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嶺2025介紹!(小編推薦)

丹山河是由平山仔、沙螺洞、九龍坑等多條山溪,流進八仙嶺郊野公園內,再在鶴藪水塘匯合。 在路線沿途會看到寫意的流水淙淙,看起來跟日本屋久島的小溪有幾分相似。 八仙嶺 終於來到八仙嶺的最後一座,亦是最高的一座山峯純陽峯(590米)。 我們從八仙嶺的石牌起計,來到最後一峯約需1小時,當中包括了不少拍照時間。 八仙嶺享負盛名,但我們對於八仙嶺的印象卻沒有太好。

我們拍攝了油菜花田後,準備向平山仔(指示牌則寫為諧音“平山寨”)進發。 出發時,阿文卻巧遇上了學校的同事,他們是一班外藉教師。 在阿文一問之下,知道他們同樣打算經由八仙嶺前往大美督,於是大家便一起出發。 八仙嶺 真想不到香港的郊區及行山徑能夠吸引不少外地人來踏足,實在感到很欣慰。 可能有人好奇會問,沙螺洞經八仙嶺往大美督纔不差不多12公里,何來16公里長徵?

八仙嶺: 香港行山好去處專題頁:發掘更多行山好去處!

沿長長梯級直登五百多米的屏風山,從使在初春也覺點喫力,如炎夏走頗容易中暑的。 黃嶺高639米,為東北區最高的山頭,南脊另有路下洞梓及沙螺洞;至於純陽峯,南脊直下抵山寮。 香港郊野蜚聲國際,不少山徑、景觀令海內人士嘖嘖稱奇。 部份原因,得力於負責管理及推廣的漁農自然護理署。 而漁護署的郊野樂行網站,對於鍾愛香港郊野的市民及旅客,更是不可多得資訊寶庫。 此湖原本是吐露港北面的海灣,在唐朝時盛產珍珠。

登上八仙嶺,可飽覽整個船灣淡水湖和大美督的景色。 由粉嶺港鐵站乘搭52B小巴前往「鶴藪圍」下車,沿鶴藪道步行至鶴藪水塘水壩。 回程的話,沿鶴藪道步行回「鶴藪圍」乘專線小巴離開。 不過,要注意週六、日、公眾假期都會較多人前往,等候上車的人流會較多,有機會需要較長候車時間。

八仙嶺: 八仙嶺郊野公園自然名勝

流水響水塘邊遍植楊柳及油杉等優美樹種,塘邊一片詩情畫意、水秀山明的湖光山色,美不勝收。 黃嶺以南是沙羅洞,清幽的深谷有許多荒廢的稻田和村落。 遊人到八仙嶺遠足,一般都會在黃嶺和其它山頭稍作休息。

  • 一邊上斜同時可以眺望船灣淡水湖、馬鞍山、吐露港的景色,視野廣闊得令人心曠神怡。
  • 從仙姑峯可沿衛奕信徑第十段下山前往鹿頸、轉走新娘潭、或接走八仙嶺自然教育徑走往大尾督乘車離開,但有些登山高手會選走仙姑峯與大尾督附近的船灣郊野公園遊客中心之間的非正式「捷徑」。
  • 雖然衛奕信徑第九段亦不會路經黃嶺山頂,但走往山頂的支路很短,許多人都會登上黃嶺山頂環顧整個新界東北以至沙頭角的風光。
  • 不過八仙嶺都有一條比較容易的路線,不需要走足8個山頭,都可以欣賞大自然美景!

