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信會呂明才中學12大著數2025!(持續更新)

促進教師之間的專業互動,帶動校園革新,建立質素保證文化。 明智利用排名,結合數量和質量考慮,定能替孩子的升中派位作出最佳抉擇。 此類質素,即使由政府斥鉅資聘請顧問、大學研究,其結果亦往往難言準確,遑論民間製作了。 是以倒不如乾脆比較最能客觀量化之成績分數部份,其餘主觀質量部份,則祇能靠家長作實地考察、人員訪談之類的功夫蒐集資料,親身感受,兩相參詳衡量了。

  • 聖保羅書院創立於1851年,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英文中學,秉承聖公會傳揚福音之精神,以基督教真理為基礎,向少年人提供現代化的通才教育。
  • 2007年申請原址加建教學大樓,2015年2月27日獲得立法會財委會通過有關申請,工程於2015年12月28日正式動工,至2019年2月竣工,同年5月正式使用。
  • 北區名校香港道教聯合會鄧顯紀念中學盛產會考及高考狀元,去年文憑試高達99%考獲符合入大學資格。
  • 浸信會呂明才中學屬於 Band 1A男女校,辦學宗旨為提供基督化全人教育為辦學使命,讓莘莘學子在德、智、體、羣、美、靈得以均衡發展,校風純樸,學生敦品勵學。
  • 本校於昨天(2021年1月24日)深夜接獲一位中六學生通知,其家人初步確診2019冠狀病毒。
  • 推行三三四學制之前,該校於香港中學會考中,該每年都出產6A以上尖子。
  • 瑪利諾修院學校係一間女校,係香港補助學校議會22間補助學校之一,坊間稱為傳統名校。

家長可在本網站找到全港幼稚園、小學、中學及國際學校概覧、專訪、教育報道及相關新聞,讓家長輕鬆掌握及瞭解心儀學校的資料,以至到本地及海外升學攻略。 除了46名畢業生升讀聯繫的浸信會呂明才中學,其餘亦獲派區內著名英中,如聖公會曾肇添中學、聖公會林裘謀中學、沙田循道衛理中學等,甚至跨區名校,升中前景優越。 一呂有120個小一學額,供統一派位的學額應為一半60個,根據教育局的《統一派位各小一學校網選校名冊》計算,本學年一呂只有41個統一派位學額,即世襲超收19人。

浸信會呂明才中學: 沙田門市承辦學校一覽

NoteSity 係全港最大溫習資源訂購平臺,為你搜羅不同作者及出版社的中小學補充練習、參考書與溫習筆記,一個平臺匯聚你需要的溫習資源,幫助同學應試。 宗教信仰為基督教;校訓為「明道致知」,旨於以基督教的全人教育下,讓學生於德、智、體、羣、美、靈六育上得以均衡發展。 設施方面,學校特別設有玻璃天幕中庭廣場、空中花園、溫室、多用途室、百草園、籃球場、舞蹈室、田徑跑道、攀石場、科學實驗室、風力發電裝置、電腦室、STEAM教室、學生發展中心及瀕危物種博物館等等。 學校設施完備,設有樓底高達兩層的有蓋排球場、小聖堂和多媒體電腦學習室等等。 此外,新落成的曾永馨演講廳,設有先進音響及電腦設備,可為同學提供一個新時代的授課、表演及直播校園電視的場地,讓同學發揮他們的潛能。

劉志遠校長指在面試時主要考慮學生的學術成績,「會留意中、英文水平,面試成功的都是成績一級的學生」。 面試為二十分鐘個別面談,以英語、粵語及普通話交談日常生活話題,瞭解學生的表達能力、應對技巧、思維能力、禮貌等,內容以評核小六學生基本能力為主。 本校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適用於2020 年9月升讀中一)。 本校依據教育局提供「申請學生成績次第名單」50%,學生課外活動及服務20%及面試30%(內容包括:英文文章朗讀10%;操行及面談表現20%)。 《明校網》為「明報」専為家長而設的學校資訊網,提供全面的入學資訊及選校分析,助家長選取合適的學校讓子女入讀。

