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決定該人是否不再通常居於香港時,須考慮該人的個人情況及他不在香港的情況,包括申請人不在香港的原因、期間及次數;他是否在香港有慣常住所;是否受僱於以香港為基地的公司;及他的主要家庭成員(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的所在。 如果你喪失香港特區居留權,你仍可按照法例自動具有香港特區的入境權,你可隨時自由進出香港特區不受任何限制在香港居住、讀書或工作。 中國公民在香港特區成立以前或以後在香港以外所生的中國籍子女,而在該子女出生時,該中國公民是符合或項規定的人。
- 內地居民如欲來港定居與家人團聚,須向其內地戶口所在地的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申領《前往港澳通行證》(慣稱單程證)。
- 為加強和深化香港與深圳、福建和廣西的聯繫和合作,香港特區政府分別於2010年12月、2012年2月及2017年4月在深圳、福州和南寧成立隸屬於駐粵辦的駐深圳聯絡處、駐福建聯絡處及駐廣西聯絡處。
- 香港特區政府推出的「優秀人才入境計劃」旨在擴大香港人才資源,吸納具備特別技術或卓越才能的人士。
人才清單可向世界各地人才凸顯香港進一步發展經濟最需要的具體專業範疇,有助吸引他們來港發展,藉此幫助香港在與其他經濟體吸引國際人才時爭取競爭優勢,創造羣聚效應,並強化本地人才的發展。 人才清單可為政府、培訓機構及專業團體在各方面的人力規劃提供有用參考。 需要在內地中小學就讀的適齡香港居民,可選擇到居住地附近的中小學或國際學校就讀。 香港居民及其監護人須詳細瞭解各學校學制、收生要求、申請所需時間及收生時間等細節,再決定有關的入讀安排。
申請內地子女來港定居: 香港澳門居民申請在臺灣地區定居送件須知-居留一定期間
因公來港受訓的內地居民,應向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申領培訓簽注。 以私人身份來港受訓的內地居民,則應把填妥的申請表格 ID 992A及ID 992B直接寄交或透過其在港的保證人遞交入境事務處。 申請如獲批准,入境事務處會簽發培訓的進入許可(以「電子簽證」形式簽發)。 詳情請參閱《來港受訓入境指南》[ ID993(中文版本)或ID993(英文版本)]。 符合相關資格準則的內地居民可根據「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申請來港工作。 有關「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的詳情,可按此或參閱《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入境指南》[ ID 1026(中文版本)或ID 1026(英文版本)]。
- 「等到2012年時,就說我可以來香港了。」儘管如此,在小孩出生之前,她一直在廣州生活。
- 由中國大陸赴香港定居的新移民又稱為「新香港人」,部分本土派貶稱新移民為「蝗蟲」。
- 關於子女生活費和教育費的協議或判決,不妨礙子女在必要時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過協議或判決原定數額的合理要求。
- 通常居住連續七年期間必須是緊接該人士根據此項向入境事務處處長申請香港特區永久性居民身份的日期之前的連續七年。
- 申請人、隨行受養人和僱主即使已經提供所需的文件和資料,但入境事務處仍可能在有需要時要求再遞交更多與申請有關的證明文件和資料。
- 在緊接1997年7月1日前根據當時生效的《入境條例》屬於香港永久性居民的中國公民,只要有關人士繼續保持中國公民的身份,則由1997年7月1日起繼續是香港特區的永久性居民。
預約成功者請持預約時提供的有效證件於就診當天提前半小時取號候診,個別醫院的要求可能有所不同。 適齡香港學生亦可報讀港人子弟學校及港人班,或報讀具有招收港、澳、臺、外國學生資格的民辦學校及國際學校。 近年內地盛行將一些大面積的商場分割成多個細小的鋪位出售,但這種劏鋪形式的商場,有各種潛在問題。 香港居民在購買劏鋪商場鋪位時,需小心謹慎,以免招致損失。 申請內地子女來港定居2025 如有查詢,可致電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電話諮詢服務中心的12333熱線查詢。
申請內地子女來港定居: VII. 婚姻及離婚時孩子的撫養權問題
受養人及其本地保證人應填妥申請表格ID 997。 詳情請參閱《受養人來港居留入境指南》[ ID998(中文版本)或ID998(英文版本)]。 18周歲以上、未滿60周歲,其在香港定居的父母均60周歲以上且在香港無子女,需要其前往照顧的。 中港之間的邊境管制始於1950年代,那是因應時代變遷而設置的新措施。 自1980年代起,申請單程證成為內地人合法移居香港的主要途徑。 此後,內地當局和香港政府不時磋商,按需要修訂制度,展示出實事求是的態度。
如果你認為自己符合《入境條例》附表1第2段其他任何一項的規定而成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你亦可於下次返港時,向入境事務處居留權組提交申請核實資格。 該人士必須以入境事務處處長規定的格式作出聲明,表示以香港為其永久居住地。 申請內地子女來港定居 如果未滿21歲,所作的聲明須由其父親或母親或合法監護人作出。
申請內地子女來港定居: IX. 人才赴港途徑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所做的調查發現新移民身份認同情形與其居港年期呈正比。 調查詢問內地出生香港學生對「中國人/香港人/兩者皆是」身份的認同度和他們支持「本土派」的機率。 結果發現選擇「香港人」身份的中國內地出生學生在居港9年或以上後,比例從約9%大增至約33%;選擇「中國人/兩者皆是」身份的中國內地出生學生在居港9年或以上後則降至約67%。 在政治上,73.7%的內地出生香港學生無明確政治傾向,與香港出生學生有約65.9%無明確政治傾向大致相當;而有政治傾曏者,無論內地出生還是香港出生學生,支持泛民與本土派的比例均遠大於建制派。
申請內地子女來港定居: 中國版“國際旅行健康證明”正式上線
如投資者的總投資價值降至最低限額以下,他不須為了符合延長逗留期限的資格而補回差額。 但是,如投資者的總投資價值升至高於原來的最低限額,他亦不可提走資本增益。 投資者可自由在不同的獲許投資資產類別之間轉換投資(例如在房地產投資和指定金融資產投資之間進行轉換),但是必須把出售原先資產所得的全部收益再作投資。 投資者應為投資項目的每一項改變保存記錄,以便在申請延長逗留期限時一起提交。 根據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該計劃」)入境的人士或其受養人,可以在逗留期限屆滿前三個月內,申請延長逗留期限。
申請內地子女來港定居: 香港優才計劃入境後一定要居住在香港嗎?
