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佔地,設施包括本校設有電腦室、多媒體互動教學室、多媒體語言學習室、資源學習中心、數碼化圖書館、校園電視及全校鋪設內聯網。 禮堂、室內運動場、課室與特別室均裝置空調、連線上網及各項促進教與學之電腦設備。 瑪利曼2025 瑪利曼小學有直屬中學的升中安排,而直屬的中學是瑪利曼中學 ,即小學中的85%學生都可升讀直屬的中學。 於 學年,根據教育局公佈的暫定班數推斷,瑪利曼小學的小一收生人數為120人, 當中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的學額約有60位。
考生們會分成小組玩遊戲,老師會以中、英文及普通話來提問,從而觀察小朋友的語言能力;而家長則會被問及育兒及日常生活的問題。 學校由創校至今已逾150年,是不少家長爭相報讀的名校之一。 瑪利曼 學校重視兩文三語,上課時大多使用英語 (中文、普通話及通識科除外)。 高小設「普教中」班別,以普通話作為中文科的授課語言。 但在其餘「非普教中」的班別裡,老師亦會教學生以普通話朗讀課文及詞語。
瑪利曼: 瑪利曼中一43個自行學額全數開放 外校生機會均等
去年六月,校方見疫情趨緩和,所以「叩門」階段,也安排了實體面試,跟小朋友和家長見面;至於今年是否仍舉辦實體面試,還是在網上舉行,就要視乎疫情的穩定性。 趙sir:是的,大部分名小學都用這一種方式插班,例如喇沙小學便在網頁公佈,插班申請於4月中開始,至5月上旬截止,並於6月中舉行筆試,7月初舉行面試,7月中放榜。 香港嘉諾撒學校亦會於5月中截止插班申請,6月上旬舉行筆試,6月下旬舉行面試。 沙田宣道會陳元喜小學會於6日初截止插班申請,6月中舉辦考試,已截止的有番禺會所華仁小學,胡素貞博士紀念學校,軒尼詩道官立小學都用這種方式插班。 根據教育局《2021/22學年學生人數統計報告書》,9月中小學生人數較前年少超過2.5萬,再加上移民潮、環境因素等,致學生流失,仍有不少中小學正在招收插班生。
- 另外,校方不會詢問考生時事,亦毋須他們操流利的普通話,故爸媽毋須過分催谷。
- 本校的生涯規劃教育活動根據Gybser(2008)三個主要理論為發展基礎。
- 學校聘有多名以英語為第一語言的教師,增加學生運用英語的機會。
- 學校追求卓越高階思維和元認知的教學策略,希望培養學生的明辨性思考和解難能力。
- 但作為補助學校議會補助學校之一,教學質素與學生質素有一定的保證,加上學費全免,已比全港大多數學校優勝,是全港排名頭10%的名校。
- 一樣的是,有些小學叩門都要考筆試,中、英、數 ;不同的是,有些只考面試,例如瑪利曼小學。
《明報》昨(6日)向瑪利曼中學查詢,校方證實涉事教師仍在該校執教,惟校方未就事件作回應。 現時在麻省理工學院修讀第二年的她亦熱心參與課外活動,她曾擔任麻省中國留學生會會長;今年她更成為「五舟同學會」會長。 「五舟同學會」是由麻省與美國另外 4 間名牌大學合辦的學會。 瑪利曼 在師資方面,瑪利曼小學全校教師總人數為52人,其中100%擁有教育文憑、100%擁有學士資格、35%是碩士、博士或以上學歷、38%具有特殊教育培訓資歷;年資方面,17%老師年資在4年或以下、23%年資5年至9年、60%老師擁有10年或以上年資。 瑪利曼小學創立於1927年,學校的宗教背景是天主教,辦學團體為聖依納爵教育機構 有限公司,校長是勞家明女士,校監許錦屏博士。 )係香港跑馬地一間小學,喺大坑道336號,初頭由瑪利諾修院搞,1927年創校。
瑪利曼: 中國發布《全球安全倡議概念文件》 秦剛:停止鼓譟「今日烏克蘭明日臺灣」安全不應由個別國家說了算