八仙嶺山火發生於1996年2月10日,香港中國婦女會馮堯敬紀念中學的49名學生由5名老師帶領,參與該校地理學會及愛丁堡公爵獎勵計劃合辦的「金腳計劃」遠足活動。 八仙嶺 行程由漁農處船灣郊野公園遊客中心出發,經「馬騮崖」石壁登上八仙嶺仙姑峯,途中遇上山火。 死因裁判法庭於1996年5月召開研訊,6月裁定「起因必屬人為,禍根源於學生吸菸或攜帶打火機所致」。 現今八仙嶺自然教育徑上的「春風亭」,便是紀念山火中捨己救人的兩位老師(周志齊老師、王秀媚老師)而興建。 繼續往上走,沿途都有林蔭樹木,從高處遠看船灣淡水湖,水平如鏡的湖面,邊走邊看,令人心曠神怡。

八仙嶺: 交通及路線 :

隨馬路繞水塘邊走至鶴藪營地,再前行不久留意左面小路往鶴藪圍小巴總站(或在路口等車亦可)。 分鐘到達大美督郊野公園管理站,旁邊車路前就是山徑的入口。 八仙嶺自然教育徑的終點會抵達新娘潭路,朝船灣淡水湖方向步行回大美督郊野公園管理站,再步行下山至大美督巴士總站就可乘搭交通工具離去。 八仙嶺 作為衛奕信徑第九和第十段的所經地,八仙嶺是香港最具挑戰性的山峯之一,其難度是眾所周知的,但沿途的絕美風景也同樣著名。

八仙嶺: 八仙嶺 (大尾篤 – 鶴藪)

起步不久便來到春風亭,記念96年八仙嶺山火中犧牲的王秀媚和周志齊老師。 當時教育署署長餘黎青萍寫道:「讓春風亭留住春風,化為萬物,樹木樹人。」值得大家深思呢。 針山位於新界中部,又名尖山,山峯高海拔532米。 針山可俯瞰城門水塘景色,然而上落約2000級樓梯,需要一定的體力。 再者,道風山基督教叢林是基督教靈修地,十字架更是地標。 本文將介紹由石蔭邨出發,略過乘車直接行上城門水塘,先走針山再落道風山,是段挑戰及沉澱自我的有趣路線。

八仙嶺: 郊遊好去處

在這段石屎路的兩旁有不少植物可供觀賞,例如港人熟悉的洋紫荊,或是鮮有的葉子花等,近海邊的範圍還有一片紅樹林,讓前往行山前的路段變得更有趣味。 正南方山腳是大尾篤的「中心」,計巴士總站、燒烤區及幾個水上活動營舍。 鶴藪(藪:粵音「鬥」)為香港其中一個郊遊熱點,設幾個燒烤場、營地、家樂徑及有機農莊等,一家大細燒烤過後,到水塘、家樂徑漫步,促進消化之餘又寫意,難怪此日燒烤場滿佈遊人。 相傳有一位新娘出嫁,乘坐花轎途經水潭,但因一名轎夫滑倒,花轎跌落水潭,新娘溺斃,後人於是稱此潭為新娘潭,新娘潭亦因此出現種種鬼故傳說。

八仙嶺: 八仙嶺郊野公園地理環境

這段路風景尚算開揚,可觀賞到大埔工業邨一帶的風景。 我至今走過衛奕信徑第九段和接連的山徑次類不多,甚至未試過單次走完整條衛奕信徑第九段,不是從鶴藪水塘走往仙姑峯下大尾督,便是從大尾督走上黃嶺或八仙嶺後原路返回。 攀上八仙嶺,仙姑峯頂可飽覽船灣美景,亦可看到八仙嶺的其餘七個山峯。 沿山脊小路直行,可途經湘子峯、採和峯、曹舅峯、拐李峯、果老峯、鍾離峯、純陽峯等七峯。

八仙嶺: 八仙嶺行山路線|大美督起步不經黃嶺 「避開」天梯落山往新娘潭

從新娘潭275R巴士站出發,沿行人路上斜,會看到對面馬路的涼亭,不久就到達「八仙嶺自然教育徑」的牌坊,即拾級而上,慢慢走,別急,並適時略作停頓。 之後便是到達「犁壁山」,犁壁山一帶有芒草羣,雖不夠大東山及大帽山出名,但比這兩處少人呢! 若想打卡鷹咀石,可登上山頂拍照;無興趣者可續走衛奕信徑,繼續向「黃嶺」方向行。

