筲箕灣東官立中學7大優勢2025!(持續更新)

與政府商討後,決定在新界鄉議局三個選舉區即元朗、大埔及南約區各建立一所中學。 建築費用由新界鄉議局資助每所百分之30,即60萬港元,餘下費用由政府承擔。 筲箕灣東官立中學2025 此校為三所之中最早落成並開始辦學的一所,除此校外,另外兩校分別為新界鄉議局大埔區中學(於1981年創校)以及新界鄉議局南約區中學(已於2007年停止辦學)。 ),1970年改稱何東官立工業女中學;正校位於香港銅鑼灣嘉寧徑,分校是前身是位於東院道的東院道官立小學,由何啟東爵士捐建下於1953年創校,是一所全日制女子官立中學。

  • 1961年 創校為文法學校,並由龐德新博士、Mr.
  • 本線在晚上八時開出尾班車,並非服務至深夜,服務時間以外只有港鐵能往返沿線(不包括耀東邨及小西灣)。
  • 學校以「追求卓越」為目標,透過各種訓練課程,培養學生的同理心,成為熱愛學習、具自信心和責任感,並富羣體合作精神的良好公民。
  • 按照目前進度,新校將於2026年啟用,而2021年起入學的新生預計可一併遷入。
  • 此情況維持了一年多,至2008年11月9日起再度實行。
  • 學校每年不少比賽及活動均以社際形式舉辦,包括水運會等,亦設有社際比賽全年總冠軍的獎項。

校友會現時每年皆會出版刊物《鄉橋》,並於學校開放日設置攤位、協辦各屆元朗區傑出小學生選舉等,更籌集款項成立獎學金,每年發放予表現優異的學生。 本校創立於1963年,當時借用山道小學及丹拿道警察小學作臨時校舍,後來由丹麥政府出資,於柴灣道建立永久校舍。 1965年,校舍落成,標誌著筲箕灣官立工業中學正式為區內學童提供教育。

筲箕灣東官立中學: 荃灣區幼稚園

校董會主席一職自1983年起長期由新界鄉議局主席擔任,當時劉皇發太平紳士自1983年起一直擔任校董會主席,1988年學校改組校董會後仍由他擔任直至去世,他本人亦獲永遠榮譽校董會主席之名銜。 現任校董會主席為劉皇發之子、現任新界鄉議局主席劉業強太平紳士, 筲箕灣東官立中學2025 BBS, MH。 至九十年代,香港工業北移,對工業人才的需求開始減少,本校亦因應社會的需要,於一九九八年九月把校名由「筲箕灣官立工業中學」改為「筲箕灣東官立中學」,提供文、理、工、商的科目,標誌著一個新紀元的開始。 關於這頁:這裡是由「升學天地」網站製作,匯集及陳述關於筲箕灣官立中學的資訊。 這裡並不是該校的官方網站,如發現這網頁有任何不準確的地方或有改善之處,請讓我們知道。 學校報導及相關影片,部分由搜索器自動提供,因此內容可能跟學校不太相關。

  • 中學收生情況年年不同,網站對於錯誤的組別估計,不會承擔任何責任。
  • 本校的創立,便是為社會提供發展工業所需要的人才,為香港的發展提供動力。
  • 五六十年代,香港的工業開始發展,步入一個工業化社會,當時經濟開始增長,社會需求大量曾接受工業培訓的人才。
  • 該校自1992年推行校本管理計劃,並成立學校管理委員會,委員會成員包括教育局代表、校長、家長代表、教師代表、校友代表及社會人士。
  • 學校設有音樂及舞蹈訓練場地、學生活動中心、音樂室及音樂練習室。

606X小西灣(藍灣半島)開經:小西灣道、富怡道、小西灣道、柴灣道、環翠道、柴灣道、筲箕灣道、愛秩序街、南安街、筲箕灣巴士總站、南安裏、東區走廊、東區海底隧道、鯉魚門道、觀塘道、協和街、同仁街、裕民坊、康寧道、牛頭角道、天橋、常怡道、宏照道、常悅道、宏冠道及臨樂街。 學校早於1967年創校,但初期由於營建校舍需時,故先借用元朗公立中學校舍辦學,直至1968年校舍落成並遷到現址,並在次年獲港督戴麟趾爵士親臨主持開幕典禮。 1961年,為配合政府在新界的發展及應付日漸增加的學童數目,新界鄉議局執行委員會會議通過設立新界鄉議局籌建三區中學委員會。

