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雅禮中國語文研習所在新亞書院及美國雅禮協會(Yale-China Association)的支持下創辦於1963年。 2005年起陸續通過大學擴展教育課程局(UEXB)申請各種證書及文憑課程,公開讓香港市民修讀,也是本港所有大學中,唯一提供普通話/粵語證書課程中最大的大學教學單位。 居港中外人士及來自七十多國的漢語研修生修讀本所學分課程、證書課程和暑期密集課程人數每年超過2000人。 中大與中國科學院合辦有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並獨資擁有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研究院(該研究院除負責進行科學研究外,亦開辦深圳EMBA課程,但該課程招生仍由沙田校園負責)。 後於1950年3月改組並易名為新亞書院,錢穆擔任書院院長。
- 戰後聖公會、衛理公會與道風山基督教叢林共同創立香港協和神學院,而中華基督教會與循道公會則加入新加坡之三一神學院。
- 全球化、流行病、環境惡化、貧窮……影響公共衞生政策和推行的因素不勝其數。
- 2021年10月7日,中大學生會於其 Facebook 專頁宣佈,考量學生最大利益下,決定解散學生會,代表會所有代表請辭。
- 10月17日,大學監督港督柏立基在香港大會堂主持大學成立典禮,三所書院合併成為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理學院及社會科學院同時成立。
- 1992年:醫學院下成立藥劑學院(School of Pharmacy),是香港首個創辦藥劑學學士全日制課程的學院。
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大學為香港第一等級大學,學生代表香港幾乎所有領域的精英。 媒體常見關於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大學哪間比較好的討論。 一般來說,香港中文大學偏重學術研究,在依據客觀數據的學術排名中(如ARWU、RAE等)中大的排名較高;多名教授、校友曾獲國際頂級嘉獎,也盛產最多羅德獎學金的本科學生,但是在媒體比較低調, 較少召開記者招待會。 而依據香港大學的問卷調查和商業QS、THE、USNEWS等相當部分是基於問卷調查得出的排名則以香港大學最高。 英文名:School of Continuing and Professional Studies,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中大uhs: 課程概覽
提高雙語的能力有助學生增加對自己的認識,拓寬他們的國際視野,讓他們更關心世界事務,認識世界文化的多元性,為他們在全球化的社會中生活和工作,打下必須具有的文化和語言基礎。 書院是和諧融洽的羣體,各有宿舍、飯堂及其他設施,並舉辦各種活動,這些活動包括海外交流及外訪計劃,研討會,師友計劃,社區服務,語文、資訊科技和領袖才能訓練,還有多種學生社團組織的課外活動。 中大uhs 2006年,大學制定策略計劃,確立今後十年發展方向;選定五個重點資助研究領域;晨興書院及善衡書院成立。
- 目前,校方已在校巴及車站註明「只准中文大學學生及教職員乘搭校巴」及「交通組人員有權檢查是否持證」,除中大學生或職員外的一般市民並不應該乘搭校巴,以免違反法例和保險要求。
- 崇基學院創辦之初,僅有學生六十三人,借用港島聖約翰大禮拜堂及聖保羅男女中學上課。
- 而中大校方發聲明回應,指校方從來沒有或意圖「威嚇」及「孤立」學生會幹事會或任何其他學生組織,認為內閣「朔夜」對校方的指控失實。
- 中大創校先賢及教授中不乏目光遠大的中國研究學者,包括錢穆先生、唐君毅先生、牟宗三先生、勞思光教授、劉殿爵教授、饒宗頤教授、餘英時教授和余光中教授等。
- 香港中文大學是香港頂尖大學之一,現時屬於「QS世界百強大學」、「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百強大學」及「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世界百強大學」。