八仙嶺: 【香港山峯50全攻略 – 第八回】 大埔十峯環走 – 八仙嶺、犁壁山、黃嶺

一般步速約5-6小時纔可完走八仙嶺,建議最好在9時前起步,而且避免在炎熱天氣行走以免中暑。 八仙嶺是衛奕信徑難度最高一段,登屏風山的天梯極大級,全程總攀升和總下坡分別超過850米,不容輕視。 由大埔可乘小巴至大美督起步,沿路可遠觀整個八仙嶺的山峯景色。

八仙嶺: 八仙嶺 黃嶺 屏風山 鶴藪

新娘潭道旁的燒烤及郊遊場──湧背及涌尾燒烤場,亦屬八仙嶺郊野公園範圍。 八仙嶺郊野公園成立於一九七八年,面積達三千一百二十五公頃。 八仙嶺其連綿八個山峯以八仙來命名,一般以純陽峯為主峯,而其他著名的山峯還有黃嶺、屏風山、九龍坑山及龜頭嶺。 從 八 仙 嶺 自 然 教 育 徑 遠 眺 馬 頭 峯 鶴 藪 水 塘 八 仙 嶺 郊 野 公 園 成 立 於 一 九 七 八 年 , 位 於 新 界 東 北 區 , 面 積 達 三 千 一 百 二 十 五 公 頃 。 八 仙 嶺 之 名 源 於 八 個 山 嶽 有 如 八 仙 , 而 其 他 八仙嶺 著 名 的 山 峯 還 有 黃 嶺 、 屏 風 山 、 九 龍 坑 山 及 龜 頭 嶺 。 師生行至距離仙姑峯峯頂150米處時,有人疑吸煙後遺下火種令草叢起火,火勢快速蔓延並斷絕下山路線,眾人開始向山上逃生,當中32人成功返回起點求救。

八仙嶺: 八仙嶺自然教育徑 吊鐘嬌小清雅

坐在高高的山崗上,可欣賞世上少見的鬧市與郊野景色的鮮明對比。 起點為似新月形的鶴藪水塘,水塘於1968年建成,灌溉之用。 八仙嶺2025 根據網站metropop,藪乃走獸所聚之處,鶴藪意思是鶴鳥聚居的地方,藪在《說文》讀音為Sau2(手),但在香港就保留粵音Dau3(竇)讀法。

八仙嶺: 八仙嶺

在此,鄭重的希望各位要引以為誡,顧己及人,做一個有公德心的人。 在犁壁山回望,最清楚望見的莫過於慈山寺的觀音像。 如果看見新界東北四字,筆者相信大多數人都會聯想到,近年政府在一片爭論中依然通過的「新界東北發展計劃」。 然而新界東北範圍廣闊,除了涉事的打鼓嶺、古洞北等地之外,即將介紹的八仙嶺也位於新界東北地區之內。 八仙嶺2025 Getty Images 美國在本國領空中擊落了兩個飛行物之後,當地時間週六(2月11日),加拿大總理特魯多(Justin Trudeau)證實,又有一個不明飛行物在加國領空被擊落。

八仙嶺自然教育徑的起點在大埔大尾督,終點在新娘潭自然教育徑附近。 這徑兩端都是連綿的階級,上山時頗費力氣,中段的部分山路也較崎嶇,所以只適合有一定遠足經驗的人士。 屏風山、黃嶺、犁壁山的山頂都要離開衛奕信徑,當中最高及景色最廣闊的為639米的黃嶺,而且只需兩分鐘便可到達,不妨一看。 黃嶺上落起伏大,加上暴曬及大風因素下體力消耗高。 至純陽峯與犁壁山間於秋冬天時芒草海很壯觀,而犁壁山山頂可見鷹咀石,景點不少,可預留時間拍照。

接著,便要展開每日不少於6小時密集式的復康治療。 「因為病童的筋腱及關節都長滿了疤痕,所以每做一個簡單動作都像酷刑般痛透心肺,我們要慢慢地將每一關節拉鬆,循序漸進地令他們學習站立及步行。」物理治療師陳寶慧表示。 而職業治療師亦透過器材,不斷重復教導病童學習家居日常技能。