筲箕灣東官立中學: 學校簡介

香港有 31 間官立中學,佔整體約 7%;香港有 394 間男女中學,佔整體約 85%;瞭解更多:中學分佈圖表。 關於談泉慶就讀筲箕灣東官立中學的資料出自香港電臺第二臺廣播節目《守下留情》於2016年5月30日播出的訪問。 此外,亦有網民投訴司機駕駛態度惡劣,包括行車速度過快或過慢,在不恰當位置上落客等,而投訴本路線的服務於各大討論區或報章上可謂屢見不鮮。 為了在完成尾班車前班次派車適當為了方便返自己公司巴士車廠,尾班車往彩雲方向以派九巴,到達總站以便後返回九龍灣車廠,而尾班車往小西灣(藍灣半島)方向以派城巴,到達總站後返回柴灣車廠。

筲箕灣官立中學學校校風純樸,學生自律和勤奮,學校生活充實。 校方採用多種措施,照顧學生在學業上的需要,同時積極鼓勵學生透過各類學習經歷,得到全面發展。 學校以「追求卓越」為目標,透過各種訓練課程,培養學生的同理心,成為熱愛學習、具自信心和責任感,並富羣體合作精神的良好公民。 為提升學生的英文能力,該校設置英文廣泛閱讀計劃,圖書館亦有英文漫畫及雜誌供學生閱讀。 學校設有閱讀大使計劃,舉辦演講、辯論比賽等,外籍英語老師亦於課餘為各級提供會話訓練,以培養及提高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和信心;該校課程亦著重以學生為本的探究式學習,培養學生終生學習能力。 筲箕灣東官立中學2025 初中校本課程及高中的課程調適達至照顧學習差異。

筲箕灣東官立中學: 學生會

現時學校為香港114間英文授課中學之一,除中國語文、中國歷史、中國文學、普通話、生命教育及通識教育外均採用英文作為教學語言。 1953年,已故何啟東爵士捐款創立何東女子職業學校(Ho Tung Technical School For Girls)。 當時學校只設中一至中三年級,並與官立嘉道理爵士小學共用校舍,學生被安排在下午上課。 至1954年9月,學生於現址上學,而授課語言亦由中文改為英文。 後來於1963年,校方秋季增辦理科和中六年級,以應付中五畢業生往海外升學或升讀2年制師範學校的需要。

筲箕灣東官立中學: 九龍城區小學

前者來往彩雲(豐盛街)及耀東邨,提供牛池灣、彩德邨(僅往港島方向)、彩盈邨(僅往港島方向)、九龍灣商貿區(僅往九龍方向)、觀塘、藍田來往北角、鰂魚湧、太古城及耀東邨的過海隧道巴士服務。 後者來往九龍灣(企業廣場)及小西灣(藍灣半島),途經觀塘、藍田及東區走廊直達筲箕灣及柴灣,後者另設特別班次,在星期一至五黃昏繁忙時間於啟業邨單向開往小西灣(藍灣半島)。 筲箕灣東官立中學 高中學生需修讀文憑試的四科必修科,並從以下的選修科中選擇兩至三科(升讀中四時必須選擇三科,精英班學生可在三科外額外選修數學延伸部分(單元二))。 除了文憑試的科目外,學校亦於每循環周提供其他學習經歷課兩節,以及班主任課。 香港神託會培成幼稚園:原址在富亨邨亨耀樓地下。

