到晚上6時44分仍未見學生蹤跡。 店方根據合約上的電話致電聯絡,但一個無法接通、一個未有接聽,更一度尋找該校其他學生了解。 其後店方最終聯絡到該系學生,惟學生回應「已經whatsapp咗你」、「打過俾你但唔通」、「我哋好多同學發緊燒」、「唔好意思」。

樹仁: 工作經驗

傳承及弘揚傳統中華文化;培養學生全面均衡的品格,在社會、學術及個人生活上,盡顯潛能;提供知識及思考訓練,發揮獨立批判思維;結合理論及專業知識,為社會製造合適的人材。 香港樹仁大學研究院綜合大樓除設有研究中心、多用途禮堂、多媒體實驗室、演講廳及課室外,亦為學生提供500個宿位。 大樓還預留了寬敞地方供學生使用,包括多個自修室、休憩室、電腦室、咖啡座、天台花園等。 香港樹仁大學住宿和設施位於香港北角寶馬山,共三十層樓,其中學生宿舍十七層,學生宿舍高層可俯瞰維多利亞港,員工宿舍三層,共用設施八層。 綜合樓中的體育設施包括健身室、游泳池和多功能場地,營造一個健康、愉快、和諧的生活學習環境。

樹仁: 樹仁地圖:

快來瞭解仁大心理學學士課程,課程設置涵蓋廣泛的心理學知識,並會為學生提供大量的工作實習機會,畢業生無論在人力資源管理、公共關係或學術研究方面都能勝任。 樹仁 其後校方召開記者會,副校長孫天倫承認,樹仁大學於2006年要由學院升格為大學,同事需提升自己學歷,她相信有關大學較易取得學位,教職員在經濟及時間限制下,選擇入讀菲律賓的大學是「權宜之計」。 按蘋果日報所指,樹仁大學多名教員捲入學位醜聞,在校學生、家長對學校的信心有一定的影響。 有家長指事件令仁大蒙羞,若最終證實教職員的學位有問題,將很大機會不讓子女報讀;亦有學生憂慮事件影響僱主對畢業生的觀感。

樹仁: 香港樹仁大學文化傳統

我們相信輔導有助人們調整人生經歷中的種種挑戰,是一個有價值的過程。 我們為輔導心理學家、輔導員和輔導督導員提供專業培訓,除服務本校學生外,亦為其他大專院校學生及公眾人士提供心理諮詢、評估及輔導服務。 除此之外,CRC亦致力使研究成果能夠融入輔導服務之中,以達致理論與實踐並重。 校方向學生及教職員發出通告,指根據知情學生舉報,已確認有關行動由樹仁學生會3名現屆幹事成員所為,校方對此深表遺憾及失望。 有新聞系畢業生表示,對此不成熟行為感到心痛,斥他們「倒學校米」、「斷人衣食」。 2015年8月12日,《明報》報道,樹仁大學輔導及心理學系突然更改畢業要求,培訓時數從150小時減至75小時,另外,56小時改由學校安排指定課程,及有19小時要求學生報讀由學術副校長孫天倫創辦的「亞洲專業輔導協會」課程。

她預期,課程不一定會吸引大量學生就讀,但相信課程能讓學生得到全方位教育,對樹仁來說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她表示,碩士及博士課程有助樹仁向研究發展,而研究與教學兩者則是相輔相成。 她認為,研究生可以在學習過程中瞭解學術研究的方法,而教師亦能從學生身上得到啟發,教學相長。 當時樹仁學院如同其他私立大專院校(包括升格為大學前的浸會學院及嶺南學院)一樣,雖然已經註冊為認可專上學院,但香港法例仍然不容許私立院校頒授大學學位,所以都以榮譽文憑為名開辦全日制及兼讀制的學士學位程度課程。

樹仁: 大學正名後發展(2007-2017)

2000年年初,教統局提供460萬港元作為評審費用,樹仁正式踏上正名之路。 在2000年11月至2001年5月期間,校方接受香港學術評審局首次評審後,達成「通過評審」目標。 該局認為樹仁學院「擁有舉辦學位課程的能力」,獲準開辦3個榮譽學士學位課程,首批學士學位課程在同年9月起開辦。 同時,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修改香港法例第320章《專上學院條例》,容許認可專上學院在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批准下頒授學位。 因此,樹仁學院成為香港第一所可頒授榮譽學士學位的私立大專院校。