- 由此興起膜蛤文化,張寶華因爲這段流傳於互聯網的視頻成爲大陸網絡熱點,張江兩人的對話被網民大量引用、調侃。
前校長李國章更將和香港大學的競爭白熱化;明言香港人熱衷的香港大學在國際學術界上“聞所未聞”(國際學者的聲譽排名中香港唯一入榜的是香港中文大學);並指出香港政府應該重點栽培學術性的香港中文大學成爲唯一的精英大學。 News and World Report最新公佈的「2021年全球最佳大學學科排名」列為全球第13及亞洲第1。 該中心為香港中文大學與星雲法師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於2005年合作設立,進行推廣人間佛教的研究與培養佛教研究人才,隸屬於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的研究中心,出版許多相關研究專著,並且於2017年開辦佛學研究型文學碩士課程。 2006年:校友餘英時獲美國國會圖書館頒發有“人文諾貝爾獎”美譽的美國國會圖書館克魯格人文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Kluge Prize)。 同年,隨香港之大學教育改行四年制,中大亦重新於2012年開辦四年制的大學課程,本科生人數將會在2012年急升。 故此,中大在2006年起開始籌建五所新書院,以迎接在2012年新增的3,000多名本科生。
中大uhs: 香港企業如何擁抱ESG準則
期間,防暴警察向校園發射多枚催淚彈及防暴子彈,而示威者則投擲汽油彈、汽油彈、體育弓箭還擊,有學生被槍傷後聲言若警方再不撤退則「炸吐露港」。 報告並沒有建議採用哪個方案,但指出贊成採用學科本位制的人佔多數。 報告亦提出「教師治校」的原則,認為教師有權參與有關大學發展和校務有關的決定。 2017年:法律學院與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合辦法律雙學位課程。 2009年:社會科學院下建築學系於8月1日正式升格為建築學院(School of Architecture)。 透過專業訓練和臨牀經驗,輔導員已培養了一定的洞察力和同理心,不但能諒解、接納和尊重來自不同背景的同學,亦能根據個別同學的需要、價值觀和處境去探討問題。
學生會凌晨12時緊急召開記者會交代詳情,對事件表示極度遺憾和委屈,是創會超過50年以來前所未有,批評校方打壓學生的聲音和漠視同學授權。 其中副會長何思珩發言時一度哽咽,表示在沒有錢下都會為同學服務。 由於中文大學成立時,3間成員書院都有各自的學生會,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至1970年代才正式成立。 香港中文大學本部富爾敦樓一樓設有恆生銀行分行,崇基學院龐萬倫學生活動中心設有東亞銀行分行,新亞書院樂羣館梁雄姬樓地下設有東亞銀行的自動櫃員機。
中大uhs: 學院與課程
世界級的大學教育除了着重專科訓練外,還應培養學生慎思明辨的能力和文化意識,後者更是現代及未來世界公民的特質。 通識教育是香港中文大學學士課程重要的一環,兼融中國人文理想和西方博雅教育,均衡而多方面地向學生傳授知識,從而達至全人教育。 此外該校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分為以下4個必修範圍:中華文化傳承,自然、科學與科技,社會與文化,自我與人文。 9所成員書院(崇基學院、新亞書院、聯合書院、逸夫書院、晨興書院、善衡書院、敬文書院、伍宜孫書院及和聲書院)共有30幢宿舍,連同醫學院所提供的宿位和6幢研究生宿舍,提供了逾8,400個宿位。 中大uhs2025 學生事務處轄下的國際生舍堂(前身為教職員宿舍五六苑,以及職工宿舍;前者採用高級公務員宿舍標準興建)於2005年啟用,可容納420名本地、非本地及交換生。
中大uhs: 香港中文大學成立