筲箕灣東官立中學: 學生組織

為了讓學界在中國傳統文化涵養及品德教育的範疇上,得到理論與實踐並行的支援,在社會上形成清流,造福下一代,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國學中心聯同清華大學中國經學研究院和馮燊均國學基金會,攜手推動「禮儀文明教育項目」,歡迎學校、教師和家長一同參與。 開設科目方面,筲箕灣官立中學在初中(中一至中三)開設以中文為教學語言的科目,包括中國語文、中國歷史、普通話(中一及中二)、生活與社會等;而以英文為教學語言的科目包括英國語文、數學、地理、歷史、科學、電腦、視覺藝術、家政、設計與科技、音樂、體育。 在高中(中四至中六)開設以中文為教學語言的科目包括中國語文、中國歷史、中國文學(中四、中五)、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中四、中五)、通識教育科(中六)等;而以英文為教學語言的科目包括英國語文、數學、地理、經濟、歷史、企業會計與財務、資訊及通訊科技、物理、化學、生物、數學延伸部份單元二、視覺藝術、體育。

筲箕灣東官立中學: 荃灣區中學

1972年創立,當時校址為觀塘藍田邨11座地下,1991年隨鄰近的培成小學一併遷入大埔。 學校設施:全校課室與禮堂均安裝冷氣,除禮堂、操場、雨天操場及教室外,尚有不同的特別室,配合學生學習,例如:電腦室、資訊科技研習中心、圖書館、地理室、設計與科技室、圖象傳意室、家政(烹飪及服裝設計)室、美術室、音樂室、多媒體影像剪片室、升學及就業輔導室、兩個語文研習中心及四個實驗室等。 此外,本校有兩個籃球場及一個與筲箕灣官立中學共用的多用途球場。 從2008年起,觀塘區和港島東的摩天商業大廈陸續落成,它們的位置剛好在本線服務區域內,但客量並未得到顯著回升。 直至2009年,因應利蘭奧林比安10.4米年事已高,城巴把剛剛騰出的一批丹尼士巨龍12米派給本線,有效提高載客量,是本線首次以12米巴士作為主力。 事隔3年,於2013年1月11日起,再換入2輛同類型車款(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400)雙層空調巴士,進一步提升本線水平,並節省東區海底隧道額外車軸收費(現時每程為$25)。

筲箕灣東官立中學: 香港東區的中學

義大國際高中是一所私立,男女共學,國際/雙語學校,為具有國際觀之學生提供臺灣,美國,英國和世界各地的多元大學升學途徑。 筲箕灣東官立中學2025 該校作為官立學校,在1999年跟隨教育局指引成立學校管理委員會,加強學校管理效率及成效,並由教育局首席教育主任(新界)擔任學校管理委員會主席,現任學校管理委員會主席為李慧冰女士。 該校校董會現由16人組成,成員包括新界鄉議局成員、元朗區民政事務專員、學校管理委員會主席、校長、家長代表及校友代表等。

筲箕灣東官立中學: 元朗區中學

如果想移除某些連結,請把詳情電郵到: 或使用這表格:回報問題。 官立中學是由教育局開辦和管理,經費來自政府,教職員都是公務員,官立中學只佔整體學校的少數,大部分中學是資助學校,它們由宗教團體、商會、宗親會等主辦,經費有相當部份來自政府的補助,然而學校的日常運作由辦學團體負責。 筲箕灣東官立中學(Shau Kei Wan East Government Secondary School)巴士站,位於港島東區筲箕灣柴灣道西行近筲箕灣消防局、筲箕灣官立中學、筲箕灣東官立中學外,乃一路邊中途站。 學校設施方面,包括:戶外設施包括花園、魚池、籃球場、排球場及小型足球場。 學校設有音樂及舞蹈訓練場地、學生活動中心、音樂室及音樂練習室。 在師資方面,筲箕灣官立中學全校教師總人數為53人,其中100%擁有教育文憑、100%擁有學士資格、48%是碩士、博士或以上學歷、36%具有特殊教育培訓資歷;年資方面,2%老師年資在4年或以下、11%年資5年至9年、87%老師擁有10年或以上年資。