樹仁: 學系介紹: 英文系

一連四日的2023年度教育及職業博覽展,經已於2月5日圓滿結束,仁大亦有參與其中。 為了配合主題,展攤的佈置、展品及展板,都糅合了科技與人文色彩。 根據大會統計,今年仁大展攤吸引逾2500參觀人次,場面熱鬧。

樹仁: 香港樹仁大學歷史沿革

獲得哲學碩士學位的也有3人,分別是中文哲學碩士、心理學哲學碩士和社會學哲學碩士,他們是樹仁大學首批培養出來的哲學碩士。 另有54人完成修讀樹仁大學開辦的授課式碩士課程,分別獲頒授輔導心理學社會科學碩士、心理學社會科學碩士、跨學科文化研究文學碩士、市場學及消費者心理學理學碩士學位。 特區政府於2013年發起了院校發展計劃(IDS),目的是增強香港自資院校在其戰略研究領域的研究能力,並嚴格根據程序審議研究金額。

樹仁: 樹仁獲撥4000萬設實驗室 2022年擬辦應用數據科學學士並申SSSDP

不過,同學必須把報讀的港大課程放在Band A,並滿足報讀的其他指定要求,例如成功通過面試。 讀完中學出黎做野同讀完大學出黎做野點都唔同,就算做咩都好,讀完大學做幾年野起碼有升職機會,如果中學就一定唔會升得好高,因為自己知道無個學位就算做2,30年野都唔會點升,所以點都要讀。 讀左四年,用左咁多錢都搵唔到工/搵d唔洗大學學位都做到既工,不如出來做幾年野,用mature applicant 既身 … 或東華職業冶療,己認可,約共50萬好似每年三萬資助估約38萬。。 分段課程 – 部份學科或學期在樹仁大學上課,並由樹仁大學的教職員任教,其餘學科或學期則在主辦大學上課,並由主辦大學的教職員任教。

樹仁: 香港樹仁大學 Hong Kong Shue Yan University

但她指出,兩人均能勝任副校長及現時副校監一職,例如主管學術的胡耀蘇教授本身是經濟學家,有出色的學術成就;胡懷中博士亦不惜放下個人事業,於八十年代返回樹仁出任行政副校長。 孫天倫承認,菲律賓比立勤大學的博士學位認受性一般,但只屬「權宜之計」,而事後又未有作補救,例如修讀認受性更高的學位。 她表示,涉事教職員已經在學校網站上刪去有關學歷,而且正在本地不同大學修讀學位,校方未來亦會謹慎查覈及確認師資。

樹仁: 社會學系系主任張越華教授

由於政府的教育政策意圖統一專上教育為三年制,樹仁學院沒有如浸會學院及嶺南學院一樣接受政府資助及改行三年制課程,繼續以私立大專院校的身份堅持開辦四年制榮譽文憑課程。 孫天倫指樹仁今年9月第一次開辦和哲學碩士及博士課程,提供英文、中文、歷史、經濟學、社會學和心理學6個學術範疇,每個學術範疇錄取的研究生將不會超過2人,而整個研究生院也不會超過20名學生。 全職研究生將獲得每月港幣1.5萬元資助,擔任教學助理或研究助理的職務。 在71名研究生課程畢業生中,3人獲頒授輔導心理學博士學位。

樹仁: 中國語言文學系系主任黃君良博士

協理學術副校長(大學研究)陳蒨直言,樹仁並非要循科學課程方向發展,而是推動「數碼人文」研究,以數碼科技協助人文科學研究和展示研究成果。 該校研究辦公室正籌劃不同的數碼人文研究,她以自己的研究項目「三個潮籍盂蘭勝會:研究、傳承與推廣」為例,利用數碼化技術建立一個網上盂蘭勝會虛擬博物館,在2022年夏季啟用時,將會是香港首個虛擬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 該校今年開辦的金融科技(榮譽)商學士課程,而新聞及傳播學系將於2021年9月,計劃開辦媒體設計與虛擬實境科技(榮譽)文學士課程,預料屆時兩個均會使用實驗室設備授課及學習。 正如筆者去年撰寫的文章所指,「心理輔導」並不是本港法定的「專業職業」,跟醫生、律師、工程師等等不同,它並沒有任何法律和制度上的保障,故此任何人均能只稱為「心理治療師」、「輔導員」等等而不受任何法律制裁。