香港永久性居民子女申請換髮或者補發《前往港澳通行證》的,由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通報香港入境事務處,根據香港入境事務處重新爲申請人簽發的“居留權證明書”換髮或者補發證件。 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後,中國內地居民能繼續透過《基本法》第二十四條第二款第(三)項所確立的永久居留權,與已移居香港的子女、配偶團聚、照顧無依靠父母、親屬或繼承產業等方式申請單程證移居香港。 2010年代初,因香港對新生兒的香港居留權判定為屬地主義,只要在香港出生的,具有中國國籍的嬰兒即為香港永久居民。 因此出現從內地前往香港產子的雙非父母(父母均不是香港人)現象。 除了父母所生嬰兒可獲得香港永久居留權外,父母也因此獲得申請單程證的資格,並可舉家遷港。
申請內地子女來港定居: 內地居民赴香港商務簽注在廣東試行恢復辦理
回顧單程證制度的沿革,正好提醒我們,制度因時而變乃是理所當然,政府對此責無旁貸。 勞工處為可於本港合法工作的求職人士提供免費的就業服務。 此外,你亦可參閱由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出版的消除歧視的僱傭實務守則,瞭解如在工作時受到歧視時應有的權利。 如需進一步協助,可聯絡駐粵辦、香港入境事務處24小時求助熱線電話: 1868或工聯會內地諮詢服務中心(請參閱本小冊子末的聯繫方式)。 香港居民可於辦公時間內致電駐粵辦與工聯會內地諮詢服務中心合辦的免費法律諮詢服務熱線,諮詢在內地遇到的法律問題或預約與當值內地律師見面。 第三十六條父母與子女間的關係,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
申請內地子女來港定居: 相關內容
特區政府會繼續與內地當局就超齡子女申請的審批情況及來港安排保持緊密溝通及聯繫。 內地當局表示,會視乎工作進度,按序受理其他合資格超齡子女的申請,務求令超齡子女能及早來港與親生父母團聚。 申請內地子女來港定居 內地當局認為,超齡子女來港定居的申請安排自二○一一年四月一日在內地實施以來,申請受理及審批情況基本順利,而合資格的申請人亦陸續獲批准來港與親生父母團聚。 內地公安部於今日公佈上述安排,並已發布詳細的申請手續,包括所需的資料文件。 合資格的超齡子女可按受理日期向戶籍所在地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提出申請。 (一)根據內地當局所提供的資料,在二○一一年四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期間,當局接獲28,286宗「超齡子女」來港定居的申請,其中5,335宗已獲批准簽發單程證。
申請內地子女來港定居: 表格
部分新移民能夠慢慢融入香港社會,不過也有部份新移民由於文化背景和社會風貌、生活習慣的差異,不太容易融入香港社會,甚至與本土香港人發生衝突。 香港本土派認為「新移民」來港拿取福利,對社會無貢獻,批評他們是「蝗蟲」。 有些民意調查顯示不少新移民感到被歧視,以及某程度上感到自己不被接納。 居於內地的外國護照持有人,可申請來港工作、受訓、就讀或定居。
申請內地子女來港定居: 十、 證件服務颱風暴雨安排
Q9:我是香港居民,持《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回鄉卡)及香港特別行政區護照。 若我從國外乘航班直接前往內地,入境時應出示那一個證件? 申請內地子女來港定居 A9:你需憑《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回鄉卡)進出內地。
申請內地子女來港定居: 香港特區政府:到港人士強制檢疫令暫定延長至12月31日
有關由入境事務處簽發的簽證/進入許可(以「電子簽證」形式簽發)的費用,請參閱收費表(ID 912)。 擬來港就讀的申請人,請與取錄院校聯絡,處理「電子簽證」的繳費及領取事宜。 申請內地子女來港定居2025 至於其他申請人,在其申請獲得批准後,入境處的申請結果通知書上均附有付款的網頁連結。 有關費用可透過該網頁連結或香港政府一站通網站或透過入境處流動應用程式繳付。
居住於海外的中國護照持有人,如欲來港旅遊、工作、受訓、就讀或居留,均須申請有關的進入許可。 申請內地子女來港定居 澳門居民如欲來港就業、就讀、開辦或參與任何業務、居留或以訪客身份在港逗留超過可獲豁免簽證/進入許可的逗留期限,均須申領簽證/進入許可。 至於向駐京辦入境事務組或駐滬辦入境事務組遞交的申請,如旅遊/過境的簽證/進入許可的申請,一般需時三個工作天處理,而其他簽證/進入許可的申請,則在收到全部所需文件後,一般需時四至六個星期處理。 駐京辦入境事務組或駐滬辦入境事務組在收到申請後,會將認收申請的回條寄給申請人。 申請表格及有關手續的詳情可向入境事務處總部、入境事務處各分處、中國駐海外大使館及領事館及香港特區政府駐外辦事處索取。
