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校直資9大著數2025!(持續更新)

往年公佈取錄前本有一家長分享會環節,今年未見校方有公佈此時間表,未知是否因為疫情關係取消此安排。 保良局陳守仁小學可謂最受歡迎的直資學校,過往有近7,000人報名,第一輪面見將分三日全部面見,主要是簡單地測試他們的中英文能力。 第二次面見則篩剩700人,面見測試內容包括閱讀、說話及思考,也會安排一些小組遊戲,以便觀察小朋友的羣體反應、個性及合作精神。 第二輪面試 約600人可進入第二輪面試,小朋友要根據圖書以中及英文看圖說故事,題目包括要計數及思考題,最後老師會逐一問小朋友一些生活問題。 第三輪面試 約400人可進入第三輪面試,校長表示這一輪不會計分,由校長或副校長面見家長傾談小朋友在之前兩次的面試表現。

  • 梁永樂說,「所以入讀龍校的學生,入到學校後也要努力讀書,別以為可以十拿九穩。」而一般在直資或私立學校無法順利「接龍」的學生,也會預早於呈分試前獲通知,並提醒他們需為參加升中派位。
  • 在10月底,校方亦會進行次輪面試,面見家長及學生。
  • 首輪面試 第一部分平均8人一組,課室內擺放了玩具、LEGO、積木等,讓小朋友自由揀選,也有集體遊戲,老師主要從旁觀察小朋友的肌肉協調能力、應對表現、互動情況等。
  • 如果未被取錄,就於12月申請「統一派位」,結果來年6月公佈。
  • 所有申請的學生皆獲首輪面試機會,約16至20位小朋友一組,由5位老師觀察他們的表現。

同月25日,直資學校議會在九龍塘香島中學開會,會後表示審計報告中所指的混亂是源於教育局的不清晰指引,例如局方所發的通告中文版與英文版內容不一致,令直資學校無法適從。 為了方便新學年各家長選校,我們在此列出了全港十大平民直資小學給大家作參考。 辦學宗旨:建基於聖經的真理,以直資一條龍的辦學模式,提供嶄新十一年中、小學直通優質全人教育。 透過靈、德、智、美、體、羣,均衡發展學生的潛質,培養具國際視野的未來領袖。

私校直資: 時間

計劃目標是促進優質私立學校的發展,鼓勵提供高教育水平的非官立中學及資助學校,提高私立學校的教育質素。 受此計劃資助的學校稱為直資學校,有相對高的自主權,可自訂課程、收費及入學要求,接近私立學校。 同時,直資學校可得到政府按合資格學生人數提供的資助。 當中600至700人進入次輪小一面試,個別與校長、副校長及主任會面,除了解小朋友的生活習慣,還包括中英數知識性問題,着重小朋友的中英語能力、行為表現、平日的學習習慣。 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真道書院只接受網上報名,6月上旬會發電郵通知成功申請人的家長上載幼稚園的成績單及個人學習歷程檔案及邀請入選申請者出席面試 私校直資 (面試日期待定),成功入選的申請人亦需要繳交報名費港幣50元。 啓思小學的入學申請表格可透過網上下載或到學校校務處索取。

  • 學校可自行收生,毋須經教育局的「小一入學統籌辦法」。
  • 筆者有幸成為講者之一,獲分配的講題是「官津直私,何者為先」。
  • 他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若果疫情持續,未必如去年般拍片,或改以呈交Portfolio。
  • 第二次面見則篩剩700人,面見測試內容包括閱讀、說話及思考,也會安排一些小組遊戲,以便觀察小朋友的羣體反應、個性及合作精神。
  • 跟直資中學一樣,私立中學可自行決定中一收生辦法,不需要參加教育局制定的中學學位分配辦法。
  • Baby Kingdom – 親子王國 香港 討論區› 首頁 › 自由講場› 如女成績band3,有冇咩直資,私校中學合適她 …
  • 近年不少直資和私立學校,都以在高中開辦國際課程為賣點,現時最少就有二十二所直資和私立學校,已經或計畫開辦A-Level和IBDP課程。