如有任何爭議,恒生及有關商戶/機構保留最終決定權。 中大uhs2025 於香港JW萬豪酒店、香港港麗酒店、香港君悅酒店、香港喜來登酒店、香港W酒店及 The Mira Hong Kong 之指定食府,尊享低至85折優惠。 另外,於全港超過4,000間商舖,包括著名食府、精選名店及消閒熱點等,專享全年折扣優惠。 我們建議你使用電腦瀏覽器或恒生Mobile App登入以加強保安。 2012年,配合香港“3+3+4”學制改革,採用四年制本科課程,迴歸創校一直推行至九十年代中期之學制。 1989年,大學教務會通過大學本科學程採用彈性學分制,自1991年9月生效;《第三號報告書》的建議獲行政局通過。
中大uhs: 校友資訊
未持有「中大通」的訪客和校友,仍須在校園入口向保安人員出示香港身份證或其他身份證明文件登記資料,校友也可出示校友圖書證或校友信用卡以證明身分,以符合現行的校園出入管理措施規定。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商學院植根於香港及珠江三角洲地區,是一間致力於創新、培育企業家思維及重視社會責任的世界知名商學院。 成立於1977年,以“弘揚中西文化,傳播古今知識”為宗旨,專門出版學術書刊,以在大學和社會推動學術發展。 香港中文大學自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與中國內地正式交流。 中大積極參與國家改革開放初期的交流培訓和學科重整運動,是香港本地高校之先驅,於改革開放進程中發揮了深遠的影響。
中大uhs: 中文大學入口檢查站爆爭執 5人被捕
至此,正式校徽及標誌均回復到自2008年起採用的第四代版本。 ,是香港一所書院制公立研究型綜合大學,於1963年由崇基學院、新亞書院及聯合書院合併而成立,是香港第一所研究型大學及唯一的書院制大學。 中大uhs2025 主卡及附屬卡客戶每次簽賬之部份金額將捐贈予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專業進修學院,用以資助學院發展、學生活動及校友事務發展經費。 本診所為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之第一臨牀教學基地,本院學生將在帶教醫師的指導下進行見習或實習,敬請留意。
中大uhs: 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
1845年-1919年:西方基督教教會在中國(清朝、民國時期)成立十三所基督教大學,最後一間是1919年成立的燕京大學。 中大uhs 大陸易幟後,十三所大學聯合董事會原想堅持留在共產政權下的中國內地,繼續基督教高等教育的角色,有所見證。 惟很快看到大陸的政治形勢非常不樂觀,聯合董事會和香港教會領袖(何明華會督,CMG,MC, Ronald Owen Hall, 香港聖公會的前任主教)於是決定在香港合併十三家基督教高等教育大學為一所基督教大學。 ,產生諸多優秀校友(例如:南懷瑾)、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賽珍珠執教的金陵大學。
中大uhs: 香港國際互聯網交換中心
香港中文大學還管轄一所專業進修學院,教務與發展政策由中大監察。 香港中文大學於深圳市設有一所分校,是一所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批准,按《中外合作辦學條例》設立的大學,由香港中文大學教務會負責監督。 中國文化研究所成立於一九六七年,宗旨是促進綜合及比較性之研究,協助本地及海外學者提高中國文化研究與教學水準。
中大uhs: 大學舉辦之活動
(只供於館內閱讀)1年$50$305年$150$130中大校友信用咭持有人於正價外可享港幣$20折扣優惠。 【澳洲昆士蘭校友會 馮家全校友(81崇基生物)】 中大uhs2025 澳洲昆士蘭校友會聯絡人馮家全校友(81崇基生物)近日回港度歲,專程於2月3日到訪母校,校友事務處藉此機會與馮校友會面,並向其介紹今年母校60週年校慶活動。 11日當天早上,有示威者在中大「二號橋」上設置路障,並向吐露港公路拋擲物件。
中大uhs: 服務可用性