並透過舉辦多元化的活動及講座,鼓勵同學彼此信任及尊重,提升自信,建立正面的價值觀。 在名校之中,瑪利曼中學的學業表現稍遜,但在音樂方面表現出色。 如果是希望往學術方面發展,建議考慮其它名校,若是想發展課外活動或者音樂才藝等就可考慮瑪利曼中學。 需注意的是,瑪利曼中學有直屬小學,因此大部分學生在小學時已相識,已經形成一個個的團體。
- 即使有20分,揀以上4間非常受歡迎又有宗教背景的小學都有難度。
- 收生詳情請看:學位分配辦法 、自行分配學位 、中學統一派位。
- 英華小學學費只需 $18,000,去年就逾吸引5千人報名,而小學僅取錄165人,參與者須經過三輪面試方獲取錄。
- 學習和教學策略:學校師資優良,教師不斷嘗試有效的教學方法處理教學差異,加入互動教學、專題研習、資訊科技、網上知識論壇、同儕觀課等元素,誘發學生積極學習,提高教學效能。
- 作為賭王的女兒,有家人強大的後盾,在我們眼中,何超欣可以說是不用努力就可以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
- 教育風格上,學校採自由開放的學風,以鍛練出學生獨立思考、具創意的能力一,培育明日之星。
- 我多次發信請求面試機會, 亦試過親身交信(但並非大抽獎派位當日及後一兩天遞交), 最後得不到任何回覆.
另,在「追求卓越」的目標,指的是實現自我價值,能成為未來的社會領袖。 在學術方面,學校以英語授課,著重聽、說、讀、寫4個範疇,以全面提升語文水平。 而中一至中六的班數分別是: 4, 4, 4, 4, 4, 瑪利曼2025 4。 該校除中文科、中國歷史及普通話外,所有科目皆以英文授課。 聖保羅書院小學是聖保羅書院的直屬小學,建立於1851年,已經有170歷史,最新學費為 $30,000。 學校的教學策略包括按能力分班、自主學習、發現式學習、體驗式學習等,深化學生的學習能力。
瑪利曼: 瑪利曼中學 學校地圖
GoodSchool好學校網站,這是由教育傳媒營運的教育網站,我們期望成為教育界和家長之間的橋樑,讓學界可以在這裡發放訊息,把學校內的教學政策和好人好事發送出去,而家長也能夠第一時間獲悉學校的亮點美事,讓他們能夠為子女尋找最適合的學校和課程。 在「統一派位乙部」,校網屬灣仔區,但有部分學位會分配給香港東區;根據坊間流傳的資訊,有人估計幾乎全部學生來自 BAND 1 的小六畢業生。 收生詳情請看:學位分配辦法 、自行分配學位 、中學統一派位。 根據2020/21學年中學概覽資料顯示,為了使中一新生認識中學學習模式及融入校園生活,該校會在8月舉行為期一星期的中文、英文、數學以及適應校園生活的工作坊。
瑪利曼: 教學情況
學校聘有多名以英語為第一語言的教師,增加學生運用英語的機會。 學習和教學策略:學校師資優良,教師不斷嘗試有效的教學方法處理教學差異,加入互動教學、專題研習、資訊科技、網上知識論壇、同儕觀課等元素,誘發學生積極學習,提高教學效能。 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表已在本週四(3日)起派發,根據教育局資料顯示,今年全港英文中學學額稍為下跌,學生競爭勢趨激烈。 灣仔區傳統名女校瑪利曼中學今(5日)於網上舉行升中簡介會,約有百多名人士參與。 根據資料顯示,該校今年提供43個自行分配學額,全開放予外校生申請,並將與所有申請者進行面試,學生須以英語作答,校方更會與家長見面,家長可說廣東話。 【on.cc東網專訊】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表已在本週四(3日)起派發,根據教育局資料顯示,今年全港英文中學學額稍為下跌,學生競爭勢趨激烈。