最近,有傳統名校決定申請轉為直資學校,再次引起大眾對直資學校制度的關注,可是不少有關討論卻聚焦於轉直資會否使學校貴族化上。 筆者曾在兩所直資學校擔任行政工作,對直資學校運作有所瞭解,在此與大家分享一二。 近日有港媽於社交網站發文,指其小朋友就讀本港其中一間津貼學校,雖然每天都很開心,但眼見身邊其他小朋友均能入讀直資或私立學校,擔心自己小朋友會較落後。

私校直資: 全港十大平民的直資小學

校方將舉行兩輪面試,首輪將於2022年9月3至4日舉行;次輪則於2022年9月17日;兩輪面試的結果將分別於2022年9月13日及2022年9月26日,透過網上申請系統公佈,家長屆時可登入系統查閱。 通過第二輪面試的申請人,校方計畫於2022年10月7日面見家長,並於10月15日於網上申請系統公佈收生名單。 有港媽Facebook發文指小朋友就讀津貼學校,而且每天都開心,但朋友們均入讀直資或私立學校,擔心子女會落後,引起網民熱議。 黃振隆表示,A-Level課程較學術性,適合想專注研究學科知識的學生,此外,課程具靈活性,學生毋須一試定生死。

喺中一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學校可以自訂收生準則,如果學校認為同學嘅成績符合學校嘅要求,就會邀請同學去面試,如果面試表現理想,同學就會被取錄㗎喇。 課程編排上,官立小學相對以上兩類的靈活度較低,需根據教育局指引設計核心課程。 選校最重要的其中一個考慮,就是子女的興趣和能力,從來沒有最好的學校,只有最適合的學校。 因此,選擇一間合乎子女能力、興趣的小學,才能最大程度地發揮他的潛能,真正吸收知識,打好學習基礎。 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尤其小學階段,足以影響子女性格品行。

私校直資: 其他 Happy School 參考:

福建中學附屬學校於2022年6月1日至10月8日接受網上報名,申請人填妥網上申請表及繳付50元報名費。 學校亦將於2022年10月10日公佈首輪面試詳情,並於10月11日至13日透過網上預約首輪面試時間(面試時間:2022年10月15或22日)。 在11月5日,校方將以電郵公佈首輪面試結果及11月12日舉行的次輪面試詳情,並於11月25日前公佈面試結果及通知取錄學生註冊。 私立男女校 德萃小學部 三間小學,包括德萃小學、漢師德萃學校及神召會德萃書院(小學部),將於2022年7月18日至9月30日接受網上申請,並於10月22日或10月29日安排面試,申請結果將於11月19日公佈。

私校直資: 中學

當年,香港政府推行的九年強迫教育需要大量學位,而官立及資助學額不足以應付突然而來的龐大需求。 最後教育統籌委員會於1988年因應各種需求,發表了直接資助計劃的建議,利用私校提升香港的教育質素。 面試日期︰2020年8月15日、16日、22日或23日(首輪),2021年2月(第二階段) 面試貼士︰ 第一輪 小朋友將分小組和個人面試,認讀基本英文生字,如顏色等,也需聆聽老師的題目,考小朋友的記憶。 第二輪 面見家長及小朋友,瞭解孩子的日常家庭生活,第二輪面試後會公佈優先備取生名單學生,家長需參與為期9堂的家長課程,出席率須達8成。

私校直資: 1. 教育素質

另一方面,有人認為統一派位是不公平的制度,而市場化的自由收生纔是最符合「公平」的原則。 學生以自身的學業成績和特長吸引學校收生,而學校則以師資,設施,教學素質等吸引學生,才能產生良性的競爭,提升香港教育水平。 部分學校只提供中四至中六課程,如明愛華德中書院和李寶椿聯合世界書院。 私校直資 而位於九龍城區的香港兆基創意書院即將於2021/22學年開辦中一,隨後3年內逐漸開設中一至中三級別。 位於中西區的嘉諾撒聖心學校私立部創校超過160年,以中文教學,學生升中派位成績優異。 每年約有8成學生獲派第一志願中學,逾六成升讀直屬中學嘉諾撒聖心書院,另有不少學生入讀拔萃女書院、聖士提反女子中學、協恩中學、庇理羅士女子中學、英華女學校等著名女校。