筲箕灣東官立中學: 元朗區幼稚園

筲箕灣官立中學創立於1961年,學校沒有宗教背景,校長是殷見歡女士 (文學士、教育文憑、教育碩士),校監是羅潔玲女士。 該校自1992年推行校本管理計劃,並成立學校管理委員會,委員會成員包括教育局代表、校長、家長代表、教師代表、校友代表及社會人士。 學校的家長教師會和校友會分別於1993年及1997年正式成立。 至於在1990年成立的學生會則是校方與同學溝通的橋樑。 全校語文政策:學校初中年級主要以母語授課,高中選修課程因應學生語文水平設有英文與中文組別。 高中課程則因應學生語文水平設有以中文及英文為授課語言的班別。

筲箕灣東官立中學: 九龍城區中學

由於現時的校舍空間不足,政府於2021年6月尾直接批出位於西貢安達臣道石礦場安愉徑的擬建校舍,供此校遷置之用。 按照目前進度,新校將於2026年啟用,而2021年起入學的新生預計可一併遷入。 在創校初年,由於永久校舍仍在興建,此校曾借用山道官立小學及丹拿道警察小學課室上課。 至1965年,此校正式遷入現時的校舍,當中興建費用由丹麥政府資助。

筲箕灣東官立中學: 大埔區中學

關於這頁:這裡是由「升學天地」網站製作,匯集及陳述關於筲箕灣東官立中學的資訊。 我們搜邏一些有提及到筲箕灣東官立中學的影片,希望帶來多方面的資訊去認識這學校。 在「統一派位乙部」,校網屬東區,但有部分學位會分配給灣仔區、觀塘區、離島區。

學校總佔地約12,300平方米,是香港唯一擁有分校的女子官立中學。 在「統一派位乙部」,校網屬東區,但有部分學位會分配給灣仔區、觀塘區;根據坊間流傳的資訊,有人估計絕大部分學生來自 BAND 1 的小六畢業生。 收生詳情請看:學位分配辦法 、自行分配學位 、中學統一派位。 學習和教學策略:利用資訊科技,透過日常課堂及各類集體活動、工作坊、專題研習及學習分享等,積極推廣以學生為本的學習模式,使學生獲得知識、掌握學習技巧和共通能力。 老師個人及各科組的教學提升計劃,均以提升教學策略及照顧學生的學習差異為重點工作。

筲箕灣東官立中學: 元朗區小學

過海隧道巴士694線(小西灣與港鐵藍田站之間)過海隧道巴士606線是香港一條來往彩雲(豐盛街)及小西灣(藍灣半島)的過海隧道巴士路線,由九巴及城巴聯合經營,提供牛池灣、九龍灣商貿區、觀塘、藍田來往北角、鰂魚湧、太古城、耀東邨、筲箕灣、柴灣及小西灣的過海隧道巴士服務。 筲箕灣東官立中學2025 ,簡稱KTGSS、觀中、觀塘官中、觀官),位於九龍觀塘區茶寮坳,是香港一所官立英文中學,由港英政府於1982年創辦,與觀塘功樂官立中學不同,此校創校時為文法學校。 觀塘官立中學有社制,四社名字由來於校訓 – 誠,信,勤,謙。 筲箕灣東官立中學 ;簡稱NTHYKYLDSS、鄉中),位於新界元朗,為香港一所官立英文中學,由港英政府及新界鄉議局於1967年創辦,創校時為文法學校。

筲箕灣東官立中學: 觀塘區中學

中學收生情況年年不同,網站對於錯誤的組別估計,不會承擔任何責任。 GoodSchool好學校網站,這是由教育傳媒營運的教育網站,我們期望成為教育界和家長之間的橋樑,讓學界可以在這裡發放訊息,把學校內的教學政策和好人好事發送出去,而家長也能夠第一時間獲悉學校的亮點美事,讓他們能夠為子女尋找最適合的學校和課程。 其他特別室包括圖書館、多用途活動室、多媒體學習中心、電腦輔助學習室、英語室、會議室、解憂空間、啓賢軒等。 根據2022/23學年資料顯示,筲箕灣官立中學的班級結構是中一4班,中二4班,中三4班,中四4班,中五4班,中六4班,總計全校共開24班。 筲官亦於暑假舉行銜接課程,供所有中一新生參加;內容包括英語、數學、資訊科技、綜合科學及綜合人文學科,讓學生盡快適應中學課程。 輔導組在暑假舉辦中一學生迎新活動;開學後亦有中一家長、學生迎新日及家長講座。