學院也委派導師為學生提供職業規劃的意見,更為每年級的學生委任協調員,促進他們的學業和個人發展。 中大回應稱,對學生會決定主動解散感遺憾,校方將致力在過渡期間減少對學生的影響,並確保學生參與是中大學生體驗的重心。 中大於二月時宣佈與內閣「朔夜」割席,並提出多項「封殺」措施,包括要求學生會註冊為獨立社團。 中大學生會今日(7日)在社交平臺發解散聲明,指上月十日召開學生會聯席會議,接納學生會代表會全體代表請辭及解散中大學生會之議案,並形容歷51屆、堅持由民主程序產生的中大學生會成為歷史。 中大學生會今日在社交平臺發解散聲明,指上月十日召開學生會聯席會議,接納學生會代表會全體代表請辭及解散中大學生會之議案,並形容歷51屆、堅持由民主程序產生的中大學生會成為歷史。 《中大學生報》形容,上述通過的議案是意指在全體代表辭職情況下,代表會無法發揮其在學生會內最高立法、監察及民意代表機構的角色,因此學生會「無法運作」。
《中大學生報》補充,由於辭職是個人決定,再加上目前的形勢,故強調他們並非反對是次聯席會議所通過的辭職議案,但反對將「停止運作」決定表述為「解散」。 持有校友游泳證、校友信用卡、或由師生或校友信用卡持卡人陪同進場之校友可於開放時間使用游泳池。 【中大英國校友會 張宇輝校友(94聯合電子工程)】 中大英國校友會會長張宇輝校友(94聯合電子工程)(右) 近日回港,並於6月21日到訪母校。 校友事務處藉此機會,與張校友到大學站旁邊共創空間CUHK InnoPort 地下的Inno330 Cafe會面,交流近況。 註(三) 每當有特定大學的排名自排名首次公佈日期後被調整或廢除,QS機構都不會爲其它大學相應地調整排名。 孫中山於1886年秋入該校學習,次年轉入1887年成立的香港華人西醫書院(現爲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學習。
其後有8名人士涉非法集結被捕,其中3名非中大學生涉煽動分裂國家。 2019年11月,政府撤回三項涉及大學醫療教學設施的撥款,當中一項包括中文大學於大埔興建一座教學科研綜合大樓 。 2021年10月7日,中大學生會於其 Facebook 中大uhs 中大uhs2025 專頁宣佈,考量學生最大利益下,決定解散學生會,代表會所有代表請辭。 購物大學書店為位於康本國際學術園的大學書店(由商務印書館營運);另有「女工同心合作社」(小食檔,由女工與中大基層關注組合營)、Fusion 超級市場及一所理髮店。
就獨立註冊一事,中大學生會臨時行政委員會(臨委會)原擬上月底、10月初舉行全民投票。 不過,臨委會全體4名成員於8月中宣佈辭職,於同月底離任。 中大uhs 凡持有大學校友圖書證(借書證/閱讀證)之校友即可登記使用校友數碼圖書館服務,以查閱超過7,000多份學術期刊及雜誌,搜尋所需資料。 如未能提供,訪客須於校園入口處登記香港身分證或其他身分證明文件,方可進入校園。
中大uhs: 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信用卡
1967年6月,第二代校徽首刊於《中文大學校刊》第三卷第十一期,其中校訓綬帶的設計保留了紋章所見的樣式但略作改動,沿用了第一代校徽底色並無著色的設計。 預約:你可透過網上平臺或電話預約心理輔導初步評估服務,亦可於辦公時間親臨位於龐萬倫學生中心二樓的心理健康及輔導中心,聯絡當值職員,安排心理輔導初步評估服務。 由2022年12月29日起,所有人士進入校園均毋須再出示疫苗通行證。 職員和同學毋須再在大學的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接種/定期病毒檢測申報系統申報接種紀錄及感染紀錄,該系統亦已停止運作。 不過,職員和學生仍須出示「中大通」以拍卡方式進入校園,以符合現行的校園出入管理措施規定。
中大uhs: 書院
歐洲腫瘤學學會(ESMO)終身成就獎授予中大腫瘤學系主任莫樹錦,以表彰他是全球第一人把生物標記、分子醫學應用於肺癌研究,改變了晚期肺癌治療。 同年,大學研究隊伍成功找出非典型肺炎病毒的社區爆發源頭。 1989年:大學教務會通過大學本科學程採用「彈性學分制」,允許中七入學的學生在3年內豁免修讀24學分,即只須讀99學分即可畢業。