私校直資: 私立中學 名單

傳統名女校聖保祿學校(小學部)創校於1864年,屬歷史悠久的天主教學校,亦有直屬中學聖保祿學校。 私校直資2025 學校以英語教學為主,校風嚴謹,重視女生的品格培育。 該校近年學費加幅頗高 至2017年度全年學費為$50,000,2020年增至$55000。

私校直資: 【小學便當關注組】學校回復全日制 家長必睇保溫飯盒

近年不少直資和私立學校,都以在高中開辦國際課程為賣點,現時最少就有二十二所直資和私立學校,已經或計畫開辦A-Level和IBDP課程。 香港直接資助學校議會主席陳狄安表示,家長為子女選擇國際課程時,應視乎子女能力,其中興趣較全面的學生,可選擇IBDP;想專注學術科目的學生,則可讀A-Level。 另外,開辦國際課程的學校,學費可相距甚遠,故家長選校時,除了學費外,還要考慮學校的配套,例如外籍老師人數、師生比例和開辦科目等。 根據教育局公佈的《小一入學報告書》,2019年度獲統一派位的學生佔55.1%,較自行分配學位高約10%。 而全港36個校網於2019年統一派位獲首三志願的成功率,均較往年上升。 家長可先參考報告書內的心儀小學所屬校網成功率以分配甲部、乙部之選擇,再參考升學專家之填表攻略。

私校直資: 網上登記時間為2022年4月6日(星期三)下午2時至5月7日(星期六)下午4時

直資中學在教育局規定下,須提供中學文憑試(DSE)課程,以協助學生考覈本地公開試。 不過,直資學校在整體的課程設計上,比官津學校較有彈性,故近年陸續有直資學校開辦國際課程,例如國際文憑(IB)課程和國際高級考試課程(IAL),照顧不同學生的需要。 官津學校的老師是超級穩定的,過了兩年試用期之後,便正式入職,要請他們離任是極度困難的事。 私校直資 而私立,直資,國際學校則實行合約制,沒有所謂「金飯碗」。 這是現時官立和津貼學校需要面對而難以處理的一個大問題。

私校直資: 直接資助計劃

98歲的美國前總統卡特決定接受寧養服務,在家中與家人渡過餘下時間,不再接受治療。 卡特中心發表聲明,指卡特得到家人及醫療團隊全力支持,卡特家族呼籲大家在這個時刻尊重私隱,並感謝外界關心。 隸屬民主黨的卡特,在1977年至1981年擔任總統,任內命對經濟困境和伊朗人質危機等問題,但促成埃及和以色列的和平協議,最終在1980年的大選不敵共和黨的列根。 卡特卸任後,一直活躍於人道主義事務,2002年獲授予諾貝爾和平獎,表揚他為和平解決國際衝突、推動民主和人權,以及促進經濟及社會發展的貢獻。 歷年面試形式、內容參考:面試將安排在方便的時間,可能會以分組進行。

私校直資: 聖保羅男女中學附屬小學 St Paul’s Co-edu College Primary School

啟思中學是位於將軍澳的直資男女校中學,提供DSE和IB雙軌課程,學校以英文為主要教學語言,校內老師國籍多達20多國,師生比例是1對9,配合英國中學普遍採用的學舍制度,全面照顧學生全人發展及建立抱負。 直資和私立中學大多於8月起陸續接受下學年學位申請,家長要開始為孩子打點升中安排。 受疫情和移民退學潮影響,部分學校都向教育局申請調整學費,連同小學,其中至少27間直資學校擬於新學年加學費,但亦有最少47間直資校會凍結學費。 聖方濟各英文小學的教學內容以多元化為主體,重視學生的認知、技能和情意三方面;並以資訊科技教育及資優教育兩大範疇,為學校發展路向的指標。

私校直資: 全港直資小學名單及學費排名

但亦不表示教學模式一定比官津小學輕鬆,事實上不少直資名校的課業壓力都與官津無異,甚至更加沉重。 幼稚園老師經過3年的教育,對子女的能力、性格等有一定了解,亦大概知道子女在整體學生中屬於甚麼程度。 而且,陪學生經歷過多次升小選校階段,對區內小學的評價自然更全面。 因此,如果家長對小一選校毫無頭緒,不妨問問幼稚園老師意見,瞭解子女適合哪類型的學校,以作參考。 面試日期︰截至8月2日暫未有資料 面試貼士︰ – 每個課室約有14位考生,有4位老師在場。 私校直資2025 – 老師派發畫紙要考生寫上自己姓名,考生可以自由畫畫(任何題材均可),作品不會發還考生。