浸信會呂明才中學: 香港加拿大國際學校 (CANADIAN INTERNATIONAL SCHOOL OF HONG KONG)

新翼大樓命名為「呂郭碧鳳教學樓」,當中設施包括:課室8個、小組教室3個、地理室1個、教員室3個、天台操場1個、天台花園1個、會議室1個及停車場。 浸信會呂明才中學 要注意的是,由於教育局的指引只是提供最多保留預額,但學校因應情況,未必會保留足25%的學位,所以家長須留意每年教育局公佈的數據。 以位於沙田區熱門學校之一浸信會呂明才中學為例,其聯繫小學是浸信會沙田圍呂明才小學及浸信會呂明才小學。

根據過往學校公開的文憑試成績和資料推算,香港仔浸信會呂明才書院的級別是屬於band 2。 各區適齡中一學生人數及英中學額不同,因此每區競爭情況有異。 灣仔區、中西區及九龍城區較多傳統英中,被指為較容易入的英中區,想跨區入讀英中不妨考慮這三區。 灣仔區有7間英中,皇仁書院、香港華仁書院、瑪利曼中學、聖保祿中學、嘉諾撒聖方濟各書院及香港真光中學均是歷史悠久的傳統名校,共提供304個自行分配學位。 區內有不少單性別學校,尤以女校為多,家長如想選擇男女校,可考慮英中聖公會鄧肇堅中學。 灣仔區以傳統名校皇仁書院備受家長追捧,每年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均大受歡迎,本學年43個自行收生學位,共收到約數百份申請,平均約十多以爭一學位,競爭情況與往年相若。

浸信會呂明才中學: 香港鋼琴教育專業學院 (HKPPEA)

好多家長除咗睇間中學係咪 Band 1,都會睇埋佢係咪名校,同埋全港中學排名。 其實每年全港中學banding都好接近,大致上都係維持一個特定嘅排名範圍,但每年文憑試成績始終有出入,所以今次AfterSchool 就為大家整理咗 2022 年最新嘅全港中學排名,畀各位家長可以參考嚇。 校方將會以電話個別通知獲選學生進行面試,如不獲通知參與 7 月 7 日的面試則當落選論。 保良局第一張永慶中學創立於1971 年,提供愉快而互動的學習環境,使學生養成努力、認真及投入的學習態度,考取優異成績。

浸信會呂明才中學: 香港中文大學校友會聯會張煊昌中學 (CUHK FAA THOMAS CHEUNG SECONDARY SCHOOL)

德信中學創立於 2000 年,秉承天主教理念,著重學生的均衡發展,品格與學術培育並重,以全人教育為目標。 天主教郭得勝中學創立於 1987 年,秉承天主教教區的辦學宗旨,使學校充滿福音及仁愛,將基督的訓諭傳揚於社會。 繼承中國傳統文化,以「忠恕誠明」為訓,使同學得到全人教育。 香港華仁書院創立於 1919 年,根據天主教信仰對主的愛和中華文化,矢志:一、做一位具同理心的模範,感染學生成為負責任和富仁心的社會一員;二、啟廸學生勇猛精進,以致君子;三、培育備具愛心、靈性、道德與智慧的領袖。 啓思中學創立於2006 年,以學生為本,着重探究式學習,讓學生樂在其中。 透過校內外廣闊而多元的體驗,學生茁壯成長,成為充滿自信、樂觀、仁愛及具備國際視野的青年,立足於世界。