樹仁: 樹仁大學彈性收生安排 2023

校方將邀請校友把與樹仁相關的相片,傳給校方,在50週年校慶網站等平臺發表,藉此展示和保存樹仁的歷史文化,詳情稍後在大學網站特設的校慶專頁公佈。 為了表達樹仁創校50年,堅持仁者教育的初心,同時不斷創新突破的教育精神,校方邀請到中文系校友李文浩先生創作出校慶歌曲《仁心》,歌曲採用了不少校歌的詞彙及意念,以全新方式演繹樹仁50年的辦學理念。 由教職員、同學及校友組成的50人合唱團將會為《仁心》錄製音樂短片。 校方邀請香港知名插畫家及壁畫師林雅儀小姐為邵美珍堂地下3扇鐵閘設計及繪畫「鐵閘畫」,以繽紛的色彩、活潑的風格及獨特的想像,於插畫上展現樹仁的特色和風貌。 學生事務處分別在2021年3月4 及3月8日舉辦鐵閘彩繪體驗日,在林雅儀小姐的指導下,一眾教職員及同學紛紛為鐵閘畫上色彩。

樹仁: 香港樹仁大學網上報名系統

大學鄰近的香港日本人學校初中部舊校舍(2018年9月開始空置)樹仁擬利用該校舍作為擴建及增設運動設施,已於2019年3月向教育局表示意願,希望透過空置校舍分配計劃申請使用。 若申請成功,樹仁自資2000萬翻新該處,為學生、附近學校及社區人士提供運動及文康設施。。 香港樹仁大學學生會外務副會長陳珏軒表示,學生會為事件感震驚及難過,希望校長可以安息,他指有時會看到校長坐輪椅在校園出現,覺得她為人親切,與她打招呼,她也會有回應,對於失去這位良師益友,感到非常傷心。 他感激校長和校監對教育的貢獻,令一眾莘莘學子可入讀大學,學生會正商討出版特刊或悼文追悼校長。

樹仁: 心理學哲學碩士(MPhil)及哲學博士(PhD)學位課程

校方會將罷課期間的課堂內容上載到網上平臺,學生可以自行參閱和學習,校方立場是「罷課不罷學」。 同時,法商系老師組成團隊依法保障同學的法律權利;又讚揚「反送中」運動中「展現了輕人無限創意及擅(善)用社交媒體的能力,及香港人文明守法的優良風範」。 香港樹仁大學學生會成立於1983年,前稱「香港樹仁學院學生會」,是經香港社團註冊條例註冊的獨立組織,獲校方承認為不屬校內團體之學生組織,並不受校方直接管治。 博遠堂於2021年建立,為研究院宿舍跨樓層的本科生舍堂,致力於籌辦宿舍內學術交流、聯誼活動。 樓層舍堂名稱18樓及19樓冬青堂16樓及17樓龍柏堂14樓及15樓楓葉堂12樓及13樓紫薇堂10樓及11樓櫻花堂8樓及9樓棉花堂6樓及7樓楓楊堂研究院及宿舍綜合大樓於2015年年底落成大樓基本建築,並開始進行裝修。 樹仁 大樓地盤面積為7,400平方米,總樓面面積約35,350平方米,其中29%會撥作學生宿舍。

孫天倫強調,教師不能忽視教學,應與研究工作取得平衡:「教授做的研究能提升大學世界排名,但將教學交由教學助理負責並不可取。」她以自己為例,雖然行政工作繁重,但她每個學年都會教授一個科目。 她強調,「我們永遠不會成為一間研究型大學」,未來仍會繼承兩位創辦人的理念,以教學為主。 樹仁大學獲愛訊集團捐款及教資會轄下研究資助局撥款,合共斥資4,000萬元在研究院綜合大樓增設大數據實驗室、虛擬實境(VR)實驗室及社交機械人及數碼生活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