私校直資: 聖保羅男女中學附屬小學

傳統主流小學是否就較著重學術成績,較少活動,入讀的學生較少開心? 升學專家梁永樂坦言,上述說法往往是家長的誤解,他指近年不同的學校均非常著重學生的情緒,校長、老師均很重視學生開心或不開心,至於即使是稱為happy 私校直資 school的學校,同樣有許多是學生成績彪炳的學校。 學校將設三輪面試,首輪評審於2022年6月13日(星期一)中午12時至2022年7月11日(星期一)中午12時進行。 申請人可於指定時間內透過網上申請系統遞交三分鐘面試短片及不多於4頁單面A4尺碼的個人檔案。

私校直資: 九龍區 直資中學

這個題目會吸引觀眾/讀者的眼球,而事實上以上四類學校,各有特色,都能提供優質教育,培養社會各方面的人才,是沒有所謂優次選擇問題存在的。 直資計劃看起來令學校貴族化,給予學校高度自主,為學生提供彈性課程,但學校需自負盈虧,老師職位也不穩定,是學校領導的挑戰。 史丹福教育經濟學家貝亭格(Eric Bettinger)指出父母如以「是否適合孩子的性格」作首要選擇條件,子女將來33歲時,收入會比同齡的高8%,而對女孩子的影響更為大,收入或有機會高出11%!

直私小學費差距大,豐儉由人,從學校網頁或小學概覽都可知道學費資料。 私校直資 學費只是一個選校的參考條件,貴不一定好,平也不一定差。 以弘立書院和啟思小學為例,學費分別約19萬及約11萬,但這兩所學校整體不算最好,而保良局蔡繼有學校全年學費$80,102,算是中上貴價,學校整體表現、學生成績都相當不俗。 中西區兩所聖心分別為資助及私立小學,兩校同位於堅道,不過分屬兩個獨立校舍。 嘉諾撒聖心學校一至四年級為下午班,五至六年級則為全日制上課,以逐步適應全日制中學生活。

這些的國際學校是政府批地而成立的,必須主要為外籍學生服務,本地生數目的比例是30%或以下。 最近政府放寬了對幾間國際學校收生比例的限制,變相容許更多本地學生可以入讀,就是因為生源不足夠,外籍專才或高級管理人員子女減少。 筆者當年任職的藝術直資學校的學費不高,獲學費減免的同學卻不在少數,學校的收入不比津校多,但透過靈活的資源運用,聘請了不少藝術家,以不同形式到校任教,把學校打造成極具特色的藝術學校。 離開該校後,筆者在一所中小學一條龍的直資學校工作多年。 最近得悉該校的一位15歲學生獲牛津大學數學繫有條件取錄,難能可貴!

私校直資: 九龍塘宣道小學

歷年面試參考:去年全部申請人可參與首輪面試,當中600人入選次輪面試。 簡介:是一所基督教學校;秉承聖公會辦學的理念以基督教的核心價值培育下一代。 課程設計、演繹及實踐皆建基於基督信仰,故此基督教價值觀乃整個課程不可或缺的一部份,以期實踐基督教全人教育的理想。 2004年於將軍澳創校的直資男女校保良局羅氏基金中學,與保良局陸慶濤小學為龍校。

私立學校保良局蔡繼有學校同樣是非常受歡迎的一龍校中小學。 最初期的直資計劃由1991年9月起在中學推行,成功加入的學校可以收取學費並同時獲得納稅人對每名學生的資助,限制是學費不能多於資助額的三分之二,否則不會獲得資助。 當時只有五所「愛國學校」、五所國際學校,以及恆生商學院提交申請。 恆生商學院及另外一所國際學校並未獲教育署批准加入。 由於初期計劃未能吸引資助學校參加,教育署多次修改直資計劃的條款。