浸信會呂明才中學: 浸信會呂明才中學 教師資料 (2019-

中聖書院創立於 1976 年,本著聖經的真理,幫助學生成長,建立良好品格及增進知識。 引導學生認識基督教,透過老師的關懷及見證,使學生體會基督的愛。 香島中學創立於1946 年,提倡愛國主義教育,重視學生兼擅兩文三語;培養學生成為德、智、體全面發展,愛國愛港、品學兼優、服務社羣的好青年。 藍田聖保祿中學創立於1970 年,以全人教育為方向,以實踐「為一切人,成為一切」的聖保祿精神為目的,培養學生成為成熟、獨特而具自信的青年。 德雅中學創立於1962年,秉承聖若望鮑思高「愛的教育」的理念,採用預防教育法,藉理智、宗教、愛心培育學生,營造充滿愛與關懷之環境,使學生在道德及知識上均衡發展。 迦密中學創立於1964年,按聖經真理提供全人教育,讓學生在德、智、體、羣、美和靈育上,得到優質栽培,並能認識真神,明白真道,建立優良品格,長大後能熱愛國家、關心社會。

浸信會呂明才中學: 全港最新排名 (更新12月22日 10:00am)

教育局制度下不少名牌英文中學屬於津貼聯繫學校,與津貼小學有聯繫關係,入讀這類小學,就更易升讀有聯繫的中學。 校方公佈,後補學額將於 7 月 6 日上午九時至中午12時、下午1時至4時,接受申請,申請在最近兩學年操行達乙(B)級或以上以及最近兩學年中、英、數三科均須及格。 提交的文件包括2019/20學年及2020/21學年成績表正本及副本、獎項證書副本或獎項照片、教育局派發的中一派位證正本及副本(如適用者)、相片一張。 校方在網頁公佈,只接受成績優異之小六女生申請後補學額,申請人可於網頁下載表格,填妥後於 7 月 6 日前往學校遞交申請,學校將會揀選合適申請者及其家長於 7 月 6 日進行面試。

浸信會呂明才中學: 浸信會呂明才中學 校內團體 (2019-

然後將印有「選校次序」的部分撕下存根,至於其餘三個部分則需保持完整。 浸信會呂明才中學 餘下的三個部分則是「教育局存根」、「學校存根」和「家長存根」,此三部分需與校方要求的文件(中學報名錶)一併遞交到所申請的中學。 最後校方將發回已蓋校章、名稱和編號的「家長存根」,作家長紀錄。 NoteSity 網上書店為各為家長綜合全港資助、直資及官立中學,整合 2022 香港中學排名,當中包括多間傳統名校,讓你跟子女選出最合適的中學。 除了出色的學生表現外,他們在運動和音樂方面的發展也非常出色。 2019年,教區女子大學游泳隊連續32年獲得香港和九龍區D1校際游泳比賽的整體冠軍,田徑隊也連續獲得13個冠軍。

浸信會呂明才中學: - 香港仔浸信會呂明才書院

不少學校會為申請人設面試或筆試,趙榮德指,大部分學校的考覈內容主要圍繞學生的中、英、數學科能力,大部分筆試以選擇題的形式舉行;面試則有機會針對學生學術、時事和推理能力,以及品格德行等。 全港按地方行政區劃分為18個學校網,學生就讀小學所在地區為其統一派位的升中校網。 每個學校網包括本區參加派位的中小學及他區提供學位予該學校網的中學,他區中學及由他區中學提供的學位每年都可能會改變。 順德聯誼總會胡兆熾中學創立於 1975 浸信會呂明才中學2025 年,秉承母會辦學宗旨,提供優質教育,在課程及教學上力求完善,以適應社會的轉變及學生的需要,使各學生日後能成為良好公民。 炮臺山循道衛理中學創立於 1995年,本基督精神,發展全人教育。

浸信會呂明才中學: 資助(

另外,圖書館等多項設施完成翻新工程,務求師生得到最佳的教學與學習環境。 學習和教學策略:學習策略:主張學習沒有特定的場合、界線、對象,引導學生運用網上資源學習。 教學策略:因應學科特色,運用小組討論、報告、翻轉課堂、協作學習、學思達等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課堂進行高階思維討論和學習。 香港有 360 間資助中學,佔整體約 78%;香港有 394 間男女中學,佔整體約 85%;香港有 153 間基督教中學,佔整體約 33%;瞭解更多:中學分佈圖表。 辦學宗旨:以輔導、學業、活動及福音「四足鼎立」作總方向,達致「全人教育」。