《明校網》為「明報」専為家長而設的學校資訊網,提供全面的入學資訊及選校分析,助家長選取合適的學校讓子女入讀。 家長可在本網站找到全港幼稚園、小學、中學及國際學校概覧、專訪、教育報道及相關新聞,讓家長輕鬆掌握及瞭解心儀學校的資料,以至到本地及海外升學攻略。 起暫停「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直至另行通知為止。 本處會繼續處理二零一五年一月十四日或以前接獲的申請,包括已獲批准(即原則上批准或正式批准)及仍在處理中的個案。
申請內地子女來港定居: 就業
在進行此項評核時,入境處會參考由香港特區政府制訂的人才清單內相關專業規格。 符合人才清單相關專業規格並能提供有關證明文件的申請者,可在「綜合計分制」下額外獲得30分。 申請內地子女來港定居 預約掛號有五種方式:電話預約、網上預約、微信預約、手機APP預約及現場預約。 掛號時須提供就診人有效身份資訊(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港澳臺居民居住證、香港居民身份證)及有效電話號碼。 須注意並非所有醫院接受使用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或香港居民身份證預約掛號。 Q1:香港居民如想在內地購買商品房,需提供哪些證件?
香港特區非永久性居民,不論其國籍或所持旅行證件種類,均無需回港簽證/進入許可進入本港,但其取得香港居民身份的情況必須沒有改變及在有效獲準逗留期限內回港。 獲準來港就業或根據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註2、優秀人才入境計劃、輸入中國籍香港永久性居民第二代計劃或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來港人士的受養人,其逗留期限一般會與其保證人的逗留期限掛鈎。 獲準來港就讀人士的受養人,一般會首先獲準來港逗留1 申請內地子女來港定居2025 2個月,其後可逐年申請延長逗留期限。 申請人應把簽證/進入許可標籤貼在申請人旅行證件的空白簽證頁上,以便抵港時向入境處人員出示。
Q4:香港居民應如何申請享受就業創業服務或政策? 香港居民在內地求職、就業,可使用港澳臺居民居住證、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等有效身份證件,到就業(創業)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辦理各項業務。 具體業務經辦過程中涉及證明就業狀態事項的,以工商營業執照、勞動合同(聘用合同)、工資支付憑證或社會保險繳費記錄等作為其就業證明材料。
Q3:如我在內地遺失或損壞了香港特別行政區護照,應如何處理? A3:如你在內地遺失或損壞了香港特區護照,你可於返港後,向入境事務處申報有關事項。 申請內地子女來港定居 你須填妥申請表格,並親身前往任何一間辦理旅行證件申請的入境事務辦事處遞交補領申請。 【記者林敏思報道】近年不少港男港女北上尋找伴侶,中港婚姻愈趨普及,部分會為配偶申請單程證來港定居。
如入境事務處信納該人並非已不再通常居於香港,則該人不會喪失其香港永久性居民身分。 然而,一名在香港出生的中國公民或通常居住在香港連續七年或以上的中國公民,其在外國所生的子女有沒有香港居留權,要視乎該子女在出生時是否具有中國國籍。 任何人如暫時不在香港,並不表示該人已不再通常居於香港。
離婚後,子女無論由父或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離婚後,父母對於子女仍有撫養和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離婚後,哺乳期內的子女,以隨哺乳的母親撫養為原則。 哺乳期後的子女,如雙方因撫養問題發生爭執不能達成協議時,由人民法院根據子女的權益和雙方的具體情況判決。 申請內地子女來港定居2025 其父(母)為香港居民的,由教育主管部門根據其父(母)房產所在地或居住地統籌安排入學;其父(母)為該市戶籍的,由其父(母)戶籍地教育主管部門統籌安排入學。 根據內地法律法規,已取得產權證的物業,如未經相關政府部門批准,不可改變規劃,將產權證由大拆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