此外,直資學校因接受公帑資助,在取錄學生方面亦須遵循年齡規限。 直資學校若取錄年齡不足五歲八個月(截止九月一日入讀小一計)的學生,將不會獲得該些學生的政府資助。 由於直資學校可自行取錄學生,故此這類學校可享有較大彈性,按照其學校的傳統和教育目標,就招收和取錄學生事宜,制定合理而又合乎專業規範的標準。 在2006年,香港共有64所直資學校,提供的中小學學額佔全港總數大約6%。

私校直資: 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

自行分配學位分為兩類,包括供有兄弟姊妹在該校就讀或父母在該校就職的學生學位(約30%),以及按「計分辦法準則」分配的學位(不少於20%)。 直資學校計劃由一九九一年起推行,及至去年全港共有七十一間,計有中學五十間,小學十二間,以及中學暨小學九間。 計劃原意,乃提供公營學校以外的選擇,授權校方在課程設計、收生要求和資源運用上,享有更大的自主及彈性,藉以使教學模式多樣化,跳出傳統官津學校的框框,提升水準,立意良佳。 網上申請為2021年6月8日(下午2時)- 2021年8月5日(下午4時)。

國際學校方面,除卻英基學校協會轄下的學校之外,其它所有國際學校均屬私立小學。 英基學校之性質應為直資學校,但因其特殊之歷史背景,行政歸屬上卻別具一格,不入上述五類之一。 津貼小學是最普遍的類型,由辦學團體向政府申請開辦,通常為宗教或慈善等非牟利團體,辦學機構委派校董會負責管理,可為學校命名,例如聖公會基恩小學、佛教黃焯菴小學。 據校網資料,本地課程全年學費$38,980,而GCE A-level學費(中五至中六)則為$41,600。 播道會開放招收少量中一生,每年12月進行面試,收生準則為操行、學業表現及面試表現。 今年疫情,好多學校取消咗面試,變相可能多咗好多人會叩門,所以更加要留意自己升中放榜後有冇需要申請一啲競爭冇咁勁嘅中學,或者降低對叩門學校嘅要求。

若部份學生成績或品格未達標,中學部或會勸喻有關學生重新選擇統一派位,所以有部份學生或未必能夠成功接龍。 梁永樂說,「所以入讀龍校的學生,入到學校後也要努力讀書,別以為可以十拿九穩。」而一般在直資或私立學校無法順利「接龍」的學生,也會預早於呈分試前獲通知,並提醒他們需為參加升中派位。 現有的中小學可申請轉為直資,而辦學團體也可向政府申請分配校舍,以開辦新的直資學校(然而,由於近年的少子化現象及校舍數目充足,政府目前未有再分配校舍,以供開辦全新直資學校的計劃)。 把學校轉為直資的申請辦法是由學校寫信向香港教育局(前稱香港教育統籌局)申請。 其中在疫情下兩年均凍價的「狀元搖籃」拔萃女書院,以及拔萃女小學,兩校全年學費分別維持38,000元及70,000元;聖保羅男女中學及其附屬小學,分別維持64,500元及63,000。 歷年參考:面試只設一輪,只須面見學生,面試以小組形式、中文進行,每組的面試時間少於半小時,老師會與申請者進行以日常生活為題設計的遊戲,主要傾談,不會問深奧的學術問題。

私校直資: 申請自行分配學位

所有申請的學生皆獲首輪面試機會,約16至20位小朋友一組,由5位老師觀察他們的表現。 辦學宗旨:學校相信每個孩子都需要被尊重,每個孩子都可以教導,每個孩子都可以有成就。 本著基督的愛,提供優質全人教育,強化家長角色及功能,為親子關係建立一個積極、健康及開朗的學習社羣,共同體驗愛的教育。 官立小學類似津貼小學,最大分別是前者由政府全資開辦,教育局直接管理,所有教職員均屬公務員,其它如學費、課程方向等,與後者相同。 位於沙田的林大輝中學於2004年創校,一直重視學生的體育發展,並積極推動體育普及化、精英化和盛事化。 學校亦安排專業教練培訓及提供相應設施配合,包括室內暖水泳池、健物中心、體育館和小型足球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