浸信會呂明才中學: 中華基督教會基真小學 (CCC KEI CHUN PRIMARY SCHOOL)

雖然兩所聯繫中學並非區內熱門中學,但可作為家長選校的考慮。 沙田區出名學校多,雖然不如九龍城區、灣仔區、中西區等傳統名校集中,但卻有不少 具實力的地區名校,贏得區內家長口碑,搶手程度絕不遜於傳統名校。 91校網共有16所資助小學,沒有官校,並全為男女校,男女生選擇機會均等。

浸信會呂明才中學: 香港理工大學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聖言中學有環保學校之稱,多年來大學入學率均保持在九成以上。 在自行收生階段,聖言有53個學額,有約500人競爭,平均約10人爭一學位。 浸信會呂明才中學 考覈語文時,會要求學生先讀一篇英文文章或圖畫,老師會向考生發問,測試英語溝通能力;解難部分會問IQ題,並不要求答案正確,只求瞭解考生的思考方法。 現於聖士提反女子中學(SSGC)就讀中一的林君霞,當年在自行收生階段申請了SSGC及庇理羅士女子中學,前者是其第一志願。 她有多次面試學校的經驗,認為SSGC的面試內容「無咩難度」,可以應付。

青松侯寶垣中學創立於 2000 年,提倡不斷學習與進步的文化,主張五育並重、因材施教、發掘潛能、積極進取、自尊自強、才德兼備、盡責承擔、關心社會、愛護國家、服務社羣的人文精神。 德蘭中學創立於1978年,實踐天主教全人教育的辦學理想,以五育及靈育為本,雙語並重,訓練學生獨立思考,建立積極及正確的人生觀,貢獻社會,勉力實踐「慎思明辨」的校訓。 香港真光中學創立於 1872 年,以耶穌基督是世上的「真光」作校名,以「為神樹人」為教育宗旨,實踐基督犧牲愛人之真理,為社會國家世界培育人才。 保良局羅氏基金中學創立於2004年,開創一個充滿愛意關懷的環境,培養學生自尊自愛,樂觀進取。

浸信會呂明才中學: 香港神託會培恩幼稚園 (STEWARDS POOI YAN KINDERGARTEN)

該校收生準則中成績次第、校內成績加上課外活動,所佔比重高達六成,君霞小學時於救恩學校(小學部)就讀,成績一向不俗,而且本身好動,參與很多課外活動,既游水、打籃球、乒乓球,也學會四、五種樂器,相信在這部分得分相當高。 至於面試佔三成,學校設兩輪面試,先由2至3位老師面見個別學生,內容圍繞日常生活,以傾談為主,考中、英文及反應,之後再參與4至5人一組的小組討論。 浸信會呂明才中學 君霞的父親林生指「面試少不免問及時事、通識問題」,所以他當時除了安排女兒讀面試班增加自信外,也讓她上通識班。 九龍城區名校雲集,29間官津中學中傳統英中佔12間,區內共提供約1,243個自行收生學額。

浸信會呂明才中學: 沙田浸信會呂明才中學

瑪利諾看重成績,特別留意學生的英文表達能力,學校較為傳統,喜歡成熟、大方得體的學生。 此校的自行分配學位學額為50名,申請人可於指定時間內到學校網頁下載表格或到校索取報名錶,填妥後親自或郵寄遞交表格,合符資格者將獲安排面試,獲取錄者將收到書面及電話通知。 學校亦重視學生對於兩文三語的訓練,例如,聘請外籍英語老師推動英語學習、每年推行交換生計劃安排來自歐美國家學生入讀並交流、接待或籌辦外地交流團、推行中英文閱讀計劃及舉辦英語週、英語閣等活動。 女兒出生後,黃校長開始修讀教育文憑,首兩年既要讀書,又要工作,每晚只能睡4、5小時,在女兒升讀K1時,黃校長在香港浸信會聯會小學亦升職至課程發展主任,往往要工作至晚上8、9時,如今回想都覺得對孩子的成長有所虧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