瑪利曼: 瑪利曼小學
張祝珊英文中學公開試表現成績優異,是東區數一數二的著名男女英中,每年自行收生約50人,學校將按教育局成績次第邀請最多百分之九十的申請學生參與面試。 一旦成功獲得面試機會,學生則需要展現語文能力、邏輯思維、溝通技巧及態度。 最終學校將結合面試表現(30%)、教育局成績次第 (40%)、學生參與的課外活動及服務 (10%)、學生參與課外活動所取得的獎項 (20%),以及學生是否於最近的成績表中獲取乙級操行或以上,取錄學生。
瑪利曼: 瑪利曼中學 教師資料 (2019-
該校注重學生的課外活動表現,學校設立多個學會及興趣班,涵蓋不同範疇,包括社會服務、音樂才藝、體育、科學等等。 參考歷年來較為出名校友的工作,小編發現他們多數從事音樂、演藝等工作,包括歌手、演員、幕後製作、電臺等,可見瑪利曼中學學生在音樂才藝方面較為出色。 德望小學暨幼稚園收費介於 $43,400 至 $44,500,一直深受女學生歡迎,除小學部,還設有幼稚園,雖然幼、小為私立學校,不過小學為幼稚園保留了約75%的小一學額,因此幼稚園收生亦非常熱烈。 小學秉持以人為本的天主教傳統教學模式,分班安排亦隨機模式分配,與一般的按能力分班稍有不同。
瑪利曼: 瑪利曼小學(Marymount Primary School)
此外,其結龍中學聖保羅男女中學是傳統名校,目前DSE成績為全港最佳,讓不少家長對小學寄予厚望,去年就吸引約4,900人爭取小一學額。 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為全日制直資英文男校,一年級共提供150個學位,學費約$45,000。 學校以英文為主要教學語,在音樂、視藝、體育方面都有傑出表現。 加上小學部與名牌英中拔萃男書院結龍,成績及表現符合學校基本要求的畢業生都能直升拔萃男書院,加上拔萃男書院提供IBDP課程,在DSE及IB成績都屬全港頂尖,成為吸引家長為孩子報讀的關鍵原因之一,去年就吸引將近4千人爭取學額。 今日是申請2022/23學年小一入學「自行分配學位」的最後一天,意味着K3學生升小旅程正式啟航。 如好彩的話,部分學生會在11月獲得學位,但這不代表遊戲結束,因為有部分人可能投考私立小學。
瑪利曼: 瑪利曼中學(Marymount Secondary School)
九龍塘學校(小學部)成立於1936年,學費約 $61,000。 學校以「作育英才」為辦學宗旨,讓學生在五育方面得到均衡的發展,致力提供多元化的優質教育,使學生在愉快中學習及獲得發展潛能的機會。 學校師資百分之百擁有教育及學士文憑,並以普教中、以英語教常識;音樂、體育、視藝科專科專教,學生在各項課外活動(如敲擊樂團、管樂團、合唱團、羽毛球等)皆表現亮眼。 小六畢業生多升讀協恩中學、喇沙書院、拔萃男書院、德望學校等名牌英中。 拔萃女小學為拔萃女書院的小學部,無論是小學或中學,都是公認的頂尖學校。
瑪利曼: 學校聯絡資料
剛於今年七月慶祝九十週年的瑪利曼中學及瑪利曼小學,是本港的傳統英文女校。 兩校為直屬關係,乘着校慶契機,更着力加強中小學聯繫及課程銜接,兩校老師共商發展方向,以培育品德價值觀為重點。 學校主張以基督愛世人的精神為辦學宗旨;以基督教價值觀帶進課程,以培育學生德、智、體、羣、美、靈各方面有均衡發展,培訓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品德上,教出同情心及具責任感的學生。 瑪利曼2025 校方為推動學生全人發展,本校安排學生參與不同活動,以加強人際關係、宣揚基督教、培養正確價值觀等,提升他們的品德修養。