中大uhs: 書院制度
香港中文大學校外進修部於1965年成立,在1994年易名為香港中文大學校外進修學院,並於2006年起易名為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 CUSC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學院秉承服務社會提供優質持續專業教育的使命,配合著香港發展步伐及不同行業人士的進修需求,課程日趨多元化,2005至06年開設的課程約2000項,學生人數逾40,000人。 中心宗旨為促進兩岸三地、亞太區以至國際間的漢學研究與中國研究。 香港中文大學為第一所在中國內地設立分校、參與中國聯招程序的香港專上學院。 2010年2月6日,香港中文大學與深圳市人民政府簽訂教育合作備忘錄,研議在龍崗區建立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學院。
各成員書院的反應不一,當中新亞書院有九位校董辭職抗議。 晨興書院:2006年由晨興基金及晨興教育基金捐款1億港元成立,以「全宿共膳」形式提供書院生活,可容納300名學生,於2010年收錄取首批學生。 善衡書院:2006年由何善衡慈善基金會捐款1.7億港元成立,以「全宿共膳」形式提供書院生活,可容納600名學生,於2010年錄取首批學生。 敬文書院:2007年由葉克勇捐助1億港元成立,以「全宿共膳」形式提供書院生活,可容納300名學生,於2012年錄取首批學生。 伍宜孫書院:2007年由伍宜孫慈善基金會捐款1.7億港元成立,可容納1200名學生,其中半數為宿生,於2012年錄取首批學生。
中大uhs: 查看
中大的創立打破了英國殖民地只允許一所高等學府存在的慣例,並成功掀起香港1970年代的「中文運動」,具歷史及時代意義。 這也是中文大學自1964年起使用校徽以來的第五代校徽。 校方亦同時更新包括校徽的正式標誌中校名中英文全稱的字體,從原有黑色楷體字體轉換為紫色蒙納黑體字體。 此外,校方同時推出簡化版校徽,其省去了校訓綬帶,可以「紫底金鳳」或「金底紫鳳」來呈現,專門於數碼平臺及不同宣傳品中使用。
1988年,教育統籌委員會公佈《第三號報告書》,建議中大的學制由四年制改為三年制;大學服務中心加入中大(1993年更名為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服務中心)。 2021年2月24日,新一屆中大學生會「朔夜」正式成立。 不過交接儀式未進行前,中大校方在2月25日晚上發出「嚴正聲明」,指新一屆學生會內閣政綱內容失實及涉嫌違反《港區國安法》,將危害國家安全,因此實行多項措施變相廢除學生會。 包括暫停為學生會代收學生會會費,要求學生會註冊為獨立社團或公司,自行承擔法律責任等。 校方同時暫停為學生會幹事會提供行政與大學場地支援。
由是,中大雲集了當時幾乎全部留港的民國最頂級的大儒、學者。 雖然最初的大學條例將中文列作指定教學語言,但香港中文大學中的“中文”含義不是“教授中文”、“專攻中文”,而是以研究學術為宗旨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 使用“中文”於校名的目的是要區分於仿英的香港大學。
中大uhs: 活動照片
大部份書院均設有健身室,使用權適用於該書院合乎資格的學生或職員。 大學體育中心、新亞書院及聯合書院皆有體育館,均可作籃球、排球、手球或羽毛球活動之 用。 而逸夫書院室內體育及多用途館可作籃球 、排球或羽毛球活動之用。 此項校友校園Wi-Fi連結服務(簡稱「Wi-Fi服務」)由大學校友事務處(AAO)與大學資訊科技服務處(ITSC)共同提供,並由大學資訊科技服務處(ITSC)安排技術協助及支援。 中大校友可在校園內圖書館、學生飯堂及校內主要講堂、課室等地點免費享用中大 “CUguest”無線網絡(Wi-Fi)連結服務。 這裏有中大圖書館中最齊全的設施—超過2,400個溫習座位和超過230部電腦可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