八仙嶺: 大埔行山路線|登八仙嶺仙姑峯覽船灣淡水湖 黃嶺屏風山氣勢磅礴

離開屏風山全是下山路段,最後來到鶴藪水塘家樂徑入口,這裏也是往沙螺洞的方向。 八仙嶺的主峯為純陽峯,高591公尺,可謂羣峯之首,在那裡可遠眺船灣淡水湖及新界的景色。 春風亭,位於八仙嶺郊野公園內的八仙嶺自然教育徑第二站,自入口引水道上行約一百三十級石階左右便可望見。 八仙嶺2025 1996年,一場發生在八仙嶺的山火中,兩位老師為救學生而葬身於此,後人建了這座春風亭來紀念他們。

八仙嶺: 交通資訊

不知不覺間,腳下的路面由石屎路變為泥石路,漫步橫七古道,可感受昔日風光;其間經過「橋山橋」,乃1990年代配合衛奕信徑而建造。 過橋不久,跟路牌方向走向尤德亭,可到第1個checkpoint:尤德亭。 編按:據漁護署告示,部分八仙嶺自然教育徑受山泥傾瀉影響,由6月12日起暫時封閉,山友可以選擇由新娘潭上山。 屏南石澗是香港的九大石澗之一,著名的草裙瀑水流吸引不少人特意前往欣賞,不過大家要注意安全,小心水流及滑倒。 在前往郊遊徑入口的短短兩公里路程內,已藏有不少美景!

八仙嶺: 大埔鬱金香花海迎有情人

經過第九號標柱,便開始遠離船灣淡水湖,中段有一分岔路上八仙嶺的仙姑峯,不少打算征服八仙嶺的遠足人士都會沿徑上山。 此徑的盡頭有數百級石級直達新娘潭路,宜小心慢行,不可過急下山以免傷及膝蓋或跌傷滑倒。 雖然黃嶺較八仙嶺高,但連走八仙嶺八座小山峯時要走上走落,加上從鶴藪水塘走到八仙嶺已經過不短的距離,走來倍覺難辛。 八仙嶺上的一段衛奕信徑第九段沿路都可欣賞到船灣淡水湖、馬鞍山和吐露港一帶的景色,當中湘子峯和仙姑峯上的景色尤佳。 衞奕信徑第九、十段──第九段起點為九龍坑山,可在大埔墟火車站乘的士到大埔頭徑起程接上九龍坑山,或取捷徑,到粉嶺火車站,乘前往鶴藪圍的52B專線小巴到鶴藪水塘,沿流水響郊遊徑接九龍坑山起步。

八仙嶺: > 香港好去處搜尋

少了昔日比賽的緊張氣氛,又只有我倆二人成行,我們相約好不以衝時間為目標,旨在以均速完成約16.7公里的路線。 我們上午9時出發,下午3時完成,當中也包括了約大半小時拍照時間。 八仙嶺位於新界大埔,山脊有八峯,因此以道教八仙為八峯分別命名。 八仙嶺山脈西面比鄰黃嶺和屏風山,三者連在一起形成了一個高約500米的天然屏障。 攀登八仙嶺一般從大美督八仙嶺自然教育徑為起點上升至仙姑峯,然後一路沿山脊走過八仙嶺其餘七峯、犁壁山、黃嶺及屏風山,最後下降到粉嶺鶴藪水塘結束行程。

八仙嶺: 屏風山天梯極消體能

由東至西,各山峯依次名為仙姑、湘子、採和、曹舅、拐李、果老、鍾離及純陽峯。 八仙嶺2025 八仙嶺山脈由東伸延至西邊的黃嶺及屏風山,有如一幅巨型屏風,在遠處仍能清楚辨認。 景觀方面,八仙嶺北望沙頭角,南看船灣,沿途景觀開揚,景色一流;另外,黃嶺至屏風山的陡坡更是香港最佳美景之一。 過了水塘,沿著那又直又高的梯級向上行,來到一個涼亭,我們在這裏休息一會及喫點乾糧,便繼續前進。