瑪利曼: 中學分區名單
有傳聞說協恩小學因是資助學校, 所以該校的幼稚園生, 亦是要靠自行分配學位及大抽獎才能入讀該校, 故此就算有學位剩餘, 亦都只留給抽不到回小學部的協恩幼稚園學生, 而外人基本上是不會考慮的. 季軍:香港華仁書院殿軍:張祝珊英文中學冠軍:聖保祿學校女子組方面,決賽則上演了連場激戰。 (2)職業探索:透過學校內聯網(e-class)、通告板及升學及就業輔導資源角來發放升學就業資訊。 此外,透過師徒計劃、商校合作夥伴計劃和職場參觀讓中四至中六學生認識及瞭解各類職業,並對工作世界加深認識,從而令學生有信心地面對由學習過渡至就業中的轉變。 德育及公民教育:本校積極推行價值教育,除了融匯價值教育於正規課程外,更透過宗教與德育、公民教育、環保教育、健康教育、訓導和輔導等,讓學生從學習和實踐中掌握及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本校秉承辦學團體「尊重個人尊嚴與價值」之宗旨,為學生提供全面教育。
利申:女兒將入讀,所以我會講好說話,但我傾向於相信每所學校總有自然流失的學生,三成也算ok。
瑪利曼: 升學情況
入稟狀指二〇一七年六月到二〇一八年七月期間,教師蘇貝芝(即次被告),持續和重複地用語言攻擊、羞辱和不恰當對待原告,違反了教師照顧學生的責任,並未保障學生健康發展,未避免對學生過度或不當處罰,故原告就蘇期間導致她個人損失和傷害進行索償。 而首被告瑪利曼中學校董會作為次被告僱主,亦須為蘇的疏忽負責,故一併提出索償。 資料顯示,該校中一學位於明年1月4日至18日供家長申請,而3月6日將舉行面試,遞交的學生個人檔案不多於10頁A4紙。 MPS學生共分四組擺放四個攤位︰兵馬俑、西安飲食、食品猜猜看及西安語言,當中亦有安排部分學生以一領一形式,帶領視障學生參與攤位遊戲。 瑪利曼 從攤位遊戲中親身經歷如何關顧不同需要的人,給予他們支持和鼓勵。 瑪利曼小學去年開始的校本課程,冀為學生提供不一樣的教育。
瑪利曼: 學校專訪 ︳瑪利曼小學 實踐價值觀教育 貫徹全年關愛主題
學校重視學生的個人特性,因此希望全面發展學生的個人潛能,培育卓越及有愛心的未來女領袖。 單是有85%學生能升讀瑪利曼中學,作為傳統名牌女子中學,已經足以讓不少學生和家長趨之若鶩,加上小學強調關愛,似乎別有溫情,很有助於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建立關愛、尊重等價值觀。 學校面積約11,204平方米,共24間課室、1個禮堂、2個操場,另有小班教學室、常識室、音樂室、視覺藝術室、電腦室、語言及音樂活動室、學生活動室等特別室,以及空中花園。 馬李敏慧校長稱,瑪利曼小學不止培育能力卓越的學生,亦希望學生擁有同理心和創意,「記得有學生完成了一份關於廢紙回收的計畫書,並認真地在我面前講解她的環保理念,令我十分欣喜。」瑪利曼的教學理念並不鼓勵同學間的惡性競爭,而是期望她們在愉快和開放的環境下學習。
本校生涯規劃及升學就業輔導組按照學生不同成長階段的發展需要,與學生學習概覽組、輔導組、班主任、校務組及瑪利曼中學舊生會等協作籌辦各類型的生涯規劃教育活動,以裝備學生,協助她們為升學及未來的事業作知情和負責任的選擇。 本校的生涯規劃教育活動根據Gybser(2008)三個主要理論為發展基礎。 由於瑪利曼中學是資助中學, 中一收生須按照教育局的中學學位分配辦法,共分兩個階段收生,分別為「自行分配學位」和「統一派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