筲箕灣東官立中學: 大埔區小學

此外,學校亦致力發展學生潛能,為學生提供機會,使他們獲得生活體驗和學習經歷。 學校以「追求卓越」為抱負,以培育學生「終身學習」及「全人發展」為原則,制訂課程目標,發展切合需要的校本課程。 筲箕灣東官立中學 大部分官立中學都是男女校,只有三間男校(皇仁書院、英皇書院、觀塘功樂官立中學)和兩間女校(何東中學、庇理羅士女子中學)。 凱莉山國際幼稚園:原址在官湧街38號The Austine Place 1樓及地下5號舖,於2021年停辦。 「世界學堂計劃」是惠僑課外活動計劃的重點,早於2001年,惠僑配合教育改革建議開展該計劃,冀盼學生超越學科課程和考試的侷限,擴闊眼界,體驗與別不同的學習經歷。

學校希望能循序漸進發展,推動語文教學,以期學生能中英兼擅。 而在高中選修科目方面,此校提供化學、生物、物理、企會財、地理、數學延伸單元(二)、中國歷史、資訊及通訊科技、旅遊與款待、視藝、設計與應用科技,以及科技與生活。 當中,化學、生物、物理及數學延伸單元(二),同時設有中、英文授課組別,其餘選修科目均以中文授課。 ),舊稱筲箕灣官立工業中學,為香港一所官立中文中學,由港英政府於1963年創立。

筲箕灣東官立中學: 觀塘區幼稚園

學校每年不少比賽及活動均以社際形式舉辦,包括水運會等,亦設有社際比賽全年總冠軍的獎項。 學生會該校學生會於每學年9月份由全校學生公投選出,作為學校與學生之間的溝通橋樑。 學生會由9人組成,分別為主席、副主席、財政、文書、外務祕書、內務祕書、學術祕書、文化祕書及體育祕書。 五六十年代,香港的工業開始發展,步入一個工業化社會,當時經濟開始增長,社會需求大量曾接受工業培訓的人才。 當時一般的學校都只能提供普通的文法科目,未能迎合社會的需要。

筲箕灣東官立中學: 學校管理委員會

606線是牛池灣、牛頭角及觀塘市中心目前唯一一條來往鰂魚湧至小西灣一帶的全日專利過海巴士路線。 不過,因為路線迂迴,須繞經九龍灣商貿區及耀東邨,不利與港鐵競爭,九龍灣商貿區至筲箕灣的一段更被無須途經觀塘及耀東,服務時間亦更長的608線搶客,所以是屬於客量偏低的東隧專利巴士路線之一,客量主要來自耀東邨來往東九龍的乘客。 本線另設輔助線606A線及606X線,一同取代606線於平日早上繁忙時段的服務。

1961年 創校為文法學校,並由龐德新博士、Mr. F.C. Gamble短暫擔任學校首席教師及校長。 校舍建造期間,曾借用金文泰中學的校舍授課三年。

筲箕灣東官立中學: 筲箕灣官立中學 Shau Kei Wan Government Secondary School

1970年,學校中文名稱改為何東官立工業女中學。 ),位於柴灣峽柴灣道,是香港一所官立英文中學,由港英政府於1961年創辦,創校時為文法學校。 筲箕灣東官立中學是香港現存六所持續辦學的前官立工業中學之一,其餘五所分別是九龍工業學校、何東中學、觀塘功樂官立中學、鄧肇堅維多利亞官立中學及賽馬會官立中學。 九龍灣/啟業開經:宏照道、常悅道、#宏冠道、#臨樂街、#九龍灣公共運輸交匯處、#常悅道、#宏光道、#啟福道、常怡道、天橋、牛頭角道、雅麗道、觀塘道、鯉魚門道、藍田站巴士總站、鯉魚門道、東區海底隧道、東區走廊、南安裏、南安街、筲箕灣巴士總站、南安裏、筲箕灣道、柴灣道、小西灣道、富怡道及小西灣道。 該校校友會創辦於1990年,目的為舉辦各種活動聯繫各方校友,並回饋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